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条件下山楂细胞膜磷脂和脂肪酸的含量发生变化。轻度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即发生降解,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增多,严重干旱时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减少,磷脂酰乙醇胺明显减少。嫩茎中磷脂酰乙醇胺在干旱时呈明显减少趋势,严重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下降。轻度干旱山楂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增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变化,叶片总饱和脂肪酸减少,茎中饱和脂肪酸变化不明显;严重干旱时亚油酸含量明显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多,茎中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减少。轻度干旱时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值明显增大,严重干旱时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值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抗寒性不同的几个柑桔品种的叶片、枝韧皮部以及种子作样品,研究其生物膜组分与抗寒性的关系。发现叶片膜脂脂肪酸中,亚麻酸、亚油酸及棕榈酸的含量均与抗寒性成极显著相关,亚麻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及脂肪酸不饱和指数亦与抗寒性成极显著相关。枝韧皮部及种子的膜脂脂肪酸亦与抗寒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检测出叶片8种磷脂组分,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甘油的含量与抗寒性成显著正相关,而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酸的含量与抗寒性成显著负相关,磷脂酰肌醇和双磷脂酰甘油与抗寒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山楂属中7个种和9个品种的细胞膜脂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种和品种的磷脂中各组分的含量配比不同,总脂脂肪酸中各组分的含量配比也有差异。磷脂酰胆碱(PC)是主要的磷脂,含量最多,在脂肪酸中亚麻酸(C_(18:3))为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次为亚油酸(C_(18:2))和油酸(C_(18:1));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C_(16:0))为主。抗性强的野生山楂种比栽培种的脂肪酸不饱和系数(IUFA)高,起源于边缘地区、高寒地区的山楂种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大,在山楂品种中,三倍体品种的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抗寒性强的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抗寒性中等的本地早(Citrusreticulata)和抗寒性弱的 Verna 柠檬(Citrus limon)的叶片为试材.分析其叶片总磷脂、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各种磷脂含量与柑桔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柑桔叶片总磷脂含量、磷脂与蛋白质的比值与抗寒性呈正相关.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的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酸(PA)的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负相关.而磷脂酰肌醇(PI)和双磷脂酰甘油(DPG)与抗寒性相关不显著.由此说明用叶片磷脂含量可以鉴定柑桔抗寒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5.
不同低温处理对黄瓜子叶极性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杨玲 《园艺学报》2001,28(1):36-39
 研究了黄瓜子叶极性脂的组分及其脂肪酸组成于不同温度(25、20、15、10 ℃)处理下的变化。结果表明: 黄瓜子叶在15 ℃处理条件下虽无可见冷伤害症状, 但类脂成分已发生显著变化。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 含量明显升高, 而磷脂酰胆碱(PC) 、磷脂酰乙醇胺(PE) 大幅度减少; 且主要类脂MGDG、DGDG及PC 中不饱和度高的分子种含量增多,最终导致总类脂的不饱和脂肪酸, 尤其是亚麻酸增多。说明黄瓜子叶在15 ℃下处理7 d , 已经对低温产生了冷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条件下常春藤叶片磷脂变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沈漫 《园艺学报》2003,30(4):431-435
 以栽培在露地和温室的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car.sinensis)为材料,运用荧光偏振、薄层层析扫描、气相色谱等技术测定叶片磷脂流动性、磷脂及其脂肪酸组成配比。结果表明,与温室栽培相比,地栽培的常春藤具有较高的不饱和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低温胁迫下,磷脂酰胆碱(PC)的不饱和脂肪酸水平是影响膜脂流动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生长的常春藤的磷脂流动性、磷脂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性分析,从膜脂组成与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常绿阔叶植物的抗寒机理。  相似文献   

7.
