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越南油茶是桂南地区的一个主要栽培种。由于它较普通油茶皮厚,出籽率低,含油少,若不经选种而大面积栽培,可能造成今后的油茶林产量不高。然而,普通油茶和越南油茶两者产量相差多少,我们进行了调查,收集了一点数据,供参考。一、越南油茶的特性和南宁地区的栽培  相似文献   

2.
从表型性状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在果实、叶和花性状上的变异极为丰富,每500 g鲜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76.9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小(3.31%);果实性状的变异程度高于叶和花性状;果纵径和果横径与叶长、叶周长和花冠直径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农家品种宜春白皮中籽表型性状的总变异程度高于龙眼茶、羊屎茶和珍珠茶。利用25对AFLP引物组合在4个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中共扩增出92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06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75.7%;羊屎茶与宜春白皮中籽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698 2),龙眼茶与普通油茶的相似系数最小(0.558 1)。AFLP标记和表型性状的聚类都可将小果油茶农家品种和普通油茶分开,但对小果油茶农家品种间的归类并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短柱茶属山茶科条属,经中山大学生物系张宏达教授鉴定,学名Cameliiabrevistyla,群众习称米茶籽。作为食用油料树种,在我地县有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在本地重点产区,享有比普通油茶、江西小果油茶更高的声誉。米茶籽分布于我县幕阜山下,  相似文献   

4.
油茶12个物种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2个油茶物种进行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以小果油茶、普通油茶、短柱油茶、浙江红花油茶、茶陵红花油茶、多齿红花油茶诱导率较高,在40%~70%之间,其中小果油茶、普通油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70%。红皮糙果油茶、广西糙果油茶、茶陵红花油茶、多齿红花油茶、攸县油茶花药褐化较严重。继代培养中6-BA和KT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小果油茶、普通油茶、短柱油茶、浙江红花油茶、茶陵红花油茶、多齿红花油茶的愈伤组织均增殖较好。油茶花药培养应以小果油茶、普通油茶、短柱油茶、浙江红花油茶、茶陵红花油茶、多齿红花油茶作为进一步试验的基本材料,开展下一步的愈伤组织增殖和脱分化试验。  相似文献   

5.
对梅州地区梅江区(MJ)、梅县区(MX)和平远县(PY)、大埔县(DB)、丰顺县(FS)、五华县(WH)等6个不同区域的油茶花、叶及果3种器官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梅州地区油茶的表型性状多样性均较丰富,其中花的表型多样性最为丰富。6个不同区域之间油茶的花、叶、果的17个表型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表型性状最优的2个居群是FS和PY,其中FS的花冠直径最大,达59.16mm;柱头裂数最多,约8个;油茶鲜籽质量最大,达8.71 g;鲜果出籽率最高,达40.85%。PY的萼片数最多,约4片;花瓣数最多,约4片;叶宽最大,达27.79 mm;侧脉对数最多,约8对;单果质量最大,达22.22 g;平均果径最大,达33.76 mm;籽数最多,约5粒。聚类分析将梅州地区油茶表型性状分为大叶、小花、大果及出籽率低与小叶、大花、小果及出籽率高2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高温干旱对油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干旱、高温等自然因素对不同林分、不同栽培模式油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油茶物种抗旱性差异显著,在调查的3个物种中,小果油茶的抗旱性最强,普通油茶次之,腾冲油茶的抗旱性最差;不同林龄林分的抗旱性不同,1~2年生新造林分的抗旱能力明显低于3年生或以上林龄的林分,且3~4年生林分抵御夏季高温干旱的能力要强于5~7年生林分;山坡中下部造林、大苗造林、减少新造林套作经营(花生)、科学覆膜管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新造林的抗旱能力,加强修剪和抚育管理是改善油茶成林和老林抗旱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今后的油茶生产过程中,应从油茶育种、育苗、造林和栽培管理一系列环节出发,研究形成一整套油茶抗旱栽培的技术体系,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油茶抗旱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食用油料树种,目前栽培面积已达五千万亩。其中普通油茶(Ca■ o'■ Ab)是主要栽培物种,小果油茶(C.me■)、  相似文献   

