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5,(4):27-27
1、选地与整地技术建立灌丛草场的地段一般都是严重退化、沙化的干草原、半荒漠和荒漠草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坡地及固定、半固定沙地。这些地段通常是常规的人工种草和草地改良补播很难成功或不能直接进行的。灌丛草场的整地要求因种植形式、植物种类和地质、地形不同而异。丘陵坡地造林育草应在造林前3~6个月,以水平沟或鱼鳞坑的形式整地,林间种草地段除土层浅和覆沙地外,均应在播前进行深耕耙耱。如丘陵坡地风蚀、水蚀严重可先上乔、灌木,待封育成林后再进行种草或补播牧草。在严重的沙化、退化开阔平坦或缓坡地段,可采取隔带翻耕,…  相似文献   

2.
运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指数、Cassie指数、Moristia指数、聚集强度等7项指标,对腾格里沙漠南缘天然植被群落演替进程中半固定沙地、半固定-固定沙地过渡带、固定沙地3个不同演替恢复阶段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格局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各演替阶段的优势种群均表现出显著聚集分布的空间格局,且C和PI分别都通过了t检验和X2拟合检验,与预期假设呈显著差异,测定结果较好。引起腾格里沙漠南缘天然植被恢复初期优势种群呈显著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有植物种本身的繁殖特性带来的空间局限性,风大沙多的外部环境以及土壤水分和养分强烈的空间异质性。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强度的变化,与群落的空间异质性以及群落演替逐渐进行的生态学过程相对应,演替初期,优势种个体数量较少,处于侵入繁殖的阶段,群落物种数量相对较丰富,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促进较强聚集分布的形成,随着群落演替的不断推进,优势种完全占据了空间资源,聚集强度下降,群落空间异质性逐渐降低,群落更加稳定,植被逐渐得以恢复,目前形成了以油蒿为主要优势种群的天然植被格局。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草地沙漠化对昆虫多样性的影响,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研究了不同沙漠化植被区的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从流沙区到荒漠化草原,昆虫的多度、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升高,固定沙丘拥有沙地和草原的混合类群,是荒漠化草原与沙地昆虫的过渡区,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与土壤黏粒、粉粒、全氮、有机质、草本盖度、灌木丰富度、草本丰富度和草本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沙粒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昆虫的多度与土壤黏粒、粉粒、全氮、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沙粒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提高飞播后造林成效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健全组织机构,加大管护力度;加强宣传,广泛动员,不断增强播区群众的护林爱林意识;重视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飞播封护效果;管好飞播资金,保证有足够播后的管护资金4个方面阐述了商洛市提高飞播后造林成效的行政措施,从大力开展补植补播;及时进行幼林抚育,促进林分生长;加强病虫情测报,防治病虫害;抓好护林防火工作;加强播区管护5个方面阐述了商洛市提高飞播后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利用提高飞播后造林成效的行政和技术措施,实施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海晏县的自然条件和草地现状,分析了该县在青海湖周边荒山封育补播种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在高海拔地区封育补播种草的科学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县实际使用草原面积为108.8万公顷,95%以上的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退化草原占63.39%。由于地处干旱地区,71%草场为荒漠草场,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从2009年至今,乌鲁木齐县实施补播改良草原超过2万公顷。  相似文献   

7.
柠条生命力极强,既能在黄土丘陵地区和荒漠草原地带生长,也能在沙层含水率2%—3%的流动沙地,或者固定、半固定沙地等这些肥力极差的地区正常生长。因此,在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干旱、沙化严重的区域,柠条成为固沙造林、水土保持的优势树种。在改善生态环境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大力推广柠条种植,能提高西北地区环境治理力度,促进绿化成效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空间换时间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过渡带和固定沙地内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沙地内植物群落多样性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各演替阶段均有不同的植物群落和优势物种。豆科和藜科植物作为流动沙地的先锋物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禾本科和菊科植物由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其种类变化较大,表明其在沙地恢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萝摩科植物可作为区分流动沙地和其它沙地类型的指示性植物;马齿苋科和紫薇科植物仅在固定沙地中出现,已成为判断固定沙地的标志性植物。除沙地恢复过程中人为播种的柠条和沙蒿外,流动沙地阶段的优势物种是沙米,半固定阶段是沙生冰草,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过渡地带是老瓜头和地梢瓜,而固定沙地则为花棒和地梢瓜。因此,在沙漠化治理中应根据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赤峰市飞播种草经历的几个阶段的基础上,研究飞播种草治理退化、沙化草地的关键技术,以为提高飞播种草成功率提供科学参考,为治理退化、沙化草地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盐池县不同立地类型围栏内外封育3年的荒漠草原植被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围栏后,荒漠草原草本植物密度围栏内比围栏外增加了2~10株/m2、盖度增加5%~38%。草原围栏内产草量比围栏外增加了560~2 077.7 kg/hm2,固定沙地白沙蒿的减少使得围栏外产草量比围栏内高594.8 kg/hm2;围栏封育后荒漠草地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围封草地上的退化指示植物逐渐从群落中退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增加。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增加,Pielou、Partrick和Simpson指数都发生了变化,群落植被的丰富度得以改善,优势植物的优势地位也逐渐明显,而且植被分布也趋向均匀稳定。  相似文献   

