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从4道籽棉清理前后、轧花前后、3道皮棉清理前后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棉花品质指标(含杂率、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之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降低了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其中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相关极显著。认为:以此定量分析为参考依据,结合各地机采棉品质特征调整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增加籽棉清理道次,适当减少皮棉清理道次,可在保证杂质清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对棉花短纤维率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各选1条工艺相同的生产线,从籽棉垛(货场)、轧花前、皮棉清理前、打包前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棉花短纤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中的籽棉清理环节会降低棉花短纤维率(重量) a,对短纤维率(根数)没有影响;轧花环节会增加短纤维率(重量)、短纤维率(根数);皮棉清理环节会产生新的短纤维,也会清理掉一部分短纤维,短纤维率(重量)降低,短纤维率(根数)在昌吉和巴州2条生产线的变化趋势相反。认为:以此定量分析结果为参考依据,在新疆机采棉加工中应重视轧花机、皮棉清理机的操作使用,做到因花配车,减少棉纤维长度损失,降低棉花短纤维率,提高新疆机采棉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机采棉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勇 《中国棉花》2005,32(10):9-11
介绍了新疆机采棉技术的特点及其内容,概述了采棉机的引进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配套棉花品种、脱叶催熟、残膜回收等问题,建议从完善配套栽培技术、筛选新型脱叶剂、选育机采棉新品种及优化加工工艺等方面推进新疆机采棉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棉花品种直接关系到机采棉高质量发展。确定品种选育评价指标对机采棉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从生育进程指标、株型结构性状、集中成熟性状、叶片及脱叶催熟性状、采净率相关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状等方面对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为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育适宜新疆机采的棉花品种,2017年优选18个不同类型的棉花品种材料在新疆库尔勒开展棉花比较试验,并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棉花品种在新疆库尔勒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中豫新01、豫新02、豫新04、豫杂35和银山2号表现突出,丰产性较对照增产10%以上,纤维品质优良,适宜在新疆库尔勒机采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分析机采棉和手采棉的纤维品质,发现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长度较手摘棉差1mm,断裂比强度较手摘棉差1.08cN·tex-1,短纤维率高于手摘棉,棉花主体品级为3级,较手摘棉低1级。由此提出在新疆早熟植棉区应加强断裂比强度高、纤维长、马克隆值适中的机采棉品种选育,以提升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选取有工艺代表性的新疆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在各加工环节前后分别取样,采用HVI大容量棉花纤维测试仪检测各棉样反射率(Rd)、黄色深度(+b)和颜色级,分析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颜色级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从而为优化棉花加工工艺和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随着棉花加工过程的推进,Rd、+b出现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棉花的加工有助于颜色级的提升。认为:籽棉清理有助于颜色级的提升,轧花会导致颜色级的降低,气流皮棉清理、一道锯齿皮棉清理对颜色级尤其是+b有利,二道锯齿皮棉清理对颜色级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棉花含杂率标准值不能够准确反映我国实际棉花含杂率现状的问题,课题组制定调研方案,通过对西北内陆棉区手摘棉和机采棉不同轧花工艺的棉花进行取样、测试、统计其含杂率样本,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样本均值与标准差,分析含杂率样本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对样本进行K-S检验,判断样本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计算样本的偏度与峰度,分析样本分布形态与标准正态分布形态的差异。通过分析,确定了西北内陆棉区手摘棉棉花含杂率样本均值为1.124%,机采棉棉花含杂率样本均值为1.184%。在西北内陆棉区,虽然子棉加工前棉花含杂率差异较大,但在不同的轧花工艺作用下,加工后的棉花含杂率基本一致。此外,在手摘棉轧花工艺中,皮棉清理对棉花含杂率的降低起主导作用;在机采棉轧花工艺中,子棉清理对棉花含杂率的降低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机采棉各技术环节同成纱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机采棉品种、种植环节、采摘环节、贮运加工环节等诸多因素的试验研究,分析比较其对原棉品质和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等级的机采棉试纺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探索了机采棉加工工艺对成纱质量优劣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疆快速发展机采棉前后存在的问题比较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新疆机采棉发展现状。从品种、产量、品质、配套栽培技术、纺织企业效益、籽棉堆放、种子生产加工上分析了机采棉快速发展前后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机采棉的发展,从品种、质量标准体系、农艺农机加工的最优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新疆机采棉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棉事指导     
《江西棉花》2005,27(6)
  相似文献   

12.
白岩  杜珉  赵新民 《中国棉花》2015,42(9):9-11
对棉花机械采收技术进行了调研,通过与人工采棉在成本收益、人工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机械采收技术的必要性,从全国棉花生产对棉田机械采收技术需求、农村社会化服务普及程度、技术成本是否在农民承受范围内等角度阐述了机械采棉技术的可行性,找出了限制我国发展棉田机械采收技术的主要瓶颈,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整体挖掘冲洗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方法,研究瓜棉套作模式下棉花根系在水平0~40 cm、垂直0~80 cm土壤范围内的动态分布及根系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水平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5 cm,蕾期在0~15 cm,花铃期至吐絮期在0~20 cm;垂直方向上,苗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10 cm,蕾期在0~20 cm,花铃期在0~30 cm,吐絮期在0~40 cm。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总根长和根表面积小于单作棉,至吐絮期超过单作棉;套作棉苗期和蕾期根总体积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和花铃期根系干物质质量小于单作棉。套作棉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根系干物质质量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39份黄河流域棉区品种(品系)为材料,对黄萎病病指、铃重和单株铃数等12个农艺性状与棉铃黑果病的3个病害指标(单株黑果铃数、病株率和单株黑果铃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株黑果铃数是棉铃黑果病的核心指标;每个指标的决定性因子均有6个,育种家可利用所建立的该病害3个指标的回归方程在正常年份对其发生情况进行有效预测;多数农艺性状对该病指标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其中黄萎病发病率、铃重、单株铃数、株高、单株果枝数和霜后花率的影响较大,且同一农艺性状对该病3个指标的效应正负相同。在棉铃黑果病抗性育种中,可在保持原有株高和霜后花率基本不变情况下,适当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铃重、单株铃数和果枝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环洞庭湖棉区的桃源县进行湘杂棉8号的种植密度试验, 结果表明:在相同培管条件下,不同密度处理间农艺性状、籽棉产量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籽棉产量以24 000 株/hm2处理最高,为环洞庭湖棉区杂交棉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棉花田间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大,棉盲蝽近几年来演变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简述了近年来我国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盲蝽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发生程度的特点、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以及简单介绍了防治棉盲蝽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棉田棉盲蝽的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安徽省沿江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皖沿江棉花今后棉花育种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服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阐述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分析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优势,描述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中发展机械化与轻简化的意义与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适合鄱阳湖棉区应用的机械化与轻简化技术,最终提出了鄱阳湖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与轻简化发展模式,以利于鄱阳湖棉区加快棉花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汉平原棉花生产轻简化实践,分析了当前江汉平原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近年来该区轻简化(机械化)实践情况和发展棉花生产轻简化有利环境,提出了"集中种植、产业化经营、科技带动、市场保障、政府引导"等适合江汉平原棉花轻简化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