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种群属性之一。昆虫的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由于种和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种群内个体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即种群空间分布型。不同种的昆虫其空间分布型不同,而且同一种的不同虫态及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分布型也有差异。研究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不论在生态学理论上及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某昆虫的生态学特性,从而提高取样技术及试验设计的精确程度,它是资料代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在其生存环境中的分布方式,或称空间格局。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种群属性之一,是由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境条件所决定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生态学的研究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其种群的属性之一。明确昆虫的分布型,不仅可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而且还可以通过种群分布的各种信息,揭示种群下的空间结构及生态学特征,从而为生产实践服务。本项研究旨在:1)查明丽绿刺娥[Latoia lepida(cramer  相似文献   

4.
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图式,是该种群的特定属性。各种昆虫及同种昆虫的不同虫态都有其自己的分布型。李天生等已对我国森林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的种群空间分布型作了研究。但是对天敌昆虫的种群空间分布型,在国内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5.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重要属性之一。昆虫的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由于种内个体和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即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不同种的昆虫或同种昆虫不同的发育阶段乃至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其分布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森林昆虫生态学是森林害虫综合管理的理论基础。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森林昆虫生态学的内容。该文从森林昆虫种群动态与环境、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生命表、预测预报、害虫优化管理决策和防治决策专家系统6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森林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种群在其生存空间的分布方式,是种群的一个重要特征。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可使我们了解昆虫种群特征。从理论上揭示因昆虫种群的发展及环境条件变化而引起的分布变化。空间分布又是抽样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对预测预报、防治都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对蛀干害虫空间分布的研究很少,为此我们于1987  相似文献   

