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不同氮磷营养供应比例对盐地碱蓬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优势物种盐地碱蓬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控制试验,设置3个氮磷供应比例(5:1、15:1和45:1),研究氮磷供应比例变化对盐地碱蓬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施肥处理,不同氮磷供应比例下盐地碱蓬株高、基径均有所增加。氮磷添加促进了其生物量的积累,以低供应比例下盐地碱蓬生物量增加最为显著。相对于氮供应量的增加,磷供应量增加对盐地碱蓬生物量的提高效果更为显著,表明该区限制盐地碱蓬生长的因子可能为磷元素。  相似文献   

2.
沙埋是荒漠植物自然更新中种子萌发及成苗过程的重要环境因子。为研究霸王种子出苗对沙埋的需求,设置5个沙埋处理深度,分析霸王出苗率及幼苗株高生长。结果表明:不同深度沙埋处理下霸王幼苗出苗率及株高差异有效,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其幼苗的出苗率和株高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埋深3 cm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7%和2.30 cm。总之,霸王种子出苗对沙埋的需求范围为埋深1~7 cm,最适沙深为1~3 cm。  相似文献   

3.
不同控制条件对沙生植物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种固沙荒漠植物,研究不同沙埋深度和不同水分控制环境对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梭梭、花棒、沙拐枣发芽的最佳沙埋深度分别为0.5~1cm、2cm和3~5cm。花棒的各个水分处理发芽率及出苗率都最高;沙拐枣发芽速率和发芽率都最低;花棒种子和沙拐枣种子发芽率与水分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储藏条件下五角枫种子的活力,开展4种储藏方式对五角枫种子萌发影响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储藏方式显著影响了五角枫种子的发芽率。常温混沙湿藏和低温混沙湿藏皆能有效地打破种子休眠,缩短种子的始萌发时间,其中低温湿沙储藏种子的发芽率最高,为53.2%。埋藏深度对五角枫种子的出苗率有显著影响,出苗率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埋藏深度对幼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2年生苗生长状态开始表现个体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5.
小红柳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和内蒙古等地的沙丘边缘和丘间低地,是浑善达克沙地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其天然更新主要以有性生殖为主,通常出苗率较高,但次年幼苗保存率极低。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小红柳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当土壤含水量为16%时,种子萌发率最高,在3%的土壤含水量下,种子将不能萌发;(2)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在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下,萌发率显著降低(P0.01),当温度45℃时种子活力丧失;(3)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制约或促进作用;(4)适宜其出苗的沙埋厚度为0~0.1 cm,随着沙埋厚度的增加,出苗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当沙埋厚度0.4cm时,种子可萌发但幼苗不能冲破土壤表层;(5)小红柳种子无休眠期,寿命为51 d左右,可供其萌发的时间较短。通过本研究,可以明确该植物在萌发阶段对沙地环境因子的需求,为后续探讨其在沙地环境中种群更新困难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碱蓬属2种植物碱蓬和盐地碱蓬的花粉形态,并对不同生境条件下盐地碱蓬4变式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外部形态成球形;大小在15.4-24.0μm之间;具有散萌发孔,萌发孔数量在46-55之间,萌发孔直径为3.1-5.4μm;花粉粒表面光滑,其上散布许多颗粒状小突起,萌发孔上亦有数目不等的小突起。以上数值在不同种间有较明显的差异,在盐地碱医宵同生态变式间亦有差异,但差异较小。这些细微的特性差异可为碱蓬属植物分类提供参考依据,是研究该属植物分类及生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点布设法对2019年辽河口湿地保护区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植被分布情况、底质土壤理化性质、底栖动物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检测,对比分析黑嘴鸥繁殖习性和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①黑嘴鸥繁殖栖息地的植被为单一的翅碱蓬群落植被,翅碱蓬高度为4.3~42.6 cm,覆盖率为20%~100%。底部沉积物为滨海盐渍土,表层沉积物仍为较稠密的粉质黏土,沉积物盐度大,质地坚硬。黑头鸥栖息地只有大型底栖动物6种,占绝对优势种是二叉摇蚊的三段幼虫。黑嘴鸥繁殖区集中在本研究区,分布有繁殖黑嘴鸥9746只,占繁殖种群的98.48%。该地区全球濒危物种黑嘴鸥的繁殖活动已受到不利影响,应在受保护物种受到严重影响之前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8.
以若尔盖县麦溪乡已实施多年水位提升和植被恢复工程的高寒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重度退化(HD)湿地、未退化(UD)湿地以及不同恢复模式下湿地各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碳轻重组分的变化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恢复措施均能造成退化湿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各土层之间的空间分异,但补播草种措施不能显著提升各土层总有机碳含量;恢复措施对退化湿地土壤中重组分有机碳和轻组分有机碳含量提升效果不显著。综合RDA分析来看,单一补播草种措施短期内不能根本改善湿地退化状况,水位提升措施能使土壤碳组分结构趋近于未退化湿地,土壤TN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最关键因子,可作为反映高寒沼泽湿地恢复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9.
环境因素对风箱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箱果自然成熟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属于需光性种子,光照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在10~25℃条件下,种子均能萌发,以20℃发芽率最高[(78.33±1.67)%],萌发速度最快[(23.61±2.29)%];播种深度显著影响种子的出苗率(P<0.01),不覆土(O cm)出苗率高达(68.33±6.01)%;超过0.5 cm,出苗率显著降低,2 cm时出苗率为O;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土壤的适宜含水量为40%,此时出苗最快[(15.44±0.15)%],出苗率最高[(51.67±1.67)%],幼苗的死亡率也较低[(16.67±8.82)%].自然条件下,温度不是种子萌发的限制因子,影响风箱果种子萌发和幼苗成功定居的关键因子是土壤含水量、光照以及播种深度.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的影响,以8-9年生杜鹃红山茶植株新鲜种子为材料,探讨GA_3、IAA、6-BA的应用,基质种类,播种深度以及低温沙藏等处理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GA_3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杜鹃红山茶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高浓度的GA_3溶液浸种有利于种子萌发,发芽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600mg/L GA_3+100mg/L IAA+600mg/L 6-BA+浸种3h;(2)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对播种环境响应较敏感,播种深度应综合播种基质种类共同考虑,采用混合基质(V椰糠︰V珍珠岩=2︰1),播种深度为1cm,种子萌发效果最佳;(3)低温沙藏能显著提高杜鹃红山茶种子萌发效果,随低温沙藏时间的增加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4)经低温沙藏的种子继续用GA_3浸种,可进一步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经低温沙藏60d后采用300mg/L GA_3浸种3h,发芽率最高,为67.78%。  相似文献   