JM提高苹果幼树抗旱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浓度JM(茉莉酸甲酯)处理明显提高干旱条件下盆栽‘首红’苹果幼树茎粗,促进地上部和根的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叶片RWC、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光合速率,对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JM30和70mg/L处理显著提高中度干旱条件下叶片SOD活性,降低质膜透性、MDA含量和叶细胞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指数。认为JM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苹果幼树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膜脂代谢组学研究低温诱导的桃果实采后膜脂代谢变化与冷害的关系。与4℃相比,8℃延缓了桃果实磷脂降解、磷脂酸(PA)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进而降低PA积累和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保持高水平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组分和脂肪酸不饱和度,最终延迟桃果实冷害发生。8℃诱导桃果实差异脂质代谢物数量显著增加,并在贮藏后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甘油二酯(DAG)和较低水平的甘油三酯(TAG)组分,可能是8℃诱导的采后桃果实正常后熟软化过程和冷害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8℃下桃果实的膜脂代谢动态变化利于冷害的延迟。  相似文献   

9.
对冷冻温度不同敏感性的三个柑桔品种(构橼Citrus medica L.; 粗柠檬C.Limon Burm. F;酸橙C. aurantium L.)进行了四周的寒冷锻炼。从寒冷锻炼和对照处理的实生苗叶片中分馏出类脂,并分析其脂肪酸。经寒冷锻炼的叶片甘油三酸脂及硫脂的绝对含量增加,且亚油酸总量也增加;(构橼增141%,粗柠檬增219%,酸橙增233%)。研究表明,甘油三酸酯、四种磷酯(卵磷酯、脑磷酯、磷酸酰肌醇、磷酯酰甘油)及中性类酯(比甘油三酸酯极性更大的)的亚油酸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将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的菌丝体在37℃条件下分别处理0、6、12、18、24 h,其中以0 h为对照组,采用GC-MS分析测定菌丝体中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热胁迫后,皱环球盖菇菌丝体的脂肪酸总含量有所增加,但种类无变化,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6 h时达到最大值,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明显增加,棕榈酸含量最高,且其在24 h时占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达到最大,为76.3%,高于0 h时的69.5%,而亚油酸在0 h时占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百分比最大,为91.8%。通过对比热胁迫前后菌丝体中的脂肪酸含量及其种类变化,有助于了解皱环球盖菇的抗高温胁迫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垂盆草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垂盆草为试材,设置4个不同干旱处理(干旱时间为1、3、6、9 d)测定在不同水分条件处理下垂盆草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垂盆草植株的叶片总数、比叶面积、叶厚、株高、根长等生长指标数值显著降低;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降低;叶生物量比和比叶面积明显降低,茎生物量比显著上升,根生物量比无明显变化;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轻度干旱时(持续干旱3 d)达到最大值,重度干旱时(持续干旱9 d时)含量最少;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随干旱程度加剧显著上升。垂盆草植株干旱条件下,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轻度干旱下垂盆草幼苗的光合能力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而重度干旱则对幼苗光合作用影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番茄苗期和开花期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随处理温度下降,番茄苗期的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与硬脂酸(C18∶0)之和减少,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总量增加。在8℃处理下,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番茄的耐寒性呈显著负相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及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均与番茄耐寒性呈显著正相关,开花期其含量的变化与苗期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下阿月浑子叶片细胞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磷含量增加。随干旱胁迫加剧,阿月浑子叶片细胞中MDA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与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变化呈相反的趋势,说明干旱增加的活性氧启动了膜脂过氧化和膜磷脂的脱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与青椒苗期和花期抗冷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冷性较强和较弱的6个青椒品种(系)为试材,分析青椒苗期和花期在8℃、12℃、15℃和25℃温度处理下叶片不同的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苗期还是花期,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值均随处理温度下降而上升,而饱和肪酸正好相反,且其含量变化在8℃时与青椒品种(系)抗冷性有显或极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锦橙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田间严重干旱时及灌水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主要的捕光色素,叶绿素对光合作用有重要的影响。但叶片叶绿素含量并非是一个稳恒值,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干旱胁迫即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利用1997年夏季重庆罕见的干旱条件,我们对少核锦橙在严重干旱时及抗旱灌水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1材料...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09,(8):55-55
1 缺素症的表现 (1)缺钾后萌芽的新梢长势差,叶子小,开始失绿。严重时叶片的叶缘失绿、焦枯,最后干死。尤其遇高温干旱更易出现;随着气温下降。雨水增多症状就明显减退。当然钾过量也有害。叶片中钾含量是干物质的2%~213%合适,低于2%时出现缺钾症。(2)钙可加强细胞的构成,促进细胞加厚和稳定,延缓果实衰老。提高果实硬度和果实耐贮性。  相似文献   

17.
