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协优9308和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两优培九在浙南作连作晚稻栽培的安全齐穗期和适宜播种期。两年的试验表明,两优培九6月21日之前为适宜播种期,能达到安全齐穗,产量稳定,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高;6月21日以后播种,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6月27日以后播种,结实率急剧下降。两优培九感温性强、感光性弱,6月12日至6月27日播种播始历期仅相差2d。6月27日以后播种,由于幼穗分化期低温,两优培九的播始历期反而延长。试验还发现抽穗期低温会延长水稻始穗至齐穗期,相对于对照协优9308和汕优63,两优培九对抽穗期低温不敏感。两优培九在浙南的光温条件下作连作晚稻栽培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SSR标记检测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种子的纯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双亲的DNA为模板,采用294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在亲本中有多态、杂种中能表现共显性的引物,试图在分子水平上区分两优培九杂交种子及其母本培矮64S低温自交结实的种子.结果表明,有26对SSR引物在双亲中表现多态性,其中12对引物能在F1表现明显的共显性.选择扩增条带清晰、PCR产物的分子量差异明显的6对引物进行二重PCR扩增试验,发现66号和175号两对SSR引物组合后,在F1中扩增得到6条电泳迁移率明显不同的条带(其中2条来自母本,4条来自父本),可以很清楚地区分两优培九杂种种子中混入的母本自交种子.进一步对两优培九南繁鉴定田中常见的几种类型杂株,用66号和175号两对SSR引物进行二重PCR扩增,未发现与两优培九杂种一样的谱带类型.由此建立了两优培九种子纯度的分子鉴定体系,应用该体系可在5~7 d内完成未知样品的检测,准确率在99.9%以上.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生物学特性及主要配套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两优培九为两系法杂交稻,已大面积成功种植。对两优培九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配套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探讨了其适宜的种植区域与栽培技术框架,如:趋利避害种植技术、适宜制种区域及其最佳制种期、制种的低温抵御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正> 水稻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工作,我们在1978年研究的基础上,1979年春在海南配制19个组合进行化杀制种,夏季又在本院配制127个组合进行化杀制种,同时对1978年的化杀一代种子,在海南鉴定纯度和优势,夏季又在本院种植一代杂种和二代杂种,以鉴定其优势.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 一、内容及方法(一) 组合配置用广陆矮四号、南京11号等品种作母本,以配制强优势组合;2、利用大穗、大粒、花粉量大的"献党"作为父本,配制中籼组合;3、化杀与"两系"结合,用IR_(94)、泾紫、广泾等有紫色标记的父本配组,便于拔除自交株,提高杂种纯度;4、选用和不育系异质同核的保持系与相  相似文献   

5.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纯度技术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主要因素是播期和除杂时间。针对不育系在低温条件下开花存在微量花粉,能自花授粉结实的情况,在杂交油菜制种上可以采取推迟播种期、摘薹、蕾薹期除杂等措施,以达到提高种子纯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技术的初步研究表明,采和旱,薄,瘦,密的技术,结合其它农艺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微粉的发生,使杂种不育株率降低4%-9%,从而提高种子纯度,降低制种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胞质不育材料在低温下产生微粉对制种质量的影响,采取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并在父本行每667m^2植2000余株,母本于晚秋11月上、中旬直播,且每667m^2留苗15000株左右。结果,花期父本植株高大、花势强,母本微粉发生较少。其杂种种子不育株率为9.5% ̄16%,比母本正常秋播杂种种子的不育株率32.4% ̄37.9%低16.4% ̄28.4%,制种产量可达799.5 ̄1240.5kg/hm^2  相似文献   

8.
两系中杂两优培九母本培矮 64S属低温敏核不育系 ,异交结实性好 ,在湖北以 5月下旬播种为宜。父本 9311属感温性中等的中迟熟类型 ,米质较优 ,抗逆性较强 ,宜在 5月上旬播种。制种上应特别注意预调花期 ,一般以施用磷钾肥、“92 0”和管水促控 ,保证二亲本均在 8月中旬始穗。结合搞好人工授粉、隔离防杂保纯和防治稻粒黑粉病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是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稻育种中形成的品种,是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完成第一步目标的标志性品种,是继三系杂交稻汕优63之后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两优培九的育种实践经历了艰苦曲折的科研攻关和推广过程。最初是尝试通过化学杀雄制种的方法利用典型籼粳杂种的优势,在亚优2号的育种实践失败后,技术路线调整为通过光温敏两系法将部分亚种间杂种优势与江淮生态区的水稻理想株型相结合,克服杂交稻结实率不高、不稳等弱点,达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泛并能安全制种的目标。通过分析多个水稻光温敏不育系与不同生态型父本配组的杂种F1的性状表现,确定以带有1/4爪哇稻亲缘的培矮64S为重点母本,选择优势生态群中的合适类型父本重点配组,避开生育期超长和植株偏高等障碍性问题,并根据江淮流域一季稻区的常年气候特点进行生态育种。通过大量筛选,育成两优培九,达到遗传、形态和功能“三优”的统一,将优质、超高产、多抗性状聚集于一体。通过对培矮64S育性转换、开花授粉有危害的高温、低温指标的研究和对各生态区常年气候中出现这些温度频率的分析,提出适宜制种区域和相应的父母本安全抽穗期。研究培矮64S育性转换的植株温度指标,提出遭遇低温危害时“以水调温”的制种纯度保障技术。通过对两优培九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宜生长条件的研究,提出适宜种植区、各种植区的适宜齐穗期和主要种植方式的播栽期等生产指导性指标,分析生产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研发提高结实率及其稳定性的栽培技术。通过配套生产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应用,两优培九在南方稻区多年大面积成功种植。通过全程回顾育种战略的形成、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品种培育和核心配套技术的研发及示范推广过程,论述了两优培九育成和大面积应用的意义;补充了水稻理想株型中的茎秆分布性状,提出“渔叉型”茎秆分布的概念;认为可以利用籼粳米质性状的互补选择各种适口性的稻米;大面积成功推广一个品种,尤其要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前瞻性地研究品种的最适生长条件,然后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规划最适种植区,并制定相应的最优栽培措施,还要储备可能发生问题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九二○在两优培九水稻制种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二○在两优培九水稻制种上的应用研究表明,高剂量九二○并不能明显增加株高,增大穗长,增加结实率,减少包颈,增加产量;九二○在两优培九制种上的最经济用量是600~675g/hm2。  相似文献   

