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马铃薯—单季稻—秋马铃薯”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春马铃薯-单季稻-秋马铃薯"生态种植模式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烟-稻”种植模式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并逐渐向高海拔(≥480米)单季稻区延伸。但由于单季稻区农民缺乏种植双晚和育秧的经验。有的因管理失误而造成烂种烂秧,影响了二季稻面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3.
东阳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气候适宜三熟制,是浙江省农业高产区之一。水稻种植原先以种植1季为主,后发展种2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发展为以种植单季稻为主,而单季稻直播技术以其省工、省本、产量高的特点为广大农民所接受。该文简述了东阳市水稻种植演变历史,重点介绍了单季稻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粮食生产功能区晚稻种植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粮食功能区建设,提高功能区的复种指数,是我市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绿肥-早稻-晚稻、油菜-单季稻、大(小)麦-单季稻等种植模式中,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的生产对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至关重要。根据目前我市轻型栽培和机械化插秧技术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晚稻种植技术作一介绍,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卷心菜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它富含维生素,并且水分含量高,吃起来口感爽脆。福建省平和县安厚镇的叶长联已种植卷心菜多年,并且他种出来的卷心菜销路一直很好,其他菜农都非常羡慕。为探访这位种菜能手,我们慕名来到安厚村。叶长联见到我们后非常热情,爽快地说道:“其实我这种植基地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种植卷心菜这么多年了也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管理方面自然也就细一些,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在用肥  相似文献   

6.
贝母是浙江省传统"浙八味"之一,在仙居县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贝母的植物学特性及在当地的生长特性,在平原单季稻区发展了"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元胡、贝母以减少冬季抛荒,增加绿色过冬面积,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现重点介绍"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的茬口安排、贝母栽培及加工关键技术和绿色稻米生产关键技术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云和市中药材生产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减轻或缓解浙贝母连作障碍,进行了“单季稻-浙贝母”高效循环种植模式示范,取得了钱粮双丰收.  相似文献   

8.
<正>卷心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总的维生素含量比番茄多出3倍,因此,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及抗衰老的功效。卷心菜富含叶酸,而叶酸对巨幼细胞贫血和胎儿畸形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怀孕妇女及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卷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十分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下面就介绍几种卷心菜的简单秋季养生食谱:  相似文献   

9.
2017年秋季连阴雨天气导致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水稻倒伏、穗发芽、稻谷霉变等,本文对于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评估,认为2017年不利天气是造成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单季稻减产的重要原因,同时,从产量、品质、收割速度、后茬等方面分析了秋季连阴雨天气对于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促进当地单季稻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阐述了金衢地区主要稻作模式,以常规的单季稻、早--晚双季稻种植模式作对照,对早稻--鲜食大豆,单季稻--马铃薯轮作新种植模式进行投入成本和产品收入的比较分析,客观地评价了不同模式的种植经济效益,指出了不同种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规模经营主体组织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春马铃薯早播、早出苗、早结薯、早收获,可提早上市,经济、社会效益高。平阳县推广春马铃薯、单季稻种植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收成。笔者介绍了春马铃薯、单季稻种植模式在平阳县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浙江西部山区农田均为单季稻—油菜两熟制的种植模式。分析主推品种中浙优8号、甬优15在生产上的种植表现,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促进其在单季稻地区的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3.
农作制度创新模式单季稻-黑木耳,利用冬季空闲季节种植黑木耳,来年黑木耳采收结束后,种植一季单季杂交稻,既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川省单季稻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水平,为调整当地水稻种植规划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61-2017年四川省单季稻主产区123个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4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30年(1986-2015年)观测资料,结合四川省气候区划结果将四川省单季稻主产区划分为7个区域,确定四川省单季稻暴雨洪涝灾害敏感期(拔节期-孕穗期、孕穗期-抽穗期和抽穗期-成熟期),最终根据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理论,从灾害风险的致灾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承灾体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出发,构建四川省单季稻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对四川省单季稻不同生育期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区划。【结果】四川省水稻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于暴雨日数及暴雨洪涝发生频率较高的3个区域,一是盆中丘陵区西南部,二是盆中丘陵区西北部,三是盆东平行岭谷区;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和北部,该区域暴雨危险等级中等或偏轻,山地多,地形起伏大,当地水稻种植率低;其余地方为中等风险区。【结论】四川省水稻暴雨洪涝灾害以中、低风险区域为主,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四川三大暴雨区。  相似文献   

