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叶面积大小是决定植物光合作用产物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得到一种快速、准确、灵活测定蔬菜叶面积的方法,本试 验以叶用莴苣为例,运用Image J 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植株叶面积的测定,然后与传统测定方法方格计数法与纸样称重法的测 定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方格计数法、纸样称重法与Image J 图像处理3 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方程线性回归分析发现,3 种方法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9 以上。由此可见Image J 图像处理软件可准确地应用于叶用 莴苣叶面积测定。  相似文献   

2.
藤稔葡萄芽变株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月燕 《果树科学》1999,16(2):119-122
以藤稔葡萄为对照,对藤稔的一个芽变株系的生物学和植物学特性进行观测,并对其幼叶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芽变株系在植物学,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尤其生长热明显比对照强;  相似文献   

3.
缺铁黄化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玲  杨晓明  曹孜义 《果树学报》2007,24(1):26-29,F0003
以生长在石灰性土壤上的鲜食葡萄(抗黄化品种红脸无核、玫瑰香,重度黄化品种藤稔、紫珍香)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抗缺铁黄化葡萄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光合能力,统计植株坐果率,分析比较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黄化对葡萄植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葡萄植株发生重度黄化时,整个植株从下部到顶部逐渐出现轻度—中度—重度黄化叶片,植株生长缓慢;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较正常植株显著下降。黄化植株的绿叶、轻度、中度到重度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Pn也显著递减;重度黄化植株紫珍香和藤稔坐果率极低,果粒大小和品质显著低于未黄化植株。  相似文献   

4.
葡萄硬枝扦插育苗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扦插育苗是葡萄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操作简单、繁殖系数高、成本低,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根据生产经验,总结葡萄硬枝扦插技术。1品种选择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抗病毒、耐寒、丰产的脱毒新品种如早红提、美人指、京秀等。不同种群葡萄的不定根再生能力不一,欧洲种和美洲种葡萄比山葡萄、圆叶葡萄易生根,同一种类不同品种扦插生根难易也不同,如巨峰系中的藤稔较难扦插生根。2苗圃地选择选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向阳背风、便于排灌、无  相似文献   

5.
砧木对藤稔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冰  马芹  储军  王响  韦军 《落叶果树》2010,42(1):1-3
以贝达、DE、SO4三种葡萄砧木和三种砧木的藤稔葡萄嫁接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砧木和砧穗组合的新梢生长量、叶面积、卷须长度、坐果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藤稔/SO4组合新梢上的单叶面积和新梢长度最大,果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藤稔/贝达组合坐果率最高。综合考虑认为在南方地区,SO4是嫁接藤稔葡萄的适宜砧木。  相似文献   

6.
不同砧木对藤稔葡萄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徽砀山果园场,进行了以黑巴柯葡萄、红地球葡萄、红富士葡萄为砧木嫁接藤稔葡萄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管理条件下,以黑巴柯葡萄砧木表现最优,所嫁接的藤稔葡萄植株根系发达,枝叶生长旺盛,果穗多,所结果实果粒大,成熟早,含糖量高。  相似文献   

7.
葡萄新品种甬优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葡萄品种藤稔曾在我国南方地区广为引种栽培.为了选出葡萄成熟期比藤稔早、丰产性好的品种,我们在藤稔葡萄园进行了芽变选种工作,并选出葡萄新品种甬优1号.  相似文献   

8.
葡萄试管苗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正> 葡萄组织培养不仅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和推广速度,而且为发展无病毒植株开辟了新的途径。关于葡萄试管苗的快速繁殖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影响葡萄试管苗快繁,尤其是影响脱毒试管苗快繁的诸因素报道不多。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培养基的激素用量、琼脂浓度和培养器皿大小等技术措施,使脱毒试管苗繁殖速度大大提高,并使这一技术措施系列化、规范化。同时通过测定培养器中的  相似文献   

