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梨黑星病是危害梨树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病时期长,不仅降低梨园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逐步毁坏梨园。 1 危害特征 梨黑星病能侵染梨树地上部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包括鳞芽、叶片、叶柄、叶痕、新梢、花序、果实,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 2 发病规律  相似文献   

2.
梨黑星病是我国梨区的最重要的病害。危害梨树的梢、叶、花、果和嫩芽,常造成落叶,树势衰弱,使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在我省的条件下,梨树黑星病的发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春季发病的早晚,与冬春的雨雪多少有密切关系。黑星病的病原菌,多以菌丝在发病的枝梢芽内和枝条上越冬。梨芽萌动时,即开始活动,到芽鳞开绽时,就会在嫩芽或花朵上危害。一般冬春雨雪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早而重。梨芽萌动后迂雨,病菌就能传播。在空气湿度达到70%以上,叶面有露时,病菌就会侵染。(二)夏季雨水多少,是能否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在降雨量多的情况下,病菌随时都能传播,侵染,由春季的点片发生,而至蔓延成灾.(三)品种间的发病程度有一定的差别。我省栽培的梨树品种中,以鸭梨,黄县  相似文献   

3.
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侵染新梢、叶片、果实等绿色幼嫩组织,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很像一层霉烟.该病发生后,常会引起早期大量落叶,树势衰弱,对梨果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为有效防治梨黑星病,我们于2011年进行了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选在正定县占村梨园,面积为10 hm2,主栽品种为‘鸭梨’,树龄20年,株行距2 m×6m,管理水平一般,梨黑星病历年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4.
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1998年夏季多雨,陕西大部分梨产区黑星病危害严重,受害最严重的渭南地区病果率达60%~80%。 1 发病条件 在梨树生长季节,一般温度均能满足病菌侵染和病害发生的要求,降雨的早晚、雨量大小及持续天数是重要条件。雨季早而持续期长,极容易引起病害流行。陕西去年夏季特别是6~8月雨量多,发病尤为严重。据调查,梨树生长期降雨量为418.6毫米时,发病率为100%;降雨量为238.8毫米时,发病率为34.5%。连续3~5天降雨,就会促进黑星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梨黑星病(Venturianashicola)是豫东地区梨树的主要病害,近几年,由于防治用药混乱,病菌抗性增强,发病呈上升趋势。故此,我们于1995~1998年对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危害概况1996年开封市梨黑星病大流行,发生早,6月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波及了全市各梨产区,病果率、猴头果率高,落叶严重。开封市植保站曾对全市5县市作了调查,梨树种植面积为7600公顷,全部发病。病果率在30%以上的梨园面积4760公顷,占总种植面积的62.6%。梨黑星病危害果…  相似文献   

6.
梨黑星病是侵染梨树叶片和果实的主要病害。发病后能引起花序枯死、幼果畸形、早期落叶,不仅影响当年梨园产量、质量和收益,而且使树势衰弱,影响翌年的产量。近年来,由于梨农防治措施不当,使用药剂不得力,致使黑星病危害加重,严重影响梨果品质和产量。1梨黑星病的发生规律梨黑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梨腋芽的鳞片中越冬,其次在落叶上。在运城酥梨产区,梨黑星病病芽梢出现期为4月中旬,病叶出现期为5月上旬,病果出现期为6月上旬,发病盛期在7月至8月,全年有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二次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7.
辽西地区梨黑星病病原菌越冬场所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辽西地区是辽宁省的主要梨产区,梨黑星病是该地区梨树上的主要病害,历年发病轻重不同。我们在绥中县黄家、前卫、高甸子乡选3个易发病梨园,自1985年开始,每年于5月中下旬调查不同品种梨树上的病芽梢出现情况,秋季采收期调查果实和叶片发病情况,观察病芽梢与叶片、果实的发病关系。该地区梨黑星病于1985—1986年发生  相似文献   

8.
梨黑星病及其防治梨黑星病在管理差的梨园发生严重,病果率可高达80%以上,造成早期落叶和减产,并且影响下年的产量。1发病规律梨黑星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芽鳞内或病枯枝、病落叶中越冬。来年芽萌动时,在芽鳞越冬的病原产生分生孢子,再次侵染;在病枝、落叶中越冬...  相似文献   

9.
梨黑星病是我国梨树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梨黑星病病菌能以不同的形式越冬,病芽梢一直被认为是主要初侵染来源[1-3],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梨黑星病病菌有性生殖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假囊壳和子囊孢子在我国北方地区梨园内的越冬病叶上都能形成,子囊孢子是梨黑星病的另一重要初侵染来源,对于某些梨园来说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初侵染菌源[4]。因此,有效控制子囊孢子形成,降低初侵染菌源量,对于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与流行有重要作用。福星是目前防治梨黑星病的有效药剂,尿素能有效地抑制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和柑桔球…  相似文献   

10.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今年缙云县大洋镇近 2 90hm2 黄花梨普遍发生黑星病 ,在大洋、南吴等地调查发现 ,引起大暴发的主要原因是 :黄花梨极不抗病 ;未做好清园工作 ,越冬病菌基数大 ;前期阴雨连绵 ,立夏前后气温适宜 (黑星病发生的最适宜温度为2 1~ 2 3℃ )。该病属真菌病害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芽鳞、病叶、病果和病枝上越冬。翌年春季 ,残存越冬和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侵染幼嫩组织。在病害流行年份 ,从开花至采收期均能发病。生长季节降雨量大小及持续天数 ,是影响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发病期间 ,每次连续若干…  相似文献   

