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探究含氯肥料对苹果产量、品质及土壤、树体Cl-含量分布的影响,为苹果园合理利用含氯肥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地区旱地和水浇地两种水分条件不同的8年生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设5个含氯肥料用量处理:CK(0 kg/hm2 Cl-)、T1(113 kg/hm2 Cl-)、T2(226 kg/hm2 Cl-)、T3(763 kg/hm2 Cl-)和T4(1 300 kg/hm2 Cl-),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N、P、K养分投入量一致,于成熟期测定苹果产量、品质及叶片和果实中Cl-含量,并且测定0~200 cm土层Cl-含量。【结果】无论是旱地还是水浇地苹果园,不同处理苹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随着肥料中Cl-用量的增加,旱地和水浇地苹果树果实和叶片中Cl-含量均有所提高,且T4处理Cl-均显著高于CK(Plt;0.05),其中旱地苹果园中T4处理果实和叶片Cl-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了62.16%和311.02%(Plt;0.05),水浇地苹果园中T4处理果实和叶片Cl-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20.11%和46.55%。含氯肥料用量的增加促进了不同果园土壤中Cl-的累积,而旱地和水浇地果园土壤Cl-含量垂直分布规律明显不同,其中旱地苹果园土壤Cl-主要分布在0~100 cm土层,而水浇地果园土壤Cl-主要分布在100~200 cm土层。【结论】在黄土高原地区,无论是旱地还是水浇地苹果园,肥料中Cl-用量的增加均提高了苹果叶片、果实及土壤Cl-含量,但中短期施用不会对苹果产量及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适量低成本的含氯肥料(氯化铵、氯化钾)可在黄土区苹果园中短期施用,且水浇地果园表现优于旱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蓬莱市酿酒葡萄园的肥力状况。[方法]在山东蓬莱市某酿酒公司的葡萄园中设置21个采样点,涵盖种植2~5年的不同质地土壤,每个采样点分0~20、20~40 cm土层取土测定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pH、容重。[结果]不同质地的土壤肥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0~20 cm土层中的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中的含量,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呈递减趋势。[结论]种植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越高,而土壤pH降低。土壤pH和土壤中速效氮的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含氯肥料对苹果产量、品质及土壤、树体Cl~-含量分布的影响,为苹果园合理利用含氯肥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地区旱地和水浇地两种水分条件不同的8年生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设5个含氯肥料用量处理:CK(0kg/hm~(2 )Cl~-)、T1(113kg/hm~(2 )Cl~-)、T2(226kg/hm~(2 )Cl~-)、T3(763kg/hm~2Cl~-)和T4(1 300kg/hm~(2 )Cl~-),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N、P、K养分投入量一致,于成熟期测定苹果产量、品质及叶片和果实中Cl~-含量,并且测定0~200cm土层Cl~-含量。【结果】无论是旱地还是水浇地苹果园,不同处理苹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随着肥料中Cl~-用量的增加,旱地和水浇地苹果树果实和叶片中Cl~-含量均有所提高,且T4处理Cl~-均显著高于CK(P0.05),其中旱地苹果园中T4处理果实和叶片Cl~-含量分别较CK显著增加了62.16%和311.02%(P0.05),水浇地苹果园中T4处理果实和叶片Cl~-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20.11%和46.55%。含氯肥料用量的增加促进了不同果园土壤中Cl~-的累积,而旱地和水浇地果园土壤Cl~-含量垂直分布规律明显不同,其中旱地苹果园土壤Cl~-主要分布在0~100cm土层,而水浇地果园土壤Cl~-主要分布在100~200cm土层。【结论】在黄土高原地区,无论是旱地还是水浇地苹果园,肥料中Cl~-用量的增加均提高了苹果叶片、果实及土壤Cl~-含量,但中短期施用不会对苹果产量及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适量低成本的含氯肥料(氯化铵、氯化钾)可在黄土区苹果园中短期施用,且水浇地果园表现优于旱地。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南丘陵区柑橘果园化肥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等现状,通过施肥方式与耕作方式的改进与协作,研究了长期不同量沼肥深施对0~60 cm土层主要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沼肥处理均能显著提升表层土壤(0~20 cm土层)有机质、全N、全P含量和深层土壤(40~60 cm土层)全K含量。其中T5处理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养分含量,由浅层至深层,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62.4%、30.3%、63.1%;40.0%、23.5%、44.1%;122.0%、36.9%、72.9%。沼肥深施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能显著提升0~4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T3、T5处理还能分别显著提升0~20、20~40、40~60 cm土层脲酶活性、0~20、20~4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20~40、40~60 cm土层碱性磷酸酶活性。综上所述,柑橘果园高量沼肥深施能够实现养分向土壤深层输送,改善土壤质量,为沼肥部分或全部替代化肥在果园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实现土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蔬菜作物长期施用含氯肥对土壤相关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组各种植21茬不同蔬菜作物连续施用含氯肥(氯化铵)1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施入氯化铵,土壤pH较初始土壤pH降低0.42~0.45。