9.
藤稔葡萄嫁接苗,自根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稔葡萄嫁接苗、自根苗研究杨治元(浙江省海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314300藤稔葡萄90年代以来,大江南北发展较快。生产上用的苗主要有两类:嫁接苗和自根苗(扦插苗和压条苗)。由于藤稔骨干根粗短,支根较少,分布面较窄,使植株长势中庸;嫁接苗则改变了藤稔植...  相似文献   

10.
“红提”葡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雄  李平 《北方园艺》2016,(10):181-184
"红提"葡萄因皮薄水分多,且果实质地柔软依附于枝干,遂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机械损伤甚至褐变腐烂现象,因此应采取保鲜措施延缓其衰老。现从物理、化学、生物3个方面总结了现有的"红提"葡萄保鲜技术,介绍了各类保鲜技术的技术原理、不足之处等,最后提出了"红提"葡萄保鲜业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中国的葡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码相机测定果树叶面积的新方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提出的是一个快速的非破坏性叶面积测定新方法, 可测定苹果、葡萄等各种果树叶面积,可在田间或室内测定活体或离体叶片的面积。其原理是利用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 拍照获取叶片和刻度直尺的图像, 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每平方厘米面积的像素数和叶片图像的像素数, 再通过计算得出叶片的面积。对其测算准确度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苹果叶面积的测算误差为0.57% ~0.80%、葡萄叶面积的测算误差为1.05%~1.43% , 说明用新方法可相当准确地测算果树叶面积。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干旱区葡萄节水栽培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葡萄节水栽培是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与生物、计算机模拟、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各种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的明显特征。它以重大前沿性技术研究成果为基础,研发葡萄节水关键技术,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干旱区葡萄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可以预测,现代节水技术研究将对干旱区葡萄产业带来的突破与贡献。  相似文献   

13.
葡萄病毒病的双链RNA(dsRNA)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牛建新  李东栋 《果树学报》2002,19(3):149-152
将病毒dsRNA分析检测技术应用到果树病毒的诊断检测上熏并对生产中广泛发生的葡萄卷叶病病毒穴GLRV雪、葡萄扇叶病毒穴GFV雪进行了检测并确立检测标准,为今后葡萄病毒病的诊断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对在葡萄上发生的一种黄边花叶病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这种病毒的dsRNA,证实其为病毒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14.
观赏海棠叶、果、花色彩的数字化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欣  沈向  张鲜鲜  赵静 《园艺学报》2010,37(11):1811-1817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数码图像,对观赏海棠(Malussp.)主要观赏器官的颜色进行数字化描述,从而更准确科学地描述其形态。采用Photoshop CS3软件对试材图像进行处理,分别提取叶片、果实、花瓣及新梢的典型色域的CMYK模式参数,通过C、M、Y、K的百分比值确定其颜色。结果表明,用C、M、Y、K的百分比值表现观赏海棠叶片、果实、花瓣和新梢幼叶的色彩,可以反映品种间差异,从而为品种描述和新品种的选育指标提供新的数字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叶部氮磷钾生长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叶分析研究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的葡萄植株叶全氮磷钾6~9月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宁夏贺兰山东麓御马酿酒葡萄基地酿酒葡萄全生育期叶片氮素营养充足,而叶片磷钾生育后期供应不足,成为酿酒葡萄生育后期叶片生长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酿酒葡萄叶片氮磷钾动态变化揭示了对晚熟酿酒葡萄品种8月份应少量补充氮素,而8月末是磷、钾补充的关键时期;酿酒葡萄氮磷钾营养诊断的最适部位是叶柄,最佳营养诊断时期为8月份。  相似文献   

