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森林资源监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净化大气环境等生态效益进行分析,采用市场价值法结合现地调查,评价社会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山西省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森林资源总量增加,生态状况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减少,森林生态功能增强,有效地遏制了区域水土流失,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经在国内实施了10多年,土壤侵蚀得以遏制,防风固沙效果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已经初步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对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评估基本上趋于单方面定性的评估,具体定量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益的方法及指标还未成型。以黄土丘陵区延河流域为代表区域,针对刺槐林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状况等土壤质量状况指标进行了评估,并由此合理反映地上植被恢复状况,从而为合理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的土地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旱、暴雨、冰雹、风沙等自然灾害和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等现象,都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克服不良环境的影响,加快退耕还林(草)、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进度和提高造林质量,和林格尔县以抗旱造林为目的,采取一系列抗旱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以西宁市为研究区域,调查了西宁市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7年来所取得的生态效益,并对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宁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该工程所取得的涵养水源效益、保育土壤和保净化环境效益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公益林的涵养水源、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生物多样性保育、净化大气、土壤保育、森林游憩等功能的实物量进行了监测。依据市场价值法、工程替代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采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标准中的评估公式,选取涵养水源、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物种保育、保育土壤、净化大气、森林游憩等七项指标,计算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益价值量。该监测的特色在于分不同的林龄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测度,反映了生态公益林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更好的开展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江门市迎宾大桥加固改造工程的实际工作,井通过对该桥梁的荷载检测和结构验算,设计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粱、普通混凝土T梁及其横隔板等加固工程的施工方案,采用粘贴钢板加固法和化学灌浆法等新工艺和新技术,对该桥进行了施工,取得了艮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近年来,造林绿化工程如火如荼进行,造林工作重心已从宜林地和荒山造林转移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上。干热河谷由于干旱土壤贫瘠等原因,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区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所取得成效,提出了适宜树种选择、整地方式、保水剂应用技术及坡改梯工程等对干热河谷的生态治理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赣南山地丘陵生态区,其森林覆盖率高达94.2%,主要功能是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与水质保护。本文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和替代花费法等方法,对保护区各植被类型的保持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保育等5项生态功能进行了货币化估算,得出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价值约为8.8亿元。应加强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阔叶林,合理开发利用竹林。  相似文献   

9.
土壤盐渍化地区的绿化一直是困扰绿化工作者的问题。天津滨海新区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总结前人“灌溉洗盐”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控盐和培肥改土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中列述了两种工程措施的基本结构和根治“返盐”的原理,并提出个人的见解。以便与绿化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提高和改善盐碱地绿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总结现有文献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多层评价模型,运用AHP法计算各影响因子重要程度百分比,由此确定影响工程生态效益的主要因子。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的20个指标中,所占比重最大的6个指标有:土壤侵蚀模数、森林覆盖率、地表径流量、地被物持水能力、土壤侵蚀面积占区域面积的百分比、土壤容重等。研究结果对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提供较好的借鉴依据,同时,为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浅论退耕还林与水土保持学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水土保持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的介绍,结合我国正在实施的生态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概况,讨论了水土保持及其相关理论技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对该学科相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2.
对鄂西地区退耕还林三种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和坡耕地农作系统模式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以生态型经济林植被配置模式综合效益最高,其次分别是生物篱模式和水土保持林模式,坡耕地农作系统模式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天保工程效益监测数据、森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评估模型,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的28.29万hm2森林进行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天保工程区新增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74.85亿元/a;从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所占比重看,从大到小依次为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森林防护、积累营养物质、森林游憩。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结合湖北林业资源特点,选取森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改善环境、改善小气候、堤岸防护、农田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憩、湿地蓄水调洪、净化水质十大功能的15项指标,对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价值(2009年度)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718.68亿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为3476.51亿元,湿地生态效益价值为1242.17亿元。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相关说明与分析,提出了关于评估工作的完善措施和提高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分析,确定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因变量指标集为:涵养水源效益、保持水土效益、抑制风沙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吸收二氧化碳效益、净化大气效益、减轻水旱灾效益、游憩资源效益和野生生物保护效益。同时,从影响因变量的众多因素中筛选出主要变量建立自变量集,并将之划分为区域自变量(经度、纬度、海拔、年降雨量、年平均风速和年≥10 ℃积温)和林分自变量(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被率)。按照以上建立的计量指标体系,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多元线性模型。利用该多元线性模型对我国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得到我国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为7 238.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07%。  相似文献   

16.
以长春市城郊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替代价值法计量其生态效益的货币价值,结果表明:生态效益计量的内容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田增产、遏制盐渍化蔓延、调节气候与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吸滞尘埃、降低噪声8个方面,吸滞尘埃、降低噪声效益没有可替代的计算方法,其余6项生态效益的货币价值约为790 807万元.a-1。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林业发展一、二级区划体系的指导下,依据吉林省林业实际进行了三级区划。吉林省林业发展共划分为10个三级区划区域,即:吉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湿地保护区,吉科尔沁沙地东缘防风固沙综合治理区,吉中西部农田防护、果树林区,吉中部农田防护、观赏植物区,吉中部水土保持林区,松花江中上游水源涵养、风景林区,长白山西部水源涵养、珍贵用材林区,长白山东北部水源涵养、大径木培育林区,长白山自然资源保护区,吉南部水土保持、一般用材林区。区划反映出不同区域林业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差异性,实现了林业生态功能和生产力的区域落实,对各区域中长期林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 :生长季内 (6~ 9月 ) ,气温变化幅度农田最大 ,林地最小 ;土壤温度 (0~ 2 0cm)差异以裸地最大 ,农田居次 ,林地最小 ;水面蒸发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裸地 >农田 >林地 ;农田平均空气湿度为 85 .8% ,林地为 73.5 % ,裸地为 6 8.8% ;农田、林地与裸地相比均具有一定的水分涵蓄作用 ,但作物和林木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竹林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林作为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物种,特别在各主要竹产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认识竹林的水土保持功能,掌握其水土保持作用的机制和条件,本文综述了竹林生物学特征与水土保持功能的关系以及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减少土壤侵蚀等水土保持作用方面的进展,阐明了竹林在我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竹林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4种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灌木林林地及农地(对照)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林地(农地)表层土壤容重的顺序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农地>灌木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顺序为,灌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常绿阔叶林>农地。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有效水分涵蓄量要明显大于其他的森林类型,其蓄水量是竹林的1.4倍,是农地的2.14倍。4种森林类型林地及农地土壤的水分下渗性能,其层间稳渗率以腐殖质层>淀积层>母岩层;在土壤层,以竹林和农地的水分初渗为高。灌木林林地土壤的水分渗透性能极强,其初渗值达到了10.169 mm/min。从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来看,灌木林涵养水源和理水调洪的功能要远大于其他森林类型,针阔混交林要优于常绿阔叶林,而竹林最差。然而,对于遭遇短历时较高强度的降雨而言,竹林的理水调洪作用可能略好于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