11.
种子处理和覆土处理对白刺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白刺种子处理和覆土处理对出苗时间、出苗率和出苗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ABT处理种子后其出苗高峰期比温水浸果和温水浸种处理提前2~4 d,比干果播种提前6~8 d。(2)覆土1 cm的出苗高峰期比覆土2 cm和覆土3 cm分别提前2~4 d。(3)ABT处理种子后,其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均高于温水浸果、温水浸种和干果播种;覆土1 cm的种子其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均高于覆土2 cm和覆土3 cm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运用双向指示种TWINSPAN分析方法将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湿地植物群落划分为4个群落类型,分别是柽柳-翅碱蓬-青蒿-补血草-碱蓬群落(Tamarix chinensis Lour-Suaeda heteroptera-Herba Artemisiae Annuae-Limoninum bicolor Bunge-Suaeda glauca Bunge community)、柽柳-翅碱蓬-芦苇群落(Tamarix chinensis Lour-Suaeda heteroptera-Phragmites communis(L.) Trin community)、芦苇-罗布麻-苣荬菜-翅碱蓬-柽柳群落(Phrag-mites communis(L.)Trin-Apocyman venetum-Sonchus brachyotus-Suaeda heteroptera-Tamarix chinensis Lour community)和芦苇-香蒲-狐尾藻群落(Phragmites communis(L.) Trin-Lepiironia rticulate(Retz) Domin-Myriophyllum spicatumcommunity)。通过分析了解了影响芦苇湿地植被分布的关键因子,确定了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主要环境梯度是水位和土壤盐分、Na+、K+、Cl-。根据各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确定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盐分的主要构成形式是NaCl、KCl,并指出引水提高水深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初步研究了光照、温度、水分、沙埋深度等环境因子对花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棒是需光植物,在全光照条件下萌发好;全光照最适宜温度为25℃,发芽率高达94.4%;在无光照下最适宜温度为25℃,发芽率达到了83.2%;土壤含水量为20%是花棒种子萌发的最适宜含水量,发芽率达到81.6%;沙埋深度对花棒种子萌发有影响,浅层沙埋适宜花棒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石蒙沂 《林业科学》2006,42(9):39-43
在黄河龙羊峡段左岸沙地采用沙蒿、柠条、沙棘、芨芨草4种植物,沙障整地、沟整地、穴整地和不整地4个整地类型,7.5、15、20 g·kg-1 3个吸水剂含量种子处理,进行复因子设计模拟飞播试验,秋后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模拟飞播的植物平均出苗量为2 811株·hm-2,其中沙棘6.6%、柠条0.1%、沙蒿91.2%、芨芨草1.2%,表明沙蒿种子最适宜本区飞播,芨芨草可做搭配品种,沙棘、柠条应直播造林;2)随吸水剂含量增加,单位面积出苗量也随之增加;3)人工整地为飞播种子的萌发创造了条件,但是大面积整地也提高了飞播成本,沙蒿、芨芨草都是千粒质量极低的耐旱植物种,采用超低量飞播是非常经济的.  相似文献   