16.
以栽植于日光温室中适宜延迟栽培的‘贝达’砧‘意大利’葡萄为试材,自2013年8月1日始至落叶(2014年1月31日)止每天分别进行红光和蓝光不同光质延长光照至24:00补光处理,以不补光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对葡萄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片的外观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为叶片抗衰老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补充红光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值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整齐有序,明显减缓了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解体,显著延缓叶片衰老;补充蓝光处理前期显著降低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值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破坏了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加速了植株的衰老进程;但在叶片衰老后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F_v/F_m值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高于对照,并且叶绿体的基粒片层比对照排列整齐有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叶片衰老。补充蓝光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一直显著高于补充红光和对照。综上,补充红光处理有效延缓了叶片衰老进程,延长了叶片的生理功能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有葡萄品种叶片形态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资源圃中保存的342个葡萄品种的成熟叶片为试材,采用度量性状与非度量性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研究了供试葡萄品种的叶宽等9个度量性状和叶片形状等8个非度量性状,以期为进一步建立葡萄种质资源叶片性状数据库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现有栽培葡萄品种的叶片形状主要为楔形和五角形;9个度量性状具有明显的变异性,且与长度有关的度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6.51%;主成分分析表明与长度有关的度量性状为第一主成分,与角度有关的为第二主成分,与比值有关的为第三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7.186%。  相似文献   

18.
Allometric relationships for trunk, first order branches and associated foliage were developed to develop a repeatable pruning dose for wind interception studies on Quercus virginiana Mill ‘Cathedral’. Three trees were dissected to develop relationship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leaf mass was linearly related to the basal area of the primary branch, consistent with pipe model expectations. A pruning dose for leaf mass removal was defined by tracking basal branch areas and removing entire first order branches. Leaf mas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leaf surface area, however leaf mass varied with compass orientation while leaf area remained unchanged. The use of wood cross-section area conservation rules for branching in Lindenmayer (L-system) computer modeling is shown to be inconsistent with the data set, as is often observed in the field. The area conservation assumption is made to force taper into computer models, and departures are accepted by assuming heartwood formation forces imbalance into the model. The data set was developed from 3 year old or younger wood. The species is known to retain viable vessel elements in sapwood for at least 3 years in the areas surrounding the testing site. Since it is doubtful that there was heartwood or non-functional sapwood in the test trees, use of the area balance assumption for modeling by asserting heartwood influence is questionable.  相似文献   

19.
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番茄叶部病害识别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手段,结合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研究了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和棒孢叶斑病等4种叶部病害的自动识别方法。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室内操作的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可进行病害样本图像的采集、预处理和病斑区域的分割。提取了每个病斑区域的9个颜色参数、5个纹理参数和4个形状参数,同时采用逐步判别与贝叶斯判别相结合和主成分分析与费歇尔判别相结合的两种方法实现特征参数的提取和判别模型的构建。逐步判别从提取的18个特征参数中选择了12个参数用于构建贝叶斯判别模型,结果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100%和94.71%。主成分分析则将18个特征参数综合成2个新变量,构建的费歇尔判别函数对样本的总体识别准确率为98.32%。两种方法均获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说明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番茄叶部病害的快速、准确识别,为实现番茄病害的田间实时在线检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水分胁迫对葡萄不同叶龄叶片光合及荧光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以3 a(年)生‘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由黎明前叶片水势(ψb)反映胁迫程度,设置对照(无水分胁迫,CK)、中度水分胁迫(T1)和重度水分胁迫(T2)三个处理,测定‘赤霞珠’葡萄新梢不同叶龄叶面积、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Ru BP活化酶和果糖-1,6-二磷酸酯酶活性。【结果】葡萄叶片叶龄为80 d时,叶面积趋于稳定,T2显著降低了各叶龄叶片的面积,T1与CK无显著性差异;葡萄叶片SPAD值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大,且T1增加了各叶龄叶片SPAD值,T2则降低;Pn、Gs、Tr、Ru BP活化酶和果糖-1,6-二磷酸酯酶活性随葡萄叶片叶龄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下降程度增大;水分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各叶龄叶片Fv/Fm、Yield、ETR、q P,而Fo显著增加,T2增加了各叶龄叶片的NPQ,但随着叶龄的增加,T2叶片NPQ又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结论】随‘赤霞珠’葡萄叶片叶龄的增加,光合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葡萄叶片叶龄为60~90 d时,光合能力最强。水分胁迫降低了各叶龄叶片的光合效率,重度水分胁迫会阻碍葡萄幼龄叶片的正常发育,并加速老龄叶片的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