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分结构参数,分析其不同龄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各龄组的样地混角度均为0.5,处于中度混交;中龄林为均匀分布,近熟林为团状分布,成熟林为团状或均匀分布;中龄林中落叶松处于中庸状态,大部分阔叶树处于中庸或劣态,近成熟林中落叶松和阔叶树逐渐转为亚优势状态。  相似文献   

2.
滨海苏打盐渍土修筑台田后种植小胡杨可以成活,18年后小胡杨林分基本郁闭。以未种植树木的台田作为对照(CK),对小胡杨林地内植被演替规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胡杨成林后,林地内植被向良性方向发展,群落生态型由中度耐盐群落演替成轻度耐盐群落,群落高度也由0.2~0.6 m增加到0.5~0.8m,盖度则达到80%~90%,土壤也由苏打盐渍土转变成轻盐碱土;小胡杨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增加土壤持水性能,使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显著改良,其中,对0~10 cm土层的改良效果要好于10~30 cm土层。  相似文献   

3.
采用调查取样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实验区管理局林场的不同龄组红松阔叶混交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容重变化并不显著;持水量、凋落物层的厚度以及土壤呼吸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土壤总孔隙度基本保持不变。不同龄组的土壤在营养元素等化学性质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变化趋势复杂,总体上与有机质变化一致。随着林龄增加,土壤肥力状况变好,过熟林土壤肥力最好,并且林地土壤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有所加强,对维持周围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胡杨林分结构和更新,阐述了胡杨林在恶劣环境中维持生存的生态学机制。应用-3/2自疏定律对胡杨天然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过熟林林内存在高度自疏现象,树冠枯死严重,郁闭度低。2)成熟林生长正常,树冠郁闭度高,有少量枯枝,存在自疏现象;3)幼龄林林木生长未受抑制,但林内存在着激烈的空间竞争。胡杨胸径小于20 cm为快速生长期,超过20 cm的所有大径阶胡杨都有枯梢现象,高生长受到抑制。个体生长是通过控制林冠大小,降低树高和增加幼苗更新来适应恶劣的环境。额济纳胡杨的生存策略是成熟及过熟木放弃林木冠层复壮而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萌蘖新苗,从而达到林分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5.
《林业资源管理》2016,(2):62-67
通过在太岳山好地方林场接石沟地区设立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取样,研究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中有维管束植物74种,隶属于32科60属,幼、中、近、成4个龄组群落垂直结构上植物种类分布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2)乔木层以华北落叶松纯林为主,灌木层主要物种为蔷薇科和忍冬科植物,草本层优势种主要有蛇莓、大油芒、细叶薹草等。3)林龄的变化对物种组成和物种重要值的影响明显;幼、中、近、成4个龄组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成熟林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大,最稳定;近熟林中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大,最稳定。  相似文献   

6.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干旱荒漠地区天然分布的唯一可建群的高大乔木树种,具有维护分布区内的生态平衡、保障绿洲农牧业生产和为居民生活提供用材等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区域水量锐减,生态环境恶化,额济纳绿洲境内的天然胡杨林面积急剧缩小。文章通过对额济纳绿洲封育后不同龄级的胡杨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试图从群落多样性的角度来揭示胡杨林组成特点,为胡杨林的有效保护以及荒漠植被恢复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林整体上生物多样性较低,乔、灌、草三个层次植物种数均不多,其中,灌草层植物种数占绝对数量优势;不同林龄间比较,过熟林的乔灌草三个层次的多样性顺序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表现出与其它林龄群落的不同;环境因子尤其是水分和温度因子对胡杨林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比较稳定的月际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龄组杉木林空间结构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关系,以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幼、中、近熟林3个龄组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林分空间结构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动态变化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挖掘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空间结构因子。结果表明:经间伐补植后,2017年不同龄组杉木林的混交度和林层指数较2012年的显著提高,林木水平分布格局更趋向于均匀分布的随机分布,林分的透光条件变差,幼、中龄林的林木竞争降低,而近熟林的林木竞争加剧;幼、中、近熟林的土壤持水量分别增加了18.85%,36.94%,32.78%,土壤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59%,11.57%,8.58%,土壤容重分别减少了16.06%,18.71%,18.46%。幼、中、近熟林中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影响较大的空间结构指数分别是角尺度与开阔比数、角尺度与林层指数、全混交度与角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胡杨种群在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内竞争强度变化,探究种群空间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特征。【方法】在塔里木河下游3个断面处离河道1 000 m的范围内等距离布设15个50 m×50 m天然胡杨林样地,利用地面激光雷达(TLS)获取树木三维结构数据,并通过聚集指数(R)、丛生指数(I)、点格局函数g(r)等空间分布指标以及竞争指数(CI),分析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竞争强度。【结果】1)R和I指数表明,在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胡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2)各样地内在0~25 m半径r距离获取的g(r)函数值分析表明,大部分样地胡杨在r<5 m距离内基本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在r>5 m距离呈随机分布格局。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树木聚集分布的距离r会缩小。3)点格局函数g12(r)结果表明,不同龄级胡杨树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中龄树主要呈聚集分布,其他龄级树呈随机分布;中龄树与幼龄树、成熟树之间存在正关联性,表现出相互促进关系,而其他龄级树木之间未呈现显著关联性。4)平均CI指数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呈递减趋势,单木CI随胸径增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林龄新疆杨养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和田地区不同林龄新疆杨土壤有机碳、氮、磷、钾含量,林木根、干、枝、叶中N、P、K含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各林龄新疆杨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依次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幼龄林;全磷含量为近熟林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全钾含量为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新疆杨根和叶中N、P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K含量则表现出相反趋势;茎中N、P、K含量变化不大;不同林龄新疆杨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虽有所不同,但均以干所占的比例最大,枝次之,叶最小。  相似文献   