施用含氯肥,0~20 cm土层pH与氯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施用非含氯肥氯离子与pH无相关性。11年20茬蔬菜总计施入氯9 702 kg·ha-1,两组处理区0~60 cm土层氯离子残留率分别为6.2%和7.2%。施入的氯76.6%和74.7%被淋洗到60 cm土层以下。植株带走的氯分别占17.2%和18.1%。施用含氯肥处理土壤氯离子含量显著高于非含氯肥料处理。表层土壤氯离子含量变幅较大,尤以返盐期表层氯离子含量变化最大。11年未施氯处理,绝大多数时间土壤氯离子含量在100 mg·kg-1以下,变幅很小。蔬菜作物长期施氯,土壤氯离子并未出现随施氯年限增加而在土壤中有逐年累积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长期沼肥深施对果园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南丘陵区柑橘果园化肥导致的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等现状,通过施肥方式与耕作方式的改进与协作,研究了长期不同量沼肥深施对0~60 cm土层主要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沼肥处理均能显著提升表层土壤(0~20 cm土层)有机质、全N、全P含量和深层土壤(40~60 cm土层)全K含量.其中T5处理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各土层养分含量,由浅层至深层,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62.4%、30.3%、63.1%;40.0%、23.5%、44.1%;122.0%、36.9%、72.9%.沼肥深施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能显著提升0~4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T3、T5处理还能分别显著提升0~20、20~40、40~60 cm土层脲酶活性、0~20、20~4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20~40、40~60 cm土层碱性磷酸酶活性.综上所述,柑橘果园高量沼肥深施能够实现养分向土壤深层输送,改善土壤质量,为沼肥部分或全部替代化肥在果园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实现土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特征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化肥(NPK)、鸡粪(M)和分别基于鸡粪、猪粪制造的有机无机复混肥(NPKM1、NPKM2)5种施肥处理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含量及其随小麦生育期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表层(0~20 cm)不同施肥处理的冷、热两种水溶性有机碳随生育期推移呈先增后减,随后再增加的动态变化;它们的含量在NPKM1、NPKM2处理下均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P<0.05),而低于M处理。各处理心土层(20~40cm)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趋势则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处理间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高低顺序与表层相似。此外,表层两种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养分、小麦产量的相关性比总有机碳高,因而能更灵敏地反映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城市排水污泥经厌氧消化后制成的有机营养土施入林地土壤后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平原沙地国槐和榆树生态林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0 kg/株(CK)、15 kg/株(T1)、30 kg/株(T2)、45 kg/株(T3)、60 kg/株(T4)、75 kg/株(T5)6个施用量进行对比试验,分别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等理化性质指标的变化情况。与CK相比,T3-T5显著降低了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T5显著降低了榆树种植区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T4、T5显著降低了国槐种植区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T4、T5显著增加了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T5显著增加了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和国槐种植区20~40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T5显著提高了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同时也提高了榆树种植区20~40 cm土层的速效钾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榆树种植区0~20 cm土层各个施用量下土壤肥力状况为T5T4T3T1T2CK,20~40 cm土层为T5T1T2T3T4CK,国槐种植区0~20 cm土层为T5T4T3T1T2CK,20~40 cm土层为T2T4T3T3CKT5。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可以改良北京平原沙地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其容重显著减小,孔隙度显著上升,且均在60 kg/株或75 kg/株的高施用量下效果最好;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后国槐和榆树林地土壤电导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对林木生长不会产生负面效应。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对于国槐和榆树试验林地土壤pH值没有明显的影响;75 kg/株施用量会显著增加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和保肥能力;施有机营养土对于北京平原沙地土壤养分积累有影响,施后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及碱解氮含量有所增长,并且在单株施用量75 kg时达到最大。