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甜叶菊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糖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4个甜叶菊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茎叶产量及糖苷含量进行比较,为不同用途的甜叶菊育种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SR-1,SR-2,SR-3和SR-5共4个甜叶菊品系的株高、茎节长、一级分枝数、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和茎叶干重等进行考察,采用HPLC法测定其干叶ST和RA糖苷含量,并分析了各性状间相关关系。[结果]4个品系间植株形态、茎叶产量及糖苷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ST苷含量和茎叶产量最高的品系为SR-5,RA苷含量和RA/ST值最高的品系为SR-2,综合RA苷含量和茎叶产量考虑,RA苷总量最高的为SR-3。茎叶产量同株高、茎节长、叶宽间相关显著。RA苷含量与干叶产量、干茎产量及茎叶总产量等呈显著负相关。ST苷含量则与各农艺性状间相关均不显著。[结论]提高甜菊的产量会一定程度影响甜叶菊的品质,但仍有可能选出既高产,品质又符合生产所需的优良甜叶菊新品种。SR-5品系可作为较好的药用型甜叶菊品系,SR-2可用作糖用型甜叶菊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四川引种甜叶菊的糖苷含量变异及优良单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引种至四川的经无性繁殖的46个甜叶菊单株(按表型特征可分为6种类型)的Rebaudioside(RA苷)和Stevioside(St苷)含量进行了测定,试图筛选出高RA苷含量、高RA/St比例的糖用型或高St苷含量的药用型甜叶菊单株,并基于RA和St糖苷含量对46个甜叶菊单株进行聚类分析,以探讨糖苷含量与植株的田间表型特征的关联。结果表明:46个甜叶菊单株的RA苷含量变幅为0~10.56%,St苷含量变幅为2.90%~20.97%,基于RA和St苷含量进行聚类可分为9类,与根据田间表型特征的分类不尽相同。共筛选出3个高RA糖苷(9.55%~10.56%)、高RA/St比例(2.0~3.1)的RA型优良单株SR2-1、SR2-2、SR25和2个只含St糖苷的甜叶菊单株SR5和SR6,为不同用途甜叶菊良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对甜叶菊形态、酶活性、叶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Uniconazole)对甜叶菊形态建成、酶活性、产量及品质(莱胞迪苷A/蛇菊苷)的影响,旨在为甜叶菊产量和品质的外源调控效应及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叶菊‘惠农3号’大田植株为材料,浸根和叶喷两种处理,其中,浸根处理分别设0、0.04、0.2、1 mg/L四个浓度处理,叶喷处理分别设0、10、50、250 mg/L四个浓度处理。【结果】外源烯效唑处理下,甜叶菊株高、茎粗、分枝数、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POD活性、PPO活性、产量和品质相比对照而言均有所增加或改善,其中浸根浓度0.04 mg/L和叶喷浓度50 mg/L两处理的表现最佳。【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提高甜叶菊产量和改善品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杧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3)和氯吡脲(CPPU或KT-30)对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GA3处理明显增加产量,且不同程度地改善果实品质,以GA3150 mg/L和GA3250 mg/L效果较好,两者的产量、果形指数、单果重、可食率、糖酸比(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2)CPPU处理促进果实膨大的效果比GA3处理明显,且可食率和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但产量增加不明显,具有疏果的作用,明显增加畸形果数量,浓度过高会使糖酸比(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以较低浓度的CPPU 5 mg/L和CPPU 10 mg/L为宜;(3)GA3150 mg/L+CPPU 5 mg/L的混合处理对果实膨大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处理,但增加产量不明显,与单用GA3150 mg/L处理相比,明显降低了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4)CPPU处理和较低浓度的GA3处理(GA350 mg/L和GA3150 mg/L)延缓了果皮叶绿素的降解,较高浓度(GA3250 mg/L和GA3500 mg/L)则相反,GA3和CPPU处理均促进了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较高浓度的GA3处理促进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CPPU和混合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该研究为GA3和CPPU在海南贵妃杧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山5号品种是以中山4号(高RA苷含量)为母本,中山3号(St苷中等含量)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甜菊新品种。中山5号品种平均株高88.7cm,叶绿色,叶缘锯齿宽且深裂,形为柳叶形,叶长平均10.38cm,叶宽平均2.91cm;茎嫩枝端及叶柄部被毛,自然分枝能力较强;干叶平均产量262~297kg/667m~2;2010年对植株有效成分检测结果:糖苷总含量为12.77%,St苷含量为12.67%,RA苷含量为0.02%,St苷/总苷含量达99.22%,为St苷超高含量品种,高St苷是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666.7 m2施用20、30、40、0 kg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8∶18∶18)4个不同处理的施基肥水平,对甜叶菊的主要农艺性状、茎叶产量及糖苷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66.7 m2施30 kg基肥的条件下一级分枝数、单株茎干鲜重、单株叶干鲜重、干叶产量和RD、RF、RC、DA及总糖苷的含量最高。