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2018年12月20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召开院士工作站学科建设研讨会,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中国林科院研究员李希菲出席,为院士工作站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中的瓶颈问题进行指导。会上,森林生态与环境监测、林业科技信息等研究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汇报了科研计划和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唐守正院士对相关问题逐一解答并提出真知灼见,同时,唐院士针对院士工作站的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发展方向及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2015年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中国冲刺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对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研究探讨。在对林业工程学科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提高科研水平是打造一流学科的关键,从而为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同时,从一流的本科教学质量需以一流的师资团队为基础、一流的人才培养需以一流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石、一流的科研成果是一流学科的主要指向、一流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水平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等5个方面,提出林业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路,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立足学科优势,发掘专业特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凝练学科方向,加强标志性战略人才的培养;完善科研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林业工程及其二级学科在国内外设置情况的研究,分析了林业工程一级学科下新设"林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二级学科的必要性,并提出北京林业大学新设"林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二级学科的建设方案。一是明确"林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二级学科的定位及内涵,即作为以林业工程为基础的多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定位于电气化与自动化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二是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包括注重学科人才的培养和学科队伍结构的优化;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学科团队的科研创新意识,引导学科团队成员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学科团队内部的"传帮带"机制等。三是确定学科研究领域,包括林区微电网及电气化、林业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城市园林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等研究方向。四是制定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等。  相似文献   

4.
着力凝练学科研究方向 促进森林培育学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浙江林学院森林培育学科建设的实践,阐述学科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采取积极引进,加强培养,构建高素质的学科队伍;创造条件,加快条件建设,打造高起点的科研创新服务平台;重视学科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和谐的学科发展氛围;有机整合,促进森林培育学科可持续发展;以及在竹林培育与利用、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林木生物技术与种质创新、生态公益林培育与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正确定位、凝练方向、提升科研水平等措施,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重视森林的多效益性、商品林经营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森林永续利用有了新的内涵等特点都表明现代林业经营不同于传统林业;在现代林业经营条件下,传统森林经理理论和技术存在较多问题,为了适应林业生产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科的发展与变革,森林经理学理论和技术必须进行革新;面向生产实践融入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更新学科内容,实现学科突破,扩展森林经理学的研究领域,调整原有理论体系结构,增强学科对生产实践的指导能力等都是森林经理学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该文依据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现代林业的特征与特点及其对森林经理学科的需求出发,论述了森林经理学科的理论与技术体系需要发展与改革。要在继承永续利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以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经营目标的理论体系,并重点研究现代林业对森林经理学科提出的若干重要经营管理理论问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3S"技术融入森林经理学科的技术体系,形成现代林业信息技术体系,提升森林区划、调查、监测和森林经营管理规划、决策的水平,并重点研究现代林业提出的重要经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森林培育学科是安徽农业大学传统的特色优势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是我国创建最早的森林培育学科之一。从师资力量、获得成果、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内情况和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从社会对森林培育人才的需求出发,探讨了森林培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森林培育学科未来发展的目标以及相应的建设措施,包括加强学术队伍建设、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间以及学科内部不同方向间的交叉融合、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等。  相似文献   

8.
森林经理学方向的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培养必备人才的重任。在此背景下,森林经理学作为林学一级学科下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需对“如何为高效、精准的森林经营活动培养掌握必要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高级专门人才”进行深入思考,并以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开展积极探索。根据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对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按照“培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高水平综合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创新地提出森林经理学研究生“6+1”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即从导师团队、课程体系、科研平台、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国际联合培养平台的建设等6个方面,构建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六保障”培养机制;从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标、决策、实施过程、反馈和跟踪改善等方面入手,构建针对森林经理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从而使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3部分实现了有机结合。在“6+1”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在对森林经理学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方向式”导师指导制,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在“二”路平行设计统筹兼顾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硕士和博士)培养的前提下,按照融通培养、专业提升、专业实践与创新“三”个培养模块以及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四”个培养阶段搭建了“二三四”森林经理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从科研平台的基础建设、自身建设和项目支撑建设3个层面,构建了以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重点实验室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主,以学科基础实验室平台和校内外合作共建科研平台为辅的科研平台保障模块;此外,还构建了覆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训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平台、为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持的创新创业平台,以及有助于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提高其科研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的国际联合培养平台;特别是基于一体化设计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使培养评价与培养过程相结合,促进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自我进化。  相似文献   

