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凤棋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220-224
“农社对接”是指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合作社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点或直销店,开展鲜活农产品直销,是一种能够促进蔬菜供应链优化的新型农产品直销模式,包括车载蔬菜市场、社区蔬菜连锁店、蔬菜网络直销、社区支持农业等形式.针对“农社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完善“农社对接”:政府要加大对“农社对接”的扶持与监督,合作社要加强横向联合,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展社区营销,大力培养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2.
农民合作社“农社对接”,是指合作社到城市社区设立门店开展农产品直供直销,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次重大创新。目前,湖北省“农社对接”已成为拓宽合作社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方便市民生活、保障市场供应的重要途径。为了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加快发展,现就我省“农社对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一、基本情况信阳市中心城区常年居住人口超过60万人,浉河区地处中心城区,多年以来承担着中心城区市民新鲜蔬菜、鲜鸡鸭鹅蛋、四大家鱼、鳝鱼、泥鳅、甲鱼等鲜活农产品的供应任务。全区鲜活农产品合作社数量116个,开展"农社对接"的合作社数量12个,主要对接形式为蔬菜平价直销便利店、承包大型连锁超市鲜活农产品区直销直营等。年新鲜蔬菜交易额约为2500万元,年鲜蛋交易额约为5000万元,年水产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11):F0002-F0002
10月19日,农业部在陕西宝鸡市召开了全国农社对接现场交流会议。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农社对接事关农民利益、市民生活,要强化农社对接的支持保障,推动农社对接持续快速发展。陈晓华指出,中央高度重视农社对接工作,对农民合作社发展直供直销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部连续两年把开展农社对接纳入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支持开展农社对接试点。一些地方建立了多部门推进机制,探索出了社区菜店、车载市场、高端配送、综合展销店等模式。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参加农社对接的合作社达到1.49万家,建立直销店2.3万个,覆盖社区2.7万个,受益人群7500多万人。前8个月,全国农社对接销售收入达235.7亿元。陈晓华强调,开展农社对接对于做大做强合作社、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是合作社进入流通领域、拓宽发展空间的内在要求,是促进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是农民分享产后环节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农社对接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以省级联合社为农产品直供直销平台,通过试点探索,构建多形式农社对接长效机制,促进了合作社生产要素的集约配置,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拓市场的意识和竞争力。一、以徽润联合社为直供直销平台,打造覆盖全省、辐射长三角的农产品营销"绿色航母"2011年11月,由亳州市联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安徽凤阳小岗黑当家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等13家  相似文献   

6.
农社对接作为一种合作社流通方式,是农产品传统供应模式的一次优化升级,影响着百姓的菜篮子,互联网的介入使农社对接的流通更加流畅高效,但同时仍有改进空间。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农社对接发展的特点、运行机制,归纳了现有两种模式,并根据"互联网+"背景下农社对接流通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合作社互联网新型人才培养、倡导合作社间集约化配送以及加强政府支持引导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0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我们立足于解决农民卖难、居民买难的问题,努力探索鲜活农产品产销衔接新机制,建立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合作社运作、集中配送、社区直销”的产供销一体化营销新模式,稳定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方便了居民生活,实现了利民惠农。2012年,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农社对接试点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农社对接”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价格,保证产品质量,也是方便居民购买,保证农户、合作社、消费者、社区实现多赢的重要方式。本研究针对“农社对接”模式的优化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策略,以实现最终的产销一体化链条,达到让消费者与农民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农社对接"通过合作社开设社区直销店(点)实现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中间环节比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更少,农民和市民得到的实惠更大,因此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前农产品流通的新型模式,对稳定和发展"菜园子"生产、"菜篮子"消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巴彦淖尔市“农社对接”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巴彦淖尔市“农社对接”发展的优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民能增收,市民得实惠,是陕西农社对接实现的双向效应。为使农社对接这项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和尽快推动,陕西把工作重点放在资金项目扶持上,鼓励引导合作社在城镇社区开设产品直销店,实现一头连农民、一头通市民的直销网络。  相似文献   

12.
“农超对接”对于落实菜篮子民生工程,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提高农民收益都意义重大.美特好在实施农超对接过程中,存在对接基地规模小、管理差、物流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要实现“农超对接”的可持续发展,美特好需要在政府的更多支持下,大力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完善冷链物流渠道,提高对接合作社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农超对接”有利于实现农户、超市和消费者三方共赢.当前荆州市“农超对接”的规模小、品牌少、跨度小.因此,要实现“农超对接”的可持续发展,荆州市要坚持两种经营模式,一是加快合作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二是政府要提供更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沈农友 《当代农业》2013,(22):48-48
全国农社对接现场交流会议近日指出开展农社对接,对于做大做强合作社、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好五项重点任务:一是继续抓好试点 积极探索农社对接的新模式,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覆盖全国大中型城市。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优先选择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基础设施较为健全、距离菜市场较远的社区.开展农产品直供直销试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省积极支持引导农民合作社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店(点),开展鲜活农产品直销,取得了良好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8月底,全省已开展农社对接的合作社及联合社1165家、开设直销店(点)2598个、总面积达120007平方米、覆盖社区2958个、覆盖消费人群1039.2万人、销售额33.2亿元。其中,进入广州、深圳、珠海、茂名、东莞等5个省定的试点城市开展农社对接的合作社447家,开设直销店(点)664个,总面积达33384平方米,覆盖社区1353个,覆盖消费人群265.6万人,销售额7.47亿元。  相似文献   

16.
刘敏 《新农村》2013,(12):11-12
为破解菜价高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三园鸡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积极开展"农社对接"(指农户和消费者达成意向协议书,由农户直接向社区消费者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  相似文献   

17.
"农超对接"对提供稳定的农产品销售途径,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农超对接"面临着合作社、超市大批退出对接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农超对接"供应链的稳定性。采用湖北省武汉市48家农业合作社的抽样调研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从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对"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规模、超市信誉、政策支持程度、物流运送能力对"农超对接"供应链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政府需要加强财政扶持,完善贷款业务;合作社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实施标准化生产;超市积极提升预测能力及信息化程度,从而有效提高"农超对接"供应链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解决农产品销售作为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关键,着力发展“苏合”销售联社,组织农民合作社到城市开设直销店,千方百计做好农社对接工作,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目前,全省组建“苏合”销售联社76家,在城市开设直营店206个,基本实现县域范围全覆盖;直接带动1440家农民合作社进城直销农产品17.3亿元,惠及消费人群1105万人。  相似文献   

19.
探索开展"农社对接"工作,打破"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尴尬,既提高农民收益,也让城市居民买到更便宜的蔬菜。20 1 0年以来,陕西省宝鸡市围绕破解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保障城乡居民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农社对接"工作。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探索出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合作社运作、集中配送、  相似文献   

20.
"农社对接"是指由农户向社区消费者直供农产品的一种新兴农产品营销模式,因其流通环节少、流通成本低、方便市民消费,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等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农社对接"在中国农产品物流中的定位,指出其在现阶段仅作为一种辅助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的主要原因:农产品供应者经营能力有限、传统购买方式仍受青睐、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督及物流配送技术支撑等,发展中缺少取代农贸市场的革命性创新机制。同时分析了推进运行模式多样化和实现物流配送标准化对其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出建立直销联合体、组建消费团体、完善配送体系,建立行业标准、发展创意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建议、措施,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