不同处理间叶宽、RC糖苷和总糖苷均无显著差异。本次试验结果为正确掌握甜叶菊对肥料的需求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了解甜叶菊的生态适应性,为甘肃甜叶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从江苏、河北、安徽等地引进7个甜叶菊品种进行引种鉴定试验,通过对参试材料的生长特性、产量和甜叶菊糖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甜叶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西北地区可以广泛种植;引进的ZS-2干叶产量和茎秆产量都最高,达4801.50 kg/hm2和5647.33 kg/hm2;ZS-1的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都高,分别为7.69%、12.39%,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得出,ZS-1甜叶菊糖苷产量最高,可以作为主栽品种在河西推广栽培,ZS-2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乙烯利对夏玉米子粒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及生理机制探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于玉米第9展叶期喷施200、400、800 mg/L乙烯利,喷施清水作对照,测定子粒发育过程中灌浆速率及可溶性糖、淀粉和激素含量,考种计产。结果表明,400 mg/L和800 mg/L乙烯利处理显著降低郑单958的单穗重和千粒重,同时降低灌浆后期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的含量及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降低子粒中淀粉含量;200 mg/L乙烯利处理单穗重及灌浆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合产量、干物质积累和激素含量变化分析,喷施高浓度乙烯利导致子粒中激素含量变化是子粒灌浆速率下降、干物质积累速率减慢和千粒重下降。建议生产中用200 mg/L乙烯利为主要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9.
以大麻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索4种外源激素乙烯利(ETH)、赤霉素(GA3)、激动素(KT)和生长素(IAA)浸种处理对大麻种子萌发、生殖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KT、GA3与ETH在部分处理浓度条件下显著抑制种子萌发,而IAA浸种与对照相比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100 mg/L的ETH处理可显著提高雌雄比例。另外发现GA3浸种和ETH浸种处理可显著降低四氢大麻酚(THC)的含量,并且在50 mg/L GA3条件下,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DXS)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活性却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外源IBA对裸花紫珠扦插生根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药用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吲哚丁酸(IBA)5个浓度(0、1 000、1 500、2 000、2 500 mg/L)处理。每隔6 d从1 500 mg/L IBA浓度与对照处理插穗的基部取样1次,测定在生根过程中内源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扦插80 d后,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生根效果。结果表明:不同IBA浓度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IBA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插穗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最长根长和平均根长,降低了偏根率。其中,以1 500 mg/L IBA处理生根效果最好,其生根率、根体积最大,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在裸花紫珠插穗根原基诱导和愈伤组织形成阶段,1 500 mg/L IBA处理可提高插穗基部IAA和GA3含量,降低ABA和ZR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迅速升高。在不定根形成、发生及生长发育阶段,IAA含量下降,IAA/ABA和IAA/ZR比值逐渐降低。较低的内源ABA、ZR含量和较高的IAA、GA3含量及IAA/ABA、IAA/ZR比值,有利于裸花紫珠插穗半木质化插穗不定根的形成和发育。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外源赤霉素处理对山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可促进山蒌植株茎伸长,以80 mg/L获得最佳效果;40、20 mg/L赤霉素处理7次后,对茎粗的增加效应最强。赤霉素处理虽然不能增加叶片数,但40 mg/L可最大程度地促进叶面积指标增大。  相似文献   

12.
黄早四及衍生自交系株型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早四及其31个衍生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向值6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性状比较,研究黄早四及其衍生自交系的性状对植株株型和长势贡献率的大小及差异。结果表明:主成分1中,株高、茎粗、雄穗长度对植株生长势贡献较大,相对于黄早四,衍生系株高和雄穗长度普遍增加,而茎粗则有所下降;主成分2中,叶向值、雄穗分枝数和穗位高对株型贡献较大,相对于黄早四,各衍生系的叶向值、雄穗分枝数、穗位高普遍较低;株高、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和穗位高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黄早四的基因型占50%的衍生自交系中。  相似文献   

13.
