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讨南方丘陵缓坡梯土上经济林幼林林地的水土流失及植被覆盖的防蚀保土效果,采用设立1 000 m2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和研究了植被覆盖和生物地埂模式对板栗幼林林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无植被覆盖条件下,当年降水量为1 638.2 mm时,丘陵红壤区域开垦的缓坡梯地的年土壤侵蚀量可达6.48 kg/m2;(2)林下间种能很好的削减土壤侵蚀量,如当花生、油菜种植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分别为24.2%、31.5%至44.9%、58.4%时,年土壤侵蚀量可减少35.49%~57.55%,径流系数平均减少9.04%,输沙率平均减少40.02%,作物覆盖率每增加10%则输沙率减少0.001 9~0.002 7;(3)农林复合经营区的生物保土埂具有明显的拦截泥沙的作用,可减少径流含沙量17.07%,花生、油菜套种或连种模式及萱草、白茅生物地埂是南方丘陵缓坡梯土幼林地上的几种保土效果好的生物保土模式.  相似文献   

2.
营林措施对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16个径流小区,对不同整地方式、抚育方式、间种绿肥和营造林模式等营林措施的杉木造林地的水土流失进行了5年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林地5年的土壤流失量表现为全垦>带垦>穴垦,穴垦比全垦、带垦分别减少4033%和2548%的土壤流失量;不同抚育方式林地5年土壤流失量表现为扩穴连带抚育(98695t/hm2)>块状抚育(92587t/hm2)>不抚育(4066t/hm2),块状抚育比扩穴连带抚育减少619%的土壤流失;不同造林模式林地5年的水、土、肥流失均表现为:传统模式>世行模式>生态型模式,其中世行造林模式林地水、土、有机质和养分(N、P、K)流失量比传统模式造林地可分别减少660%的水、608%的土壤、1026%的有机质流失和1036%的养分流失量;在造林地上间种绿肥增加地表覆盖是防治林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新造幼林地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高度集约化经营湿地松林对环境的影响,以湿地松新造幼林地为对象,设置径流场进行了连续6年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降水量为64353mm,林地径流量为1611241t/hm2,泥沙流失量为27844777kg/hm2,流失N、P、K等主要养分为131kg/hm2,径流系数为316%;在安徽丘岗地区营造湿地松林,实行大块状(80cm×80cm×50cm)整地,并集约经营,不致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林当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9559t/hm2,属于无明显侵蚀类型,该区可提倡高规格整地和实行集约经营;5~8月为集中降水期,应避免相关营林活动;水土流失量与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随着林木生长和植被的恢复,径流量逐渐减少,泥沙流失量则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改变因经营不善而造成的杉木林低产状况,自1986年以来,在杉木幼林中套种红瓜子,效益十分显著,不仅使杉木幼林实现速生丰产,而且获得短期经济收益。1 套种林地概况贺县黄洞林场地处中亚热带南缘,位于东经111°42′~111°51′,北纬24°20′~24°34′,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400m,年均气温19.9℃,年降水量1535.4mm,土壤为山地红壤和黄红壤,pH值4.5~6.0。林地为杉木低产林经皆伐炼山后全垦更新的杉木当年和第2年的幼林地。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提高种植经济收入,在秭归县九畹溪镇实施5种农林复合种植优化模式.以农作物作为对照,对这5种模式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主要树种成活率在90%以上,保存率在85%以上,保存面积达100%;②从经济效益上来看,农林复合种植模式总收入远高于单纯农作物种植模式,进入盛产期后以核桃+茶叶埂模式收入最高,未进入盛产期时以香椿 药材+茶叶埂模式收入最高;③从生态效益来看,项目的实施每年平均可减少土壤流失532.61 t,年均径流量减少15 998.40 m3,全氮、全磷、有效钾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12.89,12.58,2.05 t.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株洲县凤凰山林场集水区试验场的选择,设计,定位观测的内容和方法。通过10年的观测研究和数据分析,杉木人工林水文基本特征为:(1)在丘陵山地森林覆被率为70%-80%的条件下,降水量比同等条件空旷地年降水量增加26.1mm,年直接蒸发量空旷地为1388.1mm,而杉木林区为663.62mm,其他部分通过林木蒸腾散失;(2)杉木林内,降水截留量为9.5%,树干汇流量为2.9%;(3)杉木林内地表迳流量为46.4m^3/hm^2.a,泥沙流失量为77.56kg/hm^2.a,采伐迹地地表迳流量为101.8m^3/hm^2.a。泥沙流失量为1903.50kg/hm^2.a,而地下迳流量占集水区总迳流量98%,地表迳流小于2%;(4)杉木林地土壤最大可能贮水量为672/hm^2.a。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服务功能,选择德庆县三叉顶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定位观测2006年6月~2007年6月100次大气降水事件的截留分配效应。结果表明,观测期内降水总量为1317.60mm,林冠截留量、树干茎流量和穿透水量分别是318.37,87.85和911.38mm,林冠截留率、茎流率和穿透率分别为24.16%,6.67%和69.17%。林外降水量大于1.31mm时才能观测到穿透雨,林外降水量达到3.0mm时才开始有树干茎流出现。林冠截留量、树干茎流量和穿透量与降水量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序分别为0.7888,0.9577和0.9659;林冠截留率与林外降水量呈负相关,而树干茎流率和穿透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尺。分别为0.8356,0.8034和0.8742。  相似文献   