主分量分析表明,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可以提高北京平原沙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并且在60 kg/株或75 kg/株的高施用量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360和500℃)处理下的生物质炭与土壤质地(壤土和砂土)对0~3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及土壤-烟株体系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利用生物质炭改良植烟土壤技术途径。[方法]用蒸渗仪种植烟草,研究8种处理(RCK1:壤土,不施肥;RCK2:壤土,施化肥;RT1:壤土,施化肥,施360℃生物质炭;RT2:壤土,施化肥,施500℃生物质炭;SCK1:砂土,不施肥;SCK2:砂土,施化肥;ST1:砂土,施化肥,施360℃生物质炭;ST2:砂土,施化肥,施500℃生物质炭)不同土层NH_4~+-N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氮素表观损失量。[结果]在砂土中,低温炭处理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层NH_4~+-N含量平均值,比对照高22.32%,其中0~10 cm土层NH_4~+-N含量增加显著,为36.88 mg·kg-1,比对照增加了31.82%;高温炭处理显著减少了0~30 cm土层NH_4~+-N含量平均值,比对照低10.79%,其中0~10 cm与10~20 cm土层NH_4~+-N含量均降低。在壤土中,NH_4~+-N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砂土。2种生物质炭处理下壤土0~30 cm土层NH_4~+-N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低温炭与高温炭处理0~10 cm土层NH_4~+-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分别减少了12.17%和25.34%,而10~20 cm土层NH_4~+-N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8%和13.38%,20~30 cm土层NH_4~+-N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14%和38.84%,且高温炭比低温炭表现更明显。施用生物质炭能减少土壤-烟株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量,低温炭比高温炭效果更好。各处理(RT1、RT2、ST1、ST2)分别比各自常规施肥对照减少了40.27%、34.10%、68.73%和54.05%(P0.05)。[结论]在砂土中施用低温炭能增加NH_4~+-N含量,而施用高温炭NH_4~+-N含量减少。在壤土中2种生物质炭均可以使0~10 cm土层NH_4~+-N含量减少,而20~30 cm土层NH_4~+-N含量增加。施用生物质炭能减少土壤-烟株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量,低温炭比高温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土壤固碳和玉米增产,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与秸秆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以CK(常规种植)、NFG(秸秆覆盖还田)、SFG(深松+秸秆覆盖还田)3种处理对土壤有机碳、不同粒径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深松与秸秆覆盖还田对半干旱区土壤碳组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本试验中,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顺序均为SFG>NFG>CK。(2)<0.053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0.250 mm和0.053~0.250 mm粒级,在0~10 cm土层,SFG、NFG处理土层>0.250 mm、<0.053 mm和0.053~0.250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比对照CK提高10%以上。(3)在10~20 cm土层,SFG处理>0.250 mm粒级和NFG处理0.053~0.250 mm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较为明显。(4)不同处理之间玉米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差异不显著,穗粒数和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SFG和NFG处理分别较CK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设置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秸秆不还田3个处理,研究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含量、三相比R值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深耕处理的土壤容重和三相比R值分别降低0.7%和19.0%,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分别增加1.3%和3.8%,作物产量增加1.9%.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显著,但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三相比R值比秸秆不还田处理降低9.3%,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产量分别增加3.2%和4.3%.深耕和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不同.深耕主要降低了壤土20~40 cm、黏土20~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但增加了黏土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秸秆还田降低了壤土10~20 cm土层的三相比R值,但对黏土三相比R值影响不显著.故深耕与秸秆还田对壤土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和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优于黏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滴灌水温对骏枣林土壤和树体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地区红枣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新疆南疆地区,以5年生骏枣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水温为对照(CK),探讨不同滴灌水温(10,20,30,40 ℃)对骏枣林下0~10,1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及枣树各器官(果实、枣吊、二次枝和叶片)全N、全P、全K含量的影响。