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海岛棉育种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新疆海岛棉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的品种更新演替情况及近10年自育海岛棉品种主要性状分析,总结了目前海岛棉科研育种现状,指出了海岛棉育种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海岛棉品种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概速了新疆吐鲁番棉区海岛棉品种资源研究的现状.其内客包含海岛棉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方法.性状与品质鉴定.在育种工作上的利用.井提出了今后研宄的主要方向等同题.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各育种单位选用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遗传基础的丰产、抗病品种冀棉20为母本,进行品种改良与抗虫性状的转育,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先后培育出20多个抗虫棉品种。其中纤维品质Ⅰ型品种1个,Ⅱ型品种2个,兼抗枯、黄萎病品种2个。冀棉20育种利用效果分析启示棉花育种工作者:亲本优良、遗传基础丰富,选育优良品种多;准确选择可有效实现性状突破;逐步改良亦可实现主要性状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我国近60年的海岛棉育种历史,了解海岛棉不同阶段的种植规模、产量水平和品质性状,分析当前海岛棉育种工作的长处和不足,提出今后海岛棉育种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海岛棉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4份新疆海岛棉地方性品种的17个性状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7.66%,基本能保持17个性状中绝大部分性状的信息量。以前6个因子为综合指标对14份海岛棉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4大类,而且每一类都表现出自己的特征。育种中可依据海岛棉群体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取有重点的逐步改良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海岛棉品种(系)的植株形态性状等与主要育种目标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海岛棉皮棉产量间的关联度大的为单株铃数、节数和衣分;2.5%跨长与植株顶部叶长最为密切,其次要注意选择大铃.对纤维比强度的选择应注意选择铃柄相对较长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笔者根据冀棉169的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以2004-2005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棉花新品种冀棉169的遗传背景、育种方法和主要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冀棉169具有海岛棉、陆地棉和野生棉的血统,遗传基础丰富;在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系谱选择法,选育技术先进;多年多点比较鉴定,性状遗传稳定,产量突出,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良;外源抗虫Bt基因表达充分,苗期、蕾期、花期和铃期棉叶中Bt杀虫蛋白表达量、苗期抗性纯合度均高于抗虫对照品种中棉所41.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代海岛棉品种光合、产量特性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棉花的光合特性进行了许多研究,虽然尚不能确定光合作用与产量的数量关系,但研究棉花品种间在光合特性上的遗传差异一直为棉花育种者所关注.目前关于海岛棉光合特性及演化规律的研究极少.随着新疆海岛棉育种水平的提高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变化,年代品种已不能反映它们产量性状的实际差异.  相似文献   

9.
海岛棉早熟性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1个海岛棉品种的生育期与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明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早熟与高产、优质协调发展,为新疆的海岛棉生产和早熟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本试验在校农试站进行,选用11份性状稳定,生育期、果枝类型有明显差异的海岛棉品种(系),其中新海16号、新海21号、新海14号、新海18号、新海17号、99-111为零式果枝;A杂交铃、3836、AG 75、AG 81、AG 45为长果枝株型。2003年4月20日播种,实验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2行区,行长3 m,株行配置(30+55+30)cm×10.5cm。田间管理与大田相…  相似文献   

10.
新疆海岛棉育种现状及发展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已审定的新疆海岛棉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的育种发展分析,指出了当前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以提高单位植棉效益为核心,以抗逆、抗病(虫)育种为重点,以发展多类型专用棉和机采棉为重要方向的未来海岛棉育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海岛棉全生育期内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果枝部位蕾铃脱落动态变化及其差异,对4个品质和产量性状有差异的海岛棉品种蕾铃着生、脱落情况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落蕾高峰期在6月下旬,以中部果枝落蕾较多;落铃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以上部果枝落铃较多。所有品种的落铃率均高于落蕾率,蕾铃总脱落率与果枝数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丰产型海岛棉品种蕾铃脱落率低于优质型海岛棉品种。  相似文献   

12.
南疆海岛棉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校新育成品系的9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在以纤维比强度、皮棉产量为主要育种目标兼顾其他性状的情况下,98-10、97-24、97-29综合性状好,表现出产量水平高、品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棉花育种的主要任务是选育适宜在一定条件下栽培的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为此必须熟悉棉花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特征,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性状的遗传方式等,以便确定所要选育的类型,制定正确有效的选育措施。一、与产量有关的性状产量是比较复杂的性状,是由许多性状综合而成。构成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株结铃数、单铃籽棉(皮棉)重量、衣分等。这些因素又间接和早熟性、株型等因素有关。(一)株型和叶型棉花的株型,品种间差异很大。多数陆地棉或海岛棉都是无限果枝型,果枝节间长度因品种而异,果枝较长的棉株呈塔  相似文献   

14.
利用广西南部充足的光热资源,为陆海杂交种的选育及其宿生栽培利用提供参考。研究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并对一、二年生海岛棉及陆海杂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相对陆地棉和海岛棉亲本,陆海杂种具有出苗率较高、生长速率较快、植株比较粗壮的特点,生育期长于陆地棉而短于海岛棉,且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2)二年生与一年生棉花相比,皮棉产量增高64.97%~94.11%;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差异。因此,陆海杂种及其宿生栽培在广西南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海岛棉和陆地棉杂种的获得,给人们提供了重大的实践兴趣。海岛棉的棉绒较其他棉种长、牢固,且富弹性,用这种棉绒可纺成棉织品的高级纱。但该棉种的生长期很长。为了开始海岛棉的育种工作,选取产自埃及海岛棉的不同品种:Maarad、Karnak、Zagara、Guiza、Achmouni 等作原始材料。边些品种只可在温室和温床内栽培,因为在早霜到来之前,各品种仅在少数棉株上着生很少吐絮的棉铃。此外,我们还利用了陆地棉种的一些早熟品种:1306、78、182:中熟品种:福字棉及其他品种。这些棉种的生长期较短,其中生长期最短的是品种78。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农艺性状演变情况,本研究对2002—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通过的109份大豆品种的骨干亲本品种来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通过杂交育种、复交育种与系统育种进行大豆品种选育.选育机构主要来源于3个方向,分别是科研院所、企业公司以及两者合作育成(院企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年代育成的品种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是根据当时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选择的,并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研究品种演变规律对棉花育种目标的制定、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通过同一控制条件下对不同年代育成的有代表性棉花品种进行比较,研究棉花品种的遗传演变进展及其演变规律,为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育种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设在库车农科院试验站,选取1950-2000年南疆地区有代表性的中早熟常规棉品种9份。2002、2003年每品种种植2行,行长7 m,行距45cm,株距12.5 cm;品种均采取随机排列,重复2次,试验采取统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湖北省丰产棉育种现状的分析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丰产棉育种近十年来基本处于徘徊阶段,新育成的丰产棉品种(系)产量、纤维品质等综合性状没能显著地超过鄂荆1号。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进一步拓宽种质资源,改进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陆地棉与中棉和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培育的高品质棉品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远缘亲本育成的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特点以及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与纤维性状的关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各纤维性状与环缕纱强和气纺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美国棉区广阔,生态环境各异,品种类型丰富,与棉花育种及种子经营有关的单位亦多,据报道1983—1986年初美国发放棉种的单位就有32个,推广的棉花材料116份次,其中16份次是连续两年或三年重复发放的,所以实际份数是100,其中品种74个(包括1个海岛棉品种),种质系26个。一、几个主要系统品种简介美国几个主要系统的品种由以下几个单位提供:南卡罗来纳州珂氏纯系种子公司(主要推广珂字棉)、密西西比州三角洲松滩种子公司(岱字棉)、密西西比州斯通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