8.
在防护专用林、防护型用材林、防护型经济林和防护型薪炭林以2∶1∶1∶1比例配置的条件下,进行长期定位研究,其结果是:(1)在1~4 a期间,红壤区和紫色土区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38.98%和36.05%,平均含沙量分别减少41.19%和18.43%; 4~7 a期间,两区域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99.86%和75.73%,平均含沙量减少97.52%和 78.00%.(2)植被恢复后的第7 a,红壤区的土壤侵蚀量已控制在允许量以内,为3.42 t·km-2a-1;紫色土土壤侵蚀量以养分流失为标准时,在允许量以内,以成土量为标准时,尚有一定距离.(3)红壤水土流失量比紫色土小,在水土流失量的减小速度上大于紫色土区.红壤较紫色土区生态恢复快.(4)降雨量在10.1 mm·d-1以上时,造林1~4 a期间,两类区域均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主要产生于25.1 mm·d-1以上的几场降雨.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不同树种新造林树高生长量、保存率及其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等,研究其生长、适应性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皮桦、桤木、楸树、栾树、湿地松5年生树高分别为7.4、6.5、6.3、4.8、4.2m,保存率分别为92%、65%、82%、78%、90%;不同树种造林后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提高有明显差异,5个树种造林后林分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的效果排序为桤木〉光皮桦〉栾木〉楸树〉湿地松;新造林均表现为造林当年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下降,一般下降35%~40%,第2年底回升并超过造林前水平,第3-5年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0.
麻竹人工林水文生态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福建南靖连续4a对1995年春在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的株行距为3m×4m、4m×5m和5m×6m3种密 度的麻竹试验林进行水文生态效应观测。结果分析表明:(1)麻竹林冠截持量与降水量和林分密度均呈正相关,而 秆茎流和林内降水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林分密度呈负相关。密度为825丛·hm-2的麻竹林的年林冠平均截持 量和截持率为155.2 mm和14.61%,林内平均降水量和降水率为829.0 mm和78.11%,竹秆茎流量和茎流率为 77.3mm和7.31%。(2)麻竹林地表枯落物具有吸持其自身干质量2.8倍水量的潜在能力。(3)3种密度麻竹林的 0-60 cm土壤层最大潜在蓄水量为315.3-326.3 mm,略低于毛竹林367.9mm。(4)麻竹林地表径流和泥沙流 失量与降水量呈正线性相关,与林分密度呈负相关;竹林密度为825丛·hm-2的麻竹林年地表平均径流量、土壤侵 蚀模数是密度为330丛·hm-2的麻竹林的0.55、0.45倍,其NO3-、NH4 、PO43-、K 等养分年流失量则分别是密 度为330丛·hm-2的麻竹林的0.58、0.49、0.36、0.49倍。  相似文献   

11.
蒙古栎地理分布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蒙古栎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和河北省北部,为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树种。蒙古栎林在大兴安岭占其林总面积的13%,达153万hm^2;在河北省栎林占全省森林面积的8.5%,而蒙古栎林在栎林中面积最大。东北三省的蒙古栎林面积至少可占次生林总面积的35%以上,如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的蒙古栎林270hm^2,占次生林总面积的40%。  相似文献   

