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红松、胡桃楸人工混交林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核桃楸人工混交林到底怎么样?和纯林相比,到底存在着哪些潜在优越因索?哪种混交比例好?在营林事业上有没有推广的意义?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1979年秋,对我县热闹林场的红松、核桃楸人工混交林进行调查研究。从九月五日开始到14日外业结束。选择不同的混交比标准地13块,作了138株解析木,标准地总面积12000平方米。经过内业整理分析,混交比红五楸五生长的最差;红六楸四红松生长的较差;红七楸三;红八楸二红松生长的比较好;但都较红松纯林生长的差些。从红松、胡桃楸二者蓄积的总和来看,红八楸二、红七楸三都高于红松纯林的蓄积。土壤肥力混交林高于纯林。本文重点介绍红松、胡桃楸人工混交林各种不同混交比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2010年在草河口地区进行了不同混交类型造林试验,通过对9年生试验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柞(Xylosma racemosum)、红松(Pinus korai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混交林中的红松树高、胸径生长都明显高于红松纯林,红松、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 Kuzen]混交林红松生长于红松纯林相比无显著差异。红柞、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土壤与红松纯林相比,土壤蓄水能力增强,养分含量增加,红松、落叶松混交林与红松纯林相比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差异。红柞、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红松属果材兼用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红松种子、红松木材的价值和市场需求不断攀升,辽东地区广大林农营造红松果材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在红松果材林培育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和问题,影响了红松果材兼用林的建设和发展,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林分结构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Pinus koraiensis)是地带性顶极植被.本文以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林分类型分布的斑块和年龄特征、垂直分布特征,论证郁闭度对红松群落数量、幼林生长群落的影响,阐述不同林分类型对红松天然更新的影响、上层林冠抚育对红松幼树的影响、上层林冠抚育强度对红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证明:透光抚育为红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上层抚育可显著提高林冠下红松幼树的高生长、地径生长和保存率,提出了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生态修复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我所有红松人工林5.6万余亩。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战斗岁月,这些人工林在工人群众的精心培育下,已经茁壮成长起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受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在经营技术上迷信洋人,生搬硬套“穿着皮袄露着头”的所谓生物学原则,迟迟未能对红松人工幼林进行解放透光,阻碍了红松的生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工人群众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深入调查研究终于摸清了红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基本情况:①红松在稠密的灌木丛中,生长发育不良。②红松在全光下生长虽快,但结  相似文献   

6.
红松生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黑龙江省伊春林区99株红松解析木作了树高、胸高直径和材积生长过程方面的分析研究,找出了它们生长的规律性。伊春林区天然林ⅡⅢⅣ地位级的红松,69、65、51年生时达到树高连年生长量最高期,连年生长量最高值分别为0.31、0.28和0.23米。100、92、93年生时达到胸高直径连年生长量最高期,连年生长量最高值分别为0.44、0.41和0.36厘米。170—180年达到材积连年生长量最高期。从分析红松的生长过程可以看出,最初50年红松生长的好坏对红松生长影响很大,所以加强对红松林的早期抚育,对促进红松速生丰产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小兴安岭地区顶级地带性植被阔叶红松林资源逐年锐减,因而其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小兴安岭红松的年轮与气候进行相关分析发现:1980年前红松径向生长有明显的加速趋势,1980年后红松的径向生长呈较显著下降趋势。温度是小兴安岭红松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受月最低温度的影响,红松径向生长与上一年生长季初期(4月)、上一年冬季(12、1月)以及当年生长季的初期(4月)及当年生长季(6月的)月最低温度显著正相关。降水对红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明显弱于温度。红松径向生长与上一年生长季(5月)及当年生长季(6~7月)温度的相关性由升温前的正相关变为升温后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红松球蚜的发生与树龄和林分光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小兴安岭红松pinus Roraiensis上有3种红松球蚜危害即红松叶球蚜Pineus cembrae pinikoreanus,红松枝缝球蚜P.cladogenus和红松皮下球蚜P.cortecico-lus。它们在红松的各生长阶段接替发生。一般说,红松叶幼苗至10年生以下的幼树,红松枝缝球蚜则多发生在10-30年生的红松上,但一般情况下,二者常伴随发生。40年生以上的红松则只受红松皮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小兴安岭红松pinusRoraiensis上有3种红松球蚜危害即红松叶球蚜Pineuscembraepinikoreanus、红松枝缝球蚜P.cladogenus和红松皮下球蚜P.cortecico-lus。它们在红松的各生长阶段接替发生。一般说,红松叶球蚜危害幼苗至10年生以下的幼树,红松枝缝球蚜则多发生在10-30年生的红松上,但一般情况下,二者常伴随发生。40年生以上的红松则只受红松皮下球蚜危害。红松叶球蚜为强喜光性种,因此在皆伐迹地和光照条件较好的林内或林缘发生严重,后二者则次之。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100株原始红松林内树高小于14m的红松解析木,分析了林下红松生长类型,林下红松生长与上层结构因子的关系,林下红松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林下红松生长可划分为恒定型、下降型和上升型。被自然淘汰的林下红松皆属于恒定型和下降型。林下红松的生长受上层林冠结构因子的制约,没有合适的结构条件,林下红松很难存活。研究得出了天然林冠下红松被压木能够上升到上层林冠所需胸径、树高、树冠面积、边材宽、冠长/树高等形态学指标的最低极限值。  相似文献   

