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蛋白含量38%为对照组,设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34%、30%与26%的3个试验组(4种饲料能量相等),分别饲养异育银鲫8周,探讨了低蛋白饲料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受饲料蛋白水平的显著影响;随着蛋白水平的下降,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AT)活性以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RAHFR)呈显著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MDA)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呈显著上升趋势上升,但34%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在30%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低蛋白饲料中,34%试验组各抗氧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0%与26%试验组多数指标受到显著影响,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橡胶籽油替代不同比例豆油对虹鳟幼鱼生长、血液及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橡胶籽油添加量分别为0%、4%、8%和12%替代相应的豆油,配制4种等氮等能饲料进行10周养殖试验。【结果】(1)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虹鳟末重、体增重、日增重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8%组最高(P0.05);相反,8%组饲料系数最低。(2)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8%组最高;而LDL-C/HDL-C值呈上升的趋势,12%组显著高于0%组。(3)随着替代比例的升高,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和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血浆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4)0%组血浆氨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不同处理组血浆总蛋白、总氨基酸、尿素氮、钙和磷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及肝脏ALT、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4%~12%橡胶籽油明显提高虹鳟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对虹鳟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无明显不良影响,且虹鳟饲料中橡胶籽油适宜添加量为8%。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谷胱甘肽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初始体质量为(718.3±36.3)g的虹鳟,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水平的谷胱甘肽饲料(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0、100、200、400、600 mg/kg),8周后观测各组虹鳟的生长情况及机体抗氧化状态。结果表明:虹鳟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日均摄食量(AFI)随着饲料中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添加量为20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200 mg/kg组虹鳟的饲料系数(FCR)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死亡率最低(4.04%);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升高,其中200 mg/kg组血清和肝脏中SOD显著升高(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0 mg/kg组血清和肝脏中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谷胱甘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00 mg/kg组血清、肝脏和鳃丝中GSH和GR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添加组虹鳟血清、肝脏和鳃丝中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200 mg/kg组最低。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饲料中添加适量谷胱甘肽能够提高虹鳟的生长性能,降低饲料系数和死亡率,有助于缓解虹鳟养殖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维生素E(VE)含量饲料对胭脂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及肝脏VE蓄积量的影响,以确定胭脂鱼幼鱼对饲料中适宜VE的需要量。【方法】以酪蛋白、明胶、白鱼粉、糊精、大豆油和玉米油等为原料,配制成7组半纯化试验饲料,饲料中VE含量分别为0.51(对照组),15.23,31.86,62.30,120.32,240.42和483.71mg/k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52±0.09)g/尾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us)幼鱼8周,测定并分析胭脂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成分、肝脏抗氧化指标以及肝脏VE蓄积量。【结果】胭脂鱼幼鱼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2.30mg/kg VE组试验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存活率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照组、15.23mg/kg VE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62.30~240.42mg/kg VE组(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FCR)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VE含量对胭脂鱼幼鱼肝体比、肥满度、脏体比均无显著影响。胭脂鱼幼鱼肌肉粗脂肪含量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饲料VE含量为62.30mg/kg时最低,肌肉水分、粗蛋白含量及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肝脏总抗氧化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饲料VE含量为31.86mg/kg时最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肝脏VE蓄积量随着VE含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结论】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胭脂鱼幼鱼获得最大生长性能时,对饲料VE需要量为50.60mg/kg。  相似文献   

5.
肉骨粉、豆粕替代鱼粉水平对黄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肉骨粉和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0%、22.5%、30.0%、37.5%的鱼粉,对平均体重8.05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肉骨粉和豆粕在饲料中含量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在肉骨粉替代试验中,增重率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中存在显著差异,在豆粕替代试验中,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肉骨粉替代在22.5%以内,豆粕替代在15.0%以内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且黄鳝配合饲料中鱼粉含量不应低于30%。  相似文献   

6.
