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分析了红地球葡萄的采前管理及注意事项,从葡萄的采收、包裹、入库、封口温度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红地球葡萄保鲜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红地球葡萄整地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优质丰产无公害栽培技术,对河南中部地区栽植红地球葡萄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霍城县1996年引进红地球葡萄,1998年栽植80 hm~2。该产品1999年在昆明世博会上荣获金奖。2000年,霍城县大力发展红地球葡萄产业,栽培面积增至0.13万hm~2,获得红地球葡萄之乡的美誉。霍城县发展绿色健康红地球葡萄具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空气和水无污染、干旱少雨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霍城县红地球葡萄已有20年的栽培历史,发展历程亦有波折。其生产初期不使用拉长剂、膨大剂,  相似文献   

4.
研究提出了适宜祁连山海拔2000~2500m浅山区红地球葡萄设施延后栽培过程中的温室建造与苗木定植、葡萄开花前、开花后及采收后的树体管理、水肥管理、病虫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红地球葡萄为原料,探讨其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红地球葡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80%的乙醇作提取剂,pH值为3,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9。并对红地球葡萄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色素在pH为2~6时相对稳定,耐热性较好,耐光性也较好;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中Cu2 、Fe3 、Fe2 对色素的色泽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但M g2 对红地球葡萄色素有稳定作用;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 a2SO4对色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园地选择、规划建设、栽培架式、定植密度、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阐述了金沙江河谷区红地球葡萄优质、安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设施延后栽培对红地球葡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斌 《经济林研究》2012,(4):109-112
为了了解设施条件下红地球葡萄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葡萄设施延后栽培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设施延后栽培和露地栽培的3年生红地球葡萄的生育期、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果实产量进行了观测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设施延后栽培的红地球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比露地栽培的高,而其胞间CO2浓度比露地栽培的要低4.17%;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比露地栽培高,而叶绿素b比露地栽培的要低4.83%;红地球葡萄的单穗商品果粒数、单穗商品果质量、果穗总数和平均单穗质量均比露地栽培的高;而单穗烂果的个数和质量,设施延后栽培比露地栽培的分别低17.88%和27.96%。  相似文献   

8.
在综述敦煌葡萄栽培历史和现状的同时 ,对该市引种以红地球为主的美国优质品种的适生性、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充分发挥敦煌地区的光、热等自然资源优势 ,发展红地球等优质葡萄品种切实可行 ,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不同微肥处理对设施‘红地球’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后第10~20天是葡萄果实迅速膨大的最关键时期。为了探明微肥对设施‘红地球’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以4年生设施‘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K、B、Ca、Zn、宝力丰、腐殖酸、氨基酸微肥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果实迅速膨大期喷施1~2次K、B、Ca、Zn、氨基酸、腐殖酸混合微肥,可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设施‘红地球’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10.
对红地球葡萄不同冬季修剪方式下其萌芽率、成枝率、果枝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母枝不同剪口粗度下剪口芽果枝率进行了调查,最终确定了红地球葡萄的冬季修剪方法,即中短梢结合,且剪口粗度1.0~1.2cm.  相似文献   

11.
龙眼葡萄在涿怀盆地有悠久的历史,其抗寒性、抗旱性较为突出。为了克服贝达做砧木改接红地球葡萄导致的"小脚病"和"黄叶病"的严重发生,该文研究使用当地的主栽品种——龙眼做砧木嫁接的适期,得出了龙眼葡萄嫩枝嫁接红地球葡萄的最佳适期是龙眼葡萄的花期前后,在张家口涿鹿县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  相似文献   

