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宁 《中国蔬菜》2006,1(11):48-49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双孢蘑菇栽培多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在不加温条件下,12月-翌年2月双孢蘑菇出菇处于停止期,越冬后,3-6月继续出菇。笔者利用在日光温室内加挂黑色塑料薄膜、使用中温偏低型双孢蘑菇菌种进行冬季双孢蘑菇节能栽培,有效地解决了双孢蘑菇冬季不出菇的问题,形成了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连续出菇的栽培新模式。9月初堆料,10月上旬接种,10月底覆土,11月中旬-翌年3月采收,比常规栽培增产30%,提高了日光温室利用率,使双孢蘑菇种植者获得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2.
据悉,世界双抱蘑菇的栽培历史,已有3to多年,在自然气温条件下栽培,温度范围只能有22℃以下才能出菇,在长江流域蘑菇的出菇季节,只能在10月起至次年5月下旬,而6~9月高温季节都不能栽培,只能停产休闲c世界各国的蘑菇栽培专家、学者都要想方设法寻求解决自然条件下栽培高温蘑菇,都未获得成果。由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徐序坤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农技师陈生荣、农艺师徐序慈等科研人员,经过二年多的潜心研究,现已获得创造性的突破,选育出了"新登9矿高温蘑菇新菌种,它在高温%-36℃条件下,能正常成批健壮出菇,其产量可达每平方米12…  相似文献   

3.
高温蘑菇栽培季节与杏鲍菇正好错开,利用杏鲍菇下脚料不同配方进行高温蘑菇栽培试验,以杏鲍菇下脚料35%、棉籽壳35%、菜籽麸16%、麦麸10%、石膏1%、石灰2%、复合肥1%的配方适宜,高温蘑菇菌丝生长浓密健壮,出菇利润率为315%,比对照利润率239%高出76%,试验证明利用杏鲍菇下脚料栽培高温蘑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陈天泰 《食用菌》2007,29(4):41-42
试验表明在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应选用半地下式菇棚栽培。主要是因为半地下式菇棚投资少,保温保湿效果好,表现在栽培上,出菇时间长,单位面积的产量高,可在冷凉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褐色蘑菇俗称棕蘑,也称有色蘑菇或美味蘑菇,其菇盖为自然棕褐色,其产量高、菇质优、口感鲜嫩,营养价值高。栽培褐色蘑菇不仅可以克服白色蘑菇易褐变而导致的商品质量迅速下降的问题,同时可增加蘑菇市场的花色品种,在欧美国家已经有较大规模的栽培和消费。本文对8个褐色蘑菇菌株的菌丝特性、栽培性状与出菇产量等进行研究,旨在为棕色蘑菇的推广、栽培和进一步筛选、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罗义 《食用菌》1992,14(4):27-27
室外小棚栽培蘑菇,成本低,花工少,管理方便,保温保湿性能好,小气候稳定,空气新鲜,病虫害少,出菇时间长,蘑菇健壮肥大,产质量高,是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普及蘑菇栽培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褐腐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有害疣孢霉引起的双孢蘑菇褐腐病是八十年代末开始在上海蔓延的重要真菌病害,菇房一旦发病,产量大幅度下降,其初侵染源是蘑菇覆土。掌握适宜的栽培季节,避免过早播种和覆土;7 ̄8月份曝晒覆土;覆土前一周用化学纯36% ̄38%甲醛熏土;结合蘑菇调水,施用混灭剂、特克多、多丰农、施保功、多菌灵以及甲基托布津等化学药剂,能有效控制病害,及时摘除病菇、防止孢子飞散、避免或减少蘑菇被再次侵染及采用抗病品种,能防止  相似文献   

8.
沼气发酵残留物栽培蘑菇具有出菇快、产量高、菇质优、杂菌少、易推广等优点、不但能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能显著提高蘑菇的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能分的含量,推广这一技术,有利于生物质的多层次合理利用,同时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沼气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栽培的双孢蘑菇为中低温型蘑菇,适合于秋春季栽培。高温蘑菇是指适合于我国夏季高温期栽培的蘑菇,由于栽培出菇季节正值淡季,鲜菇价格高,栽培效益好。当前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有"夏菇93"和"夏秀2000","夏秀2000"是最近育成的高温蘑菇新品种,出菇率高,产量比"夏菇93"增产15%。由于高温蘑菇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栽培,容易发生病虫害,栽培过程中病虫杂菌的发生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宁德地区是全国蘑菇重点产区,年产鲜蘑菇三十多万担,加工出口水仙牌蘑菇罐头一万五千多吨,菇农收入三千多万元,工业产值六千多万元。近几年来,全区广大菇农,广泛开展科学种菇的实验,对蘑菇培养料的组分、堆制发酵、播种量、覆土、水分、追肥等做了试验、观察,不断探讨出规律性的措施,总结出科学种菇的经验,指导种菇的实践,对提高蘑菇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一九八四年冬至一九八五年春全区栽培三千万平方市尺的蘑菇,共收鲜菇三十二万吨,其中一、二级菇占90%。福安县澳潭乡城山村二十八户,种菇一千平方市尺以上的专业户,每平方尺单产达3.8斤。全区十一个种菇面积一百万平方市尺的乡,每平方市尺单产平均超过一斤半。广大菇农科学种菇的经验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银合欢叶作氮源栽培蘑菇和降解含羞草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银合欢叶作氮源添加剂栽培蘑菇,尿素用量可较对照减少50%,产量明显增加。处理Ⅱ培养料含5%银合欢叶和8%米糠,其钾含量较对照提高40%,鲜菇产量提高38.7%;处理Ⅲ培养料含10%银合欢叶,鲜菇产量较对照仅增加12.9%,且出菇推迟,可能与培养料磷含量较低有关。在蘑菇栽培期间,处理Ⅱ和处理Ⅲ培养料中除极少量含羞草素自然降解外,其余分别在第一和第二潮菇时被蘑菇菌丝降解,故在鲜菇中未测得含羞草素。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温岭县菇农近年试验成功了一种新的蘑菇栽培方法——垅条栽培,即立体出菇技术。其比大床栽培出菇面积增加80%,而且省工、省料、质量好、产量高。每1000平方米可节省成本2781元,一级标准菇可增加10—20%,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产菇量达4.5公斤,比传统的大床栽培平均增产50%。  相似文献   

