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村子后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山坡上一层一层的果树郁郁葱葱,一股甜甜的清香从山坡飘向村子,飘向田间。这就是玉溪市研和区可宫乡经济果木种植专业户师天定承包的果园。师大爹的果园是以栗子树为主,四千多棵栗子树把一大片山坡遮的密密实实,每年要产近两万斤的栗子。近年来师大爹为了使栗子树产量提高,栗子颗粒增大,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验。他把栗子树靠种子的传统繁殖法改为嫁接法:用从湖北引进  相似文献   

2.
正古树是有灵气的。一棵古树是一个村子的灵魂,一个枝桠代表着一个生命,有古树的村子就有灵气。走进重庆市革命老区石柱土家山寨,树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高大挺拔的古银杏、古黄桷,千姿百态的古马桑、铁坚杉,珍稀名贵的古乌桕、红豆杉……随处可见"世间难寻百岁人,山中难觅千年树"的古谚语,在有"原始森林"之称的石柱县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3.
专家点评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是中国最大的林海,中低山波状起伏,春天一片嫩绿,夏季则呈现碧海绿波,秋季又是一片金黄。这片林海为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现又恢复了青春。李渤生大兴安岭中的"兴安"系满语,意为"极寒的地方";大兴安岭的"岭"即满语"阿林",意为山。大兴安岭多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8℃,最低气温为零下52.3℃,是全国最低气温记录;地形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陡西缓,属浅山丘陵  相似文献   

4.
大新县思城乡维新村是一个美丽的南疆边境乡村。村子三面环山,山山相连,山高林茂,其后龙山重重叠叠向远方延伸,各种灌木和杂草旺盛地生长着,藤蔓四处攀援,树林的深处不时传来了愉悦的鸟鸣声。维新村副屯长黄勇卫说,林子密了,各种动物又回来了,狐狸、山老鼠等小动物不说,莽蛇就经常在林中出没。  相似文献   

5.
这里是石头铺就的世界。山连山,石叠石,山石把村子围得严严实实。村子里的人,不站到山顶上,永远也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这里人们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却总是填不饱肚子.有人不得已到外面去闯荡,留下来的在这里苦熬.有许多时间,人们只能袖着手倚着石墙看山,目光被山岩碰回来,又落到石头上。在石头上看来看去、终日在石头上过活的人们,心里也好象装着一块石头,沉颠颠的.这里,就是赤峰市喀喇  相似文献   

6.
冬天,糯黑村依然是绿茶色的山,只有那无雨的水焕发的酽酽绿绿,知了这是北方万籁俱寂和沉默的季节。这是云南冬天的糯黑村,美丽的绿色中只有些许淡黄,依如我曾经梦中的植物的故乡。糯黑村,据说,这已是一个生态村,因为自然植物和这个小村子的人和谐了很长时间。村子的人,如看护母亲,疼痛和喜悦她的悲伤和丰收。城市早已都市化,农村天天也城镇化,相同的布局和风格,如流行的潮流,每个房前屋后设计花园,人工用心堆造,只能如此,地球现也只是一个村子了。我的视野一天天麻木,一天天呆滞。我叹息精灵不再出没,没有山水精华的大地之母,我的天使不会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讲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园理念,在自然中利用地形地貌并通过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整合,获得赖以生存的栖居之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结合传统中医理论,探寻和挖掘康养文化在拙政园中的生成背景与造景表达。进行康养思想五个方面的解析,分别是相地合宜—"培土"、植物配置—"植木"、筑山理水—"引水"、精在体宜—"炼金"、意在心生—"育火",总结拙政园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康养理念和营造内涵。  相似文献   

8.
《森林与人类》2014,(12):147-147
<正>婺源县思口镇延村,村前是川流不息的思溪河,村后是"火把山"。延村南北两面的山在村东互相逼近,挤成斜向东北的峡谷。村西是水田,一条溪水经思溪而来,贴村子南缘向东北冲进峡谷。明末清初,婺源的徽商差不多垄断了中国的茶叶和木材生意,而延村思溪是当时江南的茶叶和木材集散地。从前列列木排顺着这条思溪水,漂向思口,漂向婺源,下鄱阳湖,运达长江。延村的树有枫树、楠木、槐树、杉木、马尾松等,山体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有10多株上百年的古树。古树中有"榕柏同根"的奇观:一株榕树和柏腊树生长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人间胜境在雾灵,京东最高的山雾灵山,海拨二千一百一十六米。人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大山底下有奇景。雾灵山西麓有一山人称它为“老婆山”,这老婆山是从大山旁生出来的小山。坐北朝南,看上去和旧社会时的农家老太婆的头相、体态、姿式一模一样,特别醒目的是山顶的那块巨石,好似头上梳着一个髻。因此,就都叫这座山老婆山,如今这山已座落在水里,此处在一九八四年十月,建成了一座库容二千万立方米的水库。因为大坝西侧的村子叫遥桥峪,所以人们就叫这座水库为遥桥峪水库。遥桥峪水库又称“雾灵湖”,座落在雾灵山的西侧,群山环抱,犹如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0.
我们林场场部后面一带山峦叫老黑箐山。历史上,这一带都是大森林,树木遮天盖日,走进山箐抬头看不见青天,远远望去,树林子绿得发黑,所以叫做老黑箐山。树多水自旺,山下刘家营等几个村子人畜和农田用水绰绰有余。可是好景不长,因为这一带的山林遭到一年比一年更严重的乱砍滥伐,老黑箐山被糟踏得面目全非,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水源干涸,山下建的松茂水库淤积变浅,蓄水量不断下降,然而乱砍滥伐依然屡禁不止。 1982年,呈贡县落实自留山和责任山的工作全面展开。也真有些巧,我家的自留山、责任山和集体的1200亩老黑箐山连在一起。改革开放,不少人离乡外出致富发了家。我思前想后,决定从长远着想,在林业上施展才干,只要老黑箐山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1.
就会泽县而言,我去过的村子很多,但给我留下太多印象、太多牵挂、太多感动的村要数会泽县娜姑镇的炭山村,它给我铭记了太多的记忆:炭山倚山傍水,但所倚的山是很陡的沙石山,因被雨水冲刷得沟壑纵横,斑斑驳驳,常年累月只能长点茅草,不要说人,猴子都难攀登得上去;  相似文献   

