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酚类物质是果树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物质,它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主要在3个方面综述了有关内容的研究进展:第一,酚类物质与果树组织培养的关系;第二,酚类物质与果实品质的关系;第三,酚类物质与果树抗逆性的关系。并且提出了该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侵染对松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及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为材料,研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1934)Nickle]感染对苯丙氨酸解氨酶和酚类物质的影响.两种松树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在发病过程中都有明显增加,并且伴随着酶活性的变化,各种苯丙烷次生代谢产物,如总酚、类黄酮的含量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湿地松在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和酚类物质的积累上的变化比黑松要大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与寄主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下华山松抗腐烂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华山松幼苗进行诱导水分胁迫,树皮的相对膨胀度(RT值)随PEG浓度的增大而下降;且树皮内的酚类物质含量、多酚氧酶(PPO)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有所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说明水分状况直接影响着华山松的抗病性。4种酚类物质抑菌试验表明,一定浓度下酚类物质对腐烂病病原菌松黑腐皮壳(Valsa pirni Fr.)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以香草醛和邻苯二酚抑菌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枣果实多酚氧化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冬枣和梨枣果实的多酚氧化酶(PPO)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分别就酚类物质、PPO的底物专一性、pH值与底物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个枣品种的多酚氧化酶均有一个最适pH值,为7.0;冬枣PPO的最适天然底物是没食子酸,梨枣则是阿魏酸。  相似文献   

5.
2种桉树插穗内酚酸类物及相关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扦插生根困难的邓恩桉和易生根的尾巨桉无性系U9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受试材料中酚酸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邓恩桉和U9插条提取液酸度及主要酸类物质的种类相近,而邓恩桉插条提取液中酚类物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偏高,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偏低。通过GC-MS分析,U9提取液中同时存在具有抑制和促进作用的酚类物质,而邓恩桉提取液中仅存在具有抑制作用的一元酚。初步认为,酸类物质对邓恩桉插条生根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酚类物质中的一元酚对邓恩桉插条生根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IAAO、POD及PPO活性对邓恩桉插穗生根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正> 酚类物质代谢和植物抗病性有密切关系。国外曾有过关于利用植物体内酚类物质的含量鉴定植物的抗病牲的报导。我们为了解决泡桐抗丛枝病的选育问题,尽而为早期鉴定、良种选育提供可靠的定量指标,从1987年4月份起开始从事泡桐酚物质含量与丛枝病关系的研究,初步摸清了酚类物质含量与丛枝病之相关关系。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提取邓恩桉插穗中酚类物质的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邓恩桉插穗粗提液进行初步分离。然后根据各分离有机相中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确定邓恩桉插穗中酚类物质的最适提取有机溶剂。最后通过气质联用仪(GC-MS)对最适提取有机溶剂浸提液中的酚类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利用系统溶剂法分离得到的甲醇相中酚类物质含量明显偏高,通过GC-MS鉴定,邓恩桉插穗甲醇浸提液中存在较多的一元酚,其相对含量达21.77%。初步认为,甲醇是较为适合提取邓恩桉插穗中酚类物质的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8.
甜柿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极易褐化,为了防止褐变,在培养之前应对外植体进行热激处理。文中研究了热激处理后的宝华甜柿叶片在培养过程中其酚类物质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情况,并对热激处理抑制组培褐变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宝华甜柿叶片的褐变程度比没有处理的明显减轻,其总酚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有所降低,但热激处理对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说明热激处理通过降低外植体的PAL及PPO活性,抑制酚类物质的合成及氧化,减少了褐变产物——醌类物质的形成,从而有效抑制了褐变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5年生马尾松植株接种松材线虫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活性高峰通常出现在症状表现前夕,并在植株发病后下降.叶内PAL和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晚于茎,与叶部病害发展一致.茎中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线虫侵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发病时达到高峰.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PAL、POD、PPO 3种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松材线虫的侵染明显影响寄主植物的苯丙烷类代谢,由此可知,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与松材线虫诱导感病寄主苯丙烷类代谢的异常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板栗实腐病潜伏侵染和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栗果发育和采后贮藏过程中,定期测定了栗果组织中酚类物质、可溶性糖、淀粉等物质的含量及带菌率和发病率,并测定了成熟栗果失水过程中种子生活力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在栗果发育阶段,总苞、花柱、果皮、种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均在1mg.g^-1鲜重以上,明显超过离体条件下邻苯二酚对4种病菌菌丝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的0.5mg.g^-1的浓度;花柱、栗苞、果皮组织中均有一定数量的病菌分布,但不表现症状;这表明栗果发育期栗实腐病菌处于潜伏状态与栗果组织中高含量的酚类物质有关。栗果成熟时,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急剧减少,减弱了对病菌的抑制作用。采收后种子随含水量减少,种子发芽指数下降,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种子失水超过10%时,种子发芽率开始下降,自由基清除剂超氧物岐化酶(S0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降低,并诱发出病害。病害发生的临界含水量与种子发芽率开始下降时的含水量值相近,表明种子失水降低了种子的抗病力。随着淀粉水解,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病原菌解除潜伏,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一根简支梁抗弯配筋设计的计算,分析研究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以及碳纤维加固技术对受弯构件配筋量及抗裂性能的影响,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杜栩  周子兵 《林业科技情报》2004,36(1):60-61,67
