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贵州不同居群滇重楼引种后物候期、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变化。采用观察法记录引种后的物候期变化;采用切割法测定其根状茎增长速率;采用HPLC法测定其药材中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的含量。结果表明:滇重楼引种后物候期有一定变化,倒苗期提前尤为明显;根状茎生物量增长率相近;引种后药材中重楼皂苷Ⅰ、Ⅱ、Ⅵ和Ⅶ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有增加的趋势;滇重楼倒苗期受环境影响明显;根茎生长速率与栽培环境关系密切;而有效成分含量亦是环境因素主导。通过改变可控因素(环境因子)来对滇重楼进行优质高产栽培是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多穗柯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与矿质元素的种源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对设置在江西省分宜县多穗柯全分布区的5个种源试验林植株叶部根皮苷、三叶苷、总黄酮、有机碳、氮、磷和钾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种源多穗柯叶部根皮苷、三叶苷、总黄酮、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差异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不同种源根皮苷含量变异范围为16.03~64.35 mg·g-1,三叶苷含量变异范围分别为4.76~29.97 mg·g-1,根皮苷含量变异范围为61.59~81.05 mg·g-1,其中重庆北碚为根皮苷、有机碳、全磷和全氮含量高的种源,与其他种源相比根皮苷含量最高,四川米易三叶苷含量最高,江西分宜总黄酮含量最高。多穗柯根皮苷含量随日照时数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P <0.05),三叶苷含量随无霜期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总黄酮含量随经度增加呈极显著增加的趋势,随降水量增加呈显著增加的趋势;根皮苷与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碳与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5个多穗柯种源可划分为2个类群,高根皮苷、高总黄酮、低三叶苷类群和低根皮苷、低总黄酮和高三叶苷类群。【结论】多穗柯根皮苷、三叶苷、总黄酮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具明显种源变异,重庆北碚、四川米易和江西分宜的多穗柯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3.
对12个锥栗品种(八月香、白露仔、薄壳仔、黄榛、嫁接毛榛、建瓯47号、麦色仔、歪嘴榛、乌壳长芒、油榛、圆蒂仔、政和晚熟),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锥栗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同时测定锥栗种子的横纵径比、种皮厚度和鲜出仁率等性状,探讨锥栗活性成分与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锥栗的纵横径比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76);种皮厚度与鲜出仁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95);总黄酮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93)。根据锥栗中活性成分与性状存在相关关系,可通过外观性状挑选出活性成分高的品种。经聚类分析,可将12个品种分为4种类型,其中包括S6、S8、S9、S10、S12等5个品种的总黄酮、总酚含量均高,平均值分别为2026.70μg·g~(-1)、727.95μg·g~(-1),可作为育种材料,进入锥栗的育种群体,结合其他性状开展锥栗优良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4.
油茶籽仁中活性成分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普通油茶20个无性系的油茶籽仁活性成分(总皂苷、总黄酮、总多酚、总多糖、总蛋白)含量,应用SPSS 18.0分析成分间的相关性,建立曲线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总皂苷含量与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与总蛋白含量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总皂苷—总黄酮回归方程为:Y=6.076+10.698X-8.824X2+3.871X3,总多酚—总蛋白回归方程为:Y=0.045X1.310,可以通过测定总黄酮及总蛋白的含量预测总皂苷和总多酚的含量,对简化皂苷和总多酚的复杂测定过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银杏新叶或花粉中类黄酮含量高的优株,以28个银杏雄性单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新叶和花粉中总黄酮及其主要组分含量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筛选高黄酮含量的春茶用、花粉用及两者兼用的单株。结果表明:银杏雄株间的叶和花粉中总黄酮及主要组分含量均存在较大变异,其中叶中成分的变异系数达19.78%~26.81%,花粉中成分的变异系数为28.22%~51.94%。叶中总黄酮含量与3个主要组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仅与山奈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中总黄酮及其主要组分的含量与花粉中对应成分含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基于28个银杏雄株叶或花粉中总黄酮及3个主要组分含量,筛选出8个叶中黄酮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较高的单株,分别是24、9、13、14、16、11、25、26;筛选出11个花粉中黄酮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较高的单株,分别是10、1、4、6、23、13、3、25、16、11、18;基于28个银杏雄株叶和花粉中总黄酮含量,筛选出6个叶和花粉中黄酮含量均较高的单株,分别是2、17、14、9、26、10。所筛选的这3类雄株分别可作为春茶用、花粉用及兼用型银杏种质进一步区试或推广。  相似文献   

6.