12.
北方居住区绿化配置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是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一个热点,结合北方地区的特点,对绿化树种的选择及配置要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创造良好的人类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北京西山灌木林小流域暴雨径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北京西山次生灌木林地上6个小流域的实测降雨径流数据,采用IUH法,分析影响径流的主要因子,并对降雨径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IUH法在小流域上应用效果较好,对径流过程的拟合较为一致;天然次生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在森林植被覆盖率超过40%时,每增加10%,IUH洪峰可降低4.6%,洪峰滞时可延长9.3%。  相似文献   

14.
氮作为植物生长的一种必需元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从N素营养对于油橄榄光合作用、抗盐性、果实产量和橄榄油品质及土壤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在油橄榄的生产中合理施用N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miRNA是长度约19~25个核苷酸的内源性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可通过识别靶基因的裂解位点,并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进行裂解,从而对靶基因起负调控,以控制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miRNA在植物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就miRNA及其靶基因的获得和验证以及在植物中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过伐林区天然林红松生长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红松过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解析木数据,分析红松单木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并选择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红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在90年时达到最大值,树高连年生长量在80年出现最大值,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110年以前不断增加。胸径的最优生长方程是y=-1.0199 0.0375A 0.0014A2,树高的最优生长方程是y=0.0702 0.0600A 0.0006A2,材积的最优生长方程是y=1.7×10-9A4.2589。  相似文献   

17.
我国蓝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蓝莓生产、繁殖、育种等角度综述了我国蓝莓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蓝莓研究热点。我国虽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蓝莓种植,但栽培技术不高、效益不好是制约我国蓝莓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极具优势的野生蓝莓栽培生产尚未成熟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从繁殖方式上看只有少部分品种实现了快繁,有较多的优良引进品种的快繁体系尚未建立,所以快繁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的快繁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研究阶段;种子繁殖正处于起步阶段;蓝莓育种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生产中使用的品种均为引进种,这些品种耐寒性差,越冬防寒技术要求高是栽培推广的限制因素,而内蒙古的野生蓝莓品种虽然耐寒性强,但产量低、果实贮藏性差、栽培成活率低也是生产中的棘手问题,因此,选育出我国自主蓝莓品种是当务之急,尤其以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为基础的新品种培育将成为今后我国蓝莓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奈曼生态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巨大系统工程 ,涉及许多部门的密切协作。必须规划一张图 ,全旗一盘旗 ,服务一条龙 ,责任到人头。依法保护建设成果、维护建设者的合法权益 ,才能保证青山常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水经注探讨乌兰布和沙漠景观形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魏时期郦道元地理名著《水经注》中关于乌兰布和段黄河故道及其与黄河沿岸古城的位置关系,修正了有关现在黄河河道来源、沃野故城被黄河改道冲毁等论断,并从沙源与沙漠内涵、地表大面积流沙裸露堆积形成沙漠景观以及《水经注》中没有记录乌兰布和段沙漠景观等方面探讨了在乌兰布和沙漠景观的形成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e most common trees on farm homesteads in Bangladesh were bamboo (several spp.), jackfruit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mango (Mangifera indica), betelnut (Areca catechu), and jujube (Zizyphus jujube) in all agroecological zones studied. There we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less common species. Species for new homestead planting were chosen mainly by women and tended to include indigenous fruit trees and a few exotics of high timber value. Choices were later influenced by new experience with exotic tree species and by perceptions from secondary information sources. Farmer-managed action-research was used to test the survival and performance of new trees planted under the Village and Farm Forestry Programme (VFFP).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ree survival were the role of women in selection of species and planting site, the degree of personal attention paid aftercare by the owner, and the quality and size of the planting stock. Biophysical factors and agroecological zones were unimportant. Main recorded causes of tree mortality were, in order of importance: damage by livestock, pests or diseases, physical damage by people (mainly children playing), and drought. Cause of death could not be attributed in about 35% of mortality, suggesting that the recorded cause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caution. Previous articles 1 and 2 in the series appeared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25: 193–216 and 31: 39–57 with slightly different main tit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