周建忠  张亮  吴伟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4):95-97+109
[目的]研究植物提取物姜辣素及其与牛磺酸的复合制剂对高温下加州鲈鱼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当水温为30~33℃时,采用3.0 mg/L的姜辣素及其与牛磺酸的复合制剂水体泼洒,每2 d使用1次,连续10 d;按0.1%的添加量将其添加到加州鲈鱼饲料中,每天投喂2次,连续喂养20 d。采集加州鲈鱼肌肉和肝脏组织样本,采用比色法测定其肝脏和肌肉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当水温为30~33℃时,与10 d相比,加州鲈鱼养殖20 d时其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T-AOC以及SOD、CAT和GSH-Px活性有所下降,而MDA含量有所上升。采用姜辣素、姜辣素+牛磺酸复合制剂水体泼洒10 d后,加州鲈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T-AOC以及SOD、CAT和GSH-Px活性有所上升,而MDA含量有所下降。饲料投喂20 d后,加州鲈鱼肌肉和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应激指标均发生了显著变化(P<0.05),T-AOC以及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上升,MDA含量则显著下降。[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饲料可消化蛋白(DCP)和脂肪(DL)水平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鱼种生长性能、物质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0尾鱼(平均初质量为50 g),随机分为12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投喂由4个DCP水平(20%、22%、24%和26%)和3个DL水平(3%、5%和7%)组成的不同氮能比(DCP/DE)试验饲料。【结果】(1)随着饲料DCP和DL水平的提高,罗非鱼体增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DCP组显著低于其他蛋白处理组(P0.05),3%DL组显著低于其他脂肪处理组(P0.05)。DCP22DL7组罗非鱼生长性能最佳。(2)随着饲料DCP水平的提高,肝脏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22%DCP组最高;随着饲料DL水平的提高,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其中7%DL组显著低于3%DL组(P0.05);DCP22DL7组肠道消化酶活性最高。(3)随着DL水平的提高,血浆谷氨酸脱氢酶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7%DL组最低。(4)随着饲料DCP水平的提高,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22%DCP组最低。(5)随着饲料DCP的提高,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22%DCP组最高。DCP22DL7组肝脏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相关酶活性均最强。(6)随着饲料DL水平的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上升趋势,其中7%DL组显著高于3%DL组(P0.05)。随着饲料DCP水平的提高,肝脏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22%DCP组最高。DCP22DL7组肝脏抗氧化功能最强。【结论】适当提高饲料DCP和DL水平有利于改善罗非鱼生长和健康,鱼种适宜DCP水平为22%,DL水平为7%,DCP/DE为13.08 mg/kJ。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投喂氧化鱼油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各组织中脂肪含量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鱼粉、鱿鱼粉、豆粕为蛋白源,以氧化鱼油(过氧化物值POV为45 Meq O2/kg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维生素E醋酸酯(纯度50%)的添加量依次为0 mg/kg、100 mg/kg、300 mg/kg、700 mg/kg、1 500 mg/kg饲料,共配制五种不同维生素E含量的配合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8.7 g的黑鲷幼鱼9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显著降低全鱼的脂肪含量(P<0.05),而对肝脏与肌肉中脂肪含量并未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鱼肝脏中的维生素E含量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显著降低了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且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肝脏MDA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添加维生素E 100、300和700 mg/kg组间,700和1500 mg/kg组间肝脏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此同时,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显著降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P<0.05),并且SOD、CAT活性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维生素E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并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投喂黑鲷氧化鱼油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体内由于氧化鱼油胁迫所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减轻由于体内过氧化所造成的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9.