11.
辽宁人工红松林主要病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松材质优良,生长迅速,为珍贵造林树种之一。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东北地区人工栽植了许多红松。但出于树种单一,造林及经营措施不宜等弊病,随着大面积人工红松林相继成林,病虫害种类逐渐增多,危害亦日益加重。草河口林区是我国研究人工红松林的重要基地之一,境内生长有国内林龄最大的人工红松林。几年来,我们以草河口林区为中心,对辽宁东部山区的人工红松林病害做了一些调查和采集工作。为了系统地了解辽宁人工红松林病害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调查也  相似文献   

12.
红松果材兼用林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哈尔滨市郊的黑山林场和丹青河林场内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标准地调查法,研究了最适宜红松林生长的混交模式,林分条件(林分密度、土壤、坡度)对产果量的影响,以及抚育间伐模式对红松生长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松+黄檗混交对红松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林分密度1 000株·hm-2左右红松生长发育最适宜;中下坡位和厚度较高的土壤更有利于红松的生长发育;抚育间伐模式对红松的影响是透光伐+疏伐+卫生伐透光伐+疏伐透光伐不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13.
<正> 红松是我国珍贵用材树种之一。为扩大红松用材林基地,东北林区已营造了大面积的红松林,也积累了许多好的造林经验。但是,人工红松林林木分杈现象,仍是人们极其关注的问题。1985—1986年,我们在桓仁县八甸子乡大南沟村办林场进行定位研究,在本溪县草河口试验林场做辅助调查,从树高生长角度对红松分杈现象做了一些探索。一、试验区自然概况试验区设在大南沟林场的严家大坡、学校山场和大西岔三处人工红松纯林中,林龄分别为10、7和5年。该林场约位于东经124°5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红松、油松、落叶松人工林及次生林皆伐迹地上红松幼林的生长和土壤养分含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红松迹地上更新的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幼林生长缓慢,土壤养分含量低;次生林和油松迹地上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0%以上,幼林生长快,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落叶松迹地上红松也能正常生长。指出营建红松速生丰产林,应以次生林皆伐迹地为其最佳宜林地。红松采伐迹地不应继续营造红松,应以改善林地条件、恢复其生产力为目的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5.
通过红松与樟子松的异砧嫁接,保持红松原有的特性,继承樟子松一些优点实现生物学特性的互补,解决红松在城市绿化中的问题,推广红松在城市的绿化。  相似文献   

16.
林口林区的原始阔叶红松林是地带性顶极群落 ,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大。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与严重破坏 ,形成了大面积低、中密度的杨、桦、柞、杂木天然次生林 ,趋向中性和耐荫的硬阔叶林阶段 ,并顽强的、缓慢地向阔叶红松林方向发展。目前仍处在原始阔叶红松林的弹性极限之内。在天然次生林下和林间空隙小生境 ,最适宜红松的更新与生长。当前次生林中缺少红松种源 ,只要在空白生态位上人工栽植红松壮苗 ,保留天然阔叶树 ,并适时适法进行抚育 ,为红松生长创造上方适光和侧方庇荫的环境条件 ,就能尽快恢复接近自然的阔叶红松林  相似文献   

17.
人工红松林改建母树林是解决当前红松种子供需矛盾和加速资金周转重要战略措施之一。国内外学者早有把红松当果树经营的报导,而且有了成效。如俄罗斯已大面积改建红松用材母树林和红松坚果林;朝鲜营建红松食品林;我国自古就把松仁当果品和补品用。把现有人工红松林改建母树林,在短期内,成为稳产、高产的红松采种基地,满足国民经济对红松种子的需求,我们还是新的偿试,尚无成熟经验。  相似文献   

18.
西伯利亚红松造林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伯利亚红松3个种源与当地红松高生长量的比较,分析在长白山系汪清林区内不同种源西伯利亚红松与当地红松的生长差异,确定了托木斯克州种源适合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经11 a研究,初步掌握了该树种幼年期生长规律,摸索出一整套西伯利亚红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9.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优良的生态经济型乡土树种,随着近年来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采用嫁接繁育红松在苗木生长和促进结实等方面较实生苗繁育更具优势,尤其在红松更新面临困难时,嫁接苗繁育更要受到重视。文章根据大边沟林场近10 a红松嫁接苗造林管理经验,重点总结了红松苗嫁接、造林、管理方法和经济效益,并对嫁接的红松与常规红松林的优势做了简要分析,旨在为当地红松林管理和生产提供借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红松原生于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径126°以东,北纬41°以北的地区,树干高大挺直,木材轻软,不易挠裂,耐腐朽,抗压力强,是优良的建筑、交通、矿山、机械和国防工业用材,也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但是红松能不能在我省生长,长期以来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1973年以来,我们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东北比较接近的宽城县都山林场进行了红松引种育苗试验,播种三次,用种2400多斤,育苗3.05亩。除1973年第一次播种的一亩红松因种子处理不当未成苗外,1974年播种的1.08亩和1976年播种的0.97亩,均出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