11.
<正>1症状可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其症状特点是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由于梨黑星病菌的越冬方式不同,最初发病的部位也不一致。病菌在芽鳞内潜伏越冬,随梨芽萌发,病菌先侵染幼嫩的新梢基部,产生黑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病芽抽出来的病梢叫病芽梢,以病  相似文献   

12.
梨黑星病是梨产区危害梨树的主要病害 ,近几年在我区梨种植区金溪、崇仁等县发生流行为害 ,严重影响梨产量和品质。据金溪县调查 ,梨黑星病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6 0 %~ 70 % ,病叶率一般 35 %~ 45 % ,高的达90 % ;病果率一般 2 1 .4%~ 35 .2 % ,高的为92 .3%。据调查分析 ,造成梨黑星病流行的原因 ,除了气候条件适宜 ,品种抗病性差等原因外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户不能掌握正确的药剂防治技术。在具体实施药剂防治梨黑星病时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了解梨黑星病的发病条件 造成梨黑星病流行的因素有品种抗病性、田间菌源数量、气…  相似文献   

13.
黑星病是严重危害梨树的一种病害。它能引起梨树早期落叶,削弱树势,降低树体抗逆性,果实发病后,不仅降低产量,而且质量很差。1980年,我县多半梨园病果率高达90%左右,当时只注意药物防治,结果收效甚微。1981年开始,我们在睢县农业局牧草场开展了对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浙西北梨区6种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庐县2005年梨种植面积达1940hm2,年总产量2.5万余t,但梨树病害发生种类较多。现将梨树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控技术简述如下。1梨黑星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往往造成大量幼果畸形、落果和落叶,常在生产上造成重大损失。1.1发病症状主要侵染为害幼果、嫩叶、新梢等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发病初期为淡黄色圆形小病斑,逐渐扩大,随后发生黑霉。叶片受害多发生在叶背、叶柄,产生黑霉而造成早期脱落。果柄受害易造成落果;果面上黑色病斑最后干疤,并有裂纹,受害严重的果实畸形、脱落。新梢发病,一般在芽上先感病,萌发后新梢为病梢,布满黑霉,成为“…  相似文献   

15.
梨黑星病梨黑星病是北方梨树最主要的病害,我省梨区常因该病造成严重的损失。根据该病的发生规律,做好测报、适期喷药,是防病保产的关键。 (一) 发生规律 1.初次侵染的来源:梨黑星病每年最初  相似文献   

16.
正梨黑星病危害梨树叶片、果实、芽、花和新梢,若防治不及时常造成提前大量落叶,影响产量和质量,削弱树势,并影响到下一年甚至未来几年梨树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挖树毁园。1症状特点梨黑星病能够侵染梨树地上部分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包括花序、叶片、叶柄、新梢和果实,  相似文献   

17.
<正>1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是梨树上一种主要病害,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等。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很象一层霉烟,这是最主要的特征。果实受害后,先产生淡黄色圆形斑点,扩大后病部凹陷,其上密生黑色霉层,最后病斑木栓化,变硬,凹陷龟裂。梨黑星病发生后,常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果实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明显减少,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方法:6月下旬是梨黑星病防治的关键时期,也是梨黑星病开始侵染幼果的时期。可用活性高、内  相似文献   

18.
梨黑星病是我省梨区一大主要毁灭性病害 ,降低果实品质及产量 ,乃至影响翌年成花 ,重则导致绝收。据 1 998年调查 ,病叶率达 90 %以上 ,病果率达 80 %。1 材料与方法 于 2 0 0 1~ 2 0 0 2年在乾县泔河梨区的上陆陌村宋旭忠梨园、城关镇南街村李志文梨园、新阳乡寨里村刘俊英梨园进行药效试验。 3个果园主栽品种为酥梨 ,授粉品种为雪花梨 ,树龄 8~ 9年 ,株行距 3m× 2 m~ 3m× 3.5 m。药剂选用 1 0 %世高水分散粒剂 ,设 5个处理 ,即 70 0 0倍、60 0 0倍、5 0 0 0倍和 5 0 %甲基托布津 70 0倍及喷清水对照 ,每处理 2株树 ,重复 3次 ,随机…  相似文献   

19.
梨黑星病侵染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79~1986年的试验研究表明,河北省梨黑星病越冬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病芽梢”。盛花期后病芽梢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侵染叶、果,其被害程度与病芽梢的多少呈正相关。经人工接种,明确病菌侵入梨芽的时期是在6~9月份,重点是8月份,此时梨叶、果发病程度与翌年病芽梢发生多少也呈正相关。提出病芽梢发生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梨黑星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梨黑星病(Venturia nashicola)病原菌、发病条件、抗病机制、抗性遗传等方面对梨黑星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梨黑星病的病原菌有2种,侵染中国梨的为纳雪黑星菌(Venturia nashicola Tanak et Yamamota),侵染西洋梨的为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 Aderh);梨对黑星病的抗性呈显性遗传,抗病性对感病性为显性;目前,梨树对梨黑星病的抗性机理尚不清楚;通过分子标记标记出的抗梨黑星病基因Vnk,和Vf一样均在第1连锁群;通过多种育种手段已培育出一些抗梨黑星病品种并在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