【结果】(1)20 ℃水温处理可以提高0~10,10~20 cm土层的速效P含量,较CK处理增加32.29%,16.92%;与CK处理相比,10 ℃水温处理可以提高20~40 cm土层的速效N含量和0~20 cm土层的速效K含量,30 ℃水温处理可以提高0~10 cm 土层的速效N含量和20~40 cm土层的速效P含量,40 ℃水温处理可以提高10~20 cm土层的速效N含量,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2)CK处理可以提高骏枣叶片的全N、P、K含量和二次枝的全N、全K含量。与CK处理相比,20 ℃水温处理可以提高骏枣果实中的全N、P、K含量及枣吊全N含量和二次枝的全P含量,其中果实中全K含量较CK显著增加了1.13 g/kg,其他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40 ℃水温处理可以提高枣吊的全P、全K含量,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增温水可以提高土壤和树体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脱硫石膏不同施用深度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的影响,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石河子绿洲盐碱地为研究区,通过田间微区试验,采用了CK(不施脱硫石膏)、T1(0~10cm土层施入30t/hm~2脱硫石膏)、T2(0~20cm土层施入30t/hm2脱硫石膏)、T3(0~40cm土层施入30t/hm~2脱硫石膏)4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脱硫石膏施用深度增加,pH值、碱化度和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和大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中Na+含量显著下降,在10~20cm、20~40cm土层中表现为T1T2T3。施用30t/hm2脱硫石膏与不同土层深度混合后显著提高了棉花产量(P0.05),T1、T2与T3处理与CK相比,棉花分别增产22.89%、29.60%、47.54%。表明30t/hm2脱硫石膏与0~40cm土层混合均匀对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化肥(CK)和不同用量鸡粪有机肥(T1,3.75 t·hm~(-2);T2,7.50 t·hm~(-2);T3,15.00 t·hm~(-2))处理后,有机肥中主要重金属铜(Cu),锌(Zn),铅(Pb),铬(Cr),砷(As),汞(Hg),镉(Cd)等在蔬菜可食部分的累积及在土壤剖面的迁移行为,特开展西兰花—刀豆连作下的有机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有机肥处理未显著影响第1茬西兰花中Pb,Cr,As,Hg,Cd含量,但T3处理导致第2茬刀豆中As和Pb显著增加。有机肥长期施用所带来的Cu,Zn,Pb,Cr,As累积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第2茬刀豆收获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第1茬西兰花收获时,其中,以Cu的积累量最大,Zn和Pb次之,Cr和As最小。有机肥处理主要影响0—20 cm土层Cu,Zn,Pb含量,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20—40 cm土层中Zn和40—60 cm土层中Cu含量;As和Cr没有明显的表层富集效应,有机肥施用仅提高0—20 cm土层中As含量,但可同时增加0—20cm和40—60 cm土层中Cr含量。综上,高用量有机肥的连续施用增加了菜田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土壤有机碳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进行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采用秸秆还田免耕(NTS)、秸秆还田翻耕(TS)、免耕(NT)及常规翻耕(T)4种措施下春小麦-豌豆轮作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测定了0~5.0 cm、5.1~10.0 cm、10.1~30.0 cm土层中总有机碳含量、腐殖质碳含量和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轮作10年后,与T处理相比,NTS、TS和NT处理的0~30 cm土层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腐殖质碳含量和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NTS和NT处理下腐殖质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TS和T处理下,5.1~10.0 cm土层中腐殖质碳含量最高,0~5.0 cm土层中腐殖质碳含量最低。10.1~30.0 cm土层中,TS处理的腐殖质碳含量大于NTS处理。表明秸秆覆盖和免耕均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腐殖质碳和热水溶性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以10年生‘富士’苹果为材料,设置不同有机肥施用量,研究其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和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75kg·株^-1施肥处理下0~20、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6.85、13.23、9.17g·kg^-1,分别比CK增加37.89%、31.12%、16.96%,且该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100kg·株-1处理无显著差异;75kg·株^-1施肥处理下0~20、20~40cm和40~6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为73.50、54.83、35.00mg·kg^-1,分别比CK增加65.80%、80.78%、87.47%;在0~20cm土层,75kg·株^-1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为85.03mg·kg^-1,与100kg·株^-1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50、25kg·株^-1处理和CK,比CK增加25.90%。