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湖滨湿地是陆域生态系统和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遥感技术对无锡蠡湖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前后景观生态格局及演变进行分析,从湖滨湿地景观优美性、自然性、稳定性以及服务性4个层面,对蠡湖湖滨湿地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探讨影响湖滨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景观重建的原因,从而为开展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成都浣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鹏飞  潘远智  余欢  张郑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18-15220,15223
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是一个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封闭的、可循环自养的,兼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功能的湿地公园。该研究着重探讨其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城市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对湿地景观进行恢复性改造设计工作的时候,应该结合湿地景观附近的地形地貌特征,挖掘湿地景观各方面潜在的利用价值,遵从湿地景观恢复设计工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找出并解决湿地景观管理工作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注意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加强湿地景观恢复设计工作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湿地景观能够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耐湿性树种的选择和种植对于湿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下游地区河道、沟渠、水田等湿地类型多样,对绿化树种的耐水淹能力要求较高。树木尤其耐水树种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树木所发挥的生态和景观效益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仅种植池杉、水杉、柳树等少量耐水树种,导致城乡水塘沟渠绿化树种较为单一,生态稳定性和景观多样性较差,亟待优化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为基础,建立一套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得出苏州市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结果,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指标0.822,湿地公园景观质量指标0.713,湿地公园社会文化价值指标0.818,湿地公园美学指标0.760,景观综合指数得分0.802,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表明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6.
湿地公园被称为城市的后花园,同时又兼具收纳城市雨水,改善水体水质的功效。作为城市家具的一种,合理地布置园林植物,营造引人入胜的园林景观是衡量湿地能否作为公园向公众开放的关键。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应利用或恢复原有自然湿地内的生态系统,植物作为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视觉景观的构成要素,是湿地公园生境创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子,直接影响湿地景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沙家浜湿地公园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规划功能与景观分区,彰显湿地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芦苇荡风光湿地景观格局与"幽、野、秀、古"的景观风貌,创造了生态系统稳定、旅游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湿地环境。同时,根据功能定位和现场条件,因地制宜地设置休憩娱乐和科普教育项目,保证该公园真正发挥对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山湖湿地景观保护与开发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调查表明,青山湖湿地生态系统包括了河流,水库,沼泽和以池杉林为主的水上森林,具有功能综合性,物种多样性,景观特异性和生态脆弱性等特征,当前青山湖湿地景观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理的资源保护和旅游规划,规划和建设青山湖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如招引水鸟区,水上森林区和湿地植物专类园等。可以较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景观多样性和特殊性,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湿地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7,(8):5-6
规划基于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现状,依据《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着眼于区域整体生态分析与评价,构成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与湿地景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安徽休宁横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轲  刘红玉  王翠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65-7467
在对城市湿地和城市湿地公园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湿地公园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分析其不同尺度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目标及可持续保护和利用,使城市-湿地-人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孟瑾  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18-7919,7985
基于山东临朐弥河湿地公园的地理特色,解读了临朐自然浸润、人杰地灵、文风昌盛、世外桃园的地方历史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弥河湿地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规划内容,从湿地系统的生态修复、休闲系统的统筹构建、地域特征的充分表达等方面,探讨了湿地修复与景观营造的新途径。湿地系统的构建着重于水系设计、地形处理、植被构建、生物多样性营造;休闲系统与湿地系统相叠加,划分为湿地休闲区、湿地娱乐区、人文景观区、湿地科普区和湿地体验区,分别进行特色构建。规划充分解读了场地特征,分别在河流与植物、土壤、人之间寻求一种能量的平衡和物质转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在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对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和利用及与地域生态文化景观特色结合的实践认识,对加快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步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贾汪南湖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笔者数年的实地调查,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特有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三门峡天鹅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蓓 《现代农业科学》2009,(3):134-135,154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成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在认真分析三门峡天鹅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所具有的各种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制度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8.
蒙河拓浚工程是淮河治理的国家重大工程之一,通过蒙河拓浚等工程措施,使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河道达到设计行洪能力。该工程也是安徽阜南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之一,通过分析拓浚工程对湿地公园维管植物、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等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科学合理的监测和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措施,保护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资源,以有效发挥湿地调洪蓄水、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9.
唐铭  郭浩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15-1017,1035
湿地公园的建设作为湿地生态恢复的一种新兴模式和区域环境规划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为人们所广泛关注。笔者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兰州银滩湿地公园现状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湿地景观单元特征指数进行计算。景观类型分水域、林地、草地、沼泽、滩涂;斑块形状指数(S)分别为1.36、1.13、1.21、1.08、1.29;区域总体景观多样性指数(H)为1.03;区域总体景观破碎度为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