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世代分化现象 ,测定了卵期、幼虫和蛹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 90 %左右个体为 1年 1代 ,1 0 %左右个体因卵孵化较迟 ,翌年有效积温仍未满足发育需要而形成 2年 1代。卵期、幼虫和蛹期及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 1 .9± 1 .0 9℃、1 5 .2± 1 .87℃和 1 3.4± 0 .30℃ ,有效积温分别为 1 98.1± 1 5 .1 7日度、1 2 31 .89± 99.95日度和 1 2 6 4.2± 1 88.2 8日度  相似文献   

2.
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等多种鳞翅目(Lepidoptera)食叶害虫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本文对该蝇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日本追寄蝇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2℃、8.86℃、7.81℃、9.88℃,有效积温分别为59.89日·度、100.2日·度、189.47日·度、20.43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15℃,有效积温为383.25日·度。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枣粮间作地中枣树红蜘蛛──截形叶螨的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4个虫期在自然变温下的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卵的发育起点温度14.8±1.56℃,有效积温为39.3563日度;幼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1.5±2.73℃,有效积温为27.84日度;前若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1.0±2.089℃,有效积温为42.1347日度;后若螨发育起点温度为12.8±1.87℃,有效积温为37.1日度;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1.2±1.836℃,有效积温为116.2446日度。年发生13代。  相似文献   

4.
蒙古跳甲是广泛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食叶性害虫之一,危害多种寄主植物,特别是对沙柳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对其发生期进行预测预报,室内测定了蒙古跳甲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蒙古跳甲卵、幼虫、蛹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6.7±1.9°C、4.8±0.4°C、4±0.8°C、5.6±0.7°C;有效积温分别为181.9±25.3日度、237.5±3.9日度、153.3±8.6日度、706.1±30.8日度,据此估算出蒙古跳甲在鄂尔多斯市1年发生2~3代.  相似文献   

5.
榆紫叶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通辽地区榆紫叶甲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幼虫期为5龄。在15~20℃变温条件下,卵期为8天;在19-26℃变温条件下,幼虫期为18.5天。雌成虫在19~26℃变温条件下,1次产卵平均为19.46粒,1年可产卵678粒,卵的孵化率为98.06%。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多选择三年生以上杨树刻槽、产卵,树种不同其为害程度不同,产卵刻槽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卵期13天,蛹期15天,卵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21.8±0.69℃和15.89±1.14℃,有效积温分别为77.09±8.08日度和144.23±17.5日度;根据刻槽与卵的形色变化和蛹的颜色变化分别将卵、蛹的发育分为4个阶段和4级。利用期距法、有效积温法及物候法可预测各虫态的发生期。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粉蚧有效积温及其在国内可能扩散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恒温条件下直线回归法,对湿地松粉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蚧完成1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8±1.0℃,最适发育温度为24~25℃,有效积温为1042.9±88.4日度;粉蚧向北扩散,在华南地区为年发生4代区,在长江以南地区为年发生3代区,在黄河以南地区为年发生2代区;粉蚧的最适生境在湖南省、江西省中南端区域  相似文献   

8.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广州1年完成4世代,以幼虫和蛹在虫瘿内越冬,第1代至第4代的历期分别为100,64,68,133 d.在变温状态下,发育起点温度0.00±0.03℃,有效积温1776.40日度.在我国华南桉树种植区,海南岛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为年发生5世代区,海南岛中部和北部、广东省全境、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区、云南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自然变温和人工变温条件下,测定樟子松木蠹象(Pissodessp.)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方法。经测定,卵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10.63±0.38℃、80.17±7.61日度;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11.63±1.32℃。201.69±37.63日度;蛹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13.58±0.94℃、93.99±10.18日度。并对有效积温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柑桔褐带卷蛾的人工饲养,得到其发育的历程,通过计算:卵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10.8温日度;幼虫发育起点温度为。℃,有效积温日度;蛹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73.5955486.212.6104.3日度;成虫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日度;整个生活史的发育起点温度为℃,有效积温日19.022.712.3704度,通过相关系数的测验,证实了发育速率与温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人工接种和连续跟踪调查,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5 ~28.6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成虫、虫瘿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79,10.25,10.21℃,有效积温分别为53.42,749.73,811.75 d·℃.该虫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09年发生代数的理论值为5.23代,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杨小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9年研究了洞庭湖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杨小舟蛾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洞庭湖地区一年发生7~8代,以蛹在地面枯枝落叶层、疏松浅土层或缝隙中越冬.第1~7代平均历期分别为39 d、28 d、26 d、23 d、25 d、29 d、32 d.4月上中旬、5月中旬、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中...  相似文献   