在0~20、20~40cm和40~60cm土层,75kg·株-1施肥处理的蔗糖酶活性分别为16.35、13.00、8.56mg·g^-1·d^-1,分别比CK提高21.92%、34.85%、28.92%,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50kg·株-1和25kg·株-1处理和CK;在0~20cm和20~40cm土层,75kg·株-1施肥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分别为1.42、0.55mg·g^-1·d^-1,分别比CK提高115.15%、44.74%,脲酶活性显著高于50、25kg·株^-1处理和CK,但与100kg·株^-1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比较,施用有机肥75kg·株^-1对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在壤土和黏土中分别设置了常规耕作+秸秆还田(CT)、深耕+秸秆还田(DT)、深耕+秸秆不还田(DNT)3个处理,探讨了深耕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受土壤质地和土层深度影响,两者均显著影响壤土和黏土0~10 cm土层粒径大于10 mm和粒径介于1~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对10~20 cm土层无显著影响;两者对壤土中水稳定性团聚体组成的影响较黏土大,两者均增加壤土和黏土0~10 cm土层粒径介于3~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降低粒径小于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对10~20 cm土层无显著影响。总体上,深耕能增加壤土耕层下部和黏土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秸秆还田能增加壤土和黏土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进而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对土壤水肥利用效率与番茄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通过设置不同生物炭施用量的野外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砂壤土物理性质及水肥的变化规律。试验共设5个处理,3个重复:不施生物炭(CK),生物炭施用量分别为10 t·hm-2(T1)、20 t·hm-2(T2)、40t·hm-2(T3)、60t·hm-2(T4)。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能明显减小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率,与对照(CK)相比,耕作层(0~20 cm)土壤容重T4减小最大,0~10 cm减小23%,0~20cm减小30%;孔隙度T4增加最大,0~10 cm增加14%,0~20cm增加19%。施用生物炭明显提高了土壤的水分与肥料利用效率,与对照(CK)相比,处理组的水分和肥料利用效率分别最少提高27.7%和87.4%,其中T3增幅最大。生物炭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本试验番茄产量T3增幅最大,增幅为56.1%。综上所述,生物炭能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淋失,其中T3在这些指标中增幅最为明显,因此40 t·hm-2生物炭用量是改良砂壤土最为合适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比较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综合分析评价土壤肥力质量,探索更加合理的配肥模式,为核桃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共设置5种配肥模式: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T1);3)化肥配施有机肥(T2);4)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T3);5)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T4)。在核桃成熟期,对不同配肥模式下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测定0~60 cm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模式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T4处理的土壤全N、全P含量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处理,在20~3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硝态N、有效P、速效K含量最高,分别是CK处理的1.60、1.31、1.49、1.27倍(P<0.05);在50~60 cm土层,T1处理的土壤硝态N含量最高,较T4处理高了29.67%(P<0.05);在10~20 cm土层,T1处理的土壤铵态N含量最高,是CK处理的1.43倍(P<0.05);在20~3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p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30~4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EC值最高,是CK处理的1.11倍(P<0.05)。2)在5~4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N、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4)在0~5、5~1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肥力质量得分为正,且高于下层;T4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得分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处理。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可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提高土壤的整体养分水平,防止N素损失及P、K的固定,具有提高土壤肥力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16-20
采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有机磷分级体系,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的潮土O~60 cm土层中有机磷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磷组分在0~60 cm土壤中的迁移性较大。与对照CK相比,施无机肥的处理显著提高了40~60cm土层的活性有机磷含量;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40~60 cm土层的中活性有机磷含量;所有施肥处理都显著提高了0~60 cm土层的中稳定性有机磷含量;施用有机肥能显著增加20~60 cm土层的高稳定性有机磷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