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通过大田土培肥的时间和用量试验,明确最佳培肥时间和肥料用量,提高水稻机插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培肥的时间和比例对秧苗及农艺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培肥35 d、磷二胺与土的质量比为0.5%时,较有利于秧苗期干物质的增加;培肥30 d、磷二胺与土的质量比为1.5%时,群体于抽穗期积累干物质较多,形成具有强抗倒力和巨量安全库容的高光效群体,较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沼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六平  符必赤 《农技服务》2010,27(11):1413-1413,1449
为提高沼肥综合利用效益,探索了沼肥用量和施用时间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20万kg/hm2、提前20 d培肥床土,秧苗素质、经济性状、经济产量整体表现最好,产量高达8 611.5 kg/hm2,比常规旱育秧增产723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不同种类有机物料在培肥改土作用上的差异,本文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以及有机肥等产品入手,对各自培肥特点及利弊进行了系统分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副产物均属农业废弃物,单一种类进行培肥有着各自的缺陷,若将两者混合共堆肥后进行还田不仅能有效降低培肥成本,提高土壤肥力,更能增加作物产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4.
2013年4-7月在兴国县高兴镇进行了稻田不同农作制度地力培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水稻产量,有利于中低产田地力培肥,因此长期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是培育高产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稻的沼液浸种及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沼液浸种时间以36h为宜,沼肥培肥育秧以1300kg/667m^2为宜,平均单产497.25kg/667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已被广泛推广.但由于种种原因.春季育苗时常常出现黄苗,僵苗、死苗、死芽现象。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抓好水稻旱育秧苗床培肥是关键措施之一.现将冬季苗床培肥技术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建设施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培肥措施对新建设施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择新建设施基地,以菜瓜为供试作物,通过开展传统堆沤粪肥、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生物菌肥等多种措施培肥,分析了不同培肥措施对作物产量和产值的影响,同时,重点研究了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肥后比培肥前作物产量和产值明显提高,土壤真菌、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培肥前后变化明显,而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差异明显。试验结论说明,秸秆+堆沤粪肥+生物复合肥集成培肥措施作物产量产值相对最高,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培肥方式在不同的土壤上育秧,研究快速生物培肥剂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生物培肥剂较常规培肥的秧苗健壮,根系性状好;采用潮土+快速培肥剂育秧的效果优于水稻土+快速培肥剂,表明快速生物培肥剂对水稻秧苗的影响受土壤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培肥措施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0年进行了不同培肥措施对大豆生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肥措施能减轻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并且使大豆株高、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有机无机培肥对复垦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有机无机培肥方式对复垦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以龙稻15号为供试材料,在山西盂县进行2 a土壤培肥定位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单施化肥(NPK)、单施牛粪(M)、化肥牛粪混施(NPK+M)对复垦土壤耕层养分、酶活性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有机质含量单施牛粪高于单施化肥外,各施肥处理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表现为NPK+M>NPK>M,均显著高于对照;产量方面表现为NPK+M>NPK>M>CK,除了单施牛粪,其他2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有机无机混施为最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1.
紫云英和油菜不同时期翻压对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寻紫云英和油菜的最佳翻压时期,为提高紫云英、油菜的综合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9~2010年,按作物进行翻压的不同时期设5个处理(紫云英盛花期、紫云英结荚成熟期、油菜盛花期、油菜成熟期和空白对照), 测定作物的鲜、干物质量,并探讨紫云英、油菜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的培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结果】紫云英和油菜在盛花期后鲜产量逐渐降低,相应的干物质量呈上升趋势。不同翻压处理对土壤培肥效果影响不同,紫云英盛花期翻压土壤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最显著,相比基础土壤提高6.6%。紫云英和油菜翻压对后作水稻均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紫云英盛花期翻压处理水稻产量最高,达9244.5 kg/ha。油菜成熟期翻压处理的利润(6696元/ha)最高,产投比为2.49∶1.00,其经济效益最优。【结论】土壤培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分别以紫云英盛花期翻压处理和油菜成熟翻压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2.
旱耕地培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年的定位试验,初步探索出铜仁主要旱耕地两种不同轮作方式的培肥措施。提出了在两种轮作方式中利用秸秆直接还田和冬季作物中套种箭舌豌豆和苕子有利于耕地培肥,以达到用养结合的目的。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农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论证了这一培肥技术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从1986~1994年在代表松嫩平原黑土区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地内进行了以农肥、化肥、秸秆、绿肥等培肥物质为试验因素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为培肥阶段,到1992年结束。后一阶段为耗竭阶段,主要观测各培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持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耗竭阶段农肥、化肥、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产量的数学模型。随着耗竭试验的继续,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农肥、秸秆、化肥三因素,以农肥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最大,秸秆次之,化肥最差。从每两个培肥物质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看,化肥和农肥、秸秆之间无明显的正交互作用。而秸秆和农肥间有较明显的正交互作用,说明了在农业生产中二者可互相代替,同样可以达到培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从1986~1994年在代表松嫩平原黑土区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地内进行了以农肥,化肥,秸秆,绿肥等培肥和质为试验因素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为培肥阶段,到1992年结束。后一阶段的为耗竭阶段,主要观测各培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持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耗竭阶段农肥,化肥,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产量的数学模型,随着耗试验的继续,各处理土壤机质呈明业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从1986-1994年在代表松嫩平原黑土原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地内,进行了以农肥,化肥,秸秆,绿肥等培肥物质为试验因素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为培肥阶段,到1992年结束,后一阶段为耗竭阶段,主要观测各培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持续效应及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耗竭阶段农肥,化肥,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产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作物残体培肥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作物残体还田是土壤有机培肥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从作物残体的还田方式、培肥效果、对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以及对土壤的养分平衡、理经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从1986-1994年在代表松嫩平原黑土区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地内进行了以农肥,化肥,秸秆,绿肥等培肥物质为试验因素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为培肥阶段,到1992年结束,后一阶段为耗竭阶段,主要观测各培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持续效应及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耗竭阶段农肥,化肥,化肥,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产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从1986-1994年在代表松嫩平原黑土区的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地内进行了以农肥、化肥、秸秆、绿肥等培肥物质为试验因素的长期定位试验。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一阶段为培肥阶段,到1992年结束,后一阶段为耗竭阶段,主要观测各培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持续效应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耗竭阶段农肥、化肥、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玉米产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有机茶园施入天然有机肥料,可以培肥土壤肥力,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为此,在低产有机茶园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施入养分含量较高、C/N较低的花生麸、菜籽麸等优质有机肥,培肥和产量提高效果均优于草食性动物牛圈厩肥。二者搭配混用,可以节约成本和综合利用当地肥源。  相似文献   

20.
很多农民对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科学施肥不是很清楚,导致施入大量肥料而蔬菜产量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针对不同理化性质的菜地土壤提出改良和培肥方法,以达到调整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