13.
在室内变温条件下,对白跗平腹小蜂的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蜂整个发育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61℃±2.04℃,有效积温为470.64日·度±43.14日·度.  相似文献   

14.
松突圆蚧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龄若虫6 912±0 2268℃,2龄若虫10 59±0 5329℃,蛹期11 27±0 9715℃,雌成虫期11 77±1 0422℃,整个生活史9 60±0 5387℃;有效积温分别为:1龄若虫205 04DD,2龄若虫165 53DD,蛹期76 31DD,雌成虫期381 24DD,整个生活史797 22DD。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温度对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 Meyrick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温度下(19~37℃)麻疯树柄细蛾各虫态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19~34℃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7℃时,卵不能孵化。在25℃下雌虫和雄虫平均寿命最长,分别为5.94 d和5.22 d。在25~34℃范围内,温度对雌虫产卵量无显著影响,但平均产卵量(44.4粒/雌)明显高于低温区19~22℃的平均产卵量(16.9粒/雌)。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391,6.312,8.014,8.874℃,世代有效积温为294.183日度。  相似文献   

16.
对云杉八齿小蠹寄生为害期有效积温的研究结果表明:云杉八齿小蠹自成虫蛀入寄主树皮下时开始至下一代新羽化的第1头成虫羽化后扬飞时止,其有效积温为195.415日度±10日度,发育起点温度为18.294℃±0.2℃,平均历时50.2 d。  相似文献   

17.
柳兰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春进行柳兰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柳兰在长春能够安全越冬,生长发育正常,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新芽萌发出土、展叶、现蕾、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时间较原产地分别提前了4d、6d、17d、23d、31d和30d,各物候相起始时≥10°的有效积温分别为78℃、84℃、410℃、590℃、679℃和1104℃。始花时整个花序轴平均长度12.2cm,平均着生花54.3枚,花序最长者达32.4cm,着生花76枚;花开放时植株平均高57.1cm,最高达到104.0cm;植株高生长定型时,平均高128.0cm,花序平均长度为46.8cm,每个花序平均着生花87.8枚。  相似文献   

18.
实验测定了明纹柏松毛虫在17℃、21℃、25℃、29℃、33℃、37℃, RH 75%、光周期L:D=16 h:8 h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和速率。结果表明,(1)温度升高,明纹柏松毛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缩短,发育速率提高;(2)在17℃下完成整个世代需要297.8日,在33℃下完成1代则减少到122.3日。  相似文献   

19.
低温胁迫对蓝莓枝条呼吸作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蓝莓枝条不同部位的耐低温能力,利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了蓝莓1年生枝条尖端、1年生枝条基端和2年生枝条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蓝莓不同部位枝条的各生理指标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生理指标的相关系数差异较大,即蓝莓枝条不同生理过程对低温的敏感性明显不同。其中,0℃时1年生枝条特别是其尖端的呼吸速率明显高于2年生枝条,但其呼吸作用对低温也特别敏感,当温度降低到-10℃时即均发生明显的降低,且1年生枝条尖端的降低幅度最大。另外,低温胁迫下1年生枝条尖端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也明显大于1年生枝条基端和2年生枝条,即1年生枝条尖端对低温胁迫更为敏感。低温胁迫下不同部位枝条虽可以通过增加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增强SOD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方式来提高其抗寒能力,但当温度降低到-40℃时,不但抑制了蓝莓1年生枝条尖端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并且1年生枝条尖端和基端的SOD活性较-20℃时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即-40℃时1年生枝条特别是其尖端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其蓝莓在我国北方大兴安岭地区易发生冻、干梢现象的主要原因。而1年生枝条基端和2年生枝条具有较强抗低温能力的原因除了其本身代谢活性较低,对低温不敏感外,低温下有效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在降低其膜质过氧化程度和电解质外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