12.
对红地球和夏黑无核葡萄生育后期叶片的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叶片的蛋白质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丙二醛含量与前两者变化趋势不一致,丙二醛含量变化最高峰出现在9月下旬;夏黑无核葡萄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变化、丙二醛含量变化与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说明两种葡萄进入衰老期叶片中叶绿素、蛋白质与丙二醛同时发生降解,而且不同品种叶片在衰老阶段降解幅度不同,主梢与副梢在衰老阶段的降解幅度也不同。本研究认为主梢叶片先于副梢叶片进入衰老期,品种特性不同导致了各指标含量变化不一致,夏黑无核葡萄先于红地球葡萄进入衰老期。  相似文献   

13.
以3a生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以2种生物有机肥(农日升有机肥、氨基酸液肥)进行灌根、叶面喷施、灌根+叶面喷施处理,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可明显提高红地球葡萄单粒重、果穗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青素含量、维生素C(Vc)含量,同时降低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对于农日升有机肥,根施结合叶面喷施效果相对最好,而氨基酸液肥叶面喷施效果相对最好,合理施用2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提高延后栽培葡萄的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提升葡萄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蒙马拉林场自1997年开始种植红地球葡萄,现将有关红地球葡萄整形修剪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红地球葡萄的最佳国光希尔GSB用量,以设施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进行叶面喷施80、60、40 mg L-1等不同质量浓度的国光希尔GSB试验,在红地球葡萄不同生长期调查并测定各项指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喷施国光希尔GSB效果最好的浓度为80 mg L-1,其纵径生长比对照提高19.46%,横径生长比对照提高了23.53%;果实单质量比对照提高61.9%;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提高43.95%;果粒生长硬度比对照提高59.19%.同时国光希尔GSB可提高果实品质及生长速率,光合作用与对照均有一定差异.该药剂对红地球葡萄果粒增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苗东 《甘肃林业》2011,(1):45-46
张掖市从2003年开始引进设施葡萄。几年来,全市上下把设施葡萄产业发展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大投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栽培管理技术日趋成熟,制定了《张掖市设施红地球葡萄果实质量分级》等5项甘肃省地方标准,总结创新了“2+4+3葡萄病害预防”、“冷热空气交换强迫休眠”、  相似文献   

17.
红地球葡萄属欧亚种。经过多年的栽培,乌海市所产的红地球葡萄粒大、色艳、肉脆、味甜、耐贮、综合品质好,丰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2%、总糖16.5%、可滴定酸0.57%、维生素C2.96(mg/100g),单宁22.68(mg/100g)。每果含种子2~4粒。公顷产量2.25~3万kg,经济效益显著。乌海市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所产的红地球葡萄在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名优农畜产品与绿色食品交易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8.
红地球葡萄     
中国红地球葡萄潜力有多大?由中国农科院著名果树专家田勇教授指导的伊宁市群华红提葡萄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出的中国红地球鲜食葡萄,2000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中心颁发的A级绿色食品证书,2001年“乒乓式”葡萄单粒重25克至29克,比进口的美国同类产品高出一倍多,群华公司总经理王群于2001年国庆节前夕,把产品送到国务院特供处,进入了人民大会堂国宴席上,部分产品在首都超市每公斤48元,创单粒产值7角的好成绩,为中国入世后农产品创出了竞争力强的好品牌。红地球葡萄@袁棣一  相似文献   

19.
设施红地球葡萄低芽修剪是近几年在设施葡萄修剪技术试验对比中发现较优质的修剪方法,并且综合多年的修剪经验和试验结果,发现低芽修剪中的双芽修剪不仅能轻易的进行枝组更新、复壮,而且能有效的控制结果部位、保持叶幕量、防止夏季葡萄灼伤、控制植株长势、缓和植株的极性生长、提高设施红地球葡萄的各种生长性状。  相似文献   

20.
从延迟栽培的理论角度讲,海拔越高越易达到延迟栽培的目的,然而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这一理论操控难度不断加大,限制因素和风险也随之加大。通过对石羊河流域上游不同海拔梯度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试验的观测,"红地球"葡萄日光温室延后栽培在石羊河流具有很大的地理和气候优势,但受一系列限制因素影响,该地区"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引种推广海拔上线不宜超过2 7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