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炭疽叶枯病最早于1988年在巴西发现,我国于2010年首次报道。2011年9月,陕西礼泉苹果产区发现该病,2012年礼泉部分嘎拉苹果园零星发生,2013年7月礼泉平原灌区嘎拉园普遍发生。之后,该病在嘎拉系列早熟品种上常态发生。为掌握该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者就甘肃省苹果产区矮化密植苹果新品种的抗病性和药剂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烟富10’‘福布瑞斯’及‘响富’对炭疽叶枯病、斑点落叶病的抗性较强,‘秦脆’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强;克菌丹和苯甲丙环唑对‘福布瑞斯’‘响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丙森锌和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对所有供试品种苹果斑点落叶病和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好,代森锰锌和腈菌唑对所有供试品种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3.
炭疽叶枯病是近年来我国苹果上发生的一种新的病害,2008年始发于黄河故道苹果产区,每年以约200-300千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现已扩展到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对嘎拉、秦冠、金冠、乔纳金等苹果品种生产造成重大打击。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商丘苹果综合试验站在体系岗位专家的指导下,对炭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控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疫腐病也叫颈腐病、实腐病,是苹果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前些年在河南灵宝苹果产区少有发生,但2015年少见的高温高湿气候诱发了该地区的苹果疫腐病。一些果农误将疫腐病诊断为炭疽叶枯病或褐斑病,造成防治上的失误。以下,我们介绍一下苹果疫腐病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希望对果农正确诊断和防治病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苹果新病害,2011~2013年在陕西省礼泉、兴平一带大面积发生。导致苹果后期发育成熟和花芽形成,并造成二次开花,削弱树势,严重影响了苹果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苹果炭疽叶枯病是我国于2011年首次在江苏省的丰县被发现的一种真菌引起的新病害,近几年该病已在陕西、山东、山西、辽宁、河南、甘肃等省的苹果主产区大面积发病,该病主要危害秦冠、嘎拉、金冠、乔纳金和黄元帅,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应引起果农朋友高度重视。1症状苹果炭疽叶枯病症状:幼叶感病,叶面初为红色至黄褐色或红褐色小点,略凹陷,不规则(图1)。老叶感  相似文献   

7.
杨华  王杰 《北方果树》2021,(2):28-29
2020年是气候极端异常的一年,早春阴雨冻害、生长季台风、冰雹、暴雨频繁发生。果农在以往减药、节支思想支配下,没有采取足够的应对措施,致使苹果树在频繁降雨和高温天气夹击下,叶片锈病、褐斑病和炭疽叶枯病发生严重,中早熟品种‘嘎拉’‘绿帅’等8月开始有落叶发生,9月中旬严重落叶,枝条出现光杆现象;富士系苹果9月也出现落叶现象。现将苹果叶部病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意见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苹果炭疽叶枯病自2011年在我国首次发现后快速扩散~([1])。近年来,苹果炭疽叶枯病在全国各苹果产区大范围爆发和流行,造成部分苹果品种叶片脱落、树势削弱,导致次年果实减产甚至绝产,对苹果产量和品质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制约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该病在七八月份迅速蔓延,侵染所有龄期叶片,最终导致叶片大量脱落,枝条二次发芽开花,削弱树势~([3]);侵染果实,果皮布满大量褐色带红晕的坏死斑  相似文献   

9.
2012-2013年,在苹果炭疽菌叶枯病发生严重的丰县地区,进行了金冠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防控试验。结果表明,波尔多液是防控苹果叶枯病较理想的保护性杀菌剂,其与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是成功防控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最佳施药方法。同时应注意应在炭疽病菌侵入前就开始使用波尔多液。2013年的试验处理,对果实、叶片都起到了较好的保护效果,落叶率控制在5.63%,病果率控制在2.58%,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1病害1.1苹果炭疽菌叶枯病近年来,导致嘎拉苹果大量落叶的病害是由炭疽病菌引起的一种新病害,暂定名为"苹果炭疽菌叶枯病",或"苹果炭疽叶枯病"。该病主要侵害叶片,也侵害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出现褐色坏死病斑,病斑边缘模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 d内可蔓延至整张叶片,使整张叶片变褐坏死,呈焦枯状,随后脱落(图1,见本期目录前页彩图,下同)。当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11.
梨树是辽宁省果树产业中重要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省内各地区。近年来,梨果实黑点在辽宁省梨产区广泛发生,严重影响着梨果实品质,为了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蔓延,生产上急需明确引起梨果实黑点的病原。通过病原菌致病力测定、形态比较,以及基于多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采自辽宁省的梨黑点病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与分子鉴定均表明梨黑点病病原菌为暹罗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C. siamense在不同梨品种上致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茌梨’(白梨)致病性最强,对‘南果’‘花盖’(秋子梨)最弱。  相似文献   