11.
高产杂交稻增产潜力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69-4871
以两优培九为材料,以其亲本及汕优63、培两优288为对照,采用不同的施肥水平处理,分析比较生育期动态、3片功能叶总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等特征与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两优培九全生育期最长(尤其是籽粒灌浆期较长)、最后3片功能叶叶面积最大;两优培九生物产量高于亲本,高肥条件下,两优培九生物产量最高、有效穗数最多;高、中肥条件下,两优培九平均一次枝梗数、每穗实粒数最多、有效穗数多于汕优63。说明株叶形态好、光合面积大、最后3片功能叶功能期长、物质积累多、籽粒灌浆期长,在肥水较充足时,能较好地协调穗粒数和有效穗数间的关系是高产杂交稻高产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水稻培两优288高产保质制种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两系杂交水稻培两优288高产保质制种原理与技术,对母本培矮64S不育性表达及制种基地气候生态条件的要求,父母本生长发育规律,制种异交特性及异交栽培种子保纯,黑粉病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适宜在湖南-季稻区夏制,湘中、湘南双季稻区秋制,以生敏感期和抽穗授粉安全为前提选择制种基地和安排播种期,对父母本实行定向栽培,母本群体要求稳长、多穗、整齐、父本要求多穗、大穗、花粉量足,母本  相似文献   

13.
豫南稻区两系法杂交水稻繁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系法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累计逾千万亩,优势明显,发展迅猛。信阳市仅1997年就扩大种植到12万亩,亩产平均比汕优63增加50kg。信阳市农科所于1996年引进通用型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等材料,结合观察其在信阳的育性转换特性,进行繁殖及其系列组合制种的试验研究,经过数年探索取得一定进展,繁种亩产平均达355kg,制种亩产平均过100kg大关,最高达200kg,达到全国先进水平。1 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据我们观察,一般低温敏型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在幼穗分化Ⅳ期,育性转换期在Ⅳ、Ⅴ、Ⅵ三期,…  相似文献   

14.
株1S(原名株6259S)是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2015-2017年均口镇修竹村引进株两优189、株两优120、株两优173等3个株1S组合作烟后制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年累计制种面积达260hm2,平均入库种子产量3.52t·hm2。根据株1S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总结株1S系列组合水稻类烟后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5.
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399S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399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于 1997年选育成的早籼低温敏核不育系 ,具有隐性下垂叶形态标记性状 ,用其制种有利于除杂保纯和杂种的纯度鉴定。 1997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不育株率 10 0 % ,花粉败育率 99.997% ,自交不育度10 0 % ,不育起点温度为 2 3℃ ,不育期 34d以上 ,主茎 7.9~ 13叶  相似文献   

16.
廖芳丽  林梅  张宇飞  赵虹  熊先锋  张凯  涂书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41-3942,3952
在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大群体田间纯度鉴定中,定向掺入形态学差异较大的两系杂交稻新两优6380,逐株抽取田间植株叶片样品,运用SSR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运用SSR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掺入的新两优6380.在室内检测的谱带中发现,新两优6380的带型与两优培九不育系带型的位置相同.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杂交稻制种花期调节技术措施,认为花期调节有两个关键时期的调节,即秧苗期和分蘖期调节、幼穗分化期调节,并提出各时期调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培两优288种子高纯度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立中  张长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4):640-640,652
对提高培两优 2 88种子纯度的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甜椒雄性不育系AB91,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田间发现的甜椒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经十几年选育而育成的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是一个雄性不育性与优良农艺性状、抗病性、高配合力高度统一的不育系。其不育性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遗传简单、不育性稳定,不育花与可育花易于区别,恢复源广泛、配合力高,可较快地培育出不同类型的优良一代杂种。利用AB91已选育出早、中、晚熟配套的系列甜椒杂交种,解决了我国甜椒一代杂种种子生产人工去雄的难题。利用AB91生产一代杂种,简化了杂交制种程序,大大降低了杂交制种难度和成本,可保证杂种种子纯度。AB91的育成及利用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由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邮码:350002)所长杨仁催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承担的"长穗颈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eS(1)选育",最近在福州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我国超级稻制种获得了重大进展. 该品种的穗颈伸出度较培矮64S显著增加,在不育期和可育期都能从遗传上解除培矮64S的包穗问题,提高异交潜势.在其种子生产田可不用或只需少量喷施"920"就可达到繁殖制种高产的效果,从而达到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和提高种子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