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舞毒蛾种群调查和监测技术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健康检疫局联合各州相关机构每年对舞毒蛾在全国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检查某地是否存在舞毒蛾.此外,在舞毒蛾常发区内,常通过卵块调查预测下一年舞毒蛾在当地的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美国农业部林务局网站"北美舞毒蛾"专题[4]提供了1989年至2005年全美的舞毒蛾监测数据. 卵块调查通常以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平均卵块数为统计单位,威斯康辛州自然资源署设计的舞毒蛾卵块调查程序是:1)选择要调查的典型地块;2)将1个木桩钉在地块内,以木桩为中心用1根5.64m(18英尺6英寸)的绳子确定出1个圆形调查区;3)搜索调查区(圆形样方)内的所有卵块.使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树冠高处的卵块(尤其是大树枝的下表面),并检查所有地面物体上是否有卵块;4)记录这个样方内的卵块数和样方的位置.5)距离第1个样方约45 m(150英尺)之外设置第2个样方.依次设置第3,4,5……个调查样方;6)根据各样方的位置,检查卵块密度是否存在空间格局.如果卵块密度沿某一方向增加,应在这一方向上设置额外的调查样方;7)计算调查区内舞毒蛾的平均卵块密度;8)进行卵块调查的最佳时间是在阔叶树落叶后.居民区内的平均卵块密度每100 m2若超过13个,小片林或森林内每100 m2若超过25个,说明该地块可能遭受较严重的舞毒蛾危害[3].这种发生程度恰好达到威斯康辛州采取飞机防治的最低标准[7].  相似文献   

2.
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的舞毒蛾管理及其相关的防控技术,全文分2部分发表.第1部分主要介绍美国联邦政府的舞毒蛾管理机构、防控策略以及州一级舞毒蛾管理的各相关方;以美国威斯康辛州、明尼苏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为例介绍了州一级舞毒蛾管理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措施.此外,简述了美国有关舞毒蛾的公众教育和宣传.第2部分重点介绍舞毒蛾的种群调查和控制技术.在美国,对舞毒蛾的调查和监测普遍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在舞毒蛾常发区内,卵块调查也较为常用.在政府机构执行的舞毒蛾管理项目中,最常采用的种群控制技术是苏云金杆菌(Btk)和除虫脲(商品名为敌灭灵)这2种杀虫剂以及基于舞毒蛾性信息素的交配干扰和大量诱捕技术.在文章第2部分的末尾,讨论了我国舞毒蛾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烟雾机防治舞毒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北省木兰林管局近几年舞毒蛾发生较为猖獗,由于发生地点处于偏远高山,没有水源,用水剂防治极为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烟雾机喷烟防治,不但效率高、效果好、而且节省大量的劳力和投资。1预测预报1.1舞毒蛾的生活习性舞毒蛾在木兰林管局1a发生1代,以卵越冬,卵块上厚覆绒毛,翌年5月上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块上,天气  相似文献   

4.
两种卵蜂在舞毒蛾卵上的寄生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德富  严静君 《林业科学》1994,30(4):334-337
北京地区大蛾卵跳小蜂和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在舞毒蛾卵上一年可以分别完成4-5代和2—3代。两种卵蜂对舞毒蛾的寄生率因采集时期不同而有差异,以8月采集的卵块寄生率最高。7月中旬至8月中旬采集的卵中大蛾卵跳小蜂的寄生率为2.26—4.18%。7月中下旬采集的,舞毒蛾卵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为0.64—0.66%。大蛾卵跳小蜂当年羽化的占99.3%,次年羽化的占0.7%。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当年羽化的占81.0%,次年羽化的为19.0%。为保护两种卵蜂,人工采摘卵块除治舞毒蛾的最好时期是9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  相似文献   