12.
正苹果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和炭疽叶枯病统称早期落叶病,是导致我国苹果树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在我国苹果产区中度至严重发生,流行年份重病园7—9月的落叶率高达80%~100%,严重时导致苹果秋后二次开花,不但降低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而且极大地削弱了树势。然而由于果农对该病害的  相似文献   

13.
苹果炭疽叶枯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造成早期大量落叶,降低果实品质.介绍了苹果炭疽叶枯病的表现症状、诊断方法、与几种落叶病的区别,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苹果腐烂病、苹果枝干轮纹病、苹果褐斑病、苹果炭疽叶枯病等病害,近几年愈发严重。苹果炭疽叶枯病在乔纳金、金冠、嘎拉等品种上发病严重,果农束手无策,防治和用药存在盲目性。苹果苦痘病是苹果果实的第一大病害,防治上缺乏全面的治理措施。苹果褐斑病是苹果套袋后危害叶片的重点病害,个别疏于管理的果园危害严重,防治上存在很多问题。苹果腐烂病、苹果枝干轮纹病,近几年发病有低龄化的趋势。为有效防治这些病害,了解这些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春季将‘新红星’‘蜜脆’‘美八’引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观测其生长结果特性、物候、果实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结果表明,‘美八’平均单果重最大,为210.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果面鲜红,风味酸甜,在商丘地区8月上中旬成熟;‘蜜脆’和‘新红星’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61.3g、200.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于‘美八’;‘蜜脆’不抗苹果炭疽叶枯病和褐斑病,‘美八’和‘新红星’抗逆性较好。‘美八’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商丘市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苹果炭疽叶枯病是近年来在苹果上发生的一种新的病害,自2011年被发现以来,已在陕西、山东、山西、甘肃、河南等苹果主产省有大面积发病。该病的突出特点是病原菌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强,环境条件合适的情况下,2~3 d即可使全树叶片干枯脱落,一旦发病,会严重削弱树势,甚至造成二次开花,影响第2年产量,给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主要特点、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总结如下。1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7.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褐斑病、炭疽叶枯病、黑星病、锈病、斑点落叶病等。近年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早期落叶病发生较为普遍,流行年份重病果园落叶率高达80%~100%,导致树势衰弱,甚至二次开花,严重降低了苹果的产量和品质。针对此,根据多年生产技术指导经验和方案的实践验证,分析了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辽宁省绥中县自2004年开始栽培‘寒富’苹果,栽培模式有乔砧与矮砧两种,以矮砧为主。截至2013年,已发展500hm2,50万株。由于‘寒富’苹果结果早,易丰产,近年来果实卖价较高,一些农户获得了较高的收益。为此,激发了生产者发展‘寒富’苹果的积极性,目前在绥中呈较强劲发展势头。如2013年春,高甸子乡东赵村一次性建立一个面积180 hm2、13万株的大园。但是,在生产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  相似文献   

19.
正7月份高温高湿季节到来,苹果炭疽叶枯病到了新的发病高峰。炭疽叶枯病已成为世界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强,一旦遇雨,极有可能在短时期内爆发成灾,落叶严重的当年还会发生二次开花现象,对来年苹果生产威胁很大。1症状王薇、符丹丹、张荣、孙广宇等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云南红河州泸西县为云南重要的苹果新产区,调查鉴定泸西县苹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对泸西县的苹果病虫害防控,苹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调查和鉴定了云南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习峨村、三塘乡、向阳乡沙马村等3个苹果产区的病虫害。通过室内病原显微观察,对真菌病原进行形态鉴定,应用RT-PCR检测技术与测序鉴定病毒,害虫形态鉴定。最终结果表明:云南泸西苹果病虫害共8种,其中真菌病害3种,有斑点落叶病、枝干轮纹病、褐斑病;病毒病害2种,有苹果茎沟病毒病、苹果花叶病毒病;虫害3种,蚜虫、蓟马和金纹细蛾3种虫害。其中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为主要病害,病毒病害其次,虫害发生率较小。其次通过调查与鉴定,否定了危险性病害苹果炭疽叶枯病在云南泸西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