8.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形复杂,山岭绵延,丘陵起伏,石山林立,群峰错综分布,土壤肥沃深厚,油茶物种繁多。根据其开花颜色的不同,可分为白花油茶、红花油茶和黄花油茶三大类。其中以白花油茶种类最多,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陆川大果油茶、博白大果油茶等物种;红花油茶有广宁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等物种;黄花油茶有金花油茶、凹脉金花茶、薄叶金花茶、东兴金花茶和显脉金花茶等物种。除久经栽培、面积较大的普通油茶(中果油茶)小果油茶、陆川大果油茶外,其它物种都处于零星栽培或处于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油茶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生长状况、群落特征等进行调查,测定了初选优树的果实、产籽量、油脂含量及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江苏油茶资源零星或小片分布于乔木林下,没有油茶纯林群落;南京溧水区、江宁区和连云港市云台区等为油茶栽培面积较大的区域,位于油茶分布北界连云港云台山的油茶生长良好,耐寒性强,具有油茶抗寒种质资发掘利用价值。通过调查初选49个油茶优良单株,其中6个单株的出籽率、出油率等指标达到国家油茶良种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水分管理对油茶产量的影响,提高水分利用率,为夏季油茶林地管理提供依据,选择‘长林18’和‘湘林210’油茶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滴灌、喷灌和漫灌处理,对各处理油茶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灌溉方式对油茶成果率、果型大小、籽重、出籽率、籽含水率及仁出油率等的影响差异显著,‘长林18’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油茶成果率最高,达到了97.07%;‘湘林210’用喷灌方式进行灌溉,油茶成果率最高,达到了91.27%。漫灌处理‘湘林210’果型最大,而‘长林18’果型最大是滴灌或者喷灌处理,滴灌处理油茶平均果质量和鲜籽质量较大;‘湘林210’喷灌处理,鲜籽含水率及出仁率较高(64.69%),滴灌处理鲜籽含水率最低(47.17%),而仁出油率最高(51.88%),‘长林18’滴灌处理鲜籽含水率最高,未进行灌溉处理鲜籽含水率最低(39.88%),出仁率较高(59.28%),进行喷灌处理仁出油率最高(48.66%)。  相似文献   

