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以12年生冬枣(Ziziphus jujube Mill.cv.Dongzao)为试材,深入探讨了生物肥和化肥单独施用及二者配施对冬枣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四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生物肥单施、生物肥与硫酸钾配施、硫酸钾单施。生物肥于花前一次施用,硫酸钾分别于花前和坐果期两次施用。分别于冬枣的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对树体养分、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特性、果实产量及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和硫酸钾处理相比,生物肥无论单施或与硫酸钾配施均能在冬枣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提高土壤中的速效氮磷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的缓冲性能和果实品质。生物肥与硫酸钾配施以及单施硫酸钾处理不仅提高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改善了树体营养,并且促进了冬枣产量的升高。综合分析认为,生物肥和硫酸钾配施对冬枣产量和品质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有益于灰枣生长发育的优势菌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灰枣根际促生复合菌株P13K7、P13K24和单一功能菌株P13、P15、K7、K24以及对照(CK)7个处理对灰枣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8个指标(p 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简化成2个主成分,2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90.78%。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PGPR能够改善灰枣土壤养分和提高微生物总量。经过土壤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复合菌株P13K24的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王一舟 《绿色科技》2012,(10):46-48
对黄瓜菜地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养分,研究了化肥减量及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按当地化肥施用量的处理在成熟期土壤速效磷、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均比其他处理高,但养分利用率较低;化肥施用量减少20%的处理次之;化肥施用量减少40%+20%有机肥的处理养分全量较高,并且速效养分不高,其养分流失量少,肥料利用率高;而化肥用量减60%+40%有机肥的处理养分全量及速效养分含量都较低,其肥料利用率比化肥施用量减少40%+20%有机肥的处理差。化肥施用量减少40%+20%有机肥能很好地提高土壤各种养分含量,且供肥平稳,能满足黄瓜生长需要,为最合理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4.
对山地种植的核桃设置沼肥、厩肥、复合肥和不施肥4种处理,观测分析核桃园土壤的p H值、有机质、全量及速效氮、磷、钾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厩肥和复合肥都能不同程度提升土壤的p 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加全效和速效氮、磷,钾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施用沼肥对土壤p H值提升最有效,同时有效减少速效钾的亏缺;施用厩肥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的提升最有效;施用复合肥能增加土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在生产中可根据不同土壤的养分含量,选择不同的肥种进行施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油茶幼林钾肥最适施用量,从而为油茶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赣无’系列的5年生油茶林分为试验对象,设置了5个钾素水平处理(K0、K1、K2、K3、K4),1个施用复合肥的对照处理(CKFHF)和1个不施肥的处理对照(CK0),就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树体生长、叶片养分积累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均能显著提高油茶树体各生长指标的增幅和叶片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油茶树体各生长指标的增幅和叶片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均随之增加,K3处理的达到最大值,复合肥处理的肥效小于K2处理;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油茶林地土壤中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均显著性增加,而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则随着施钾水平的提高均先减小后增加,K4处理的降到最小值;对油茶叶片中的钾含量、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与施钾量进行拟合,得出其响应曲线,并确定了对油茶幼树施用钾肥的最适用量范围为317.72~322.25 g/株。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沙地银杏造林土壤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大兴区沙地银杏树木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施肥处理间银杏生长量、叶片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探讨适合北京地区沙地银杏生长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中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促进银杏胸径、树高、冠幅生长;按春、夏两季施肥,每株次施用0.5 kg复合肥对银杏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可以作为北京地区沙地银杏培育的施肥依据;2年试验周期内,复合肥的施用效果明显优于有机肥。土壤中养分含量与银杏叶片中养分含量、银杏生长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揭示施肥通过改良土壤、增加叶片中养分含量,进而促进银杏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找到更加适合当地骏枣生长发育的施肥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新疆佳木果树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骏枣示范园内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T1)、常规施肥+有机肥(T2)、常规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N22P8P18K7)(T3)、常规施肥+有机肥+微生物菌剂(N22P7P18K24)(T4)、常规施肥+生物炭(T5)、常规施肥+木本泥炭(T6)共6个处理,分别在5个时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白熟期、脆熟期、完熟期)测定骏枣园土壤、叶片的养分含量及枣果的品质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并对枣果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T1处理相比,T3、T4、T5处理能显著提升骏枣各生育期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及叶片K含量;T5处理提升了不同时期枣果N含量,T2、T4处理显著提升了不同时期的枣果K含量,施肥处理能够使枣果N、P、K积累量升高,且最大值均出现在完熟期。在完熟期,与T1处理相比,T6处理能够显著提升枣果的维生素C含量,增幅达28.26%;T2、T3、T5处理均能显著提升枣果的蛋白质含量,各处理增幅分别达到39.63%、33.01%、26.4%;T5处理提升枣果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8.
