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从敦煌地区盐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19株细菌为试材,采用平板对峙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筛选,通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所筛选的拮抗菌,研究了其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的防效,以期得到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结果表明:从敦煌地区盐碱地土壤中共分离出19株拮抗细菌,其中菌株A7-3-14拮抗作用最强,抑制率为79.22%,菌株鉴定为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endophyticus,盆栽防效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处理后的黄瓜苗病情指数为28.14,防治效果达到69.77%。表明分离到的芽孢杆菌菌株A7-3-14可以用于黄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感黄瓜枯萎病的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形态观察;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测定了12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室内抑制效果较好的7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鉴定,感黄瓜枯萎病病菌为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抑菌效果最好的是36%噁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抑制率为93.92%,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62.5%精甲·咯菌腈悬浮剂1 500倍液和99%恶霉灵粉剂3 000倍液,抑制率分别为85.48%、81.20%和80.45%;8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99%恶霉灵粉剂3 000倍液和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为79.48%~93.61%,可作为土壤处理剂防治黄瓜枯萎病,而且对黄瓜安全无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求新的生物防治菌种资源,以醋糟基质为试验材料,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醋糟中分离出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研究其对病原菌的广谱抑制效果,将菌体特征与16S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对拮抗菌进行初步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对分离的拮抗菌进行抗病促生效果初探。结果表明:从醋糟中分离到了1株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CZ,且菌株CZ具有广谱的抑菌效果,对西瓜枯萎病、香瓜枯萎病、黄瓜枯萎病、水稻恶苗病、小麦赤霉病、苹果炭疽病原菌都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根据菌体特征、16S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指标的结果,初步鉴定该菌为死谷芽孢杆(Bacillus vallismortis CZ)。温室盆栽试验表明菌株CZ对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黄瓜立枯病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接种菌株CZ后,黄瓜小苗的病情指数降低了18.3%。由此可见,菌株Bacillus vallismortis CZ具有开发成生防试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有机质防治黄瓜枯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抑菌测定及盆栽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2种有机物对黄瓜枯萎病发生及其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有机物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菇渣和鸡粪的抑菌效果较好,分别为48.35%和47.85%;盆栽试验以菇渣、壳粉、鸡粪及芝麻饼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较好,接种后的防效分别为100.0%、83.8%、78.8%和62.0%,且菇渣和鸡粪对黄瓜植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黄瓜根际土壤为分离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到1株对黄瓜灰霉病抑菌作用明显的拮抗菌BBC-3,利用对峙培养法和平板扩散法对其抑菌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BBC-3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该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所选14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该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高温、酸碱及光照稳定性强,对蛋白不敏感,常温和4℃储存6个月抑菌活性大于80%。  相似文献   

6.
拮抗生防真菌是微生物农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香蕉根际土壤分离获得3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真菌,并对其抑菌效果和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峙试验测定表明080409-8,080409-13和080819-B2-1等3株拮抗菌具有较强的营养和空间竞争能力,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都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d,抑制率均在55%以上;3株拮抗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菌落生长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表现为抑制率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以1%浓度处理7d,080409-8,080409-13,080819-B2-1的抑制率分别为22.00%,51.67%,63.00%;5%处理7d,抑制率分别为39.33%,62.00%,71.00%;080409-8,080409-13,080819-B2-1发酵液的10倍,50倍和100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为40%~85%,在50倍稀释液浓度下,3株拮抗真菌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EM菌堆肥对大棚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猛  姚静  王瑞良 《中国蔬菜》2011,1(8):60-64
在鸡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制过程中添加EM菌进行发酵,研究堆肥品质的变化,同时,以新泰密刺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EM菌堆肥对大棚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M菌的发酵有机肥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肥发酵达到无害化指标所需时间大大缩短。施用EM菌发酵有机肥显著促进大棚黄瓜生长发育,降低枯萎病病情指数,显著提高大棚黄瓜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大棚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高效筛选法从不同环境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出44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初筛和复筛得到一株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放线菌XF-7。研究了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黄瓜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对苗期枯萎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XF-7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黄瓜种子发芽,且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达79.57%。经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菌株XF-7与毒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xytricini)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菌株XF-7鉴定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toxytricini XF-7,在GenBank中该菌株的序列登录号为JN315670。  相似文献   

