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大通牦牛皮肤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通牦牛的皮肤发育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对4个年龄段(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和成年牦牛)大通牦牛的皮肤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皮肤均表现为表皮薄、真皮特厚的特点,且真皮层内毛细血管较少,表皮层内含大量色素细胞;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全皮厚均表现为出生后至30日龄逐渐变厚、至180日龄时又变薄、至成年时又变厚的一种变化趋势。[结论]为深入了解大通牦牛皮肤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组织结构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沈明华  李莉  俞红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00+16811-16800,16811
[目的]为从细胞分子水平进一步探讨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的生物学机制及其高原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日龄、1月龄、6月龄、成年等不同发育期的高原地区牦牛(含1/4野血)血清和5种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成年组血清中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年龄组(P〈0.05),1月龄组血清MDA的含量虽然高于1日龄和6月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1月龄牦牛心肌和骨骼肌中MDA含量均增加,差异显著(P〈0.05);1日龄牦牛肝组织中MDA高于其他2个年龄组(P〈0.05),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研究大通牦牛肺组织对高原低氧适应的组织学特点,选取海拔高度3 700、3 200 m地区的成年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选取海拔高度3 700 m的泽库地区成年牦牛、海拔高度3 200 m的海晏地区成年牦牛作为对照,利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肺组织的显微、超微结构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显示:管径大于100μm的牦牛肺血管平滑肌含量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加,差异显著(P0.05);管径小于50μm的牦牛肺血管平滑肌含量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减少,差异显著(P0.05);牦牛肺气血屏障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变薄,部分差异显著(P0.05)。大通牦牛肺脏的结构特点是其能够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组织学基础,也表现出其育种的遗传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青海大通牦牛肌间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大通牦牛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对大通牦牛肌间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分析其组成及含量,并与当地大通黄牛进行比较。[结果]大通牦牛肌间脂肪中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极显著低于大通黄牛(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极显著高于大通黄牛(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大通黄牛无明显差异(P〉0.05)。大通牦牛PUFA/SFA和n-6/n-3PUFA均在推荐比例之内。[结论]大通牦牛肌间脂肪酸构成优于当地黄牛,营养价值更高,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犊牦牛线粒体氧自由基代谢水平以及能量代谢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对青海省大通种牛场6月龄1/4野血犊牦牛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野血犊牦牛心肌线粒体中T-AOC、GSH-Px、SOD活性和NO含量均高于骨骼肌,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心肌线粒体中MDA含量显著高于骨骼肌(P0.05)。[结论]该研究从发育学角度为探讨1/4野血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薛乾  俞红贤  荆海霞  张勤文  魏青  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64-14166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点,为初生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状态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利用常规组织学技术及改良甲苯胺蓝色染法,对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内肥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特点进行比较。[结果]1日龄牦牛小肠各段的肥大细胞数量从十二指肠向后呈显著增多趋势(P〈0.05),回肠中肥大细胞数量最多。1日龄黄牛小肠各段的肥大细胞数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空肠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最多,而十二指肠的肥大细胞数量最少。2种动物相同小肠肠段的肥大细胞数量差异显著(P〈0.05),1日龄牦牛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少于1日龄黄牛,但其回肠中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黄牛。[结论]1日龄牦牛和黄牛小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及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毛色的牦牛皮肤中黑色素分布。【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技术,用甲苯胺蓝和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两种切片方法均能展现毛囊结构、皮肤组织分层结构。甲苯胺蓝染色:石蜡切片比冰冻切片着色较浅,易观察到黑色素的分布;冰冻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牦牛毛囊由毛鞘、毛乳头和毛球外围的结缔组织形成。HE染色:冰冻切片着色较深,皮肤结构层次分明;石蜡切片着色均匀,细胞分布明显。【结论】天祝白牦牛表皮的基底层和毛囊周围发现分布着少量的黑色素。大通牦牛的毛囊和表皮中均发现有大量黑色素的存在。大通牦牛毛囊中与毛发相连毛乳头附近的黑色素含量比毛囊周围其他部位含量高,皮肤表皮基底层相对毛囊黑色素含量少。大通牦牛毛囊周围黑色素比天祝白牦牛密集,且更为明显。大通牦牛的毛囊群比天祝牦牛毛囊群密集,毛囊的直径比天祝牦牛的长,毛发较粗。石蜡切片的HE染色是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无角牦牛屠宰性状和肉品质的测定,为无角牦牛新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8月龄和30月龄的无角牦牛,进行产肉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18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1.95%和48.53%,30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屠宰率分别为50.28%和49.68%。