12.
加快太行山、吕梁山造林绿化步伐,全面推进"两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重点和难点是"两山"阳坡和半阳坡。分析了"两山"森林生态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两山"森林生态建设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分析了布依族石板房聚落的景观格局特征,即"山—林—人—地—田"的人居环境模式、"小聚合、大分散"的聚居空间格局,以及"线性发展"的聚落分布趋势和"垂直分层"的生态特征;然后深入分析其对相地选址、自然资源、气候与自然灾害、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良好生态适应性;最后提出布依族石板房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借鉴与启示,以指导当前的城市与村镇建设。  相似文献   

14.
荷塘童趣     
荷塘,我们的村子。因村子里有一片荷塘,遂取名荷塘村。 荷塘横在村子当中,把千余人的村子南北隔开。村里人沿塘而居,两岸住满了人家,仿若荷塘是最为值得信赖的依靠了。  相似文献   

15.
正距浙江省衢州市区16公里外的柯城区沟溪乡,有一座名叫"余东村"的小山村,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子里生活着一群农民画家,他们用自己的巧手将村子装点成了一幅画,使其成为了位居全国十大画村之一的知名村庄。你或许并不知道,十多年前余东村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村,它到底是如何成名的呢?故事还得从2004年那个普通,现在看来却意义非凡的夏天说起。  相似文献   

16.
心中的树     
老豆 《湖南林业》2011,(12):1-1
冬日的阳光洒在脸上,温暖就从天而降。一片绿色映入眼帘,惊讶中却夹杂着熟悉。层层叠叠的枝丫向四周伸展,密密麻麻的翠绿闪着金光。在寒冷的季节里,绿色格外显眼,不禁让我心中一阵颤抖。如此熟悉的情景似曾相识,尘封记忆像海浪一样撞击着心底。童年是在老家度过的。高高的山峦连绵起伏,山与山的缝隙处蜿蜒着一条条清凉透亮的溪流。从晨曦初微到暮色笼罩,哗哗的小溪永不疲倦地唱着。终于在山的拐弯处细流汇成了家乡的生命河。河两岸梯田如织,沿山而上围绕着善良淳朴的人们。村里唯一的学校就坐落在村子的边上,  相似文献   

17.
故乡     
我的故乡位于县城西北面一条狭长的山沟里。从沟尾到沟口也不过七八里 ,主沟的两侧布满了大大小小二三十条小毛沟。村子就建立在沟西一片比较平缓的山坡上 ,坐西北向东南 ,全村四五百口人都姓郝 ,顾名思义所以叫郝家沟。我小的时候 ,故乡可以说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山庄。碧兰的天空 ,清澈的小溪 ,众多的野兽 ,烂漫的山花 ,清新的空气……这一切虽然已过去了数十年 ,但至今仍是那样的熟悉。当年我们村子里地多人少 ,土地分布在沟两侧的山洼里和东西垣上 ,沟前沟后的山坡上、毛沟里都长满了千奇百怪的灌木林 ,河沟中则长满了高大挺拔…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平江县全面推行山长制实施方案》正式下发实施。县级全面推行"山长制",这在湖南省是首开先河。根据"山长制",平江县将设立总山长、副总山长、县级山长、乡镇山长、村级山长,构建起"统筹在县、管理在乡、运行在村,责任到人"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机制。"山长制"还将当地森林资源保护核心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  相似文献   

19.
卢技群 《森林与人类》2014,(12):110-111
<正>宜丰县潭山镇洑溪村古名沙陇村,村子整体朝向为坐北朝南。在村子北面保存有一条至今有1000多年的风景林带,村民俗称风水林。相传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吴氏族民迁入此地建房兴村。兴村之初,村里并不安宁,常有风灾损民房,水灾毀庄稼,人丁不旺,六畜不顺。后村人请风水师指点,才知村子属平阳之地,又紧依耶溪河岸,易染"风雨煞",需在村后东西向修筑一堤并栽上树以"把风水"、避煞。于是村民按此指点,在村后修筑了一条长800多米、宽3.5米、高3米的风水长廊。后来村里果然风调雨顺,人财兴旺。因而世世代代村民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中国特有山水文化中"山"元素的特有属性,包括山形、山势、山色、山影、山音、山象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园林理法中借山的理法和意境表达。即借山入画,是在一定的视线控制下,远借山体,以山入画;借山俯合,是俯借山体,形成风景园林谋篇布局中的"合"空间,达到旷达通明的意境;借山问道,是仰借山体,并且结合"一池三山"的风景园林特定布局形式,意在体现风景园林中寻访仙境的美好愿望;借山寓意,多是通过比兴的手法,了解山体蕴含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