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定西市马铃薯种植区发生普遍、危害重,生产中利用杀菌剂防治仍是重要的措施。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研究了不同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2%霜脲·锰锌1 950 g/hm~2+23.4%双炔酰菌胺450 m L/hm~2+250 g/L醚菌酯280 m L/hm~2+687.5 g/L氟菌·霜霉威980 m L/hm~2和80%代森锌1 350 g/hm~2+25.75%多抗·福美双1 900 g/hm~2+28%霜脲·霜霉威2 500 g/hm~2+52.5%噁酮·霜脲氰570 g/hm~2组合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几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长期使用几种广谱性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导致该病病原菌抗药性增强,防效降低。为筛选高效、经济、安全的杀菌剂在生产上推广使用,试验选取了18.7%烯酰.吡唑酯WG、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72%甲霜灵锰锌WP、75%代森锰锌WG 4种药剂,设置高、中、低不同浓度,高浓度施药2次,中低浓度施药3次进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8.7%烯酰.吡唑酯WG高、中、低浓底的防效分别为71.08%、73.03%、69.04%;其次为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防效分别为62.09%、74.53%、64.65%,72%甲霜灵锰锌WP的防效分别为56.91%、71.71%、66.87%;75%代森锰锌WG的防效分别为46.52%、70.38%、68.85%。其中18.7%烯酰.吡唑酯WG和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防效较好,其余2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建议生产上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一种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害,杀菌剂防治该病仍是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措施。本试验采用氟吡菌胺和霜霉威、噁霜·锰锌、烯酰吗啉和多菌灵4种农药,从发病初期开始连续进行2次施药防治晚疫病。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8.75%氟吡菌胺和霜霉威SC 1000倍、64%噁霜·锰锌WP 300倍、50%烯酰吗啉WP 1500倍和50%多菌灵WP 500倍施用2次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6.8%、70.0%、71.0%和62.0%,前3种杀菌剂的防效明显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晚疫病是制约贵州省安顺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使马铃薯减产20%~50%。为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较好的药剂,试验引进7种杀菌剂在田间进行药效试验,对其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对照,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乳剂和50%氟啶胺悬乳剂能够极显著降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能够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建议使用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乳剂和50%氟啶胺悬乳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5.
试验在田间测定了甲霜灵、甲霜灵+代森锰锌、代森锰锌、霜脲氰+代森锰锌、双炔酰菌胺、恶唑菌酮+霜脲氰、氟啶胺、氰霜唑、霜霉威+氟吡菌胺和中药中提取的苦参碱10种杀菌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除甲霜灵以外其它9种杀菌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最好的是双炔酰菌胺、氰霜唑和霜霉威+氟吡菌胺,其次为氟啶胺、恶唑菌酮+霜脲氰、苦参碱、霜脲氰+代森锰锌、代森锰锌、甲霜灵+代森锰锌。除甲霜灵和苦参碱以外其它处理与对照比较,增产11.11%~45.66%。晚疫病烂薯率为2.94%~12.33%。根据病害发展曲线,病害发展前期使用10种药剂处理,均可达到显著防治效果。病害发展后期,建议选择双炔酰菌胺、氰霜唑和霜霉威+氟吡菌胺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早疫病在榆林市发生普遍,生产中长期使用固定几种农药,使得病原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变差。为筛选有效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药剂,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马铃薯早疫病病原,通过柯赫法则确定病原,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9种杀菌剂毒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噁酮·氟噻唑(SC)异菌·氟啶胺(SC)苯甲·百菌清(SC)烯酰·吡唑酯(WG)氟菌·霜霉威(SC) 72%霜脲·锰锌(WP) 69%烯酰·锰锌(WP) 75%代森锰锌(WG) 70%丙森锌(WP);噁酮·氟噻唑(SC)、异菌·氟啶胺(SC)、苯甲·百菌清(SC)、烯酰·吡唑酯(WG)和氟菌·霜霉威(SC)的EC_(50)值分别为3.601,7.493,21.113,27.555和51.874μg/mL,EC_(95)值分别为124.987,489.168,1 338.277,3 011.257和2 325.134μg/mL,表明以上5种药剂抑菌效果较好,可供进一步田间试验施用;70%丙森锌(WP)和75%代森锰锌(WG)对A. alternata室内抑菌效率较差,EC_(50)值分别为3 969.600和1 525.580μg/mL,可见A. alternata已对这2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研究为马铃薯早疫病田间防治筛选低毒高效药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双炔酰菌胺、恶酮.