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为深入探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主要粘附素在菌体侵入宿主和介导宿主产生免疫过程可能扮演的角色,对Ah菌ZN1株主要粘附素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的部分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细胞与Ah菌的粘附试验及粘附抑制和阻断试验,研究分析克隆表达的Mah-TrxA(硫氧还蛋白与主要粘附素形成的融合蛋白)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克隆表达的Mah-TrxA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对不同Ah菌株有交叉粘附抑制的作用,抗原竞争性抑制试验和抗体阻断试验均能显著减少不同Ah菌株对EPC的粘附作用。因此,克隆表达的Mah-TrxA确为ZN1菌株的主要粘附素;基因工程技术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的Mah-TrxA与野生菌株ZN1表达的主要粘附素具有类似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益生性枯草芽孢杆菌对肠上皮细胞黏附及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以草鱼肠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了枯草芽孢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率、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抑制率和对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对草鱼肠上皮细胞形态、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盐(MTT)OD值、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等各种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在孵育3h和6h后分别显著降低了Na+,K+-ATP酶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与嗜水气单胞菌孵育3h后,肠上皮细胞由椭圆变成不规则形态,培养液的死细胞增多,并且在多数时间点上显著降低了MTT OD值以及谷草转氨酶、Na+,K+-ATP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细胞中MTT OD值和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枯草芽孢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共孵育对肠上皮细胞形态及各种生理指标的影响明显小于嗜水气单胞菌组;黏附抑制实验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率。提示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抑制嗜水气单胞菌对草鱼肠上皮细胞的黏附,并减轻嗜水气单胞菌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病毒囊膜上较大的纤突样糖蛋白由新城疫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编码。HN蛋白即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它不仅介导病毒吸附于肿瘤细胞,而且与融合蛋白一起帮助病毒侵入肿瘤细胞,其神经氨酸酶活性能水解宿主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暴露宿主细胞的生物识别位点。它还能够水解病毒粒子表面糖链末端的唾液酸,防止病毒粒子在宿主表面簇集,并且能够引入新的粘附因子和免疫原性分子,诱导机体免疫系统识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抗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的重组嗜酸乳酸杆菌,并初步探索其免疫效果。【方法】采用DNAStar软件选取EPEC E2348/69的eae全基因中抗原性较高的984bp片段(编码328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eae Int328)为目标序列,以EPEC E2348/69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eae Int328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SIP409-eae Int328,电转化法获得相应的重组嗜酸乳酸杆菌,采用SppIP诱导重组菌表达,并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蛋白。以BALB/c雌性小鼠为受试动物,灌胃重组嗜酸乳酸杆菌15d后,再灌胃EPEC,第21天,取结肠PP结和肠内容物,15和21d称体质量,同时设PBS(对照)、EPEC和pSIP409空载体转化嗜酸乳酸杆菌处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PP结中的CD11c+DC、CD4+T、CD19+B细胞比例,采用ELISA检测肠内容物中的特异性sIgA水平。【结果】克隆得到了984bp的eae Int328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SIP409-eae Int328,制备了相应的重组嗜酸乳酸杆菌,用SppIP诱导表达后,重组嗜酸乳酸杆菌表达了分子质量约为36ku的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与eae单克隆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与EPEC和pSIP409空载体转化嗜酸乳酸杆菌组相比,21d时,pSIP409重组嗜酸乳酸杆菌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且与PBS组小鼠无显著差异。该重组嗜酸乳酸杆菌可显著提高BALB/c小鼠结肠PP结中的CD19+B细胞比例,极显著提高结肠PP结中的CD11c+DC和CD4+T细胞比例,使肠道黏膜产生针对EPEC的特异性sIgA。【结论】pSIP409-eae Int328重组嗜酸乳酸杆菌通过CD11c+DC的介导,促进CD4+T细胞数量增加,进而诱导B细胞活化产生针对EPEC的特异性sIgA,进而对小鼠EPEC的急性感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NDV HN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病毒 (NDV)属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成员 ,为反义负链RNA病毒。本病毒囊膜为双层类脂膜 ,膜表面的两个纤突糖蛋白负责介导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细胞。病毒侵入宿主细胞需要经过两个步骤 :先由Ⅱ型糖蛋白粘附蛋白 (HN)特异识别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水解唾液酸。同时 ,激活Ⅰ型糖蛋白(F)促使细胞膜发生融合。HN蛋白在融合过程中起到促进F蛋白的融合作用。所有副粘病毒都具有Ⅱ型糖蛋白 ,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的称为HN ,在没有神经氨酸酶活性的病毒属中 ,如麻疹病毒属 ,则称为H。在肺病毒属中同源的附着蛋白无血凝素活…  相似文献   

6.
