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我省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在自然和人为栽培条件下,一部份茶树地方品种表现了高度的适应性和产量品质的优异性,其中一部份形成了复杂的群体,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加上解放后,各地又从外省引进了不少茶树品种,从而综合形成了本省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2.
绒毛白蜡形态变异及其主要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绒毛白蜡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下游地区广泛引种栽培。在长期实生繁殖条件下,其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异。本文着重研究了其树形、树皮、小枝、叶片及果实的变异,并将其划分为14个主要类型,记述了各类型的主要形态特征,为绒毛白蜡优良类型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寒地区欧洲赤松引种苗期试验及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赤松具有广泛分布和较大生态幅,适应多种类型土壤.引种栽培结果表明:在我国高寒地区,欧洲赤松生长节律与樟子松基本一致,群体间子代苗高、针叶长度和针叶数量3个性状相关程度紧密,生长较快,子代的针叶较长、数量较多.群体间子代地径性状差异显著,苗高性状差异极显著;群体内地径性状变异较小、苗高性状变异较大,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9.94%、42.59%.综合考虑群体间苗期生长状况、生长适应性及定植子代地径和苗高2个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筛选出CT、FL2优良群体2个.  相似文献   

4.
兴凯赤松与樟子松苗期生长性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优异种质选择基础上,引进3个兴凯赤松、5个樟子松天然群体的种子,经有性繁殖获得植株,以此开展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林营建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兴凯赤松苗期高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且适应性较强,定植成活率较高;樟子松群体内生长性状变异较大,变异幅度30.11%~46.72%(苗高)、23.33%~35.98%(地径);群体内及群体间兴凯赤松生长性状变异较小,变异幅度在30.27%~31.47%(苗高)、24.81%~25.05%(地径)之间,并且,兴凯赤松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较樟子松分别提高30.23%、29.40%。  相似文献   

5.
研究川渝地区12个有代表性的三年桐群体群体间和群体内的种实变异,对14个种实性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变异系数比较、重复力和相关分析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年桐种实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种子的形态变异较果实稳定,各性状变异系数变幅为7.89%~28.54%。群体内性状分化系数平均变异为74.26%,群体间变化幅度为6.43%~74.93%,平均性状分化系数为25.74%,群体内变异高于群体间。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野生菊花种质资源调查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山东省范围内野生菊花分布的主要地区开展调查,并进行了种质资源汇集。共调查到5个野生种,新发现3个变异类型。详细记录了各个野生种及变异类型的形态特征、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鉴定,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日照地区,进行茶树种植通常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该两种方法都有效推动了日照绿茶的推广.现将两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培育适合牡丹江地区栽培的芍药新品种,筛选更多变异株型,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过30余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和多代连续有性繁殖。目前,芍药种植株数已达10余万株、株型200余个,现已成为牡丹江市芍药节中最美丽的景观。阐述了芍药种子繁育技术要点和幼苗生长发育规律及管理技术要点;并通过2、3、4、5年生芍药实生苗生长发育田间数据调查,得出了在牡丹江地区芍药的一个有性繁殖周期为5年的科学结论,并掌握了芍药实生苗和成年株发育周期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茶树主产区开展调查,初步了解了茶树品种资源概况及生物学特性;调查了引进茶树品种和选出类型的冻害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抗寒茶树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福建柏变异类型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兆丰  周东雄 《林业科学》1995,31(3):215-219,T001
论述了产于福建中部地区的福建柏的核型分化,四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但它们之间的核型组成不同,发现具园柱状树冠的变异类型具有4个随体染色体,而具宽塔状树冠的普通类型则仅具2个随体染色体,作者推测福建柏树冠和育性的变异可能与核型的改变相关,同时指出该新变异类型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对该新的遗传资源应加以保护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席险峰  张强 《经济林研究》2007,25(2):110-113
分析了湖北省恩施州现有茶树品种推广的现状,结合茶叶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该州茶树品种良种化的对策:即在推动恩施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地选择优良茶树品种,合理规划种植,以茶树良种的推广为基础,通过品牌的打造,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从而推进恩施州茶叶产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公开发表的有关权威数据,对湖北恩施州现有森林的直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量化分析和价值评估初步测算,恩施州现有森林的直接经济效益(木材效益)与公益效益比为1.00∶6.26。为建立林业产业完整投入—产出核算体系和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收集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地理信息和温、湿度相关气候因子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对湖北省杉木栽培区域进行划分,并找出影响杉木栽培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及适宜栽培的区域,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湖北省杉木气候区划可以分为3个等级:最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中最适宜区面积为1.86×10~6 hm^2,较适宜区面积为3.23×10~6 hm^2,适宜区域主要为鄂西山区和鄂东南低山丘陵区;2)模型ROC曲线检测AUC值为0.916,利用二类清查人工林信息验证准确率达到96.22%,说明模型预测效果较好;3)刀切法分析对预测贡献率较大的主要为反应水分条件及水热同步的指标,排名前4位的因子分别为最湿季平均温度、最湿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最湿月降水量。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省杉木主要栽培区的92块标准地优势木解析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7种理论生长方程以及其中5种模型的差分方程进行优势高生长模型的拟合,选择较优树高生长模型分别采用导向曲线法和差分方程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并通过检验和对比分析选择较适于本地区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方法和类型。结果表明:理论生长方程及其差分方程构建的树高生长模型均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两者的决定系数分别超过了0.85和0.98,经模拟检验和残差分析,后者拟合精度明显优于前者,而理查德理论模型及其差分方程均优于其他生长方程构建的模型。选择理查德模型和考尔夫模型差分方程为基础方程,以20a为标准年龄和2m为指数级,分别采用相应的导向曲线法和差分方程法编制单形和多形立地指数表,两者均达到了显著性检验,但多形立地指数表预测精度更高,更适于湖北省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评价。  相似文献   