霜脲氰、氟菌.霜霉威、烯酰.松脂酮、丙森锌.霜脲氰、代森锰锌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供试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丝生长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双炔酰菌胺的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0.029μg/mL,恶酮.霜脲氰、丙森锌.霜脲氰、烯酰.松脂酮、氟菌.霜霉威毒力依次减弱,而代森锰锌毒力最差,其EC50值为5.502μg/mL。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及药剂特性,供试的6种杀菌剂在田间防治上可视病害的发生情况交替或混合应用,做到科学合理搭配,以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云南春作马铃薯上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给当地马铃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试验研究了11种药剂7种药剂组合(包衣剂+保护剂+治疗剂)通过播种期种薯包衣,现蕾期叶面喷施一次保护剂,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叶面各喷一次治疗剂的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结果表明,药剂组合种薯包衣+甲霜·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60.99%,增产率176.28%,增效率152.27%;其次是种薯包衣+霜脲·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组合,防治效果达到60.15%,增产率173.20%,增效率150.55%。这2个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真菌,化学防治药剂质量良莠不齐,急需新型生防药剂进行防治。因此,以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高发区定西市为试点,引进2种新型生防药剂与3种常规化学药剂,开展室内抑菌和田间防效对比试验,探究新型生防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生防药剂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室内抑菌效果可达96.7%,田间防效76.5%,较对照处理可增产7.70%;化学药剂68%精甲霜·锰锌WP室内抑菌效果可达98.3%,田间防效73.1%,较对照处理可增产7.51%。二者除田间平均防效外,无显著差异。这两种药剂处理下各指标均显著优于生防药剂10亿CFU/g海洋芽孢杆菌WP,化学药剂32.5%苯甲·嘧菌酯SC和50%精甲·丙森锌WP处理。综上,新型生防药剂105亿CFU/g多粘菌·枯草菌WP可以作为定西市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角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筛选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浑浊度法对22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抑菌活性初筛,对抑菌活性较好的药剂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抑菌活性表明,四霉素、辛菌胺醋酸盐、溴菌腈、乙蒜素和噻霉酮抑菌作用最强,2 mg/L处理浓度下抑菌率均达90%以上,其次为丙硫唑和中生菌素,10 mg/L处理下抑菌率在75%以上;溴菌腈、噻霉酮、丙硫唑、春雷霉素和噻森铜的EC50值分别为0.048、0.103、0.900、21.970、189.347 mg/L。田间试验显示,施药后30 d,20%噻唑锌SC750倍防效最高,可达75%以上;其次为3%噻霉酮ME1000倍、20%丙硫唑SC1000倍和25%溴菌腈EC1000倍,防效均在70%以上;46%氢氧化铜WG保护作用最高,防治后病叶率最低。据此,氢氧化铜、噻唑锌、噻霉酮、丙硫唑和溴菌腈可作为防治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的供选药剂。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2015,(3):167-170
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是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措施。通过施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河北、甘肃、青海3个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对3个地区马铃薯晚疫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河北地区,250 g/L嘧菌酯悬浮剂的有效成分用量为75.00 g/hm2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达到77.53%;在青海地区,各试验处理的防效达到71.26%~84.02%;在甘肃地区防治效果更好,防效均达到80%以上。该试验结果为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在生产上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氟唑菌酰羟胺SC、30%丙硫菌唑OD等几种杀菌剂配方及不同生育期施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OD 40 m L/667 m2+43%戊唑醇SC 20 m L/667 m2和20%氟唑菌酰羟胺SC 40 m L/667 m2+43%戊唑醇SC20 m L/667 m2这2个药剂配方于扬花初期、盛期各施药1次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最好,而且小麦色泽金黄,锈病和颖枯都几乎没有发生;其次是40%丙硫·戊唑醇SC 50 m L/667 m2和20%氟唑菌酰羟胺SC 70 m L/667 m2这2个药剂配方于扬花初期、盛期各施药1次,防效也很好;但在小麦扬花期间只施药1次的防效均较差。30%丙硫菌唑、20%氟唑菌酰羟胺减量后和43%戊唑醇复配均能提高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而且能兼治锈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二封一补”的策略完成黑龙江省水直播田杂草的药剂系统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有效处理中,处理5(25%噁草酮EC+25%丙炔噁草酮OD+10%吡嘧磺隆WP,50%丙草胺EC+33%嗪吡嘧磺隆WG,5%五氟磺草胺OD+30%氰氟草酯OD)防控效果最好,对总杂草的株数相对防效和鲜质量相对防效均为100%,产量也最高,达到7.77 t/hm2;处理6(25%噁草酮EC+25%丙炔噁草酮OD+10%吡嘧磺隆WP,50%丙草胺EC+33%嗪吡嘧磺隆WG,5%五氟磺草胺OD+48%灭草松AS)防控效果次之,对总杂草的株相对防效和鲜质量相对防效分别为99.92%和99.74%,产量也较高,达到7.65 t/hm2。此外,从首次出苗率、分蘖动态、株高动态、千粒重和结实率等指标来看,各处理间差别很小,无药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陇南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5):290-294
