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非点源污染调查与评价、污染负荷与模型模拟、影响因素及机理、污染控制与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现状。结果表明:①非点源污染物研究以N、P、COD居多,重金属、POPs等研究较少;②污染负荷估算以经验方法或引用外国模型模拟为主;自主开发模型鲜有运用;③非点源污染机理研究集中在降雨、施肥、土地利用等方面对产污的影响,污染来源、产污、迁移途径及转化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④污染防治多以对策建议为主,可操性不强。今后应着力于城镇非点源污染、内源污染、污染物毒性、排污权交易等领域的研究;尝试建立非点源污染数据库,开发自主模型,探索核素示踪法、最佳管理措施等方法的应用,为区域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农田景观生态结构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入手,综述了影响农田非点源污染的因素复杂多样,不同化肥、农药使用量、使用方式和季节,农田耕作措施、灌溉方式在非点源污染形成中起了不同作用;并分析了通过农田景观设计来控制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3.
非点源污染是导致中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湿地是指位于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被认为是治理非点源污染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湿地主要通过微生物反硝化、土壤吸附、沉淀以及植物吸收等途径来削减非点源污染物。运用于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湿地类型主要有工程湿地、湖滨带、河岸带湿地、氧化塘、生态沟渠等。非点源污染的治理应当同点源污染的治理紧密结合,高效发挥湿地的净化功能和景观效应。在构建工程湿地时应保护好自然湿地并慎用外来物种,此外湿地的后续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
利用SWAT模型对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陈家沟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模拟。在建立SWAT模型基础数据库和确定其适应性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特性。结果表明:(1)陈家沟小流域年均产沙量4763.41t,年均总氮输出量8.27t,年均总磷输出量0.79t;(2)非点源污染相对较为严重的区域分布于流域出水口处、流域中部两个集中汇水区和南部高海拔区,可划定为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源区;(3)单位面积非点源污染负荷量较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旱地和水田;(4)削减化肥施用量可有效减少总氮、总磷输出量。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郑州市嵩山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的控制和影响。本文以郑州市嵩山的农林复合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探讨非点源污染调控的景观生态学途径:第一阶段为景观生态调查。了解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判定造成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关键环节,明晰非点源污染产生的"源"斑块及其生态过程,确定景观格局与非点源污染的反馈关系;第二阶段为景观生态规划。斑块水平上,选取最佳管理措施(BMPs),评定应用效果;景观水平上,增加新的景观要素,调整"源"、"汇"景观斑块类型,评估景观水平调控效果;第三阶段为景观生态管理。从斑块和景观两种水平进行小流域景观生态建设,逐步实施BMPs,实现景观生态规划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增强景观异质性,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强度,达到小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农村土地与水源的污染情况入手,指出了化肥和农药是造成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成因及造成的危害,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探讨了具体的污染治理措施,以保证农村非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达到保护农村环境、降低农村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邢宁 《绿色科技》2014,(1):191-192
从目前农村土地与水源的污染情况入手,指出了化肥和农药是造成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农村非点源污染的成因及造成的危害,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探讨了具体的污染治理措施,以保证农村非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达到保护农村环境、降低农村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过程机理、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主要技术、不同植物净化水质的功能差异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关于植物对水体修复效果的研究较为集中,但对植物修复水体的机理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技术处于试验阶段的较多,应用于工程的较少;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差异研究较多,植物净化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较少。关于运用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影响因素的机理性研究、不同植物净化水体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及研究成果的工程实施和大规模应用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提升水环境是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海河水质变化情况,对于海河治污具有重要意义.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但2013年调查,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以海河天津津南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杨惠庄国控监测断面2009~201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计算了11项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Pi)、污染分担率(Ki)及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通过分析得出了氨氮、COD和高锰酸盐指数标依然是影响海河水质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201 2年后海河水质污染指数明显下降,这说明清淤工程及治污、修河、调水、开源多措并举的河道治理工程是改善海河水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淅川县位于豫、鄂、陕3省7县(市)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淅川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南水北调"关键在移民,成败在水质"的思路,如何搞好淅川林业生态建设,对南水北调中线源头调水水质影响极大,通过对淅川林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从面临的南水北调机遇入手,对淅川林业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水污染防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议题。农业污染面源对水体污染负荷较大,污染较为严重,总磷及总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水体污染物排放量50%以上。通过对一污普和二污普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2007年和2017年农业面源污染变化情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波 《绿色科技》2020,(6):99-101
