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以超级杂交水稻深优9516和星优712为示范组合,在广东省和平县示范应用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结果表明:与传统高产栽培技术相比,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显著增加深优9516和星优712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梁启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583-6584,6588
[目的]筛选适合阳江市超级稻应用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种粮效益。[方法]以超级稻金农丝苗为材料,在阳江地区进行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传统栽培技术大田生产试验。[结果]"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下金农丝苗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经济效益均高于测土配方栽培技术和传统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于传统栽培技术。[结论]"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是适合在阳江市进行大面积推广的超级稻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超级稻垄体环型健根稀植栽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水稻强化栽培(SRI)技术,再引入垄式栽培,在充分发挥超级稻大穗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健根、壮秆、大穗、足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垄体环型健根稀植栽培技术可改善超级稻的产量构成因子,极显著地提高超级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津原45是天津市原种场系统选育而成中的中早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具有熟期适中、高抗条纹叶枯病、稻米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性;本文结合特征特性总结了其相应的栽培措施,即通过培育多蘖壮秧,旱育稀植,促早发早够苗并及时搁田,提高群体质量,打好高产基础,在确保适宜穗数的基础上,促壮秆大穗,从而实现穗粒重最佳组合与高产优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综述长江流域双季稻栽培技术的沿革和变更,为发展双季稻生产提供参考。根据区域内双季稻品种由单季稻改双季稻,由高秆稻改矮秆稻,由常规稻改杂交稻,由普通稻改超级稻的4次变革,总结和分析栽培技术的发展。随着品种的变更,双季稻栽培技术经历了多穗型栽培、穗粒兼顾型栽培和重穗型栽培3个发展阶段。重点介绍了早稻少耕分厢撒播技术、杂交晚稻“双两大”栽培技术、双季稻起垄栽培技术、早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双季稻“旺壮重”栽培技术、双季稻抛秧栽培技术、双季超级稻“三定”栽培技术的原理、要点及适应范围。指出双季稻生产将向化肥化、轻型化和机械化发展变化,并提出了发展双季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宁夏灌区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宁夏灌区冬小麦的春季田间管理进行总结:旱追肥,适时中耕,及时镇压,因苗提早灌水.可促进麦苗旱返青,早生长,育壮苗;促壮蘖,提高分蘖成穗率,达到蘖壮、穗多、穗大、壮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已经明确不同产量水平下磷钾肥用量的基础上,从相同肥料用量、不同施用时期入手,研究其对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了早施磷、钾肥能促根壮秆,早搭丰产架子,实现穗大、粒多、穗重、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超级稻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八五四农场水稻高产创建品种龙粳20为材料,研究分析适宜超级稻高产的氮肥基蘖肥与穗肥运筹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8:2的处理每穴茎数、收获穗数都比其他处理多。穗肥施氮量主要影响抽穗及其后的植株吸氮量,对水稻高产起着关键的作用。穗肥过多,不利于提高抽穗至成熟期间的干物质生产量,难以获得高产。基蘖穗比例为5∶3∶2的处理在分蘖、成穗率、肥料利用率、结实率上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双季超级早稻高产品种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8个超级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的双季超级早稻品种的产量、产量构成及株型特征等。结果表明:超级早稻的产量主要受总颖花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高产品种具有大穗优势。高产超级早稻品种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高、衰减速度慢,倒1叶和倒3叶的叶基角略大于中、低产超级稻品种,使功能叶片姿态更加合理,且叶长及长宽比均优于中、低产品种,有利于在生育后期截获更多光能,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1982~1984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利用逆序系数和分辨系数研究陕西三大麦区——陕南(长江中下游平原类型)、关中(黄淮平原类型)和陕北(黄土高原类型)地区生产上先后推广的小麦41个品种的演变规律。1 陕西低纬度(陕南)到高纬度(陕北)小麦品种类型的变化 ①春性依次减弱,冬性逐渐增强。②株穗数、株粒数和植株高度显著逐渐增加。③单穗粒重,单穗粒数和籽秆比显著逐渐减少;千籽重和穗子长度亦减小。④叶片变窄变短,面积显著减小。 陕西低纬度地带(陕南)冬季较温暖,春季气温回升快,雨量充沛。品种春性强、株型矮小、冬季分蘖少、春季发育早,叶片肥大,单株成穗少,形成春性矮秆少蘖(穗)宽叶粗茎的大粒多粒大穗类型。高纬度地带(陕北)冬季严酷,春季气温回升慢,干旱,降雨量少。品种耐寒耐冻,耐旱耐瘠性强,形成冬性高秆多蘖(穗)窄叶、细茎的小粒少粒穗类型。前者喜水耐肥,秆矮抗倒伏性强,以大穗获高产;后者耐旱耐瘠以蘖增穗获高产。关中灌区已由过去的冬性品种麦区转成冬春性品种混播麦区,品种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以8个超级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产量水平的双季超级早稻品种的产量、产量构成及株型特征等。结果表明:超级早稻的产量主要受总颖花数和每穗粒数的影响,高产品种具有大穗优势。高产超级早稻品种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高、衰减速度慢,倒1叶和倒3叶的叶基角略大于中、低产超级稻品种,使功能叶片姿态更加合理,且叶长及长宽比均优于中、低产品种,有利于在生育后期截获更多光能,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继续探索水稻钵苗机插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形成特点,研究其超高产的规律,建立稳定的水稻超高产实用栽培技术,江苏大中农场农业科技研究所实施了水稻钵苗超高产栽培攻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应用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后活棵返青快,分蘖发生早,水稻前期生长旺盛,有利于创造壮秆大穗高产群体。穗实粒数218.5粒,结实率75.3%,千粒重23.4 g,实收产量为12 772.5 kg/hm~2。  相似文献   