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es 1,BHV-1)和牛疱疹病毒5型(Bovine Herpesviruses,BHV-5)是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2大重要病原,其膜糖蛋白D(Glycoprotein D,gD)是病毒粒子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疱疹病毒的发病机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BoHV-1、BoHV-5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以及它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和与宿主细胞受体相互作用中的作用,讨论了gD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并结合该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阐述了其在新疫苗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法、细胞粘附人工重组基底膜实验检测洛伐他汀对HO-8910PM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对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及对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洛伐他汀作用HO-8910PM细胞6h后能抑制其体外侵袭、趋化运动和粘附能力,其中8μmol/L抑制率分别为(79.18±0.21)%、(59.40±0.80)%和(14.08±1.28)%。结论洛伐他汀能有效地抑制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侵袭、趋化运动和粘附能力,是潜在的抗肿瘤转移药物。  相似文献   

8.
苏云金杆菌对草地蝗虫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石蜡组织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苏云金杆菌亚种B.t.7侵染蝗虫后,在宿主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细胞病理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株苏云金杆菌感染蝗虫18小时后。宿主中肠组织开始出现病变,48小时以后中肠上皮细胞开始溃烂,宿主中肠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和细胞核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以线粒体病变最为严重,中肠细胞表面的和同绒毛也有的呈现空泡状突起,脱落等病症表现。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体外粘附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实验室保存的24株乳酸菌菌种做了对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体外粘附性试验。发现双歧杆菌的粘附能力较高,平均在 10.5个/细胞;乳杆菌的粘附能力较低,平均在 3.2个/细胞;球菌的粘附能力很低,平均在 2.3个/细胞。其中双歧杆菌中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02菌株粘附能力最好,达到(18.4±2.7)个/细胞。乳杆菌中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99101粘附能力最好,达到(10.2±1.8)个/细胞。同时,同种不同株的乳酸菌粘附能力有差异,而同属中,来自人粪便与来自猪粪便的乳酸菌的粘附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4种病原的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PCR和RT-PCR技术,对福建省16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腹泻样本进行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RDV)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15个猪场EPEC检测为阴性,1个猪场同时检测到大肠杆菌K88的201 bp条带和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F18ab菌毛蛋白的510 bp条带,EPEC的阳性率为6.25%。1个猪场检测到TGEV的497 bp特有条带,TGEV的阳性率为6.25%。3个猪场检测到PEDV的854 bp特有条带,PEDV的阳性率为18.75%。3个猪场检测到RDV的342 bp特有条带,RDV的阳性率为18.75%。1个猪场同时感染EPEC和PEDV 2种病原,其余的15个猪场均为单一病原感染。表明福建省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腹泻仍然存在EPEC、TGEV、PEDV、RDV病原感染,呈现散发流行,与以往的报道相比阳性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肽转运蛋白对小肽转运和吸收机制提供细胞模型,在体外建立原代奶牛小肠上皮细胞分离的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混合消化液对奶牛小肠组织进行消化,通过2%山梨醇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去除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肌细胞;用刮除法、相差消化法和96孔板单克隆方法来纯化奶牛小肠上皮细胞,从细胞形态学、细胞角蛋白18免疫荧光染色和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来鉴定奶牛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1)采用Ⅰ型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联合消化奶牛小肠组织,通过2%山梨醇密度梯度离心可以获得大量的细胞团且48h发生贴壁,但是细胞贴壁不牢。2)48h之后细胞团进一步向外辐射生长出细胞,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上皮细胞和铺路石形态。5~7d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大量增值,一部分成纤维细胞与小肠上皮细胞夹杂生长。3)通过96孔板能够单克隆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呈现均一的铺路石形态。4)奶牛小肠上皮细胞角蛋白18鉴定为阳性,荧光显微镜下能够发出绿色荧光。5)通过RT-PCR能够检测到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碱性磷酸酶和肠肽酶的表达,成功建立了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丙酸对山羊小肠上皮细胞(GIEC)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表达是否有影响,试验分为2个部分:第1部分分为4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0.75、1.50和3.00mmol/L丙酸培养GIEC,6h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第2个部分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和3.00mmol/L丙酸培养GIEC,培养3、6、12和24h时,收集细胞提取总RNA。通过qRT-PCR对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0.75和1.50mmol/L丙酸对PC、FBP1和PGC1A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1.50mmol/L丙酸可显著增加PCK2的mRNA表达量(P0.05);3.00mmol/L丙酸可显著增加PCK2和PGC1A的mRNA表达量(P0.05),还可上调PC和FBP1 mRNA表达量但无差异(P0.05)。与未处理组相比,3.00mmol/L丙酸在6h时可极显著上调PCK2和PGC1A的mRNA表达量(P0.01),还可增加PC和FBP1的mRNA表达量(P0.05);在12~24h对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没有影响(P0.05)。综上,丙酸可以在山羊小肠细胞中诱导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PCK2、PC、FBP1和PGC1A的mRNA表达,并且PCK2在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糖异生途径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外培养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研究大豆球蛋白(11S)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的影响。