新疆圆柏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手段,对新疆圆柏叶的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柏木双黄酮(Ⅰ)、柏木双黄酮4',4'-二甲醚(Ⅱ)、穗花杉双黄酮(Ⅲ)、罗汉松双黄酮A(Ⅳ)、儿茶素(Ⅴ)、槲皮素(Ⅵ)、异高黄芩素7-O-β-D-木糖苷(Ⅶ)、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Ⅷ)和芦丁(Ⅸ).其中化合物Ⅰ、Ⅱ、Ⅴ、Ⅶ、Ⅷ和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Ⅷ和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Ⅴ和Ⅵ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与阳性对照品抗坏血酸的接近;黄酮苷类化合物Ⅷ、Ⅷ和Ⅸ次之,而双黄酮类化合物Ⅰ、Ⅱ、Ⅲ和Ⅳ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三叶木通藤茎药用成分地理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三叶木通藤茎中药用成分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10个种源地的三叶木通藤茎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对其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及总皂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就其含量与其种源地各个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还根据其药用成分含量对供试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0个种源中,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及总皂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44%、0.027%和0.59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苯乙醇苷B、齐墩果酸及总皂苷的含量在各供试的种源中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苯乙醇苷B含量与年日照时数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齐墩果酸含量与无霜期天数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总皂苷含量与年降水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5处可将供试种源划分为3组:第1组包括江西瑞昌、江西武功山、湖南古丈;第2组包括安徽金寨、湖北鹤峰、江西峡江、江西广昌、江西浮梁、湖南怀化;第3组为江西婺源。  相似文献   

8.
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比较并评价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多样性,为雄花用杜仲优良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材料。【方法】以193份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为材料,采用AlCl_3比色法测定杜仲雄花中总黄酮含量,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HPLC法测定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6种活性成分含量,并对8种活性成分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杜仲雄花8种活性成分含量和多样性指数均以氨基酸最高,分别为206.23 mg·g~(-1)和2.05;变异系数以京尼平苷最高,达112.00%,氨基酸最低,仅为12.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及异槲皮苷5种活性成分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氨基酸除与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活性成分相关性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7.040%,可以用于杜仲雄花资源前期的评价选择。基于8种活性成分,将193份杜仲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8种活性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第Ⅰ类群种质8种活性成分含量均较低;第Ⅱ类群种质氨基酸含量最高;第Ⅲ类群种质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组分含量最高;第Ⅳ类群种质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组分含量最高;第Ⅴ类群种质绿原酸和京尼平苷酸含量最高。初步明确杜仲种质雄花的不同类型。【结论】杜仲种质雄花8种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开发利用价值大,而且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很有选择潜力和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筛选黄酮物质含量高且抗氧化活性强的枣种质,从而为创制高黄酮含量枣种质及枣果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国家枣种质资源圃中50份具有代表性的枣种质脆熟期果实为试材,分析各种质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采用FRAP法、DPPH法、ABTS法这3种评价方法对不同枣种质果实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并以50份枣种质果实中的黄酮含量为依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1)不同枣种质间果实中黄酮含量的差异显著,其含量分布范围为1.46~22.50 mg·g~(-1),平均含量为5.78 mg·g~(-1),其变异系数为68.26%;含量最高的北京老虎眼其黄酮含量是含量最低的羊奶枣的15.41倍。2)采用FRAP法、DPPH法、ABTS法评价得出的结果表明,50份枣种质果实黄酮提取液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50份枣种质中,综合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种质有北京老虎眼、溆浦圆酸枣、献县酸枣、算盘枣、北京鸡蛋枣等。