指出了农村面源污染是造成水源地水库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和调查了三亚主要的饮用水源地水库库区面源污染现状。结果发现:农业生产活动和禽畜养殖是三亚水源地水库库区主要的面源污染类型,其中,农业生产活动对库区TN和COD污染负荷贡献达到70%以上,农业生产活动和禽畜养殖对库区TP污染负荷贡献达到了87%以上,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三亚水源地水库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三亚水源地水库库区面源污染防治应以农业生产活动和禽畜养殖的污染控制为主,辅以农业生活活动、库区管理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控制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流域面源污染危害及治理与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域源头农村的生活生产垃圾、污水、化肥农药等污染物伴随着径流泥沙的搬运而造成的面源污染直接导致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水土保持工作对流域面源污染的重视较少,开展的工作也不足,随着问题的日益凸现,开展以流域源头农村的面源污染为主要形式的治理及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对我国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与管理的重点任务,呼吁开展流域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面源污染关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汉江水源地地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水源地,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责任和意义重大。文章在对汉江流域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监测难度大,责任追究难,监管手段落后,农民积极性难调动等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困境,并结合现有先进防治模式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斌  程欢  肖诗 《绿色科技》2021,(6):38-41
通过对滠水河黄陂段水质及主要水污染源污染负荷进行分析和核算,得出了影响滠水河黄陂段水质的污染源主要是农田面源,其COD Cr、NH3-N、TN、TP分别占黄陂区境内总污染负荷的22.2%、43.0%、40.9%和40.6%,其次是畜禽养殖。针对滠水河黄陂段水体污染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防治农业养殖污染、强化农村面源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完善相关机制建设等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发展坡地农用林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水土流失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针对水源地土壤过度营养、坡地绿化率低、森林质量不高等问题,围绕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这个中心,提出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坡岸植被缓冲带建设等方面入手,注重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坡地林业,培育森林资源,最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可见,发展坡地林业对于减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10 a来,我国在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净化处理水库、非点源、低浓度养殖和地表水的水质以外,在小城镇和生活小区、城市内河、啤酒、采油、造纸、采矿、煤矿、橡胶加工、炸药、猪场、乳制品加工等较高浓度的污水处理和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毒素的去除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森林小流域5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为依据,以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地表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源头水、山洞出水口、二级出水口上、二级出水口下和总出水口的水质分别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  相似文献   

19.
大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湿地保护网络成员,具有较为丰富的湿地资源,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调查表明,保护区湿地面临不合理开发、水利工程影响、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干扰活动频繁、农村生产、生活面源污染等威胁。藉此,提出了保护区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林带对太湖地区农业非点源的控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地区是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加重该地区的环境污染水质污染。本研究选择以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为轮作方式的两片农田为农田生态系统,5年生的杨树林带和8年生的水杉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水体、作物、林地下的氮和磷的样本,对农田生态系统中 N、P等(主要水污染物)迁移和淋失进行了研究,并对林带作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田生态系统中 N、P等迁移、淋失状况随轮作方式、作物种类及施肥状况而变化;农田与沟渠间的缓冲林带具有截留和净化土壤径流中的N、P等物质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表明:当农田与林带宽度比例为100∶40时,在油菜-水稻轮作方式下,50.05%流失N和29.3% 的流失P可以被林带所吸收, 在小麦-水稻的轮作方式下,30.98 %流失N和86.73% P可以被林带所吸收;当农田与林带宽度比例为150∶40,在油菜-水稻轮作方式下, 33.7%流失N和19.58%P可以被林带吸收,在小麦-水稻的轮作方式下,20.65%流失N和57.82% 流失P可以被林带所吸收。因而,农田与林带宽度比例100∶40或150∶40较为合理,这种模型既能少占耕地,又能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杨树生长快、用途广,适于太湖地区营造水环境保护林带。图2表4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