9.
森林工程作为一门科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要了解和掌握它,首先要弄清它的性质、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任务和范畴.用科学发展观加以诠释,了解学科的发展进程,掌握学科的理论知识,科学推断学科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快现代林业的建设步伐,尽早建立一个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一个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近三年来在治沙造林、人居环境、乡村绿化、绿色产业、生态文化5个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结合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新要求,提出了榆林市未来森林城市建设的6项对策建议。明确了在建设方向上要持续推进、多级创建、开展城市群建设,在建设措施上要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在建设管理上,要提升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利用“3S一体化”技术建立林业管理网络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文章简述了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提出了加快在林业基层单位管理中应用“3S一体化”技术的若干建议,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技术管理手段,“3S一体化”技术将在森林监测、森林经营规划、森林灾害预测和科学宏观决策等方面带来巨大变革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科与专业之间既相互依存又不能相互替代,两者共同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学科和专业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有必要推动学科与专业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还普遍存在各自建设的"两张皮"现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有助于营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有助于节源增效和协同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虽然面临着规划建设同步难、功能使命有差异、两者发展欠协同等问题,但也具备共生共长的土壤和相近的建设要素。因此,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从组织架构一体化、目标使命一体化、研教活动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条件建设一体化等路径开展了林业工程学科与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探索。首先,通过顶层设计完成学科专业的组织架构一体化,使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有了组织保障。其次,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调整学科科研方向和专业培养方案,实现两者目标的一致化和使命的趋同化。再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形成教学在科研中提升、科研在教学中深化的良好局面。最后,通过统筹各类师资和团队的培养、管理和使用以及人、财、物等保障条件的协同共建,实现高效的资源融合共享。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学科平台对专业发展的支撑以及实训基地的共享。  相似文献   

13.
正学科建设二期工程是学校"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二期工程将更加突出维护生态安全的学科重点,强化森林公安、森林防火的学科特色。针对其总体任务和各项建设指标,结合学校实际和一期工程实施以来的经验,二期工程将以科研平台建设为核心抓手。一、对森林公安学科的剖析建设一流的森林公安学科,首要任务是明确其概念,把握其内涵,了解其基  相似文献   

14.
森林经理学科面临的任务及其建设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林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森林经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加快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森林经理学科的建设尽管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面临着学科定位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学科体系不健全、与森林经理相关的研究项目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下滑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充分认识森林经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要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以及在落实和管理中所需要的理论与技术为主线,构建和完善森林经理学科的体系;要建立学科内外部定期交流的机制,积极争取研究课题,求真务实,使森林经理学科建设由"心动"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林业现代化是信息时代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林业信息科研团队建设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核心和保障。该文阐述了林业信息化与科研团队的内涵,分析了林业信息团队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内容,提出了林业信息科研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农业大学林学学科源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创立的顺天中等农业学堂,历经110年,现已发展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山区综合治理、抗性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生态与植被恢复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涌现出以改革先锋、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协同创新团队为代表的多个科研和教学优秀团队。在这些团队中,有这样一支既传承了林学学科优良基因又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森林经营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团队。它根植于百年农业学堂的沃土,历经无数次沧桑巨变,却始终初心不改,默默投身于伟大的林业教育与实践,为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的林业和生态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森林文化学学科定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森林文化学的基本目标和定位、架构体系以及森林文化学在未来林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森林文化学学科体系构建的一些问题,以期明晰森林文化学学科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森林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泸溪县潭溪镇森林特色小镇建设前景的优势和特色的分析,从自然资源优势、地理区位优势、民族文化底蕴浓厚、森林景观优美古树名木众多、产业发展方向明确等方面探讨建设森林特色的可行性,从完善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建设,发挥特色优势拓展销售渠道,打好森林小镇的建设的"组合拳",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突出森林主题打造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基地等方向进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顺应林业行业和林业科学研究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信息工程学科基于学科的内涵,开展了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首先,根据林业信息工程学科的实际情况,凝练形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林业""林业智能装备与信息控制""CPS技术与林业服务物联网"和"高性能计算与多媒体支撑技术"4个学科研究方向,并明确了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构建了林业信息工程学科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学术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进行了探讨;并从优化课程设置、实施导师团队指导、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完善奖助学金设置4个方面,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创新。最后,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综合体制改革,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建设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与林业信息工程学科多元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相配套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文中结合生态学和现代养生学原理提出了“将优质的森林资源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开展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的森林康养概念;阐述了以人为本、以林为基、以养为要、以康为宿的森林康养科学内涵;总结了国内外森林康养建设、认证及科学研究现状;根据我国湖南省的森林康养实践,分别从健康检测、疾病预防、疾病康复、疾病治疗、动静结合5个方面构建了“一个中心、四种途径”的森林康养模式,即以健康管理为中心,以森林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为途径;从森林康养管理、政策、技术、环境、基地、标准、人才和宣传8个方面讨论了森林康养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