10.
在塔里木河上游垂直河岸设置样带,研究胡杨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沿地下水位梯度的动态及相互关系,探讨其生存发展的合理生态地下水位及胁迫水位。结果表明:胡杨具有伴河生长的特性,在距河道100m以内胡杨以幼苗为主,种群属进展型;随着离河道距离的增加,胡杨种群幼龄比例减少,胸径逐渐增大,远离河道区老龄个体占优势,种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形,趋向衰退。胡杨种群密度、幼苗比例、长势与林分郁闭度随离河道距离增加而降低,平均胸径、最大胸径与树冠疏失度则增加;密度、郁闭度与离河道距离(地下水位)呈显著负相关,平均胸径与离河道距离呈正相关。河岸带胡杨空间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近河岸区则呈随机分布,随距离增加空间格局转为聚集分布,这是种群集群抵御干旱环境而采取的生态适应对策。地下水位是影响河岸带胡杨种群生长与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维系河岸带胡杨种群正常生长的合理地下水位应4.1m,胁迫临界地下水位为5.5m。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火炬树、胡杨、互生叶醉鱼草等8个新引进树种进行引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8种引种植物中,从成活率和保存率指标来衡量,适宜在该地区生长的树种有火炬树、互生叶醉鱼草、蒙古莸、沙地柏、沙木蓼、饲料桑和东疆沙拐枣.(2)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除了胡杨之外,其它树种均能在不需要任何保护措施的条件下正常生长、越冬渡夏.(3)除了胡杨之外,其它树种在试验区表现出耐干旱、耐贫瘠,其中互生叶醉鱼草、沙木蓼、东疆沙拐枣还具有速生和稳定性的特点.(4)在无任何防寒措施的条件下,几乎无枯稍和冻害现象发生,说明所有引种树种有着抗寒性的特点.(5)在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和风大的条件下,除了胡杨之外,其它引种树种均表现出具有较强抗旱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胡杨蒸腾耗水的单木测定与林分转换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热脉冲技术,在黑河下游额济纳天然绿洲内测定胡杨单木边材液流在不同位点、方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液流速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5 mm处达到最大值,随后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越靠近形成层,液流启动越早,减小滞后;在4个方位上,南、西面液流速率远远高于北、东面;南面比西面液流启动较早,下降较快;西面液流速率下降滞后于南面;在北与东面,2个方位液流速率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采用边材面积作为纯量,对胡杨近熟林耗水量进行了推算.胡杨林边材面积与胸径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幂模型很好地拟合.通过实测标准地的胸径分布,推算出林地边材面积的分布,利用热脉冲测定单木液流通量,推算出黑河下游胡杨近熟林年生长期(4-10月)耗水量为3 172 m3·hm-2.  相似文献   

13.
胡杨作为塔里木河流域的建群种与生态恢复的指示器,是遏制土地荒漠化和保护群落稳定结构的天然屏障.仅依靠人工调查对荒漠河岸林进行监测已不能满足当下维系塔里木流域生态环境,高光谱遥感成为当下胡杨种群监测识别的重要手段.就沙漠干旱地区胡杨叶片色素高光谱遥感监测的主要研究成果做出了概括,并经过对有关论文内容的总结与数据的梳理,明...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应用SPDA-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胡杨和新疆杨苗木旺盛生长期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1)在7月和8月,不同水分处理下胡杨和新疆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存在差异,7月胡杨叶绿素含量随着水分降低呈现增长趋势,而新疆杨叶绿素含量表现出先升后降再升高的趋势.8月叶绿素的含量变化是随着水分的减少2个树种都呈现先升...  相似文献   

15.
16.
为探究荒漠植物对极端干旱环境的响应,对额济纳绿洲胡杨5个叶功能性状及其对水土异质性的响应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胡杨叶功能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幅度,变异系数最大的为比叶面积;比叶面积与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叶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是反映胡杨适应干旱环境的关键指标;地下水与土壤含水率对胡杨叶性状解释率最高,表明水分是胡杨叶性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合理的分水措施对胡杨种群进行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7.
胡杨幼苗黑星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生于新疆吉木萨尔是胡杨上的黑星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该病是由山杨黑星孢菌[(Fusicladium tremulas (Fr.)Aderh]引起。病害的发病程度与品种有关,不同胡杨品种的感病程度依次为:胡杂1号>胡杂3号>胡杂4号>胡杂2号>胡杂5号;苗高、地径及叶甲数量与感病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上游灰胡杨种群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中最古老、最原始的木本植物,也是新疆干旱荒漠区的主要建群树种和珍贵的抗逆种质资源.灰胡杨生长慢、抗逆性强,已成为抵御风沙、遏制沙化、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绿洲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19.
额济纳绿洲不同树龄胡杨狭叶和阔叶耐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压力室技术对胡杨幼苗、幼树和成熟胡杨的狭叶和阔叶测定,绘制PV曲线并利用相关公式计算不同树龄胡杨狭叶和阔叶的水分参数,同时结合角质层蒸腾和气孔蒸腾测定结果研究胡杨狭叶和阔叶耐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胡杨阔叶的耐早性强于狭叶,二者的耐旱方式存在差异,阔叶渗透物质含量高,忍耐低渗透势的能力强;狭叶主要通过高弹性的细胞壁维持膨压,其忍耐低渗透势的能力不及阔叶。成熟胡杨无论狭叶还是阔叶主要的水分散失形式是气孔蒸腾,体内的水分平衡主要通过气孔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