根据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采用弯矩-曲率法计算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的极限应力,计算结果与现有的试验数据符合得较好。建立了系统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设计理论和方法,有助于UPPC梁桥设计理论的完善及发展,并为“公桥规”的修订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木材密度预测。运用基于高斯核变换的非线性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密度预测模型,并且对所建模型的评价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对样品的密度进行有效预测。研究表明样品近红外光谱信息与样品的实际密度值之间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非线性模型可以更好地表征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钢结构节点设计中的弯扭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柱刚接是钢框架结构中常用的连接形式。采用刚接可以减少梁跨中的弯矩,但设计、制作、施工较复杂,节点处连接件受力情况多样。梁(牛腿)与柱刚接时,相互的位置关系不同,可能使节点受弯矩拉力或扭矩剪力的作用,本文以形象直观的形式介绍梁与柱"顶"接、"搭"接等弯扭识别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柳桉立木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不同状况下桉树应力和弯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柳桉立木随着树高的增加,树干断面积呈指数迅速减少,而树干材积和质量均呈一元二次方程的增加。柳桉立木随着树高的增加,树干各截面的应力呈线性降低,而所受弯矩呈非线性减少。外力载荷下作用点与树干基部间各截面的应力会迅速增加,也使得其间的弯矩(绝对值)急剧增大。外力载荷随着树高上移,相对而言不会增加树高基部的应力,但会显著增加作用力位点截面的应力,也显著提高树干基部的弯矩。柳桉在树高3.9 m以上树干部位,由于惯性矩产生的抗弯矩应力能力趋于减少,而小于弯矩应力,易使树干发生变形导致树干折断。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一系列六元环萜类化合物对臭虫(Cimex lectularius L.)的驱避活性,利用Codessa Pro程序计算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描述符,再利用Codessa Pro程序中的最优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驱避活性与这些化合物结构描述符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所得到的最优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模型的R2为0.924,模型所包含的4个参数分别是:FNSA3 fractional PN-SA、Min n-n repulsion for bond H-C、YZ Shadow/YZ rectangle、Max electrophilic reactivity index for atom C。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讨论了臭虫化学感受器与驱避剂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用瞬态激励法测定压力传感器参考灵敏度的方法.通过对已知和未知力传感器频谱、频响函数幅值及相位图等的分析,测定未知力传感器的参考灵敏度.此法测试简单,对木材工业的结构动力学测试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系统论方法对水源林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行了阐述,并采用LISREL模型对水源林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ISREL模型适用于水源林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分析与研究;林龄、土壤厚度等结构因子对水源林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Cross-laminated timber (CLT) panels consist of several layers of lumber stacked crosswise and glued together on their faces. Prototype sugi CLT floor panels were manufactured and ben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lumber modulus of elasticity (MOE), number of layers, thickness of lumber and thickness of CLT panels. On the basis of above tests, bending stiffness and moment carrying capacity were predicted by Monte Carlo method. MOE of lumber was measured by using grading machine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lumber was assumed to be 60 % of bending strength based on the obtained bending test. Bending stiffness EI of CLT panels could be estimated by adopting composite theory and equivalent section area. Experimental moment carrying capacity showed 12 % higher value than the calculated moment carrying capacity by average lumber failure method, and also showed 45 % higher value than the calculated moment carrying capacity by minimum lumber failure method due to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outer layer by the neighboring cross layer.  相似文献   

20.
In the present study, a plate and a doweled fastener made of compressed wood (CW) were newly introduced into a moment resisting column-beam joint system for a small portal frame structure. A mechanical model that contains not only an axial spring, but also a rotational spring, considered resistant factors to verify how each element resists rotation. Theoretical performance was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Consequently, the mechanical model was shown to be suitabl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resisting factors was found to be very effective; i.e., the rotational spring provides more influence on the stiffness and moment compared with the axial spring. Large moment and ductility can be achieved by virtue of the high embedding performance of the CW plate in the rotational spring, accompanied with the high shearing performance of the CW dowel in the axial sp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