将IPEC-J2细胞分为6组[A(对照组)、B、C、D、E和F],各组中分别添加0、1、5、10、5、5 mg·mL-1的11S,并且在E组和F组分别添加1 μmol·L-1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和1 μmol·mL-1 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分别于8、16、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NO)、二胺氧化酶(DAO)、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NF-κB p65、iNOS、COX-2的蛋白表达量,用qPCR法检测细胞NF-κB p65、IKKβiNOSIKKα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1S可以降低猪小肠上皮细胞存活率,添加PDTC和L-NAME可以提高小肠上皮细胞存活率;11S可促进NO、DAO、5-HT和IL-6的分泌,降低IL-10的分泌,增加p-NF-κB p65、iNOS、COX-2的蛋白表达量及NF-κB p65、IKKβiNOSIKKα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添加PDTC和L-NAME可抑制11S的作用。综上,11S可引起猪小肠上皮细胞损伤,随着11S浓度的增大,损伤程度增加,PDTC和L-NAME可以降低11S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模型,研究菠萝蛋白酶对K88+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黏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能显著降低K88+ETEC的黏附率,且与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相当(P>0.05).由此可以推测,菠萝蛋白酶能体外抑制K88+ETEC菌毛黏附上皮细胞,阻止K88+ETEC对肠道的侵袭,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不同浓度维生素C(vitamin C,VC)对β-伴大豆球蛋白(7S)诱导的仔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取对数生长期的IPEC-J2用于试验,随机分为对照组、7S模型组(5 mg·mL-1 7S)和VC(25、50、100、200、400、600、800、1 000 μmol·L-1)保护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ALP、DAO、IFABP1含量和IL-1β、IL-6、TNF-α、IL-4、IL-10的分泌水平,用q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IL-4和IL-10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7S可显著(P<0.01)降低IPEC-J2活力、破坏细胞膜完整性,上调细胞促炎性因子和下调抗炎因子的产生;与7S模型组相比,同时添加7S和VC的试验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上清液中LDH、ALP、DAO、IFABP1含量显著(P<0.01)降低,促炎因子IL-1β、IL-6、TNF-α分泌水平降低,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分泌水平升高。因此,不同浓度VC均可保护由7S诱导引起的仔猪肠上皮细胞损伤,100 μmol·L-1 VC的修复和保护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体细胞核移植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核移植效率仍然很低,而供核细胞的选择对于核移植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本研究针对牛乳腺干细胞(mammary stem cells,MSCs)和牛乳腺上皮细胞(mammary epithelial cells,MECs)作为核移植的供核细胞,比较了重构胚发育率和核移植胚胎干细胞分离率的差异,发现来源于MSCs的重构胚的卵裂率为69%(331/479),囊胚发育率为27%(130/479);来源于MECs的卵裂率为71%,囊胚发育率为17%(84/495).囊胚发育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从176个核移植重构囊胚分离培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s),发现来源于MSCs的重构胚的NTES贴壁率为44%(39/88),来源于MECs的NTES贴壁率为28%(25/88),NTEs的贴壁率差异显著(p<0.05).以上数据表明,来源于MSCs的重构胚具有较高的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建立绵羊瘤胃上皮细胞(Ovine rumen epithelial cells,ORECs)的分离培养、冻存和复苏方法,为反刍动物瘤胃功能的研究和相关瘤胃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功能性的细胞模型。以绵羊瘤胃为研究对象,采用胰蛋白酶连续消化法对瘤胃组织进行不同时间(40、30、20、10、10、8和5 min)的消化,并对每次消化后的瘤胃组织和消化液分别进行H.E染色分析和显微镜观察,以确定细胞开始收集及终止消化的时间,最后将收集的瘤胃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传代培养时,运用差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对ORECs进行纯化,并从细胞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角蛋白18(CK-18)免疫荧光染色和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等方面对ORECs进行鉴定。然后设置不同体积配方的冻存液,将传代细胞进行冻存,通过检测复苏后的细胞活力和24 h贴壁率确定最佳冻存液配方。结果表明:第4次消化后就基本消化到瘤胃组织的棘层,此时即可开始收集细胞;第7次消化完后瘤胃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基本被消化掉,此时即可终止消化细胞。经纯化后传代的细胞呈现均一的"铺路石"形态,生长曲线明显呈"S"形,且经CK-18免疫荧光染色后鉴定为阳性,同时PCR检测到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均有表达。此外,ORECs经不同体积配方冻存液冻存复苏后发现,冻存液配方为V_(FBS)∶V_(DMEM)∶V_(DMSO)=9∶0∶1时ORECs的细胞活力及贴壁率最高,且传代后的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因此本试验成功建立了ORECs的体外分离培养、冻存和复苏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0日龄海蓝褐蛋鸡为材料,用胶原酶结合组织块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了鸡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对分离的细胞进行纯度鉴定,并用荧光标记大豆凝集素对已鉴定的细胞大豆凝集素结合位点进行了标记.结果表明:试验获得了鸡小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物纯度>90%,可用于后续试验,荧光标记表明细胞表面存在大量的大豆凝集素受体.  相似文献   

19.
It was controversial issue if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could replicate in idgut cells of host larvare from Lepidoptera by now.The replication of Mythimna separata NPV(MsNPV)in M.separata larvae midgut cells was studied by ultrastructural and DNA hybridized techniques.The pap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MsNPV could neither infect midgut cell nor replicate in midgut cell of homologous host.Therefore MsNPV virions released from the virial occlusion bodies were considered as direct penetration though the intercellular spaces of midgut cells to hemocoel of the host larv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