在雷竹林传统施肥方式的基础上配施不同类型的有机肥(经发酵的杏鲍菇渣、鸭粪和猪粪),探究有机肥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有机肥的雷竹林耕作层(0~20 cm)土壤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以施猪粪肥的为最高,施用杏鲍菇渣肥的土壤只有速效钾含量高于鸭粪肥,其他均低于鸭粪肥;不同有机肥类型对土壤氮、磷、钾等有效养分的改善效果存在季节差异。因此,当雷竹林地施用杏鲍菇渣肥时,可以增加鸭粪或猪粪有机肥用量配比,以增强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林业资源管理》2016,(3):74-79
以北京永定河沙地平原造林银杏为对象,设置不同的施肥处理,调查不同施肥水平下银杏生长量、叶片养分含量,探讨适合北京地区银杏复壮的合理施肥制度。结果表明:1)施肥可以有效地促进银杏的生长,改善银杏叶片以及土壤的养分状况;2)在2年的周期内,施用复合肥的效果要优于施用有机肥;3)在2年的周期内,按春、夏两季施肥,每株每次施用0.50kg复合肥可以作为北京地区银杏复壮的施肥标准;4)银杏的生长量、叶片养分与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有机质、p H值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以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1.5年生幼苗为材料进行试验,设定了4种不同施肥措施,即对照(ck)、复合肥N1、叶面肥N2和根肥N3,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沉香苗期土壤环境肥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在不同时期变化不一致。土壤养分在不同月份及不同处理间变化情况不同,土壤铵态氮N1处理时最高,土壤速效磷均在施肥处理时显著高于ck,土壤速效钾在施肥1个月时低于ck,3个月时,叶面肥处理(N2)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其余施肥处理仍显著低于ck。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遴选出影响灰枣果实矿物元素形成的关键因子,分别设计了树体阴阳面、遮阳、喷水及地表覆盖物等果园微气候处理方式,就不同处理下的气象因子及土壤碱解氮(N)、速效磷(P)、速效钾(K)、有机质(OM)及酸碱度(p H)对灰枣果实中的钙(Ca)、镁(Mg)、铁(Fe)、锌(Zn)、锰(Mn)和铜(Cu)等矿物元素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并采用显著性、通径系数及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探究了枣果中矿物元素含量与气象因子及土壤养分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p H值的升高,有利于枣果中Mg和Mn含量的增加;平均湿度相对较高,对枣果中Fe的含量有促进作用。土壤N含量能有效增加枣果中Cu的含量;枣果Ca含量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平均湿度差、OM、N、平均最低温度及平均最小湿度,Ca含量与OM和平均最低温度间均有负相关,而与其他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影响枣果Zn含量的因素依次为N、平均最低温度、平均湿度差、平均温度差和OM,其中Zn含量与N和OM间均存在负相关,而与上述其余各指标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毛竹笋材两用林土壤养分分布与肥力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明市毛竹笋材两用林施肥前后土壤10项养分指标分布特性及施肥后土壤综合养分状况。结果表明:施肥后土壤养分指标变异系数为3.2%~76.5%,属弱变异至中等变异程度;除pH值、全磷含量偏斜量绝对值小于5%之外,其它养分指标分布发生不同程度偏斜。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取前3个主成分作为土壤养分的综合指标,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钾首先反映出土壤养分状况,其次为有效磷,第3为pH值、交换性镁。14个试验处理的土壤养分水平差异较明显,试验处理N2P2K2、N1P2K1、N2P2K1的养分综合得分值最高,而缺素试验处理(N0P2K2、N2P0K2、N2P2K0)综合得分值分列第11、13、12位,说明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比施肥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车寮村杨梅园以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cv.DongKui)林为试验材料,在了解当地东魁杨梅的栽培情况及对林下土壤养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复合肥、菌肥、磷肥、菌肥+磷肥4种土壤养分补偿试验,分析0~20、20~40 cm土层对不同土壤养分补偿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在pH值响应上,0~20、20~40 cm土层施用菌肥、磷肥均与对照差异显著,施用菌肥、菌肥+磷肥与对照差异较小。其中以施用磷肥的pH值最高(4.78),施用菌肥的pH值最低(4.39),其它处理的pH值均有小幅度提高。施菌肥可以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0~20 cm土层有机质、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3.7%、19.0%、18.4%、572.1%、29.4%,20~40 cm土层分别比对照提高11.0%、23.5%、5.7%、465.3%、84.8%,在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中存在显著差异。施菌肥+磷肥可以提高土壤中全钾、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其中对提高全钾含量效果最明显,0~20、20~40 cm土层中速效氮含量分别提高17.3%、110.2%,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63.5%、96.9%。