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早熟马铃薯生育期短,上市早,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在一季作地区早熟马铃薯宜与玉米、棉花等作物间作套种,因前期气候冷凉,玉米、棉花苗小,地面空间大,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在高温来临之前薯块基本成熟,既不影响玉米、棉花生长,又多收一茬马铃薯,亩增收300~400元。在二季作地区,早熟马铃薯于5月低、6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引入的11个国内外早熟马铃薯品种(系)进行熟期、商品性、产量鉴定试验,从中筛选出了适于黑龙江中南部地区复种栽培的超早熟马铃薯新品系8022—1,并用其为前茬、下茬复种(移栽)早熟玉米、早熟大豆、尖椒等多种粮食、蔬菜作物,取得了良好的栽培效果。产值每ha可达45,000元以上。为高寒地区实现以马铃薯为前茬的“薯菜”复种、“薯粮”复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乌瑞它马铃薯由荷兰引进,为鲜食、早熟和出口的马铃薯优良品种.生育日数65天左右,在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和广大中原二季作区都有种植,而且在二季作区可进行春秋两季栽培,并适合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近几年陕北地区引种栽培,表现出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较当地传统马铃薯品种早上市35-60天.  相似文献   

4.
王孟 《西北园艺》2009,(4):47-47
费乌瑞它马铃薯由荷兰引进,为鲜食、早熟和出口的马铃薯优良品种。生育日数65天左右,在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和广大中原二季作区都有种植,而且在二季作区可进行春秋两季栽培,并适合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近几年陕北地区引种栽培,表现出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较当地传统马铃薯品种早上市35~60天。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套种玉米具有天然互补性,套种能高效利用土地肥力、光照和水资源,早熟马铃薯和鲜食玉米覆膜种植能有效补充供应量,获得较好种植效益.本文探讨采用覆膜、良种,优化种植管理早熟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增加作物产量效益,.  相似文献   

6.
肖萍 《长江蔬菜》2013,(21):22-23
汉中市生产的早熟马铃薯不仅在熟期上填补了北方及南方产区的空白,而且产品竞争优势明显,但早熟性和汉中早春气候不稳定的矛盾突出,使大棚早熟马铃薯产量忽高忽低,严重影响了汉中市早熟马铃薯规模的扩张。为此,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调查,形成了一套针对汉中市早熟马铃薯品种“早大白”大棚生产的技术措施,以供该地区及相似气候类型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引入的11个国内外早熟马铃薯品种(系)进行熟期、产量、商品性试验,筛选出了适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两季复种栽培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系8022—1,研究了前茬马铃薯催大芽地膜覆盖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及下茬复种瓜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筛选出了适于两季夏种的组合模式,为高寒地区实现早熟马铃薯为前茬的两季复种提供了依据,为发展高寒地区高产高效农业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甘蓝——茄子 马铃薯二季作区,多利用马铃薯棵矮、早熟和喜凉的特性,使马铃薯与其他蔬菜作物间作套种。此模式一般667平方米产马铃薯1000-1500千克,甘蓝1500-2000千克,茄子3000千克。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单位面积产量高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马铃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型作物在人民生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而吉林省马铃薯大面积收获是在9月下旬以后,春夏之交恰是马铃薯上市淡季,但利用大棚栽培早熟马铃薯是解决淡旺季节搭配不均现象的有效途径。 1 栽培技术 1.1 选择适宜品种 春季大棚栽培马铃薯一般选择田间生长期60~7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适宜吉林省栽培的品种有春薯1号、……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播种面积大,产量高,种植效益好,是农村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甘肃静宁形成了春地膜覆盖早熟栽培、夏坑种丰产栽培和秋延后栽培模式,基本实现了周年生产,加上冬季贮藏,可保证马铃薯鲜薯的周年均衡供应。现将静宁马铃薯周年生产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春地膜覆盖早熟栽培马铃薯喜冷凉的环境条件,在气温达5℃以上时即可萌芽。春季生产环境适宜,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生育期短,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粮菜兼用作物。目前,我国马铃薯的单产及淀粉含量均不算高。为了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及品质,我们于1983~1985年选用早熟和中晚熟共19个品种进行了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其中早熟品种趋势明显,现将其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19份,其中早熟品种有:早白、男爵、红眼圈(CK)3种;中晚熟品种有: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尹作全(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52052)在高寒的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无霜期125天以上)选用早熟品种,采用催大芽和地膜覆盖栽培可实现以早熟马铃薯为前茬的两季生产,前茬马铃薯于6月下旬可全部收获,下茬可复种(移栽)晚茄子、辣...  相似文献   

