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农村》2016,(10)
正近年来,因早稻中期生长期低温、阴雨、少日照,成熟期相应推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晚稻的适时早插秧,引起双季晚稻生育期相对延后,抽穗成熟期相应延迟的情况。另外,在一些地方晚稻施肥存在着碳铵、尿素用得多,而磷钾肥未能配足施用,给晚稻的提早抽穗也带来不利影响。如何预防寒露风的低温冷害,应作为夺取晚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1.寒露风及其危害寒露风是指寒露节前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从北方南下危害晚稻的第一次较强冷空气。是晚稻后期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对晚稻尤其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会直接影响晚稻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晚稻抽穗缓慢、不整齐、包颈严重、抽穗扬花受阻,最终导致晚稻结实率降低。新干县分析了2010年低温冷害对晚稻结实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期播种和抽穗杨花期人工控制温度,研究温度对双季晚稻岳优9113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分析晚稻关键生育时期的适宜性和灾害性温度指标。结果表明,气象条件适宜时,播期每推迟5 d,晚稻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平均减少60℃,日有效温度平均下降0.65℃,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同时,晚稻产量与抽穗至成熟期的有效积温成正比,有效积温每增加50℃,产量可提高767.5 kg·hm-2。岳优9113有效分蘖在孕穗期达最大值,返青至孕穗期有效积温达到1 292.4℃为分蘖最适温度。抽穗扬花期温度是影响晚稻产量构成的主要气象因子,千粒重、每穗实粒数与抽穗后5 d平均温度显著相关,岳优9113抽穗杨花期最适温度为26.9℃,低温阈值和高温阈值分别为15.5℃和38.1℃。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南京单季晚稻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南京1991—2018年5—10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中筛选出4个主成分,与单季晚稻相对产量构建回归分析模型,最后与实际产量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水稻的关键生育期可分为播种—分蘖期、拔节—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影响南京单季晚稻产量的最主要气象因子是播种—分蘖期的气温、拔节—抽穗扬花期的气温和降水量、灌浆—成熟期日照时数;构建的单季晚稻相对气象产量模型,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预测结果准确率61.5%~99.9%,平均预报准确率为89.0%,模型模拟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双季稻免耕抛栽氮肥用量(0,120,180,240 kg/hm2)对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 240 kg/hm2供氮水平下,免耕抛栽稻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晚稻产量显著下降.水稻一生中氮素的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早、晚稻抽穗至成熟期茎叶氮素...  相似文献   

6.
2010年气象条件对龙门县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10年龙门县水稻生长发育期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稻生育期气温偏低且寡照,降水前期少后期偏多;晚稻生育期气温偏高,在抽穗至成熟期时偏低,降水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日照整体偏少。2010年气象条件较适合水稻生长,对早稻的不利影响大于晚稻。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暖对上海奉贤地区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上海市奉贤区1959-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4-2008年单季晚稻苗情、产量和产量结构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的基本特征,计算了单季晚稻产量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以研究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显示:单季晚稻产量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日平均气温稳定≥15 ℃、≥20 ℃初终期早晚、间隔日数长短及活动积温对产量影响显著,且这些气象因子总体演变趋势使单季晚稻生育可利用的适宜生长期延长,提高了气候资源利用率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播种育秧期平均气温在21.7~24.3 ℃产量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抽穗扬花期最适宜平均气温为25.3 ℃,籽粒灌浆期平均最高气温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延迟型低温冷害和阶段性低温冷害对单季晚稻产量或产量性状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评估干旱对衡阳市晚稻的影响,开展晚稻干旱评估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晚稻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和不同生育阶段的降水量建立了晚稻干旱指数Kdry,结合历史干旱特征年份,确立的晚稻干旱等级指标。晚稻干旱等级指标:65dry≤80为轻旱,80dry≤90为中旱,Kdry>90为重旱。抽穗-灌浆期发生干旱的概率最高,拔节-孕穗期发生干旱的概率次之;乳熟-成熟期发生干旱的概率最低。拔节-成熟期发生干旱的概率也非常高。本研究对晚稻干旱评估取得较好结果,为晚稻干旱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能为晚稻干旱的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晚稻生育后期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现象,使农民一筹莫展,值得引起重视。一、异常表现1.抽穗不整齐。主要反映在两系杂交稻,引起抽穗不整齐的原因较多,如品种纯度不高、环境条件包括使用农药等影响。不同原因引起晚稻抽穗不整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应根据田间表现以及晚稻生长  相似文献   

10.
<正>双季晚稻在寒露风来临早的年份,常出现结实率不高的现象,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减产减收。近几年异常天气较多,不可忽视低温冷害对双晚空壳率的影响。寒露风带来的低温冷害是造成双季晚稻结实率不高的直接原因。低温冷害在晚稻生育的两个关键时期影响最大:一是减数分裂期,籼稻持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8~23℃,粳稻持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低于19~20℃。二是抽穗扬花  相似文献   