晚疫病是陇南市马铃薯主要病害。为了有效控制晚疫病流行,确保陇南市马铃薯产业安全,通过连续8年观测,建立了以7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降水量、6月上旬至8月中旬降水日数为自变量的回归预测模式。筛选出最佳防治农药氟菌·霜霉威以及常用农药甲霜灵锰锌的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次数。即:采用氟菌·霜霉威于7月上旬喷药防治1次即可;或用甲霜灵锰锌于发病初期开始,每7~10 d喷药1次,7月底停止防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水稻直播方式在辽宁滨海稻区的推广,为解决新的农田杂草防治问题.本研究通过选用4种除草剂进行田间主要杂草株防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60 g/L二甲·灭草松SL对除稗草外杂草防治效果最好,50%二氯喹啉酸WP对稗草防效最好,25 g/L五氟磺草胺OD和19%氟酮磺草胺SC杀草范围最广,25 g/L五氟磺草胺O...  相似文献   

16.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新药剂—丁子香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3,(3):162-165
利用比利时CARAH预警系统指导分别施药4次,研究了8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作用以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0.3%丁子香酚SL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和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好,其他依次是52.5%恶唑菌酮.霜脲WDG、60%锰锌.氟吗啉WP、64%恶霜.锰锌WP、80%代森锰锌WP、50%烯酰吗啉WP、80%三乙膦酸铝WDG、35%甲霜灵WP,其中0.3%丁子香酚SL处理4次后对晚疫病的防效为80.25%,比对照增产达51.09%。0.3%丁子香酚SL作为生物药剂,兼有安全环保、持效期长等优点,可在马铃薯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用 9种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5 8%甲霜灵锰锌 ,72 %杜邦克露 ,72 %霜霉疫净三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均在 70 %以上 ,以 5 8%甲霜灵锰锌防治效果最为理想 ,防治效果在 80 %以上 ,上述三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后 ,挽回产量损失效果十分明显 ,均在 2 0 %以上 ,其中 5 8%甲霜灵锰锌挽回产量损失达 32 2 7%。  相似文献   

18.
9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9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醚菌酯SC 40 m L/667 m2、22.5%啶氧菌酯SC 40m L/667 m2和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 15 m L/667 m2药后15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同时30%醚菌酯SC40 m L/667 m2和22.5%啶氧菌酯SC 40 m L/667 m2对白粉病的持效期也较长;其次为17.2%吡唑醚菌酯·氟环唑SC 50 m L/667 m2,药后15 d防效也达到88.29%。研究发现生产上常用的20%三唑酮EC 50 m L/667 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药后15 d防效仅为49.44%,药后30 d下降至34.89%。推荐将30%醚菌酯SC 40 m L/667 m2和22.5%啶氧菌酯SC 40m L/667 m2作为三唑酮的替代药剂或与其他药剂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铃薯》2017,(5):296-301
为筛选可有效防治马铃薯坏疽病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坏疽病病菌的抑菌作用,并对入选杀菌剂对坏疽病病菌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3种供试杀菌剂中有6种能有效抑制坏疽病病菌,但这6种杀菌剂毒力差异较大。EC50值由小到大依次为10%苯醚甲环唑ME3%甲霜·噁霉灵(秀苗)AS40%溴菌腈·多菌灵·福美双(炭息)WP62.5 g/L精甲·咯菌腈(亮盾)FS68%精甲霜·锰锌(金雷)WP80%代森锰锌(大生M-45)WP,其中10%苯醚甲环唑ME、3%甲霜·噁霉灵(秀苗)AS、40%溴菌腈·多菌灵·福美双(炭息)WP的EC50值均小于1μg/m L,说明病原菌对这3种杀菌剂更为敏感。该试验为田间防治马铃薯坏疽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发展,马铃薯粉痂病已成为限制马铃薯种植的重要土传病害,为筛选能有效防控其发生危害的杀菌剂供生产应用,研究采用盆栽拌土和灌根的方法比较了6种杀菌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马铃薯粉痂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分别是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560 g/L百菌清·嘧菌酯悬浮剂,防效均达到60%以上,但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对产量影响较大,减产高达84.4%。在生产上可采用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560 g/L百菌清·嘧菌酯悬浮剂防治粉痂病,而不推荐使用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