13.
双季北缘地区水稻补偿超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季稻北缘地区生长季节短,温光资源不足;而常规高产栽培在品种选用、肥水运筹、群体结构及调控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产量不高不稳。补偿栽培采用生育期适中偏长优质品种;通过适当早播、拓展生长季节、增加温光利用,合理稀播培育壮秧、高效利用低位次分蘖成大穗;合理基本苗和群体结构,在大田早期迅速创建一个较大的叶面积指数、促进水稻群体尽早进入光合适期,生育中期壮秆强根、延长有效叶面积高值期,生育后期补充营养、湿润灌溉增强群体活力和抗逆性、减缓高效叶面积下降速率以补偿群体光合势,促进群体结构与光合功能高效协调,增强群体物质积累与转化能力而稳定高产。以生育期适中偏长、产量潜力高优质品种(或超级稻品种)为基础,培育多蘖壮秧、精确优化群体结构和肥料合理运筹为核心技术,配套湿润节水灌溉和病虫草害无害化防治,构建水稻补偿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成功示范。  相似文献   

14.
超级稻Ⅱ优航2号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设计基蘖肥与穗肥的不同施氮比例,对超级稻Ⅱ优航2号的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超高产栽培水稻总颖花数的增加主要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多,超高产栽培水稻产量的显著提高主要是库容量的显著扩大。(2)超高产栽培水稻群体无效分蘖和无效叶面积少,群体源库协调。(3)超高产栽培水稻根系活力、光合能力在孕穗期、齐穗期均高于普通高产栽培水稻,超高产栽培有利于水稻生育中后期有机物的积累。因此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途径是:(1)在一定穗数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扩大库容;(2)培养健壮个体,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粒叶比,协调源库关系;(3)提高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5.
晚稻抽穗前后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控蘖壮秆,减少颖花退化,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7,(2)
<正>为充分挖掘水稻大穗型品种增产潜力,运用水稻强化栽培和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等高产技术原理,并在总结浙江全省各地水稻高产攻关和试验示范结果的基础上,集成了水稻“两壮两高”栽培技术。“两壮”即壮苗、壮秆,“两高”即更高的群体总颖花量(亩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更高的籽粒充实度(结实率、千粒重)。“两壮两高”栽培技术主要是以培育壮苗为基础,以壮  相似文献   

17.
江苏滨海盐土夏玉米高产栽培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0-1992年,结合江苏响水县夏玉米高产开发,采用专题试验与大面积高产示范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北滨海盐土夏玉主的高产栽培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单位面积结实粒数是提高夏玉米产量经济而有效的指标。相应的途径是选用紧凑型中大穗品种,在适宜的基础上,增加肥料投入量,并围绕壮秆,增加倒7-9叶为中心的叶面积,减少弱株比例,经形成与产量相适应的总结实粒数和建立壮个体高积累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兴宁市双季超级稻生产实践,对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结合双季超级稻品种的特性适时适密抛(插)秧、节水灌溉、施用超级稻专用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并分析了该技术示范推广后的效果,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在信宜山区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水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在双季超级稻生产中的增产效果,2014年早、晚两造在广东信宜市池洞镇以超级稻常规栽培技术作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增产效果明显,早、晚两季比常规栽培技术增产12%和10.8%,同时还可节省施肥的次数、节省人工;早造每亩增收(节支)214.6元,增幅达12.17%,晚造每亩增收(节支)198.6元,增幅达11.22%。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是一项操作简便、省工、省时、省力超高产、高效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省10个高产早杂组合的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每公顷穗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小。产量构成各因素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在保持现有组合的千粒重的基础上,增加每穗实粒数是提高早杂组合产量的有效途径。提出适应江西生态区域的高产早杂组合的理想形态特征是“中秆,多蘖,大穗”。在早稻保持系品种资源丰富的情况下,选育配合力高的大穗型不育系是早杂高产组合选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