5.
文摘选     
根据卵块教t预侧舞毒蛾食叶盆的方法〔刊,英〕/David A.Gansner…//North.J.APPI。For。一1985,(2)。一78~79 作者根据宾夕法尼亚林区的实验数据研制出一个适于单位面积内不同卵块数量的预测模型:Y=100〔1.0+7.2凌s(0.365)“。。‘7“x〕一’,Y一舞毒蛾Ly机antria dispar L.食叶量,X一每公顷内卵块数量。当卵块数量超过1400个/公顷时,其寄主树叶被食量大于60%(允许水平),寄主的生长速度就明显地下降。因此,可以从根据模型绘制的图中直接查出某一卵块密度条件下舞毒蛾的可能食叶量。意大利的按树害虫:为害与防治〔刊,意〕/ParB。Cava…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寻舞毒蛾无公害防治技术,生产中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舞毒蛾成虫进行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诱杀成虫可达靶标害虫的73.4%,卵块数量大幅度下降,防治成本降低135~330元/hm2.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中旬,我们到南郑县的圣水、青树,城固县的二里、黄岗等地对舞毒蛾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所到之处,树干、石缝、电杆、墙壁、房檐、窗户等处均有成堆卵块,虫情十分严重。其蔓延速度之快,虫口密度之高,危害程度之烈,经济损失之大是十分惊人的。 舞毒蛾小面积为害始  相似文献   

8.
舞毒蛾卵块序贯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舞毒蛾分布特征明显、种群数量稳定、历期时间长以及易于调查计数的卵块的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提出了用于指导防治的一组序贯抽样方程和最适抽样数量的确定公式。  相似文献   

9.
卵寄生物大蛾卵跳小蜂Ooencyrtus kuwanae是寄生舞毒蛾卵期的一种多化性跳小蜂,每年可繁殖5—6代。从7月末到12月末寄生舞毒蛾卵;然后掉到落叶层下越冬。在少量寄主卵块密度时特别有效, 幼虫寄生物 Apanteles melanoscelus是寄生舞毒蛾幼龄幼虫的一种多化性茧蜂。已知雌蜂约产卵1000粒。这种寄生物一年繁殖两代,并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茧通常黄色,形似稻粒。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北京市大兴县半壁店和红星两乡部分地区舞毒蛾猖獗,选用仿生农药伏虫隆及灭幼脲Ⅲ号于舞毒蛾幼虫初孵期进行飞机,低容量喷洒,防治面积332、6hm^2。喷药后第6天虫口分别降低87.3%和78.8%;当年越冬卵块数量比早春降低83.6%~91.8%。1993年5月对防治地段进行追踪调查,只发现少量幼虫和蛹,而对照地舞毒蛾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1.
1991年在福建省南靖县红锥castanpsis hystrix A.DC.林中首次发生红锥毒蛾Lymantria sp.危害,并暴发成灾,该虫在国内尚未见报道过。红锥毒蛾在南靖一年1代,以卵块在树干上越冬,翌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中旬为幼虫发生危害期。本文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年生活史、与木毒蛾和舞毒蛾的比较、天敌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北京市大兴县半壁店和红星两乡部分地区舞毒蛾猖獗,选用仿生农药伏虫隆及灭幼脲Ⅲ号于舞毒蛾幼虫初孵期进行飞机低容量喷酒,防治面积332.6hm2。喷药后第6天虫口分别降低87.3%和78.8%;当年越冬卵块数量比早春降低83.6%~91.8%。1993年5月对防治地段进行追踪调查,只发现少量幼虫和蛹,而对照地舞毒蛾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舞毒蛾生命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3—1985年在大连市新金县花儿山林场连续三年进行调查研究,做出了舞毒蛾的生命表,搞清了天敌复合体的构成。对生命表进行分析得出NPV 对舞毒蛾种群数量影响很大;影响舞毒蛾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是寄蝇。用Price 的方法分析得出舞毒蛾防治在幼龄幼虫时期进行为最佳,这为舞毒蛾的测报、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舞毒蛾在榆林地区暴发成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毒蛾在榆林地区的靖边县大路沟、五里湾两乡大面积暴发成灾。据今年7月下旬调查,为害区域分布有众多的成虫和卵块,蛹数量占25~30%,树上有很少部分老熟幼虫。树木及灌木叶片绝大部分被食光。大路沟乡的沙棘、杏树、苹果、  相似文献   

