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油松低效林改造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选取大同市云冈林场油松近熟低效林,设置3个处理,对比分析低效林改造后各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各处理间0~20 cm土层土壤pH、全磷含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1组(抚育间伐)土壤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T2组(林下清理)和对照组(P<0.05);T2组土壤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T1组和对照组(P<0.05)。在进行油松低效林改造过程中,抚育间伐有助于提高土壤氮磷含量,林下清理则有助于提高钾素和有机质含量。所以,为进一步改善油松低效林土壤养分状况,应采用抚育间伐与林下清理相结合的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2.
木麻黄低效防护林成因分析及其更新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木麻黄低效防护林生长综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导致木麻黄低效林的成因。调查结果表明:低效林是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立地条件较差、林木自然衰老及灾害和病虫对木麻黄林的破坏;社会因素主要有造林树种的立地选择不当、造林材料的遗传性不高、苗木质量低下、林分密度和土壤管理不善以及人为干扰对林分的破坏等。针对木麻黄低效林的形成特点和原因,总结提出木麻黄低效林更新改造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大兴区低效林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北京市大兴区低效林的实际状况、形成原因、林分位置、功能需求等,将低效林分为杨树用材低效林、农田林网防护低效林、城镇周边功能低效林、绿色通道景观低效林和城镇行道树景观低效林等5种类型。针对各类型低效林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型低效林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期为类似低效林的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低效林改造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低效林的大面积产生严重阻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介绍了低效林的概念, 分析了自然因素、人为干扰等导致低效林形成的主要原因, 将低效林划分为低效防护林和低质低产林, 提出一系列低效林评判标准, 讨论了补植补播、调整改造、封育改造、效应带改造等主要的低效林改造方法, 最后指出低效林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浪底库区低效刺槐防护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庆海 《河南林业科技》2011,31(1):39-40,43
黄河小浪底库区北岸的刺槐林是黄河水源涵养林,分布面积较大,由于受气候、土壤、森林病虫害、树种选择不当、树种单一、近成过熟林未能及时采伐更新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大面积的低效林.根据低效刺槐林分布的具体位置和林相特征,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选择树种、营造混交林、培育复层林;合理采伐、补植补造;综合抚育、全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低产低效林现状,确定了低产低效林改造对象,阐述了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技术,最后对改造的低产低效林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7.
低效林大面积产生,将严重阻碍林业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介绍了低效林的概念与类型,提出低效林评判标准,分析了自然因素、人为干扰等是形成低效林的主要原因,论述了补植、择伐、复壮改造等主要的低效林改造方法,最后提出低效林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核桃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核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日常种植过程中,核桃挂果后的低效林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核桃种植推广,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分析核桃低效林产生的成因,如重栽轻管问题突出、土壤管理不力、树体管理不到位、缺乏精深加工等,并分别从土壤耕翻管理、核桃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提质增效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兴和县低效林的现状、成因及改造模式,旨在强调低效林改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不断加强低效林的改造,提高低效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六盘水市低效林改造实践过程中,分析了低效林的类型、成因,提出了适宜当地的近自然经营型低效林改造模式。总结了相应的改造措施,提出了低效林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黄栗树林场为例,介绍了皖东江淮丘陵地区国有林场低效林的现状,客观分析了低效林产生的原因,指出了低效林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探讨了国有林场低效林改造的技术路径,以期为其他相似地区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兴低效林更新改造成果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大兴区杨树用材低效林、农田林网防护低效林、城镇周边功能低效林、绿色通道景观低效林和城镇行道树景观低效林等5种类型低效林改造成果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改造杨树用材低效林3 979.4hm2,累计增加碳汇543 814.8t,折合价值3 262.9万元,木材价值增加31 662.6万元;改造农田林网防护低效林2 897.5km,防护农田45 302hm2;改造城镇周边功能低效林312.2hm2,为周边社区的几十万市民提供了多处自然、健康、和谐、可持续的休闲游憩场所;改造绿色通道景观低效林217km,绿化面积2 887.3 hm2,为人们营造了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富有动态美、韵律美的出行环境;改造城镇行道树景观低效林133.5km,为城镇居民提供了更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3.
试论低效林的涵义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林业与人类关系的角度,给出了低效林的定义;建立了低效林效益函数;提出低效林的类型划分方法;确立低效林的命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林分的生长过程、形成原因和功能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杉木低质低效林综合等级的判别函数,将林分划分为四种类型极低质低效型、生长潜力型、低质型、综合低质低效型.对林分立地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杉木生长的因子根据其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坡位、土壤厚度、坡度和坡向.它们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根据对各等级的林分生长过程及其立地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划分杉木低质低效林的技术参数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从低效林改造的必要性出发,论述了当前低效林改造过程中的难点,并就如何提高低效林改造的成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为低效林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紧张,为了水资源有效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的保水作用就至关重要,但由于我国林种资源较差,加上人为的一些破坏等外因,导致大批的低效林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立足于低效林产生的影响,结合低效林的成因,进行低效林改造技术的探讨,以期为低效林的改造寻找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范围内的林地为调查对象,通过适当的调查方法全面普查林地的林分状况,排查出符合低效林标准的林班,建立低效林改造的项目库,按标准区划不同的类型,每个不同类型的低效林采用不同的森林经营改造技术措施。探索出低效林改造的森林经营措施,为后续播州区的低效林大规模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长江中上游低质低效次生林改造途径,摸索综合评价土壤肥力及林分土壤发育状况的方法。研究了次生林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次生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中,随土层加深,其数量迅速减少;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相差很大,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的数量多而针叶林的数量少;土壤酶的活性以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强.  相似文献   

19.
正一、低效林改造对象核桃低效林改造林分年龄为4—6a,树高较同期种植采取正常经营管理的林分的平均树高低30%以上;或地径较同期种植采取正常经营管理措施的林分的平均地径低30%以上。二、改造方式方法根据《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采取复壮改造方式,方法主要采用施肥间作法、排涝防旱法、除杂松土法等。三、改造技术措施通过采取土壤管理和树体管理技术措施,加强林地管理以恢复林木的正常生长,复壮现有林木。  相似文献   

20.
陕北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长与土壤干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南北 6个人工刺槐林样地进行标准地调查 ,结合树干解析与土壤含水量资料 ,分析了人工刺槐林树高、胸径、材积等指标的生长状况与土壤含水量亏缺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含水量的亏缺程度与刺槐林的生长有明显的一致性。南部的宜君降雨充沛 ,土壤含水量基本没有亏缺 ,没有产生明显的土壤干化现象 ,相应刺槐林的生长状况良好 ,没有产生衰退迹象。随着降雨量的减少 ,从富县开始 ,土壤含水量发生了严重程度不一的亏缺现象。富县样地因水分亏缺而形成的干化层已影响到了人工刺槐林的生长 ,林分已有了衰退的迹象。样地吴旗、安塞、绥德和米脂则土壤含水量亏缺严重 ,形成了明显的土壤干化层 ,并且严重影响到了人工刺槐林的生长和发育 ,导致人工刺槐林成为低效低产林 ,限制了林分的生态防护效益 ,说明这些地区属于不适宜人工刺槐林生长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