13.
小拱棚脱毒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地蛋等。是一种营养全面、粮菜兼用的作物。近几年来,脱毒马铃薯在生产上广泛引进推广,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成倍增加,它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主要作物之一。现将小拱棚脱毒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最好在冬前进行深翻或初春解冻后施肥,深耕细耙。结合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适合湖北省平原地区和低山丘陵地区早熟商品马铃薯生产的种植模式,即马铃薯高垄全覆膜栽培,其技术要点包括种植环境选择、播种前准备、播种、栽培管理措施和采收等技术环节。另外,推荐使用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5.
鲁福成  齐欣  刘宇新 《蔬菜》2021,(2):74-75
为了获得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种植效益突出、便于春秋两季栽培及适合与其他作物进行间作套种的马铃薯品种,天津市园艺工程研究所经过多年引种和研究,选育出了鲜食马铃薯早熟新品种--天园一号,在华北2季作地区、东北1季作地区及南方冬作区种植表现良好。通过合理备耕、茬口调整、适时定植和合理密植、田间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收获等技术措施,天园一号马铃薯在早春露地栽培中可获得良好的种植效果,667 m2产量在4000 kg以上,为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双季稻北缘地区。稻田耕作制度以麦豆油 (大小麦或蚕豌豆或油菜 )配早晚稻的三熟制占主导地位。由于地理偏北 ,迟熟双季晚稻收割后种植麦豆油等冬季作物 ,季节十分紧张 ,若秋播期间遇上不利天气 ,这类茬口种植冬季作物就更难适时播种获取高产。为提高迟熟双季晚稻田冬季种植效益 ,近年来利用东北马铃薯 ,采取覆膜早熟栽培 ,收到了较好效果。马铃薯收获期比本地普通栽培的早 15~ 2 0天 ,一般 6 6 7m2产量 10 0 0~ 130 0kg,纯收入 10 0 0元以上 ,是种植麦豆油等作物纯收入的 3~ 4倍。季节矛盾得到了缓解。马铃薯播种期…  相似文献   

17.
《吉林蔬菜》2011,(2):74-74
作物的间作套种搭配合理时,比单作更具有增产、增效的优势。从利用自然资源来说,一般的单作对土地和光能都没有充分利用。间作套种在一块地中构成的复合群体,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马铃薯具有喜冷凉、生育期短、早熟的特点,可与粮、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在保证其他主要作物不少收的前提下,多收一季马铃薯。  相似文献   

18.
李锡志 《蔬菜》2001,(4):27-28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多年来在我市春马铃薯种植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其高产优质的误区急待解决,现介绍如下。 一、引种不当 鲁南地区属我国马铃薯的二季作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有效温度时间短,所以在春种马铃薯时应选生育期短的中早熟品种,如“鲁引1号”、“东农303”、“津8”、“鲁薯1号”、“波兰15”、“双丰4号”等。上述品种最好选用脱毒种薯,不要选用晚熟品种,更不要随便从市场购买商品薯作种薯。因为晚熟品种薯秧易旺长,结薯期正逢高温期,致使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亦不高。 二、割块方法不当 在割…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催芽播种结合保护地栽培能促进提前收获;利用4 ̄6月份马铃薯植株生长量小、闲置的垄沟套种一茬生长期短的春菜,7月下旬马铃薯收获后复种一茬生长期短、耐低温的秋菜,可将常规的马铃薯一年一收变成一年三收,从而提高了高寒地区光能及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催芽覆膜早熟栽培套种早熟结球甘蓝或早熟花椰菜或莴苣或小白菜或菠菜,复种雪里红或小白菜或菠菜或芫荽等在西宁、民和的川口、循化的群科  相似文献   

20.
陈叶 《蔬菜》2004,(1):41-41
早熟马铃薯复种大葱栽培是河西地区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变1年1收为1年2收,比单种增收30 %~40 %。一、茬口安排春季气温稳定在5~7 ℃时播种马铃薯,6月中下旬即可收获,前作不宜为茄、番茄、葱、蒜等作物。大葱于3月中下旬播种育苗,6月底-7月初移栽定植,10月底收获。二、品种选择马铃薯选用结薯早、块茎前期膨大快、休眠期短的早大白、克新4号、中薯2号、中薯3号、中薯4号等早熟品种。大葱选用品质优、丰产性好的章丘大葱、鸡腿葱等。三、栽培管理马铃薯播前重施基肥,行播,行距20 cm,播后覆土起垄,垄宽50 cm,垄间距35 cm,垄上覆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