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黄土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以近40年中国土地采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法和统计学方法,计算得到黄土高原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量及类型之间相互转移的面积百分比,区分出土地利用转移的系统性和随机性,并利用CA-Markov模型结合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农田生产潜力等数据准确预测出2030年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1980—2000年,发生的最优势的系统转移是从草地转移为耕地,净增加量最多的是建设用地(0.28%),净减少量最多的是未利用地(0.17%);而2000—2015年,发生的最优势的系统转移是从耕地转移为草地,净增加量最多的仍是建设用地(0.78%),净减少量最多的是耕地(0.69%)。2)2030年的土地利用预测格局显示,该地区耕地、林地和草地都表现为减少的趋势,而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则表现为增加的趋势。此外,还通过分析预测得到的2030年各省份土地利用变化,以期为这一地区未来的土地整理工程提供了更详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园艺》2020,(3):34-35
将四川省夹江县作为研究区,分别采用2004年和2017年2期遥感影像作为分类基础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7年,夹江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减少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耕地,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基本保持不变。在众多土地利用变化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有自然因素的坡度以及社会因素的中心城镇影响、交通通达度,而人口与政策因素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湿地植被是评价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也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采用单因子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NDVI的年度变化趋势,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基础上,与植被覆盖FVC数据进行耦合。研究结果显示:(1)东洞庭湖区植被覆盖度在2010-2020年呈上升趋势。(2)2010-2020年,耕地、林地、城市用地面积占主导地位。其中,耕地面积最大,主要是水田和稀疏林地。(3)201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2010-2015年更为明显,主要增加是水体面积,来源是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林地,其次,建设用地占比增加比例较大,主要来源为耕地、河流和林地。  相似文献   

4.
彭娜  佘济云  郑婧怡  张芯 《现代园艺》2023,(10):163-165
以高分辨率的2010年、2015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选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2010-2020年期间沅陵县土地利用地类的变化趋势。使用MSPA分析法识别生态源地,并选取景观连通性指标来区划生态源地之间的重要性,通过重力模型量化斑块之间的作用,筛选出重要的生态廊道,之后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形成生态格局,通过分析形成的生态网络,以此提出景观格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沅陵县耕地草地和水域有所增加,林地和城乡工矿用地景观相比之下有所减少,林地和城乡工矿用地主要转换为耕地,耕地面积大幅增加,未利用地基本不变,水域变化不显著。(2)随着沅陵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类活动明显,导致景观破碎度增高,生态廊道空间分布不均匀,中部连通性较好,东西向连通性较差,彼此连接程度相对较弱,有待加强优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以1990年、2000年和2007年3期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建立武川县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获取各景观类型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研究了武川县近17年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土地覆被景观中,耕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相对较大,耕地的异质性最高,居民及建设用地异质性较小,水域最小。林地的面积逐年增加,破碎化程度逐年减少,连通性逐年增强,说明在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作用下,武川县的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明显。区域内未利用地主要是沙地、盐碱地呈大面积连续分布,说明区域内土地荒漠化的形势仍非常严峻,必须继续坚持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6.
生态用地空间演变分析是区域生态用地的合理配置、各类用地均衡发展的重要依据。在GIS、ENVI等技术支持下,以长株潭核心区2005、2010和2014年3期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软件进行图像及数据的处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研究区生态用地的空间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有明显差异;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该研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者提供依据,从而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内陆河流—克里雅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分析1990、2003、2016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并结合景观来分析克里雅河流域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6年克里雅河流域的LUCC的空间分布稳定。未利用地是研究区面积最大的地类。草地的面积变化较大,呈增加的趋势,冰川积雪的覆被面积略有增加。1990—2016年,未利用地的斑块密度及斑块数较大。在1990—2016年,林地的景观破碎度的值最大。城乡工矿用地的破碎度较大,且呈降低的趋势;耕地类型的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小,较为稳定;水域的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未利用地的周长面积分维数较低。1990—2016年,在克里雅河流域的下游景观的破碎度较高,景观格局较不稳定。克里雅河流域的景观分离度指数呈现出了中游低、两头高的趋势。克里雅河流域上游的北部区域周长面积分维数较高。克里雅河流域的中游,景观分维数的空间分布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地区2000—2020年MODIS地表温度、地表反射、植被指数遥感数据产品与2000、2005、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方法,研究了2000—2020年人类活动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协调我国西北干旱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000—2020年新疆地区土地以未利用地、草地为主,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59.32%、28.81%。研究时段内耕地面积增量最大,达3.09万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达118.18%。2000—2020年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偏低并呈微弱下降趋势,可分为2000—2010年快速下降阶段和2010—2020年的缓慢上升阶段,主要原因与前一时段林地和水体大面积转为耕地有关。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下降区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准噶尔盆地与新疆东部。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显著,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增加促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而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2000—2019年喀什地区NDVI时序数据集为试材,采用统计分析法、斜率回归趋势线法、地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20年来喀什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喀什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结果表明:1)喀什地区2000—2019年的NDVI均值在时序上呈微小的上升趋势,均值为0.177,20年的增长率为0.66%,变异系数为8.90%,并在2003年发生突变。2)近20年的NDVI在空间上呈区域性和时段性上升与退化并存特征,显著的聚集分布,并且植被覆盖整体空间上呈增加趋势。3)相关性分析表明,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区域性差异的特征,NDVI高值集中分布于地形平坦和水资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均值大小呈耕地>城乡用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的特征。水系、交通线和居民点附近NDVI均值较高,各城市化因素与NDVI均值呈显著正相关。4)近20年喀什地区NDVI在时空上呈微弱的增长趋势,且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共同引起喀什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冀西北坝上地区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对该地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围封林地、围封采伐地、未围封林地和耕地)下的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耕地的pH在7.5~8.5之间,明显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在6.5~7.5之间)(P<0.05);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氮、磷、钾都明显高于3种林地(P<0.05);2种封育林地表层土壤(0~10 cm)各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未封育林地(P<0.05),但深层土壤差异不明显.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有显著影响,耕地土壤养分,除速效磷外,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养分含量变化曲线呈"V"型;3种林地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拐点均在10~20 cm土层,养分含量变化曲线呈"L"型.由以上结果得出结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影响,耕地因为人工施肥的原因各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林地,但土壤有明显的盐碱化趋势;封育可明显提高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但对深层土壤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