3)枣种质果实中的黄酮含量与分别以FRAP法、DPPH法、ABTS法评价得出的果实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分别以FRAP法、DPPH法、ABTS法评价得出的果实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之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4)通过聚类分析初步确立了枣种质果实黄酮含量的分级标准(高含量、中等含量、低含量),并初步筛选出果实黄酮含量较高的枣种质12份。【结论】不同枣种质间果实中黄酮含量的差异显著,黄酮含量与其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的黄酮含量,酸枣显著高于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南不同白檀优株果实油脂组分的遗传变异特征,选育优良新种质。【方法】对收集于湖南的30份核心种质资源,应用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技术,对果实油脂及脂肪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白檀优株果实油脂均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5种组分,各脂肪酸组分含量与变异程度均存在差异,其中,亚麻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29.21%),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13%);2)油脂含量及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油率与棕榈酸呈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显著负相关;棕榈酸和油酸呈显著负相关,亚油酸和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亚麻酸呈显著正相关;3)油脂含量及其组分与叶果表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油率与叶长、叶柄、叶表绒毛、叶缘、果穗宽、果实大小均呈极显著相关,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与叶片大小、叶表绒毛、果穗大小均有显著相关性;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湖南30份白檀核心种质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为高棕榈酸类群(高饱和脂肪酸组)、类群Ⅱ为高油酸类群(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组)、类群Ⅲ为高亚油酸和亚麻酸类群(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组)。【结论】湖南不同白檀优株果实油脂组分及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濒危植物夏蜡梅叶片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2级保护植物夏蜡梅为研究对象,对自然条件下夏蜡梅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总黄酮、总酚酸、总鞣质等3种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夏蜡梅叶片3种酚类化合物含量随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3种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其中,总黄酮的含量在5月和7月出现2个峰值;总酚酸的含量在7月和9月出现2个峰值;总鞣质的含量在6月和8月出现2个峰值。3种酚类化合物总含量的变化呈现出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以7月最高,10月最低。3种酚类化合物的总含量与总酚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总黄酮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两次育苗试验的结果,对侧柏33个种源的性状变异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苗高、地径、分枝间距、根系生长等存在着显著差异。1年生苗高生长快的种源比生长慢的种源高3.3倍,2年生苗高优劣种源间仍有两倍以上的差距。苗木生长与纬度、海拔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年均温、年降水等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评价结果将参试种源划分为优良种源、一般种源和较差种源三类。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侧柏种源的早期选择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质杜仲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种质杜仲叶中多酚及黄酮含量的差异性,合理评价与利用杜仲种质资源。[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105份杜仲种质叶中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质叶中槲皮素含量平均为0.33 mg·g-1,变异系数最大,为42.42%;总黄酮含量平均为15.92 mg·g-1,变异系数最小,为19.35%;异槲皮苷、多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7、42.74 mg·g-1,变异系数分别为34.42%、23.72%。杜仲雌株和雄株叶中的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含量差异不著性。多酚及黄酮类物质在不同来源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河北地区杜仲叶片中的总黄酮、异槲皮苷和槲皮素平均含量均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含量彼此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槲皮素含量与多酚含量间无显著相关性。综合评价4种成分含量高低,可将杜仲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群,其中,类群Ⅲ(包括13份材料)的多酚和黄酮类活性成分含量均高于其他类群。