11.
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攸县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8个油茶物种为实验材料,初步研究了低温(4℃)预处理方法对油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率的影响.结果得出,低温预处理有利于油茶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但不同的油茶物种最适宜的预处理时间不同,普通油茶为10 d左右,攸县油茶为5~10 d,越南油茶为15 d左右,浙江红花油茶为10 d左右,广宁红花油茶为15 d左右,腾冲红花油茶为10 d左右,宛田红花油茶为15 d;小果油茶经过低温预处理诱导率没有明显提高;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率均达到了70%以上,可以作为花药培养的桥梁物种在以后的研究及技术推广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油茶在南方各省栽培有悠久的历史,多为自然落籽成林和萌芽成林的林分,但油茶林相不齐,残林老化,品种混杂,单产不高,效益不好。一、油茶林低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富宁油茶系类新良种是在富宁县近1.33万hm2油茶成林中通过4年时间选育获得的,该系类良种具有生长旺盛、树冠自然圆头、冠幅大,坐果率高、产果量大,出籽率、出仁率、含油率高,茶油品质好等优良特性,2011年11月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委员会认定:是高度适宜云南高原山地气候栽培的特色品种,适宜在西南高原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起对贵州省油茶重点分布区开展了油茶选择育种工作,按照优良单株的选择程序和标准,从贵州省黎平县10-30年的小果油茶人工林中进行普选,从中选出290个优良单株,复选出80个优株,决选出57个优良单株。同时采用"3+4=5"的策略,优株初选后的第2年进行嫁接繁殖并定植在黎平县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圃中,通过大树换冠方式营建测定林,观测从57个优株中决选出的"黎平3号"油茶优良品种。在"黎平3号"油茶嫁接3年后,其平均单位面积冠幅产量可达1.05 kg/m2,盛产期每公顷产鲜果7 353.75 kg,平均鲜出籽率和干籽率分别为62.89%和36.48%,种仁含油率为26.1%,是油用、高产、抗病的贵州油茶良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60Co-γ射线对岑软2号、岑软3号、岑软11号3个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无性系种子和连州1号1个普通油茶优树种子进行0 rad、1 000 rad、2 000 rad、3 000 rad剂量辐照处理,研究辐照对油茶实生后代鲜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仁油率、鲜果含油率等经济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油茶经60Co-γ辐照处理后,岑软2号、11号的实生后代出籽率有显著影响,但对岑软3号的出籽率影响不显著,可见不同品系间油茶影响差异较大;对油茶出仁率、仁油率及鲜果含油率的影响表现为:高剂量辐射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增加了岑软2号、3号和连州1号的出油率,降低了岑软11号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选配油茶杂交育种最优亲本和最佳亲本组合,探索种间杂交策略,提升育种效率,获得最大遗传增益。[方法]以巢式交配的种内、种间杂交子代林为试材,测定单果质量、鲜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以及脂肪酸成分含量等11个经济性状,分析母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解析各性状的遗传控制模式。[结果]11个经济性状在12个杂交组合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变异主要来源于父本效应(P<0.01),母本效应仅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亲本主要经济性状的GCA与SCA表明,普通油茶种内杂交组合4×23在以单果质量、鲜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油酸含量等性状为育种目标时可作为优选杂交组合。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的种间杂交组合53×小3可在单果质量、棕榈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育种中加以利用;组合53×小2在鲜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油酸含量上具有育种优势。遗传效应分析表明,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主要受加性遗传控制,其余8个经济性状的非加性遗传方差显著高于加性遗传方差。11个经济性状的单株遗传力大于家系遗传力,油茶杂...  相似文献   

17.
油茶两物种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5,他引:13  
对小果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并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花药具有很强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而小果油茶褐化严重,诱导率很低。培养基及其激素种类与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有很大影响,且两种油茶表现出一致性,在最好的MS+2,4-D0.6mg·L-1+NAA0.4mg·L-1和B5+2,4-D1.2mg·L-1+6-BA0.4mg·L-1培养基中,广宁红花油茶诱导率高达94.67%和91.00%,小果油茶则分别为8.00%和3.34%。低温预处理6~12d有助于提高诱导率。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增殖。还就小果油茶花药褐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油茶收摘是油茶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收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年的产量和质量。我省油茶大面积栽培的品种主要是“寒露籽”和“霜降籽”。它们的成熟期因分别在其定名“节气”的前后而得名。油茶收摘的季节性很强,一般从成熟到开裂只有10多天时间,收摘务必适时,过早,茶籽未充分成熟,油分转化不完全,水分多,含油率低,油质差;收摘迟了,含油率下降,茶果开裂,茶籽散落,既收捡费工,又会造成霉烂损失。因此,油茶的收摘期应在茶果完全成熟时为佳。这时油茶出籽率和含油率最高,水分最低,油质最好。据观测,“寒露籽”10月3日和10月13日采收,茶籽含油…  相似文献   

19.
油茶林低产成因及技术改造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在南方各省栽培有悠久的历史.霍山油茶林约14.7万亩,多为自然落籽成林和萌芽成林的林分,主要分布在318省道沿线地带,有较大面积的栽培或零星分布,但油茶林相不齐,残林老化,品种混杂,落花落果,单产不高,效益不好.  相似文献   

20.
南方山区发展油茶潜力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别名茶子树,为山茶科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为我国南方所特有,主产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西、广东等省区。油茶具有产量高、寿命长、适应性强的特点,通过加强科学栽培和管理,可实现稳产、高产,增产潜力大。茶油色清味香,每100kg茶籽可榨油23~30kg,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