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寻求产前期油茶最佳套种模式,促进油茶快速生长,进行了山稻、玉米、大豆、花生、辣椒五种经济作物的套种试验,并对油茶的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林下套种均能有效促进产前期油茶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山稻>花生>大豆>辣椒>玉米,建议推广产前期油茶套种山稻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成县油茶林下套种山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突破油茶产业发展瓶颈,解决前期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见效慢的问题,探索了研究油茶林下套种山稻的油粮套种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共赢。总结了从播种、除草、病虫兽害预防、采收等方面油茶幼林套种山稻关键技术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幼龄油茶套作山稻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幼龄油茶套作山稻和纯林粗放经营2种经营模式对油茶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经营模式油茶树高、春梢显著高于粗放经营模式,分别增加10.9%和28.6%,达到1%的极显著性水平,地径增加4.5%,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证明油茶套种山稻能明显促进油茶生长;油茶与山稻套作可起到以耕代抚育的作用,不仅能节省0.27万元/hm2油茶抚育资金,还能从山稻收成中获得1.59万元/hm2的净收益,表明油茶幼林期套种山稻经营模式切实可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油茶林套种鱼腥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茶林下套种鱼腥草,以种代抚、以短养长,能充分利用地力、节省劳力、熟化土壤,既可提高油茶质量及产量,又能得到茶油之外的经济收入。本文介绍了油茶林下套种鱼腥草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5.
显齿蛇葡萄为多年生木质藤本,采用显齿蛇葡萄穗条进行直接扦插造林技术,可实现当年扦插当年成林;同时利用显齿蛇葡萄攀援的生物学特性和忌强光喜温湿的生态学特性,结合新造油茶林基地套种山稻有机栽培技术,模拟显齿蛇葡萄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与自然群落结构,实行显齿蛇葡萄、油茶、山稻作物互助共生栽培,探索显齿蛇葡萄仿生有机复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油茶林下套种竹荪管理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油茶低产林下套种竹荪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以种代抚、以短养长、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劳动成本、增加土壤肥力的优势,不仅改善了油茶的林分结构、提高油茶的质量及产量,而且增加竹荪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在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河岭村杭坑自然村寨子窠22年生的锥栗(Castanea henryi)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Camellia magnocarpa(Hu et Huang)chang)试验,对大果红花油茶纯林与林下套种的生长差异、锥栗产量、林下植被种类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锥栗林下适宜套种大果红花油茶;2锥栗林下套种大果红花油茶对锥栗产量有促进作用;3套种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比锥栗纯林更丰富。  相似文献   

8.
调查分析了玉屏油茶(Camellia oleifera)在套种蔬菜(茄子、辣椒、黄花、黄豆和豌豆)、粮食(红薯)、瓜果(甜瓜和西瓜)、菌类(竹荪)、中药材(头花廖、太子参、射干)和油料植物(油用牡丹)等模式下的生长生态适应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和经济生态适应力。研究结果可为玉屏油茶林下复合经营套种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茶园地选择、改造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科学实施茶园套种薄壳山核桃促一亩山万元钱的林下栽培新模式,为建设高标准的茶园套种基地提供技术支撑,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不同复合系统根系竞争随时间变化情况,采用分层挖掘和环刀法取样,使用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分析了复合系统根系分布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进行复合经营的油茶林地中,油茶根系有明显的下移现象,"油茶-山稻"复合系统最为明显,山稻和大豆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竞争强度上来看,3个进行复合经营的作物,山稻根系对油茶根系的竞争最大,其次是花生和大豆。从时间梯度上来看,山稻在整个生长季内,均对油茶根系产生较大的竞争,而大豆和花生则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金华市婺城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华市婺城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从用材幼林+套种(玉米、红薯)、竹林或油茶林或香榧+套种三叶青、茶叶+套种山核桃、落叶苗木或幼林+套种(蔬菜、红薯)、杉木林+铁皮石斛、竹林或阔叶林+林下养鸡、竹林或苗木+林下培育食用菌、竹林+竹酒等8种主要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其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油茶林下半夏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阳新县是中国油茶之乡,油茶产业是其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全县油茶总面积1.386万hm2,其中产前期油茶面积4 130hm2,初产期油茶面积4 860hm2。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既能以短养长、以耕代抚,还能促进油茶生长结实,是一种立体的、高效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对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以及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半夏Pinellia ternata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  相似文献   