[结论]杜仲种质叶片中多酚和总黄酮含量较高,且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有很大的选择和改良潜力,可为叶用杜仲资源的选育提供基础原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西伯利亚杏优良单株为选择目标,结合地理生态因子对核仁表型和成分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研究,明确内蒙古西伯利亚杏核仁形态及成分的变异特点和地理变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类型优良单株的选择。[方法]结合单株产量高、生长势好等指标,对来自内蒙古地区的10个西伯利亚杏种源中筛选出的217个单株的核纵径、核横径、核侧径、核壳厚、核形指数、核干质量、仁纵径、仁横径、仁侧径、仁形指数、仁干质量、出仁率、产仁量、粗脂肪、粗蛋白、苦杏仁苷等16个形态及成分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筛选不同类型的优良单株。[结果]表明:(1)西伯利亚杏各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变异范围为8.94%68.27%,核形态的变异系数(16.87%)大于仁成分(14.61%)和仁形态(14.14%),质量和成分性状的变异程度高于大小和形状指数。(2)产仁量、仁干质量、出仁率、粗脂肪、粗蛋白、苦杏仁苷等主要经济性状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将种源分为5类,第Ⅰ类群产仁量高、仁大;第Ⅱ类群出仁率高,粗蛋白含量高;第Ⅲ类群粗脂肪和苦杏仁苷含量高;第Ⅳ类群各项指标都较低;第Ⅴ类群产仁量高、粗脂肪和苦杏仁苷含量高。(3)核、仁性状之间存在广泛的相关性,且产仁量、苦杏仁苷、粗脂肪分别与纬度、经度、年平均气温密切相关。(4)前6个主成分贡献率达到80.716%,按5%入选率分别筛选出9种类型的优良单株各11株,各类型优株主成分得分值的现实增益为146.12%199.22%,具有显著的优异性。[结论]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在广泛且多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丰富的核仁表型和成分的变异,且不同种源以及不同个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主要经济性状对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到5个具有不同经济特征的育种类群;主要经济性状与表型以及地理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种实性状变异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及越南无患子属3种1变种的天然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定向筛选最优种质,为无患子属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和选育材料。【方法】基于我国14省(市、自治区)及越南1地区的无患子、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及石屏无患子共200份无患子属种质资源,针对20个种实性状,利用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种实性状变异,量化评价各种质。【结果】 1)无患子属种实性状变异系数(CV)在5.46%~38.19%,平均变异系数为17.42%,以果皮皂苷质量分数(CV=38.19%)、种仁百粒质量(30.23%)和果皮百粒质量(30.29%)变异较大,果型指数(5.46%)和种型指数(5.70%)变异较小。种实性状多样性指数在1.47~2.04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5。2)果实百粒质量与果皮百粒质量( r^2=0.927)、种子百粒质量(0.768)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百粒质量与种壳百粒质量(0.863)、种仁百粒质量(0.635)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脂质量分数与果皮皂苷质量分数(-0.382)呈极显著负相关。3)聚类分析将种质划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Ⅲ为中果型,类群Ⅱ为大果型。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Ⅰ,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石屏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Ⅱ、Ⅲ。类群Ⅱ集中分布于贵州、云南区域。4)针对无患子产业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开展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类无患子属优良种质各10份,主要为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种质,综合利用优良种质较平均水平增益36.85%。【结论】无患子属果皮皂苷质量分数、种仁百粒质量和果皮百粒质量为代表的产量指标变异幅度最大,为无患子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极大的空间;无患子属对皂苷产物积累过程投入的增加要以减少对油脂积累的投入为代价,这体现了无患子属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权衡策略;筛选出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3类各10份无患子属最优种质,普遍分布于云南、贵州区域,推测这些区域拥有更适合发展无患子产业的优良种质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种质资源变异研究是开展遗传改良的前提与重要环节,了解变异程度可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遗传信息,分析不同种源青海云杉无性系表型变异程度和规律,为青海云杉目标性状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张掖市龙渠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的7个种源青海云杉为研究对象,测定和统计不同种源的青海云杉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表型性状,通过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分析和讨论青海云杉种源间、种源内表型性状多样性特点。