15.
板栗巢沫蝉Taihorina sp.属同翅目Homoptera,沫蝉科Cercopidae,是危害板栗的重要枝梢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危害。采用定点观察法对其生物学习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涂干包膜法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湖北恩施每年发生2代,以卵越冬,每年5、7月是若虫的孵化盛期。采用氧化乐果2~5倍液在树干基部涂药液包扎法进行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用于防治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植物物种,在其种子萌发阶段就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干旱和富钙土壤的能力。本文研究了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全缘火棘种子萌发过程中对干旱和钙离子的耐受能力,用不同水势的PEG6000溶液和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分别模拟干旱和富钙土壤环境。结果表明,全缘火棘种子萌发对干旱和钙均具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其耐旱能力强于很多其他喀斯特地区乡土植物的种子,甚至强于一些荒漠植物的种子;其对钙离子的耐受能力也明显强于与其在形态和生态特性上非常相似的同属植物火棘的种子。这或许反映了其对喀斯特地区频发干旱并富钙土壤环境的适应,同时也意味着其具有防治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对湖北恩施自然保护区群内的各种亚高山湿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科学考察与研究、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政策宣传、加强湿地可持续管理与开发和加强保护区之外的保护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针对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后日本落叶松林的受灾程度,对日本落叶松林的受灾原因、受灾特点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植被恢复重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综述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工程等植物生物技术在茶树生产上的应用现状 ,展望其他植物生物技术在茶树生产上的前景 ;指出茶树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比较落后 ,开展这项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9-2008年SPOT—VGT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分析了10年间恩施州植被覆盖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州植被覆盖状况在10年内有较明显的改善,NDVI年平均值从1999年的0.564增长到了2008年的0.604,99%以上的区域植被指数趋向于正向增长;东部地区植被覆盖状况优于西部地区,在全州8个县市中鹤蜂县2008年NDVI年平均值最高,利川市最低;10年间恩施州西南部的来凤县与咸丰县地表植被变化率最大,西北部的利川市与东部的巴东县和鹤峰县地表植被变化率明显落后于其他县市。区域植被监测变化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工程的实施,恩施州植被覆盖状况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有效地改善了恩施州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