豆粕替代部分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豆粕为蛋白源等氮替代0%、7.5%、15%、22.5%、3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了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豆粕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与7.5%的替代组之间增重率无显著差异.考虑到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添加豆粕在15.0%以内,且鱼粉含量仍不低于30%,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五种等氮饲料,以初始体重14g的红鳍东方鲀进行为期56天的投喂养殖实验。设置适宜脂肪含量(8%)的对照组,并在对照组添加0.02%及0.10%的胆汁酸,分别获得低胆汁酸添加组(BA)和高胆汁酸组(HBA)。另设一高脂组(脂肪含量12.5%,HL组)及高脂+0.02%胆汁酸组(HLBA组)。结果表明,添加胆汁酸的处理组肌肉和肝脏MUFA均低于对照组,其中HB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n-6PUFA含量在HLBA和HL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在适宜脂肪含量的三个处理组间,肝脏中的C20:0、C16:1n-7、C18:1n-9、C18:2n-6、C20:4n-6、C18:3n-3、C18:4n-3、C20:5n-3和C22:6n-3都呈现随着胆汁酸添加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随着胆汁酸添加而升高的趋势,且在高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而BA组氧化还原酶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高脂组添加胆汁酸显著升高了过氧化氢酶的基因表达量。综上所述,饲料中胆汁酸的添加降低了饲料及鱼体组织中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胆汁酸对血清抗氧化蛋白活性的影响与其对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肉骨粉为蛋白源等氯替代0.0%、7.5%、15.0%、22.5%、30.0%、37.5%的鱼粉,对黄鳝(平均体重8.05 g)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肉骨粉的增加,黄鳝增重率下降,饵料系数增加,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增重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利用率及经济因素,在黄鳝配合饲料中肉骨粉替代率在22.5%以内,且鱼粉含量不应低于30%,对黄鳝的生长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投喂氧化鱼油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各组织中脂肪含量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鱼粉、鱿鱼粉、豆粕为蛋白源,以氧化鱼油(过氧化物值POV为45 Meq O2/kg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维生素E醋酸酯(纯度50%)的添加量依次为0 mg/kg、100 mg/kg、300 mg/kg、700 mg/kg、1 500 mg/kg饲料,共配制五种不同维生素E含量的配合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8.7 g的黑鲷幼鱼9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显著降低全鱼的脂肪含量(P<0.05),而对肝脏与肌肉中脂肪含量并未有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鱼肝脏中的维生素E含量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显著降低了肝脏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且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肝脏MDA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添加维生素E 100、300和700 mg/kg组间,700和1500 mg/kg组间肝脏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此同时,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显著降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P<0.05),并且SOD、CAT活性随着饲料中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维生素E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并未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投喂黑鲷氧化鱼油条件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体内由于氧化鱼油胁迫所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减轻由于体内过氧化所造成的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投喂蚕豆对罗非鱼肝脏抗氧化性能及细胞膜功能的影响,以浸泡蚕豆(试验组)、配合饲料(对照组)连续饲喂罗非鱼60 d,采样检测罗非鱼肝脏中的抗氧化指标和细胞膜功能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膜功能指标方面,试验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微量ATP酶(Na+K+-ATPase)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因此,以蚕豆饲养罗非鱼,作为脆化罗非鱼肉质的一种传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鱼体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和肝细胞的膜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以体重为(9.86±0.82)g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为试验对象,以白鱼粉和豆粕作为蛋白源,设计10%、15%、20%、25%、40%共5个蛋白水平梯度的等能饲料,探讨低蛋白含量饲料对黄鳝生长、性腺发育和性逆转的影响。结果显示,黄鳝的体重、肥满度、日增重、净增重和成活率都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黄鳝的性腺指数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低蛋白含量饲料组中,间性和雄性比例明显高于高蛋白含量组,表明低蛋白含量饲料对黄鳝的性逆转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将80只伊莎褐蛋种鸡随机分为4组,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5、30和60 mg·kg-1铅,以全价饲料(铅含量为3.55 mg·kg-1)为对照组,研究种蛋中铅对鸡胚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收集饲喂第25天的种蛋进行孵化,孵化9、14和19 d测定鸡胚肝脏的丙二醛含量和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9 d时仅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随着铅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14 d时铅的添加量基本不影响各指标的变化,当鸡胚生长到19 d时铅的添加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GST活力显著下降,但19 d时除CAT外其他指标的改变都与铅添加量无关.总之,铅对鸡胚胎肝脏的损伤中,脂质抗氧化作用并不是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关抗氧化酶活力改变所致,同时饲料中铅在60 mg·kg-1以下时,其含量对肝脏的抗氧化作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科学》2016,(5):37-41