【结果】青海云杉不同种源间球果、种鳞、种翅和种子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青海云杉表型分化系数平均值为74.20%,青海云杉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间的变异;球果和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丰富,变异范围为11.40%~55.50%,平均变异系数为21.07%;不同种源间变异差异明显,隆畅河林区种源平均变异系数最大(23.15%),西水林区种源平均变异系数最小(18.46%),11个表型性状间大多数呈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欧氏聚类分析可将7个种源青海云杉划分为5个类群。【结论】不同种源青海云杉球果与种子的表型性状变异较为广泛,变异来源丰富。因此,在青海云杉种子园遗传改良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育种目的,充分考虑种源间和种源内的变异情况,本研究在青海云杉种质资源收集、遗传多样性保护以及遗传改良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柑橘皮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用碱溶酸沉、回流、超声、微波和水提等5种提取方法,测定5种不同的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普鲁士蓝两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在对总黄酮的测定中,结果如下: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水提法碱溶酸沉法,回流提取总黄酮含量大于其它几种方法,与其他3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差异非常明显(P0.05),而与超声提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抗氧化的结果显示,5种提取方法所得的黄酮提取液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柑橘总黄酮抗氧化性的效果依次为: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水提法碱溶酸沉法。相关性分析发现,总黄酮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一定的正相关。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对柑橘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各提取液中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皂苷性状优良的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优良种质,对调查收集的10个无患子种源67个优良单株的皂苷性状展开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无患子皂苷产出率为14.20%~24.32%,总体平均值为20.12%。皂苷产出率比较高的种源有福建顺昌、云南石林、浙江萧山、福建延平,分别比种源总体平均值增加20.87%、13.72%、11.28%、10.83%,但不同种源间皂苷产出率差异不显著。高皂苷种质材料选择单株选择优于种源选择。67株优良单株皂苷产出率为5.6%~33.2%,总体平均值为20.11%,优良单株之间皂苷产出率差异显著。聚类分析表明,第一类为皂苷产出率优势明显的优良单株(sc04、xs05),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32.95%,比总体平均值提高63.8%;第二类(27个单株),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25.83%,比总体平均值提高28.4%;第3类(35个单株),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16.0%,低于总体平均值;而第4类(2个单株)、第5类(1个单株)皂苷产出率远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分别只有9.45%、5.6%。皂苷产出率(Y)与经度(X_1)呈密切正相关,与果肉千粒重(X_8)、果实鲜果重(X_5)呈密切负相关,与果核千粒重(X_7)、果肉比(X_6)、树高(X_3)、胸径(X_4)、纬度(X_2)等5个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将核桃树龄划分为<10年(Ⅰ)、10—15年(Ⅱ)、16—20年(Ⅲ)、21—40年(Ⅳ)、41—60年(Ⅴ)、61—90年(Ⅵ)、>90年(Ⅶ)7个龄极,Ⅰ、Ⅱ龄级产量变化不大,为营养生长和初果期;Ⅲ、Ⅳ、Ⅴ龄级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属产量迅速增长期;Ⅴ、Ⅵ、Ⅶ龄级为高产稳产期,其中80—90年时,为产量顶峰期。树龄与冠幅、树高、干径均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研究湘西北女儿寨小流域退化土地马尾松天然林(Ⅰ)、杉木人工林(Ⅱ)、杜仲人工林(Ⅲ)、油桐人工林(Ⅳ)、润楠次生林(Ⅴ)、毛竹杉木混交林(Ⅵ)及荒草灌丛(Ⅶ)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氮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数量多达2.153×105~5.60×106 cfu·g-1,占全部微生物比例为72.83%~92.77%;其次为放线菌数量,为7.57×104~3.89×105 cfu·g-1,所占比例为6.44%~25.61%;真菌数量最少,为4.60×103~4.77×104 cfu·g-1,所占比例仅0.79%~1.99%.荒草灌丛模式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总体偏低;微生物量碳排序为Ⅴ>Ⅲ>Ⅵ>Ⅳ>Ⅱ>Ⅰ>Ⅶ,各模式依次比荒草灌丛模式高出38.99%~39.67%,30.90%~35.31%,23.86%~26.60%,10.17%~10.24%,5.89%~6.11%,0.27%~1.09%;微生物量氮排序为Ⅴ>Ⅵ>Ⅲ>Ⅱ>Ⅳ>Ⅶ>Ⅰ,除马尾松天然林模式外,其他5种模式土壤微生物量N依次高于荒草灌丛43.46%~44.27%,29.10%~29.60%,22.91%~24.11%,5.20%~5.93%,2.20%~4.45%.微生物量碳与细菌数量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最明显(D=5.446 5,R=0.6720,P=0.0085),其次为微生物量碳与放线菌数量(D=5.3584,R=0.6391,P=0.0139),再次为微生物量氮与细菌数量(D=3.6874,R=0.5932,P:0.0253),而微生物量氮与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分形模型未达到显著水平(R=0.3321,P=0.2460),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与真菌数量之间均不存在分形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