11.
1992- 1994 年连续3 年对腾格里沙漠东缘飞播区飞播植物生长状况调查结果表明:籽蒿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状况差异很大,迎风坡生长最好,覆沙地次之,丘间地最差。在不同年份籽蒿生长状况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三种固沙植物的生物量,沙拐枣最高为191.4g 株- 1- 1,籽蒿次之为186.1g 株- 1年- 1,花棒最少为59.9g株- 1- 1。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轿子山飞播示范草场的植被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轿子山草场进行实地踏勘和测量,对播区内与周边农户进行走访、座谈,对参与飞播和飞播后从事过该草场承包经营、科研、补植补种、复垦、管护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解,在查阅大量档案资料的基础上,指出了轿子山飞播示范草场成功建设的借鉴意义,以及草场在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建议,旨在为轿子山草场及同类型草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退化的禾草+杂类草天然割草地为对象,探讨补播对其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利用常规测定方法对补播天然割草地植被数量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补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后,退化的天然草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补播次年的山地草原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比例提高,山地草原补播红豆草、苜蓿、无芒雀麦、披碱草后,草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补播次年山地草原群落中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比例明显提高,草地群落产量和草层高度均出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对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5种生境(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中蒙药冷蒿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学特性、生境、资源面积及其利用等,为冷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半荒漠风沙区5种优良沙生灌木造林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造林试验基础上,总结出半荒漠风沙区优良沙生灌木树种柠条、毛条、杨柴、花棒、沙木蓼造林的最佳季节是春季;造林后的第2、3年是各种灌木株高和地径生长量的高峰阶段,第4年以后,株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均下降,并有枝条枯死现象,应该平茬更新,平茬最佳年龄均为4 a生.试验结果表明,杨柴群落是半荒漠风沙区流动和半流动沙地立地上较稳定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柠条群落是半荒漠风沙区半固定和固定沙地以及干滩地较稳定的人工固沙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6.
飞播造林是模仿自然条件下树木靠自身下种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具有节省人工、节省时间、播种容易的特点。基于此,从合理选址、适时播种、科学施工、精心管护、补植复播等方面分析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放牧是影响天然草原植物生产力、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主要生物因子之一。以补播改良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禁牧、夏季放牧和夏秋放牧处理对植物地上生物量、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分析补播草地区域与原生植被区域对季节性放牧的响应。结果表明,夏秋放牧处理降低草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补播草地区域,夏秋放牧显著降低优势植物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地上生物量;夏季放牧对蒙古冰草(A.mongolicum)地上生物量无影响。原生植被区域,夏秋放牧降低蒙古冰草(A.mongolicum)地上生物量,2种处理对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补播草地区域,家畜喜食蒙古冰草(A.mongolicum)、达乌里胡枝子(L.davurica)和沙打旺(A.adsurgens)。原生植被区域,放牧前期家畜喜食牛枝子(L.potaninii),放牧后期蒙古冰草(A.mongolicum)、牛枝子(L.potaninii)均被喜食。夏季...  相似文献   

18.
浅析影响陕北飞播造林成败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飞播造林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雨量充沛,用种品质优良,飞播造林就能成功。其实不然,这种认识是极为片面的。既是风调雨顺,适时良种,飞播造林也未必成功。因为飞播造林受制因素很多。既有自然客观因素,也有人为主观因素,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飞播造林失败。笔者通过对以往飞播造林成败的总结和分析得知,天气、种子品质、播区立地条件、播前地面处理、当地政府对该项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及播后的管理管护措施到位与否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飞播造林的成败。现就这些因素谈谈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飞播建立的人工草地是腾格里沙漠植被重建和恢复的方法之一,不仅草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而且草地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治沙改造的效果是十分显著。另外,飞播区也将成为白沙蒿、沙拐枣的采种基地,为民勤县以后大面积飞播提供了种子来源。  相似文献   

20.
对影响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成效的因素,如播区选择、播期、种子质量、风蚀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对今后飞播造林工作提出若干建议,为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发挥飞播造林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