15.
稻田冬季翻耕晒白,春季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再种一季水稻,这是我县单季稻区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的成功栽培模式。单季稻区海拔在6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马铃薯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通过实行水旱轮作,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提高土壤地力,把土壤潜在肥力转化为有效肥力,并能显著减少病虫、杂革的危害,水稻比非轮作增产8%-10%。一般鲜薯亩产1500-1600公斤.高产达2000-250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450-500公斤.比只种一季水稻,亩增加产值500-800元,经济效益显著.是很适合单季稻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种植项目: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甘蓝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又名卷心菜、洋白菜、疙瘩白、包菜、圆白菜、包心菜、莲花白等。甘蓝具有耐寒、抗病、适应性强、易贮耐运、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是我县春、秋季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尤其早春栽培面积较大。以拱棚和覆盖地膜种植为主,利用拱棚栽培春茬甘蓝,一般可比露地栽培提前上市15-20天时间,而且生产投资小,产品供应早春淡季市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冷静 《农家科技》2006,(6):13-13
笔者在种植实践中发现,维生素C有利于卷心菜的生长。即用维生素C水溶液浸种,能提高卷心菜的品质和产量。具体操作方法是:取维生素C0.1克,加水1千克,待溶解后,放入卷心菜种子浸泡16小时,每隔1小时,轻轻地搅拌一下,然后将种子捞起,用清水冲洗后,按常规方法播种。用维生素C水溶液进行浸泡处理过的卷心菜种子,培育出来的秧苗生长得矮壮结实,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快,长势旺,卷心很快长成球形,而且不易开裂,产量较高。从事卷心菜种植的朋友,不妨一试。维生素C有利于卷心菜生长@冷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建德镇水田以种植单季晚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约1000hm^2,但农民种植单季稻还沿用连作晚稻的大秧龄、密植等技术,导致单季稻产量水平没因季节延长而提高,单产一直徘徊在7500kg/hm^2左右。为探讨单季稻生产技术,提高其产量,增加种粮效益。2006年,在建德市农业局粮油站指导下,在本镇的珏塘村开展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以探索单季稻超高产生产技术和栽培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文章总结出一套单季稻与春季西兰花轮作栽培模式,能有效地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壤有机肥源,培肥了地力,节约了生产成本,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并详细介绍了轮作茬口安排和种植模式,以及单季稻和西兰花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依据陕西省4个定点单季稻农气观测站长期观测数据、87个单季稻地理分布数据和14个与单季稻生长有关的环境指标(8个气候指标、4个土壤指标和3个地形指标)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与最大熵模型(MaxEnt),建立陕西省单季稻种植适宜性分布模型,对单季稻在陕西省的种植分布和适宜性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单季稻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系数P≥0.69)面积为8 949.24km2;适宜种植区(0.38≤P0.69)面积为21 637.68km2;边缘适宜区(0.07≤P0.38)面积为73 351.66km2,不适宜区(P0.07)面积101 804.22km2,陕西省单季稻生长区域狭窄,对生态环境要求苛刻,其中适宜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陕南的河谷川道、关中盆地的渭河冲积平原区域,适宜区内土层肥沃、水土资源好,土壤pH为弱酸性到中性,地形平坦、海拔高度为230~800 m。ROC曲线的AUC=0.916,表明预测结果可信度高。影响陕西省单季稻种植分布的主要环境指标有≥10℃积温(贡献率28.97%)、年降水量(贡献率25.99%)、年平均气温(贡献率16.87%)、海拔(8.27%)、年日照时数(5.66%)和年湿润指数(4.12%),陕西省单季稻最适宜区环境参数为≥10℃积温4 865℃·d、年降水量762mm、年平均气温15℃、海拔436m、年日照时数1 573h和年湿润指数1.6。结果显示基于最大熵模型与ArcGIS构建的种植适宜性分布模型可以准确地对陕西单季稻的种植适宜性做出科学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