11.
晚稻育秧与安全齐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双季晚稻后期抽穗遇到低温严重影响产量,有的甚至绝收。因此,连作晚稻育秧必须考虑安全齐穗,在育秧上应注意以下3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晚稻插秧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象发生,一些晚稻主茎有明显的早穗现象;采用抛秧栽培的晚稻分蘖期长,个体之间发育进度不一,吐穗和抽穗时间会拉得较长。如果在晚稻生长的中后期,巧用"920"就可缓解这些矛盾,使其抽穗整齐,成熟期整齐一致,既有利于避过寒露风,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又有利于小麦、油菜等后茬作物及时播种,实现季季作物丰产。针对晚稻生产的实际情况,应区分不同情况合理  相似文献   

13.
晚稻寒露风气象灾害指标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人工气候箱在晚稻抽穗初期进行低温控制试验,通过考察晚稻的抽穗进程、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稻谷空壳率的变化,研究了晚稻寒露风的气象灾害指标。结果表明:15~18℃处理1~3 d或19~22℃处理2~5 d对晚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无影响;遭受15~18℃1 d的冷害为轻度,15~18℃2 d以上的冷害为重度;19℃2 d以上的冷害为重度;20℃2~4 d的冷害为中度,20℃5 d以上的冷害为重度;21~22℃2~4 d的冷害为轻度,21~22℃5 d以上的冷害为重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寒露风对晚稻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建立晚稻抽穗期间千粒重和灌浆速度的模拟模型,为预测晚稻灌浆速度及评估产量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取晚稻超级稻"甬优6号"在国家农业气象一级观测站柳州沙塘站进行分期播种试验,观测记录晚稻生育期各阶段的开始日期至末期和千粒重数据,以及同期的温、光、水等逐日气象数据,研究分析晚稻千粒重、灌浆速度与播种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影响晚稻千粒重的主要因素是抽穗日序,在晚稻适宜播种期期间,晚稻播种期越偏晚,抽穗日数可能越短,从而影响千粒重,最终影响晚稻产量。寒露风影响年份,晚稻灌浆速度主要受抽穗日序、日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影响,日平均气温越低、日照时数越少则灌浆速度越慢。【结论】寒露风出现在晚稻抽穗期会对晚稻灌浆速度产生抑制作用。建立的晚稻千粒重和灌浆速度的模拟模型显著性水平高,可用于广西晚稻千粒重和灌浆速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1988年用23个水稻品种或组合,分早籼、中籼和晚稻三组,在屯溪、安庆、芜湖、滁州、巢湖、合肥、六安、阜南8点作分期播栽试验,测定了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整米率、垩白指数、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籼和晚稻抽穗成熟期的气候条件对优质米的形成是比较有利的,早籼抽穗成熟期的气候条件对优质米的生产极为不利。因此,作者提出在进行优质稻米品种的选育和生产时应着眼于中籼和晚粳。本文的下一部分则是依据安徽省农业气候区划、耕作制度、水稻播种面积、稻谷产量、稻谷年净调出量以及优质米适宜的灌浆成熟期气候指标(平均气温20—25℃),将安徽省优质米生产划分成两个一级区、五个二级区。  相似文献   

16.
正是我国多地的特征,但此时正是南方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一旦遭遇持续低温危害,就会导致水稻空壳、瘪粒,进而减产。寒露风对双季晚稻危害很大,必须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1.科学运用寒露风预测信息,合理安排生产。寒露风的长期预测,可提供预测信息给农民朋友参考,合理安排双季晚稻生产。如在预测寒露风到来早的年份可多种植  相似文献   

17.
调亏对膜下滴灌制种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田膜下调亏滴灌试验,在苗期至拔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灌浆和灌浆至成熟期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期缺水抑制叶面积的扩展,造成植株矮小,产量降低;抽穗至灌浆期胁迫影响制种玉米库容建立,籽粒小、千粒质量低;持续或交替水分胁迫严重抑制叶龄进程,显著降低产量;灌浆至成熟期缺水可在不明显降低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制种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据此提出了在拔节至灌浆期充分供水,成熟期减小供水、保持适度的水分亏缺的制种玉米节水高产水分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主要作物情况晚稻:江南大部晚稻处于孕穗抽穗期,华南大部处于分蘖拔节期。一季稻:东北、江淮、江汉和江南东部一季稻处于抽穗开花至乳熟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乳熟至成熟期。春玉米:东北、内蒙古、华北西部、西北地区大部春玉米处于吐丝至乳熟期,西南部分春玉米已成熟收获。  相似文献   

19.
刘一江 《农技服务》2014,(6):149-150
利用沙塘农气观测站的同一种晚稻齐穗后每隔5天进行灌浆速度测定的记录数据和气象资料,探究晚稻抽穗灌浆速度与日气温均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模型对晚稻灌浆速度与日平均气温的模拟精确,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晚稻抽穗普遍期气温的升高对水稻灌浆速度的增加有显著影响,表明寒露风使得晚稻灌浆受抑制而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对浙江省双季早晚稻的6个当家品种,在幼穗形成期用肥、光、温3种不同生态条件,研究它们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肥、遮光和迟栽均使早晚稻产量明显降低。增施穗肥使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变小;遮光使所有产量构成因素均显著变劣;迟栽水稻结实率低,千粒重小。穗肥不影响抽穗时期,遮光使晚稻抽穗时期推迟,早晚稻都表现早栽早抽穗、迟栽迟抽穗。穗肥、遮光和迟栽对后期分蘖、叶面积、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和主茎出叶数也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它们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