9.
黄瓜枯萎病病原拮抗细菌DS-1菌株鉴定及其生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日光温室连作黄瓜根际土壤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DS-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和对苗期枯萎病的生防效果。结果表明:菌株DS-1与已报道的Brevibacillus brevis 16S rDNA具有100%同源性,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确定DS-1为短短芽孢杆菌。基因库中该菌株的序列登录号为EF108303。DS-1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促生作用,苗期防治枯萎病的效果显著,防效达84.9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抗性黄瓜品种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韩雪  潘凯  吴凤芝 《中国蔬菜》2006,1(5):13-15
对6个抗枯萎病性能不同的黄瓜品种根系分泌物进行了收集和测定,采用培养基培养的方法研究其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及病原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对以上3项指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感病品种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抗品种没有明显作用。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糖类物质含量亦明显低于感病品种,中抗品种则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土传性病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近年来,利用生物方法防治黄瓜枯萎病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防治该病害的重要且有效手段。本文从利用拮抗微生物和植物化感作用两方面对国内外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进行了总结,概述了各种生防因子的作用机制及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应综合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利用植物化感作用及生防作用物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学好  于杰  徐强  郭绍贵 《园艺学报》2005,32(4):632-637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 ) 单性结实品系EP26与非单性结实品系ZR22为试材, 研究外源亚精胺( Spd) 和多胺合成抑制剂MGBG处理对子房(幼果) 内源多胺含量和蛋白质组成的影响及其与黄瓜单性结实和幼果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花前2 d对ZR22不授粉子房施用外源亚精胺能显著提高子房内源亚精胺、精胺与腐胺水平, 促进其单性结实和果实生长, 而花前2 d对EP26不授粉子房外源施用MGBG则显著降低其子房内源亚精胺和精胺水平, 提高了内源腐胺水平, 导致子房萎蔫。运用SDS-PAGE法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和MGBG处理后子房中可溶性蛋白质组成的变化, 结果表明: ZR-2用外源Spd处理, 开花当天至花后3 d的子房中出现了分子量为55 kD与37 kD的两种特异蛋白质, 花后1 d至花后3 d又出现了88 kD与82 kD两种特异蛋白质; 单性结实品系EP26用MGBG处理子房, 开花当天至花后3 d出现了47 kD与25kD两种特异蛋白质, 引起85 kD、45 kD与10 kD蛋白质的消失。这些结果表明, 外源多胺和多胺合成抑制剂处理可能是通过改变内源多胺水平和蛋白质合成而影响单性结实和子房(幼果) 发育。  相似文献   

13.
黄瓜种质材料抗褐斑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在温室鉴定了20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对褐斑病菌071抗性.结果表明:有3份高度抗病材料,1份抗性材料,中抗材料1份,而其它均为感病和高度感病材料,说明现有的黄瓜种质资源蕴藏着对改良黄瓜品种抗病性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4.
2011年7月在武汉黄陂发现黄瓜靶斑病,对病样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并对病原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武汉地区黄瓜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这是多主棒孢霉在武汉引起黄瓜靶斑病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有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宜p H值为6~9;病原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利用效果最好,氮源以硝酸钾利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白露佼  蔡芳  王鹏 《长江蔬菜》2015,(20):95-97
为明确青海互助县温室大棚黄瓜白粉病病原菌的分类,随机调查种植黄瓜的日光温室,采集发病的植株组织,对白粉菌进行无性型扫描电镜观察和 DNA 提取。试验结果发现,互助县温室大棚内白粉菌为苍耳单囊白粉菌,生产中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可结合高温闷棚灭菌。  相似文献   

16.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以黄瓜品种津绿30号为试材,研究使用空气净化杀菌器对设施环境中病菌群落、有害气体及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净化杀菌器对设施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病原菌有显著的清除杀灭效果;与不使用空气净化杀菌器的对照相比,使用空气净化杀菌器能提高黄瓜光合作用,降低气传病害的病情指数,有效阻止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黑星病和蔓枯病等黄瓜常见病害的传播,显著降低黄瓜体内过氧化物酶SOD、POD、CAT的活性和MDA含量,显著提高单瓜质量和产量;此外,空气净化杀菌器还能降低劳动作业强度,提高设施环境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京尼平甙及其复方对黄瓜,豇豆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尼平甙及其复方对黄瓜和豇豆均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中京尼平甙复方2号的增产效果好,10mg/L水溶液浸泡黄瓜种子10h(小时),可增产26.2%,浸泡豇豆种子5h,可增产18.1%。增产机理是通过增加根重和茎重,最终增加荚、果数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以50%速克灵与72%农用链霉素为试材,用"速克灵+农用链霉素"混合农药对黄瓜枯萎病进行防效试验,并对2种农药复配后的稳定性做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速克灵+农用链霉素"混合农药对黄瓜枯萎病的平均防治效果达96.43%,稳定性较好,值得推广,但生产中防治黄瓜枯萎病时,需在结合农业措施的基础上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19.
黄瓜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灰葡萄孢菌引起,是为害黄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对黄瓜灰霉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致病机理及黄瓜抗病机制、抗病育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黄瓜抗灰霉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