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条件。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而丰富,品位高且结构好;文物古迹类和自然风光类结构并重;具有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吸引力的资源,许多文化旅游资源属于绝品资源,具有较为明显的唯一性和垄断性。旅游收入的增加,使旅游业成了河南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对植被、野生动物、水体、土壤、食物链等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在进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树立资源开发的整体意识,对全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将开发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影响降到最低,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对生态、森林旅游的特点分析世界旅游业为2.04亿人提供了就业机会,1993年产值达3.4万亿美元。生态旅游是一个发展最快的分支。据美国对市场调查表明,参加生态旅游的以高收入、高文化水平的男性中青年为主。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原野景观正在迅速消失,现在必须...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的森林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做好森林保护和发展林业经济的最佳结合方式。本文分析了四川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独特之处,总结了现有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结合近5年四川生态旅游收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怒江州发展生态旅游资源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助于发展当地经济。然而,由于怒江地区具有脆弱的社会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生态旅游业。阐述了怒江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了影响怒江生态旅游发展的各项因素,提出了提升怒江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展福建竹文化旅游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小华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126-128,133
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 ,作为生态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竹文化旅游更成为 2 1世纪的时尚。为推动福建竹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根据福建省发展竹文化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提出发掘利用福建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战略的最佳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旅游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度很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目前,全世界生态旅游的年产值为200亿元。2005年全世界涌向大自然的人次将突破40亿。旅游发展应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得以永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是一对孪生兄弟,必须走双赢发展之路。一、天津北部山区的生态建设现状蓟县山清水秀,草密林茂,山区面积760平方公里,拥有大中型水库13座,其中于桥水库总蓄水能力1…  相似文献   

7.
四川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突出生态旅游,而四川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文化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已成为建设“生态四川”、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认识四川生态旅游的基础上,采用会内会外法和k.J法,初步构建了四川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了一级评价指标4项,二级评价指标19项,三级评价指标76项,并分别赋予了指标相应分值。通过对四川188个主要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试评价,其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结果表明四川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指标选择科学合理、分值赋予准确恰当,而且评价过程简单快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莫锦华 《热带林业》2005,33(1):19-24,47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当前,作为旅游业一重要分支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时尚.西部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海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海南生态旅游业,不但是海南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海南生态省战略目标和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和全国人民的度假村的战略需要。为此,有必要分析海南西部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策略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射洪县丘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业是林业大发展之后的新兴产业,本文以射洪等丘区生态旅游发展相关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丘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与潜力,森林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丘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类型与措施对策,以推动生态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四川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但四川作为全国生态资源富集区和典型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着产业政策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旅游产品单一、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四川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种种问题,本文从政策、体制、产品、科技等创新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希望为全国资源禀赋好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冀北山地处于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的结合部地带,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具有明显的典型性。该文以生态旅游理念为基础,给出了冀北山地生态旅游的定义,指出了冀北山地生态旅游业是这一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国有林场发展的完美切合,总结了冀北山地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并提出了开发冀北山地生态旅游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态旅游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良好的环境和自然生态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增进,发展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一支具有时尚感和使命性的行业。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和研究自然、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探寻、了解、研究当地的人文生态景观为主的旅游活动。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保护环境和对维护当地正常生活承担义务的同时,仍能把商业性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具备生态文化的可持续性,需要当地居民的参与,并能给当地居民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4.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锦华 《热带林业》2000,28(2):68-76
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时尚,森林公园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发展森林旅游,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迎合了人们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尖峰岭是海南省六大旅游中心系统之一,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是该中心系统的核心,其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西部生态旅游及至海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但是公园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海南生态省战略目标的需要,为此,分析尖峰岭旅游发展现状,并提出今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疆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自1982年,我国第—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开始.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省份.目前,新疆森林面积698.25万公顷,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147.01万公顷.2010年,全区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60多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5亿元,门票收入85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巴彦淖尔市地处草原至荒漠的过渡带,景观类型丰富,河套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十一五"期间,全市旅游总收入53.1亿元,接待游客516.09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05年的2.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73亿元,实现了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截至"十  相似文献   

17.
李斌 《安徽林业》2001,(6):28-28
生态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涵义是,生态旅游是人们为了追求融入大自然的奇特环境所进行的一种生态空间跨越行为和过程,同时对保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人类与生物共同繁荣承担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产物,强调游客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去认识和了解自然.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有望成为21世纪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8.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被定位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为福建省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带来了机遇。文章在分析福建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对策,旨在为福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自然资源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生态旅游步入了快车道,这是一种新的概念新的模式。对国内外的生态旅游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生态旅游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林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方式,是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对促进地区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怒江旅游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的概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对怒江的资源优化利用和实现怒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