Rht12矮秆基因在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解决小麦矮秆不育系的繁殖问题,使半矮秆杂种小麦尽快投入生产应用,利用中国农业大学从德国引入的Rht12矮秆系与江苏省小麦推广品种杂交和回交,育成了适合江苏省南部种植的Rht12矮秆系及其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由同一品种转育的Rht12矮秆系,其株高变动于50~90cm之间;不同株高的Rht12矮秆系可以配制出不同株高的杂种F1。在拔节期至穗期喷施50~100mg/kg的赤霉酸溶液,可以使Rht12矮秆系的株高显著增加。在不育系种子繁殖区内,喷施50mg/kg的赤霉酸溶液,保持系株高由65cm增加到90cm,不育系植株的异交结实率由对照的20.2%增加到60.4%,从而显著地提高了不育系种子产量。株高的差异也能在收获时防止保持系种子混入不育系中,从而可以确保不育系种子的纯度。本文还讨论了如何解决Rht12矮秆系所存在的晚熟性和早枯等不良性状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2个常规水稻品系为材料,分别用100 mg/L ABT1、ABT2和ABT6浸泡高节位茎段1 h后,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1)ABT生根粉处理后,根鲜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鲜重均比对照显著增加,说明生根粉处理后促进了根系生长;(2)对照组的根系活力在抽穗后急剧下降,而处理组的根系活力在生长后期下降较慢,说明生根粉处理有提高根系活力的作用;(3)处理组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种子繁殖株的根系无显著差异,说明生根粉处理能提高根系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根系某些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赤霉素及烯效唑对大豆形态、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赤霉素GA3和烯效唑的壮苗效果,采用GA3和烯效唑浸种处理大豆种子,调查大豆茎秆、节长、叶柄、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两年结果显示,GA3 和烯效唑对大豆株高有调控作用,但具有时效性。苗期,GA3处理增加株高,烯效唑抑制株高;盛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处理与对照之间株高无显著差异;收获期GA3处理降低了第1、3、10、12、13、14节节长,从而显著降低大豆株高,烯效唑降低第1节节长,不影响株高。GA3和烯效唑 浸种处理均增加大豆茎粗,增强大豆抗倒伏性。GA3处理降低了8~10节叶柄长度、增加了14~18节叶柄长度;烯效唑增加7~12节叶柄长度。两种调节剂从节长和叶柄两个方面改变了大豆冠层结构,叶柄长度的变化量与同节位的产量贡献率的变化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22和0.585,P<0.05。烯效唑浸种处理能够增加7d、14d叶绿素含量,14d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和产量,两年平均增产15.14%。说明烯效唑处理可能通过改变大豆冠层结构和光合性质影响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外源亚精胺是否具有缓解甜菜盐害作用,采用霍兰营养液室内水培方法,测定了280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喷施0.25 mmol/L外源亚精胺后,耐盐‘T510’和盐敏感‘210’甜菜品系幼苗生长、生理及其体内N、P、K养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盐胁迫下(Na处理),除MDA和P素含量升高外,两品系甜菜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幼苗生物量及N、K养分含量指标均明显降低;与Na处理比,喷施亚精胺的盐胁迫处理,除MDA和P素含量降低外,其它指标明显增加,两品系甜菜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状况明显改善;外源亚精胺对耐盐‘T510’品系的调节作用大于‘210’品系。因此外源亚精胺能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甜菜生长的伤害,对耐盐品系的调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乙烯利浸种对甘蔗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0mg/L、100mg/L,400mg/L)分别对中熟品种桂糖15号(G15)和早熟品种新台糖20号(ROC20)在下种前进行24h浸种处理后进行砂培试验,结果表明:用乙烯利溶液浸种处理后的一个月内,内蔗糖幼苗 1叶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eatin)含量显著降低,应激内源乙烯含量上升,光合速率下降,并且提高了叶片含水量,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和中性转化酶的活性,降低了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和酸性转化酶的活性,从而使甘蔗苗期生长受到抑制,假茎高,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根系活力下降,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