13.
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和桉树(Eucalyptus spp.)林林下套种葫芦茶(Tadehagi triquetrum)、糙毛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on var.strigosum)、大叶山蚂蝗(Desmodium gangeticum)、大翼豆(Macroptilium lathyroides)4种牧草,用株高、分支、冠幅等参数表征其生长状况,检测它们的生长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桉树林下葫芦茶的株高、分支、冠幅分别为:(81.7±5.5)cm、(9.4±6.2)条、(5685.6±3 452.1)cm2,生长良好;而油茶林下糙毛假地豆的株高、分支、冠幅分别为:(20.2±3.4)cm、(44.6±24.6)条、(3 673.3±2 675.2)cm2,生长状况最好;大叶山蚂蝗在两种林下的成活率低,生长不良;大翼豆容易攀附于上层植物中,不适合在林下种植。葫芦茶和糙毛假地豆都可套种于林下,但葫芦茶更适于桉树林下套种;糙毛假地豆更适于油茶林下套种。  相似文献   

14.
对幼龄油茶林下套种玉竹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以种代抚、以短养长、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同时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劳动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幼龄油茶林下套种平卧菊三七管理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幼龄油茶林下套种平卧菊三七可以增加林地的利用率,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生长环境。本研究从整地、栽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油茶林区套种平卧菊三七的管理技术,同时根据近2a的统计数据估算分析平卧菊三七4种不同收益模式下连续3a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选择在阔叶林、灌木林、毛竹林和针叶林等4种林分内设置3种不同郁闭度,开展林下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阔叶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的生长和产量较高,产量可达5616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其次为毛竹林下套种模式,产量35856 kg/hm^(2);针叶林下套种的效果较差,最高为32100 kg/hm^(2)。在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以林分郁闭度为0.60~0.79较为适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山核桃投产林林下套种绿肥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增加山核桃投产林林下植被覆盖度、提高林地水土保持效果,增加土壤肥力,2008—2009年开展了山核桃林下套种1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以及紫花苜蓿等5种绿肥,对其生物量、土壤有机质、林下昆虫多样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清耕为对照)。结果表明:(1)林下套种绿肥显著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以1年生黑麦草效果为好,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达到55 000和9 420 kg/hm2,套种白三叶使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3 g/kg;(2)林下套种绿肥有利于增加害虫天敌数量和减少害虫密度,其中主要害虫山核桃蚜虫、山核桃花蕾蛆等害虫密度分别降低了57.14%和36.45%;(3)林下套种绿肥显著提高山核桃产量,套种平均产量为821.55kg/hm2,较对照增加12.46%,套种后果品品质也明显提高;(4)综合评价5种套种绿肥的效果后认为,山核桃林下以套种白三叶、1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从小拱棚育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石羊河流域幼龄果园套种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河西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筛选油茶早期丰产的最适栽培密度,达到油茶早实丰产高效。调查设5个处理样地,重复3次。调查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茶生长、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茶早期生长过程中,在密度为1.0m×3.0m,品种为长林40号的油茶林中,油茶的树高,基径,冠径生长最优;品种为岑软3号的种植密度中,生长最好的是密度为1.0m×1.5m的处理;从产量产值分析认为,采用岑软3号品种定植密度为1.0m×1.5m,每亩定植444株,平均亩产果量为512.13kg,平均亩产值可达3277.60元,显著高于其他的4个处理,适宜生产上推广;其次是岑软3号品种采用密度1.0m×1.2m定植和长林40号品种采用密度1.0m×3.0m定植,其平均亩产果量和平均亩产值分别是279.44kg、1788.53元和254.76kg、1630.67元。结果表明,在广西桂北地区营建油茶早期丰产林,适宜采用的种植密度为1.0m×1.5m,品种为岑软3号,加强栽培管理工作,种植后第5年平均亩产茶油40.97kg,平均亩产值达3200多元,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油茶在我国南方分布较广。高产油茶指的是采用经林木良种委员会鉴定的,产量达到750kg/hm2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栽植的油茶林[1]。栽培技术主要指林地选择、栽植时期、栽植方法、整地施肥、整形修剪、采收及管理等方面,根据沅陵县近几年来油茶开发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