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0~20 cm土层以施菌肥的综合效果最显著,20~40 cm土层以施菌肥+磷肥的综合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本文重点论述一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生物化学活性、土壤化学性质的差异及其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及近熟林样地土壤中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含量,除去幼龄林土壤中全K 之外,均是根际土壤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不同发育阶段养分变化规律:速效N 在根际和非根际均呈下降趋势;速效P 含量也呈下降趋势,仅从中龄林至近熟林略有恢复,但全P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速效K 由幼龄林至中龄林呈升高趋势,但由中龄林至近熟林呈下降趋势,全K 只是从中龄林至近熟林呈下降趋势。Cu、Zn 、Mn 含量,从幼龄林至中龄林呈大幅度下降,中龄林至近熟林在非根际土壤中略有恢复。关于土壤酶活性变化,无论是水解酶类、还是氧化还原酶类活性,在杉木幼龄林时期,均是根际土壤酶活性低于非根际土壤,随着林木生长至近熟林,则逐渐出现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幼龄林阶段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均多于非根际土壤,从幼龄林至中龄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均呈下降趋势,但放线菌数量在增多,由中龄林至近熟林,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数量趋于提高。在杉木生长过程中,根际和非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处理(CK)、风干鸡粪(CM)、有机无机复合肥(OIC)和生态有机肥(BIO)处理对定植大果榉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大果榉地上部生长指标(株高、胸径和叶面积)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CM、OIC和BIO处理均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其中BIO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最高;与CM和OIC处理相比,BIO处理初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相对较低,而有机质含量在整个观测期均表现出较高水平;各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大果榉株高、胸径和叶面积增长率,其中BIO和OIC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不同品种枣果在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质地变化动态,从而为鲜食或制干枣果的适宜成熟度与最佳采收期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选取骏枣、灰枣、马牙枣白熟期至完熟期6个果熟时期的果实样品,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PA)法,对其质构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枣果质构指标中有若干指标的变化较大,且枣品种不会影响其变化趋势;不同成果期、不同品种枣果质地指标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质地得分最高的是脆熟全红期枣果,完熟期枣果的得分最低;脆熟半红期马牙枣的质地最佳,最适合鲜食,完熟期灰枣的质地最佳,最适于制干及加工食用。综合分析认为,枣果实在成熟发育过程中其质地变化显著,鲜食枣果最佳采收期为脆熟半红期,制干枣果适宜于完熟期前采收。  相似文献   

17.
油茶土壤养分和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对沼液用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沼液在油茶上的应用提供合理与科学的指导,以6年生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了5个施不同沼液量的试验组(B_0:0 kg/株,对照组;B_1:10 kg/株;B_2:20 kg/株;B_3:30 kg/株;B_4:40 kg/株),连续2 a观测其对油茶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变化情况及对油茶果实产量、含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液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对土壤肥力改良作用明显。在施沼液2 a后,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则趋于平稳。5组处理中,以B_4(40 kg/株)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改善效果最好。在油茶果实方面,施用沼液能有效提高油茶单株鲜果产量,改善油茶果实经济性状。不同沼液用量处理油茶鲜籽含水率、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差异显著。与对照组B_0处理相比,B_3(30 kg/株)处理油茶鲜出籽率提高了56.7%,干出籽率提高了34.72%;B_4处理主要提高了油茶果实含油率,与对照相比,其种仁含油率提高了21.20%,鲜果含油率提高了58.93%。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油茶果实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以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果实含油率相关性最好。因此,施用沼液能够改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油茶果实含油率。  相似文献   

18.
对湖北省板栗主产区林农习惯施肥调查结果表明:板栗生产中钾肥用量极少,磷肥用量偏低,而氮肥相对较多.应用GPS定位,采集湖北省28个县市板栗产区土壤样品112个;以常规方法分析了各土样pH值、有机质及土壤有效N、有效P、有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Fe、有效Mn、有效Cu和有效Zn含量.结果表明:湖北省板栗产区80%左右以上的土壤pH及土壤有效N含量适宜于板栗生长,但50%以上的土壤有机质低于15 g/kg,生产中应通过施用有机肥和采取抚育管理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P和有效K含量均较低,其低量比率分别为56.3%和73.11%,生产中应多施用P、K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