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野生大肥菇驯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里坤县位于新疆的东疆北部、天山北坡,以高山、盆地、湖泊、森林、草原、荒漠为主要地形地貌。在这特殊的生态环境中,长期以来生长着多种野生食用菌。2001年7月至2003年,我们在巴里坤县山前草原带相继采集到多个品种的野生菌,其中之一野生菇经鉴定为大肥菇(Agaricus bitorquis)。经组织分离、筛选,并进行栽培试验和生物学特性观测,目前已推广扩大栽培面积,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驯化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依据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分析,对采集到的野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采用RAPD分析生物学手段快速判断其分离菌株的真实性,并通过出菇试验验证判断结果。该野生真菌鉴定为赭鳞蘑菇(Agaricus subrufescens),RAPD分析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该野生真菌的纯培养物。  相似文献   

3.
黄菊菇,学名珍珠尖鳞伞(俗称黄金菇,黄珍珠菌、黄花菌,黄丝菌,金丝菌)。野生黄菊菇分布于我国西南各省(自治区)海拔较高的地区。属野生珍稀食用菌,子实体鲜嫩滑爽,味道鲜美,同时又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进健康,抵抗疾病和一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2株野生侧耳属菌株ZY-P和SH-P为试验材料,结合形态学与ITS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鉴定。设定不同因素对菌丝体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筛选出适合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条件,并通过驯化试验探究野生菌株的出菇特性。结果表明,菌株ZY-P和SH-P分别为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哥伦比亚侧耳(Pleurotus columbinus)。菌株ZY-P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pH为7,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全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好。菌株SH-P菌丝体生长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甘露醇和酵母膏,最适pH为7~8,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经出菇试验,菌株ZY-P和SH-P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分别达46.36%、49.89%。  相似文献   

5.
刘楠楠 《花卉》2021,(2):3-4
本研究以新疆伊犁野生郁金香种球为试验材料,在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实训地进行引种驯化试验。通过3年引种试验,对新疆伊犁野生郁金香物候期观察、形态学基本特征、种球的横径、纵径等试验记录表明,它抗旱抗寒能力强,引种驯化方式简单高效,可作为新疆野生新花卉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东北野生牛蒡的特征特性,药用性能,生长条件以及在自然界中的繁衍传播方式;通过试验,野生牛蒡种子完全可以在人为控制选择的条件下栽培种植,并能正常生长。经食用,嫩根不但可以入药治疗多种疾病,清热解毒,强身健体,而且又是天然无污染药、菜两用新品种资源。为今后野生牛蒡资源的栽培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采集分离的4株野生平菇菌株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明湖2号菇形美观、生物转化率较丰5提高3.01%~3.46%,出菇期提前5~7 d,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品种示范推广;鲁山平1-2与国槐1号子实体偏褐色,可作为搭配品种;黄台3号出菇晚、出菇不整齐、子实体形态有变异,不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8.
钟礼义 《食用菌》2012,(3):24-25
在梁野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4株(编号s1、s2、53、s4)正在生长的天然野生灵芝,通过组织分离→菌丝尖端提纯→出菇试验→品比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筛选了产量高、抗逆性强、朵形美观的的紫灵芝s2新菌株。  相似文献   

9.
关良洲 《食用菌》2007,29(2):55-55
香菇:花菇(剪柄),60~65,稍降;花菇(带柄),56~58,稍降;厚菇一级,52~55,稍降;厚菇二级,48~50,持平;板菇,40~42,持平;菇丁,30~32,持平:菇柄,2.8~3.4,持平;黑木耳,50~58,持平;野生灵芝,40~45,持平;猪苓,55~65,持平;天麻特级,60~80,持平;天麻统货,42~45,稍涨;白灵菇,8.0~9.5。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9项标准引种驯化筛选出观赏价值较高的新疆野生花卉种73个,并模拟自然生境,建立新疆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圃7处;主要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法对筛选出的优良野生花卉种进行批量扩繁,开展了优良野生花卉园林绿化5类形式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野生朱红硫磺菌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营养试验、菌丝体培养和出菇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出菇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2℃,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子实体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6~25℃,气温低于16℃,子实体色泽为淡橙色,16℃以上,子实体呈鲜橙红色;培养料适宜营养C/N为20-26/1;朱红硫磺菌菌丝体适宜酸碱度范围为pH3.0~8.0,最适酸碱度为pH4.0—6.5;朱红硫磺菌的产量与光照条件无关,但光照强度影响子实体的发生时间和色泽;朱红硫磺菌栽培原料广泛,凡栽培木腐菌的培养料均可用于栽培朱红硫磺菌。  相似文献   