干旱过程中桃树茎和叶水势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田间生长的四年生桃树在充分灌水后的22 d 干旱周期内,分别在早上6∶00 和中午14∶00对茎、叶水势进行跟踪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充分湿润、中度水分亏缺及严重水分亏缺条件下上述指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在三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叶水势的变化幅度在0 .2 MPa 左右,差异不明显;而午间茎水势则由土壤充分湿润时的- 0.6 MPa 降至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时的- 1 .8 MPa,下降了1 .2 MPa。在整个干旱周期中,午间茎水势的变化虽受日蒸发量的影响,其变化趋势与土壤水势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随着干旱的加重,午间茎、叶水势之差即茎、叶水势梯度也出现极大变化。在土壤充分湿润时,茎叶水势梯度高达1 .5 MPa,在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条件下,差异缩小为0。研究认为桃树外围新梢水势及茎、叶水势梯度的变化对土壤水分亏缺的反应比叶水势的变化更敏感,因此较适宜用作衡量果树水分亏缺程度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2年生北美丁香"詹姆斯"为试材,用盆栽方法人工模拟土壤干旱胁迫条件,研究了其生长和部分抗旱生理生化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丁香苗具有一定的抗旱耐旱潜力,当遭遇干旱胁迫时,其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来减轻干旱伤害。随着干旱胁迫加剧,丁香苗植株高度和茎基生长速率逐渐降低,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生长几乎停止;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其叶片叶绿素和相对含水率(RWC)含量逐渐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干旱胁迫40d时活性达到最高,在干旱胁迫50d后其含量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9.
重水分胁迫下苹果树茎、叶水势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田间生长的3年生苹果树(红富士/M26/八棱海棠)在土壤干旱和湿润条件下的茎及叶片水势、气孔导度和净光合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茎水势的测定采用外围新梢的直接取样测定法,以便同剪口处叶片的水势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表明,干旱土壤条件下的叶片水势稍低于土壤湿润的树,一般仅相差0.3MPa。而二个处理之间午间茎水势的差别则高达1~1.2MPa,表现出该指标对土壤干旱十分敏感。干旱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和净光合与土壤湿润的树也有明显差异。研究还发现,在水分严重亏缺条件下存在茎水势低于叶水势及一定压力下枝条木质部漏气现象。对这些现象的发生条件和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水分胁迫对‘翠鸟’玉簪叶片表皮蜡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土壤水分对阴生植物玉簪叶片表皮蜡质及生长的影响,以蓝叶玉簪‘翠鸟’(Hosta ‘Halcyon’)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设置正常给水、轻度、中度和重度胁迫4种土壤水分处理,研究其叶片表皮蜡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表皮蜡质的量随之增大;本研究中,中度胁迫的蜡质最多,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处于较低水平,表明‘翠鸟’玉簪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蒸腾速率及叶片水分散失,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强自身的抗旱性;随着胁迫加剧,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说明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叶片表皮蜡质的增加,减少了叶片表面通透性,从而降低水分散失,以减少干旱对植株生长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发现,蜡质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叶片的颜色。中度水分胁迫时,其蜡质最多,同时叶绿素含量较高,所以叶片蓝绿色显著深于重度胁迫处理,观赏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