15.
滨海滩涂湿地是提高“蓝碳”碳汇、补偿碳排放的重要空间资源。为研究滨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在河北南大港滩涂湿地内设置采样地,对不同湿地类型、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大港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8.03±3.39 g/kg,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有一定差异,内陆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沿海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表现为芦苇群落>莎草群落>碱蓬群落>金鱼藻群落>光滩地。南大港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与土壤碳含量分布相似,土壤结构、地表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光照时间、温度及盐度梯度对海南海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在黑暗中不萌发,用不同光照时间对种子处理后,发芽率、发芽势及胚根长有一定差异并随着光照时间延长,12h的最高发芽率68.67%、发芽势58.67%;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30~40℃,最适温度35℃,此时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胚根长分别为90.67%、78.00%和4.83cm;盐度在0~0.75%时种子可萌发,最适盐度0.25%,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胚根长分别为81.33%、72.67%和4.23cm;盐度0.75%以上时,各指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红松种子播前一般采用越冬埋藏催芽,该方法较费工,种子易霉烂。采用秋埋覆膜催芽则较简便、省工、种子不霉烂,可降低成本。具体方法是:于处暑前后将红松种子浸泡36—48小时后,挖窖混沙(种沙比1:3)埋藏。处理后的种子出苗快、齐,出苗率和成苗率均比越冬埋藏高。  相似文献   

18.
林窗和林下环境对红栲种子出苗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卫东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40-41,126
红栲种子具有休眠特性,林下环境中红栲种子比林窗环境中早出苗。林窗中红栲种子成苗率显著高于林下红栲种子成苗率,同样是无盖网埋藏深度2 cm的处理,林窗红栲种子成苗率为7.2%,林下为1.6%。在林下,无盖网埋藏深度0cm、2 cm5、cm 3种处理,红栲种子成苗率分别是4.0%、1.6%和0.8%,红栲种子的埋藏深度与成苗率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油蒿种子萌发特性的观察及对不同处理方式下的出苗率、苗期生长动态的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油蒿种子为小粒种子,覆土厚度对种子出苗影响很大,合理的覆土厚度为0.5~1.0cm;营养土配比采用黏土、沙子、有机肥按4.5:4.5:1配制有利于培育壮苗,苗高生长可达7.5cm,地径生长可达0.8mm。  相似文献   

20.
禁牧对高原湿地纳帕海退化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采用比较研究法对高原湿地纳帕海禁牧4年、禁牧8年和未禁牧的退化草甸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分析,探索禁牧对高原湿地退化草甸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值,增加了土壤毛管持水量,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且禁牧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随着禁牧时间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逐渐递增,且表层0 ~ 20 cm土壤比深层20 ~ 40 cm土壤变化幅度大;纳帕海湿地退化草甸土壤理化性质随着禁牧时间的增加趋于良性循环,并与植物生长和植被演替有着密切关系,表明禁牧是高原湿地退化草甸土壤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