8.
柳毒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主要是指昆虫种群中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形式。不同种的昆虫空间分布型不同,同一虫种的不同虫态及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分布型也有差异。通过对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可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昆虫种群特征,揭示种群下的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图式特征,同时又是确定资料代换和相应抽样技术的理论基础,使我们能确定在不同允许误差、不同密度下的调查抽样数。而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的研究,可使我们获得准确的调查资料,这对于种群的数量分析,预测预报都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9.
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是指昆虫的个体或个体群在其生存空间中的散布形式,具有静态与动态变化的特点,是昆虫种群的重要属性之一。不同种的昆虫,其分布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是与它们的生物学习性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分不开的;同种昆虫,也往往由于世代、虫态、虫龄和种群密度的不同以及所处环境的异质性,而导致分布型的不同。所以研究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就可以了解种群的空间结构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将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
昆虫在自然界以种群形式存在。种群内的个体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即昆虫空间分布型。研究昆虫种群分布型,一方面可为我们揭示出昆虫种群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能为野外调查简化抽样技术,便于制定确切的抽样的方法。对于确定不同虫口密度和不同允许误差条件下的抽洋数量,提高测报质量和防治技术,特别是对分析防治效果,研究种群数量消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浅山区金露梅群落种间关系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祁连山浅山区金露梅群落特征、种间关系及分布格局的分析 ,结果表明 :浅山区金露梅群落相对重要值为 10 4 .2 8% ,频度为 92 .0 0 % ,为主要优势种 ;群落内种间关系关联性不强 ,分布状况受环境条件影响而独立地分享环境资源 ,种群间相互影响小 ;经各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 ,祁连山浅山区大多数种群呈聚集分布 ,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应用对分法和样条法判定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长鞭红景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鞭红景天是国家第二批确定的二级保护植物,处于近危状态。该文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丛生指标Ⅰ、扩散型指数16及其检验、Cassie指标、平均拥挤度与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参数K、Iwao M^*对的回归分析、Taylor幂法则模型等方法,研究了长鞭红景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P1、P3和P5群落中长鞭红景天种群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在P2、P4和P6群落中长鞭红景天种群总体上呈聚集分布与随机分布的临界状态;但各群落中聚集强度差异明显,其顺序为:P5〉P3〉P1〉P6〉P2〉P4;通过Iwao M^*对的回归模型分析和Taylor幂指数法检验也得出相似结果,即长鞭红景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为聚集分布与随机分布的临界状态但偏向于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4.
油松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代表性树种之一,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研究了太岳山林区天然油松林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油松种群由于缺乏幼苗幼树,径级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属衰退型种群;辽东栎、青楷槭等5种阔叶树种种群的径级结构呈纺锤形,属进展种群。油松、辽东栎、杨树、山杏、山楂在整个尺度范围内呈集群分布;白桦与茶条槭在小尺度范围呈明显的集群分布,在中、大尺度变成随机分布;青楷槭在中尺度范围呈随机分布,但是小尺度和大尺度呈集群分布;五角枫在整个尺度上呈随机分布的趋势;赤杨在尺度变化过程中由集群分布变成均匀分布。上层阔叶树和下层阔叶树呈集群分布的趋势,但下层阔叶树随尺度的变化由集群分布变成随机分布。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自然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是种群的一种生存策略或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在吉林市磨盘山次生林建立了1hm2的永久样地,调查了样地内胸径(DBH≧1cm)的所有紫椴个体。该样地共有紫椴653株,平均胸径6.39cm。运用Ripley’s K函数分析了紫椴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所有紫椴个体以及紫椴幼树(DBH<10cm)、紫椴小树(10cm≤DBH<20cm)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格局,紫椴大树(DBH≥20cm)在空间上随机分布;2)不同发育阶段紫椴个体在空间上呈负关联关系。次生林紫椴的空间格局与紫椴的更新策略和种子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油茶尺蛾(Biston marginata Shiraki)已成为广东省中山市阔叶混交林的重要害虫。通过对油茶尺蛾幼虫在林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抽样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7种抽样调查方法均可用于油茶尺蛾幼虫虫口密度的调查,其中z字形法为最佳的抽样方法。坡位、坡向、树种和树冠方位对幼虫的分布有显著影响。上坡的幼虫密度显著高于中坡和下坡;南坡的幼虫密度显著高于其它坡向。油茶尺蛾幼虫在林间的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以1wao回归模型为基础,确定了最佳的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17.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在所设的样地中,福建柏种群大小级分布图的形状基本相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其分布格局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也有一定比例的集群分布,但集群强度有差异,且幼苗和幼树的集群强度明显大于中树,树种呈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和扩散系数(C)等6种聚集度指数研究福建省长汀县石峰寨野生桂花种群大小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桂花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格局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桂花种群大小级结构随不同年龄阶段增长数量呈相对减少的趋势,种群结构较年轻且平稳,从幼树向中树过渡阶段存在着一个过滤筛。桂花种群在不同样地的分布格局具一定差异性,这是由于限制因子与种群适应对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生长阶段种群的分布格局基本上由集群型转变为随机型,聚集度不断减小,幼苗和幼树阶段的桂花种群为集群分布,到成树阶段则转变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9.
张微微  张钰铭  王强  李枫 《林业研究》2010,21(3):361-366
采用线粒体控制区(807bp)序列分析对中国境内斑背大尾驾3个繁殖种群及1个越冬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斑背大尾莺的单倍型歧义度(Hd)为0.759&#177;0.056,核苷酸多样性较(π)为0.002。三个地理种群的FST值以及繁殖种群同越冬种群之间的ΦST值表明不同地理单元之间无显著遗传分化。对不同单倍型的聚类分析(UPGMA)结果以及网络图(Network picture)结果也支持不同种群之间无显著分化。分子变异分析 (AMOVA)显示斑背大尾莺汉口亚种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差异不大,98.5%的差异源自种群内部,仅1.5%源自种群间。中性检验结果Fu’sFS值为负值,错配分布分析结果呈单峰,表明斑背大尾驾在我国的进化史经历了种群扩张。这一假设也得到Tajima’D检验和Fu’s检验结果的支持(D=-1.80,p=0.02;Fs=-22.11,p=0.001),该扩张大约发生在28,700年前。  相似文献   

20.
1995~2000年,对杨干象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虫口密度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明显,通过建立虫口密度与杨树生长(树高、胸径、材积)损失率回归预测模型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胸径、材积生长明显下降,其关系呈直线、对数回归关系;高生长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呈多项式回归关系;杨干象防治指标确定为:5年生以下杨树为2头/株,6~8年生杨树为3头/株,9年生以上杨树为4头/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