13.
六盘山地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空气干燥,降雨不匀,春夏雨少,秋季雨多,且有干年湿年之分;气温不稳,冷热无常,早年温高,涝年温低,且昼夜温差较大,这些都是双孢蘑菇栽培中的不利条件。但本地区气候较为寒冷,在全国大量缺菇的夏季,棚内气温15~22℃,正是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理想温度。2001-2004年,我们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全国市场行情,对双孢蘑菇在六盘山区栽培的最佳季节进行了严格细致地试验研究,得出了“秋季建棚、冬季备料、4月堆料、5月养菌、6月出菇、10月清料”的最佳生产季节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蘑菇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病害,除真菌和细菌病害外,还有蘑菇病毒病。病毒引起的蘑菇病害,直接影响到蘑菇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蘑菇质劣低产,严重者甚至无收。据荷兰一千多个菇场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受病毒感染,损失为15%。在英国,有的学者认为几乎栽培蘑菇的地方都可以发现病毒。  相似文献   

15.
平菇废料不同添加量对蘑菇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培养料中添加5%,10%,20%的平菇菇床废料栽培蘑菇发现平菇菇床废料添加量为10%时,菌丝吃料量生长速度快(日平均生长速度0.177cm),长势好,出菇期提高4d,平均单产比对照提高34.7%。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大棚地栽”,顾名思义,就是在利用空闲大棚搭阴棚,直接在地床上栽培双孢蘑菇。该项技术是一项投资省、操作简便、栽培管理方便、周期短、效益高、实用性强的蘑菇栽培技术。浙江省菇房床架栽培110m。面积用干料2500-3500kg,收鲜菇800—1000kg,生物转化率为25%-30%;而大棚地栽110m。投料1350-1500kg,通常可收500-700kg鲜菇,生物转化率为37.1%-46%,高的可达50%。  相似文献   

17.
董作为  张作卷 《食用菌》2002,24(3):25-26
苍南县是浙江省蘑菇重点产区 ,为充分发挥我县菇农技术、资源等优势 ,更好地利用夏季闲置的菇房 ,解决夏季鲜菇不足。 1998~ 1999年 ,我县有关部门组织技术骨干 ,在蘑菇主产区——马站镇进行了高温蘑菇菌种引选和栽培技术研究 ,成功地选出“夏菇 93”和“新登 96”两个适宜当地栽培的高温蘑菇菌株。现将高温蘑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栽培方式 传统的塑料大棚栽培为低棚栽培 ,生产期遇上高温 ,菇房上层及四周气温较高 ,上层高温多湿 ,下层偏干 ,致使培养料偏干 ,相对湿度又过大 ,限制了高温蘑菇的均衡高产 ,相当部分的成菇还染上细菌性斑…  相似文献   

18.
大肥菇制种和高产栽培技术黄建春(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103)大肥菇是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出的中偏高温型类蘑菇菌株,菌丝生长和子实本生长比双孢蘑菇分别高3~5℃和4~6℃,栽培要求和双孢蘑菇基本相同。上海和邻近上海的江浙一带栽培大肥菇,一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南菇北移的发展趋势,依靠气候及农林资源优势,借鉴我国食用菌栽培先进省市的栽培管理经验,天水市食用菌栽培得到了迅速发展。食用菌栽培品种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先后有平菇、双孢蘑菇等二十多个品种栽培成功并得到了示范推广。其中平菇、双孢蘑菇等品种已实现了周年生产。连年来,栽培量、总产量、总产值均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20.
水分不仅是蘑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蘑菇新陈代谢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蘑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溶于水中,才能被菌丝细胞吸收和利用,而菌丝细胞内的一切营养物质也只有溶于水,才能在蘑菇机体的各个部位运转。蘑菇菌丝体含有70%~75%的水分,子实体含水量高达90%左右,在蘑菇子实体发育时期更需要大量水分。蘑菇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和覆土,其次是空气中的水分。但在蘑菇栽培管理中又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其实蘑菇既需水又怕水,所以在栽培管理中,要获得优质高产,就必须根据蘑菇的生物学特性灵活进行水分管理。如何对蘑菇实行科学管水,笔者经验是要围绕“十一看”、“十忌”。1蘑菇科学管水“十一看”(1)看菌株喷水。蘑菇菌株的贴生型菌株较普遍,耐湿性强,出菇密,需水量大,同等条件下喷水量可比气生型菌株多,所以喷水要看菇床菌株类型。(2)看天气喷水。晴朗天气或气候干燥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大,菇床需水量也大,喷水量就要多;相反,阴雨天气或气候潮湿的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小,菇床需水量也少,喷水量就要少,甚至可停喷。(3)看生长期喷水。主要视菌丝所处的生长期而定,如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绒毛状菌丝变粗并形成线状菌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