12.
采集到1株野生平菇菌株,对其子实体进行了组织分离,测定了菌丝长势及吃料能力,经ITS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为弗罗里达侧耳;经驯化栽培,成功出菇,味道鲜美,对开发利用野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取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迪庆藏族自治州之间的德贡公路旁栎树倒木上采集的颜色鲜艳、生长健壮、肉质厚实的野生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初筛、复筛获得优良菌株JE-4。以市场销售金耳分离获得菌株J-5为对照,通过拮抗实验、测定菌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以及SSR分子标记比较2个菌株间的差异;通过生产实验分析比较JE-4与J-5的生物学效率和增产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J-5相比,初筛和复筛获得优良菌株JE-4的菌丝生长较好;菌丝生长温度为20~30℃,出菇温度为10~35℃,最适出菇温度为18~20℃;栽培周期(从接种至采收时间)48d;子实体呈金黄色;第一潮生物学效率为(71.26±0.55)%。2021—2022年的多次栽培示范实验中,JE-4在各示范点的第一潮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J-5,周期缩短。JE-4整齐度高,朵形较大(直径9.7cm,肉质层厚度3.9cm),开瓣充分,转色均匀,干品正面和反面均呈金黄色(菇根部为白色),无白斑,对照朵形较小(直径7.7 cm,肉质层厚度3.5 cm),开瓣不充分,干品正面暗黄色,背面灰白色;利用6对S...  相似文献   

14.
荆西口蘑栽培基质配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荆西口蘑是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于2000年在三明市郊荆西采集到的野生食用菌。经黄年来鉴定,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或大头菇属)。已驯化栽培成功。一般在5~10月出菇。具有补充鲜菇市场淡季优势,口感极好。栽培原料来源丰富,产量也比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我所于2002年引进荆西口蘑栽培试种。2003年进行了不同配  相似文献   

15.
茶薪菇Agrocybe chasingu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价值都较高的珍稀食用菌。食用、烹调具有郁浓的香味,菌盖肥嫩,菇柄脆,味道鲜美;其子实体含有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以及倍受人们关注的抗癌多糖等,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1996年我所科研人员用野生菇经组织分离、深层培养、细胞融合、筛选、出菇等技术手段选育出新菌株AS-1,经5年来的试验推广,已在省内外大面积广泛应用,普遍反映好。1菌丝生长特性 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达0.87cm/天.在6~35…  相似文献   

16.
巴里坤野生蘑菇"天A2号"菌株培育及栽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蘑菇“天A2号”菌株是采集东天山北坡带巴里坤革原的野生蘑菇。经分离、提纯、人工驯化培育而成。驯化时将其放在不同的环境和较恶劣的生长条件下.采用多种栽培模式和方法进行出菇实验.测定该菌株确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遗传性状较稳定等优良特性.该菌株属中低温草腐菌。很适合在北方逆温带地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7.
漫谈食用菌野生栽培的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生产在我国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产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膳食结构安全意识的提高,21世纪的食用菌生产已经发展到了—个转扼点,由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家家户户庭院式生产模式,转向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目前发展的—个主流方向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工厂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走向设施化培养生产和标准化产品时代,迈向了资金密集型生产;第二个发展方向就是笔者正在探索的食用菌原生态野生栽培,利用回归自然原生态出菇,充分利用野外天然环境进行全开放的原生态野生栽培,生产野生的食用菌产品。  相似文献   

18.
采用4种不同的培养基对5种野生食用菌进行了分离实验,探讨了几种因素对菌种分离驯化的影响。在PDA培养基上松口蘑、铆钉菇能够长出菌丝。在加入酵母浸膏、蛋白胨的PDA培养基上能够长出健康粗壮的菌丝。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新品种是薛城区食用菌协会在1994年从沂蒙山区采集不同树种野生金针菇子实体分离的32个菌株中优选出抗杂菌力极强、出菇快的“枣DA”野生金针菇菌株;1996年利用“杂交19”与“枣DA”孢子杂交;从其112个杂交后代中优选出  相似文献   

20.
对采集自岫岩的野生肺形侧耳进行了菌种分离纯化,并通过比较碳源、氮源、温度及pH等营养因子和环境因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对该菌株的菌丝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25℃;培养基适宜pH为5~11,最适pH为6;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玉米粉,最适氮源是酵母膏。出菇试验,生长出的子实体与采集的野生标本菇型一致,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料可实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