与其他地方牦牛品种相比,无角牦牛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和产肉性能。[结论]利用当地牦牛品种为母本培育的无角牦牛在产肉性能方面具有较高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大通牦牛”Lfcin基因,为将该基因应用于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技术从“大通牦牛”基因组DNA中获得乳铁蛋白素(Lactoferricin,Lfcin)基因序列;将Lfcin基因连接于pGEM-T easy载体,送至生物公司测序;将“大通牦牛”与奶牛的Lfcin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对牦牛、奶牛、人、小鼠等物种的Lfcin蛋白进行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克隆获得了含“大通牦牛”LF(Lactoferrin)第二外显子的DNA序列,共778bp,其中Lfcin基因编码区长75bp,编码2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牦牛DNA序列与奶牛该序列存在11个碱基的变异;牦牛和奶牛的Lfcin蛋白质序列完全相同,各物种Lfcin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进化树分析表明Lfcin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结论]该研究为Lfcin基因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以及进一步研究Lfcin蛋白的生活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野牦牛长年生活在海拔4500 ̄6000米的高寒地带,由于严酷的自然选择和特殊的闭锁繁育,野牦牛身高、体重、生长速度、抗逆性、生活力等性状的平均遗传水平远高于家牦牛,成年野牦牛体重800 ̄1200公斤,3月龄体重90公斤。野牦牛和家牦牛杂交后代具有很强的优势表现。“大通牦牛”是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和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利用野牦牛作父本,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的家牦牛作母本,经过连续20年执行农业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点项目而培育成功的牦牛新品种。2004年12月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委员会的审定,2005年3月8日国…  相似文献   

11.
青海大通牦牛肌间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①供试动物。大通牦牛和大通黄牛。二者分布地区及其生态条件见表1。②试剂及药品。氯仿,氢氧化钾,氯化钠,硫酸氢钠,甲醇(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正己烷(色谱纯),有机相过滤膜(0.5μm),高纯氮气(99%)等。21种常规脂肪酸甲酯(FAME)标准品为:C6:0、C8:0、C10:0、C12:0、C13:0、C14:0、C15:0、C16:0、C16:1、C17:0、C18:0、C18:1、C18:2、c9t11C18:2、t10c12C18:2、C18:3、C19:0、C20:0、C20:4、C20:5、C22:6(均购自Nu—Chek公司,纯度≥98%)。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原牦牛胎盘粉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海拔胎盘组、中海拔胎盘组和高海拔胎盘组,将后5组用D-半乳糖造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低海拔胎盘组、中海拔胎盘组和高海拔胎盘组的小鼠在建模11d后每天灌胃牦牛胎盘粉40mg/只、阳性对照组每天灌服维生素E100mg/kg,45d后观察心、肝、脾、肺、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高原牦牛胎盘粉可提高小鼠心、肝、脾、肺、肾组织中SOD(P〈0.01)和GSH-Px(P〈0.01)活力,明显抑制小鼠心、肝、脾、肺、肾组织中MDA(P〈0.01)的形成。[结论]高原牦牛胎盘粉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乳铁蛋白素(Lactoferricin,Lfcin)是从乳铁蛋白(LF)上被胃蛋白酶水解下来的25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位于乳铁蛋白第二外显子,是乳铁蛋白的抗菌活性中心,其抗菌活性是LF的几百倍。Lfcin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同时具有抗真菌、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参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维持动物肠道菌群正常生态稳定的功能,从而起到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牦牛胎盘粉对亚急性衰老小鼠心、肝、脾、肺、肾、骨骼肌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健康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纽、阳性对照组、低海拔胎盘组、中海拔胎盘组和高海拔胎盘组,将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其他5组用D-半乳糖,造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然后对低、中和高海拔胎盘组的小鼠建模11d后,每天灌胃牦牛胎盘粉,剂量为40mg/kg。阳性对照组每天灌服维生素E 100mg/kg,45d后观察心、肝、脾、肺、肾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高原牦牛胎盘粉可明显降低小鼠心、肝、脾、肺、肾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P〈0.01)。[结论]高原牦牛胎盘粉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海大通牦牛肌间脂肪酸组成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Datong yak resource. [Method]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with gas chromatograph, the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of intermuscular fatty acid of Datong yak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Datong yellow cattle. [Result] Comparing with Datong yellow cattle, Datong yak had lower saturated fatty acid (SFA) content and highe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content at extremely significant level (P<0.01), while the difference of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 contents between them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The PUFA/SFA and n-6/n-3 PUFA of Datong yak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commended proportions. [Conclusion] The intermuscular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Datong yak is superior to that of local yellow cattle, which indicates that Datong yak meat has high nutritive value and wide development prosp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