15.
1991年福建省南靖县红锥Castanpsis hystrix A.DC.林中首次发生经锥毒蛾Lymantra sp.危害,并暴发成灾,该虫在国内尚示见报道过。红锥毒蛾在南靖一年1代,以卵块在树干上越冬,翌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中旬的幼虫发生危害期,本文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年生活史、与木毒蛾和舞毒蛾的比较、天敌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舞毒蛾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呼玛县突发性大发生,严重危害林木健康。文章探讨了舞毒蛾的监测调查方法和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舞毒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室内饲养和林间观察,结果表明舞毒蛾在贵州省一年一代,以初龄幼虫在卵壳内越冬,越冬期9个月以上。在黔中地区,幼虫于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破壳取食为害,主要为害虫尾松、云南松、华山松。卵块一般产在树干下部的背风面,高密度下,卵块在林间的分布型为聚集分布,而低密度下,则为随机分布。采取人工刮卵块、白僵菌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控制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的危害及保护自然天敌,研究了利用单一波长的太阳能灯诱捕舞毒蛾的方法。采用林间放置320 nm至585 nm不同波长的太阳能灯、不同颜色诱捕容器、长波与短波灯不同距离组合、太阳能灯与频振式杀虫灯对非靶标昆虫诱虫效果的比较等方法,确定灯光诱捕舞毒蛾的最佳技术。结果表明,340 nm太阳能灯诱捕舞毒蛾总量和雄虫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对照灯的相应诱捕量;380 nm太阳能灯诱捕雌虫量最大。诱捕舞毒蛾的最适时间为19∶30—21∶30。银色容器诱捕到的舞毒蛾最多。长波灯与短波灯相距50 m时,短波(340 nm)诱虫灯的诱捕量最大,且显著大于其他距离和短波对照灯的诱捕量,在此距离条件下,长波(520 nm)诱虫灯的诱捕量最小。单一波长的太阳能灯对非靶标昆虫的杀灭作用显著小于频振式杀虫灯。340nm太阳能灯可作为诱捕舞毒蛾的首选灯具,通过与筛选出的最适时间、敏感容器颜色和距离组合,能够在林间达到较好的诱捕效果。还可以通过长短波长的组合,在港口提供长波照明和短波诱虫,实现既减少舞毒蛾成虫和卵块随船迁移又兼顾亮化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9.
舞毒蛾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森林食叶害虫,取食多种阔叶和针叶树木。为了解舞毒蛾在我国危害较轻的原因,作者在林间设立样方,调查下树将要化蛹的舞毒蛾老熟幼虫的死亡率及致死因素,蛹的死亡率及致死因子。发现病毒是导致老熟幼虫死亡的主要因子,死亡率高达96.6%。蛹的致死因子较多,其中一种皮蠹取食导致的致死率较高,达到58%,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致死率也较高。研究表明,舞毒蛾化蛹阶段致死因子及死亡率较高,可能是舞毒蛾发生危害较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集舞毒蛾卵块、幼虫、蛹在实验室内培育,共发现舞毒蛾寄生性蝇类6种、寄生蜂类4科8种。其中,幼虫期寄生天敌有金小蜂科1种,即黑青小蜂Dibrachys cavus;广肩小蜂科2种,即粘虫广肩小蜂Eurytomaverticillata和Eurytoma sp.;以及茧蜂科3种,姬小蜂科2种和寄蝇类,平均寄生率12.89%。蛹期的寄生天敌有毛瓣奥蜉寄蝇Austrophorocera hirsuta、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条纹追寄蝇Exorista fasciata等,平均寄生率是13.30%。卵期未发现任何寄生性天敌。从幼虫到蛹期,寄生性天敌平均可降低舞毒蛾种群数量2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