以3年生人参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研究干旱胁迫时间对人参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与质膜损伤状况,以及叶绿素、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同期对照(适宜水分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人参叶片含水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同时,叶绿素与可溶性蛋白含量也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与电解质渗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高于对照组,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低于对照组,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会对人参幼苗造成一定伤害,但在前期能调动自身抗氧化保护酶类与抗氧化物质提高其抗旱能力,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
饲料大豆蛋白对鲤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大豆蛋白在鲤鱼饲料中的适宜替代量。【方法】以初始质量为(50.13±0.41)g的健康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360 g/kg)等能(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大豆蛋白对鲤鱼生长、饲料转化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当大豆蛋白替代15%鱼粉蛋白时,PPV(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GR(特定生长率)、FER(饲料效率)、PER(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当大豆蛋白替代30%,45%,60%鱼粉蛋白时,FER、PE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0%,45%大豆蛋白替代组PPV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大豆蛋白替代组SGR、PPV显著下降(P<0.05)。另外,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比例的增加,鱼体的水分含量逐渐上升,其中45%和60%大豆蛋白替代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逐渐下降,其中60%大豆蛋白替代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之间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随着大豆蛋白替代水平的增加,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50~100 g鲤鱼的配合饲料蛋白水平为360 g/kg时,大豆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最适量为15%,最大替代量为45%;过量添加大豆蛋白,将影响鲤鱼的生长及饲料转化率,使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下降,但对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低温是鱼类常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有关云纹石斑鱼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尚未见报道。本实验设置了9、13、17℃3个温度梯度,研究短期低温胁迫(7 d)对云纹石斑鱼幼鱼肝脏和血清中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呈上升趋势;不同温度组,肝脏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不同,胁迫过程中9和13℃组均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7℃组无显著变化。9℃组血清中SOD和TAOC在7 d胁迫前后显著上升,而其MDA含量在胁迫前后显著下降,其余抗氧化指标变化不显著。就血清免疫指标而言,各温度组血清中溶菌酶(LZM)活力和免疫球蛋白M(Ig M)含量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Ig M含量变化并不显著。综上,低温胁迫对云纹石斑鱼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性能影响显著,低温胁迫导致该鱼体内的MDA含量升高,因而肝脏合成更多的抗氧化物质来进行抗氧化防御。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牛磺酸1000、2000、3000mg/kg,L-肉碱100、200、300mg/kg,制成6种饲料,再以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共7种饲料饲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bio)8周。结果显示,各组的摄食率无显著差异,部分试验组饲料系数比对照组有显著下降,特定生长率有显著上升,其中牛磺酸1000mg/kg组和L-肉碱200mg/kg组的饲料利用及生长效果最佳。除超氧化物歧化酶外,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维生素E、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等抗氧化指标均受到添加剂的显著影响,并且大多在牛磺酸1000mg/kg组和L-肉碱200mg/kg组变化最为显著。结果表明,生长性能的变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一年生福鼎大白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氟对茶树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酶及抗氧化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处理浓度的增加,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均先升后降;总抗坏血酸(T-ASA)、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显著增加;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总谷胱甘肽(T-GSH)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均呈下降趋势;ASA/DHA和GSH/GSSG均显著下降;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在低氟范围内,ASA-GSH循环对氟胁迫做出了抵御响应,及时清除活性氧(ROS),保护茶树免受伤害,但随着氟浓度的增加,ROS产生量超出了这些酶及抗氧化物质的清除能力,导致过量的ROS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