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保障油菜薹中啶虫脒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油菜薹中啶虫脒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评价。采用基质加标、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冻干质控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检测方法对质控样品中的啶虫脒含量进行测定,通过随机抽样检验以评估样品的均匀性,通过观察质控样品在一个月内啶虫脒含量变化以评估样品的稳定性。该方法制备的油菜薹中啶虫脒农药残留质控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便于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快检产品验证、盲样考核等快速检测领域。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流程简单的油菜薹冻干粉质控样品制备方法,为蔬菜中农药残留质控样品制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菜油二用油菜新品种湘杂油780进行了密度、盖膜、摘薹次数等试验.结果表明,湘杂油780摘薹1次菜籽产量与不摘薹处理和对照湘油15号相近,菜薹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由于摘薹处理菜薹产量平均可达7 500 kg/hm2左右,其单位面积产值比一般只收菜籽的油菜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王国槐  刘本坤 《作物研究》2002,16(3):147-147
油菜薹作蔬菜具有独特的风味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 ,利用油菜雄性不育系与其它十字花科种 (白菜型油菜、红菜薹、白菜薹、小白菜 )杂交已培育出新型的种间杂交菜薹品种 ,食味品质好 ,风味独特 ,菜薹产量显著高于一般菜薹品种 ,目前已筛选出 4个强优势组合应用于生产 ,通过分期播种和高产栽培试验 ,已初步弄清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方法。1 特征特性(1) 6 81A×长沙桂花籽。由油菜雄性不育系与白菜型油菜长沙桂花籽杂交而成。 9月播种 ,翌年 3月抽薹。如 8月播种密栽也可在元月抽薹。叶色介于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之间 ,食味比油菜薹偏淡 ,…  相似文献   

4.
薹油两用油菜因为菜薹风味独特和较好的经济效益,逐步转入产业化栽培。综述了薹油两用油菜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提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水稻—菜薹连作模式在安乡县发展较快,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介绍了水稻栽培与菜薹栽培品种选择、播种、田间培管等关键技术。分析了此模式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水稻扬花期有遇高温风险,菜薹市场销售形势不稳定,菜薹储运要求高,菜薹采收期用工量大。  相似文献   

6.
“油蔬两用”是油菜多功能利用的重要途径,可有效带动油菜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本文探讨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模式,从发展过程、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菜籽油和油菜薹的品质与利用方式、品种选育与筛选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油蔬两用开发利用的进展,并针对油菜在品牌经营、栽培技术、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品牌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政策扶持等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油蔬两用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促进油菜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7.
药用植物菘蓝的特定染色体附加到甘蓝型油菜所产生的附加系表现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但尚无营养成分、菜薹和菜籽产量、综合效益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抗病毒油菜菘油1号为父本,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川A-3为母本选育出菘油2号,并对其进行油蔬两用产量、农艺性状、菜薹营养、种子品质、综合效益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菘蓝染色体特异标记的植株占48.56%,其菜薹营养丰富,维生素C和锌含量明显高于西兰花1-1-5、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白花菜rB-112、红菜薹Q10005、初冬牛心甘蓝和萝卜CP4,与西兰花1-1-5相当。从播种到始摘薹的天数平均为117 d,菜薹产量为16 908.8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75.1%。与单纯收籽栽培相比,摘薹后末花期延迟6~10 d,株高、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含油量都显著降低,其末花期理论生物量平均124.3 t/hm2,收获油菜籽1127.3 kg/hm2,较摘薹对照增产16.4%,较单纯收油菜籽栽培减产42.3%,油蔬两用栽培平均综合效益108 892.4元/hm2,比单纯收油菜籽栽培新增效益92 920.4 元/hm2。菘油2号油蔬两用栽培对增进人类健康和油菜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巨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浙双72菜用和油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浙双72油菜不同播期、移栽密度及采薹长度对菜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表明,浙双72早播可以提高菜薹、菜籽产量,播期以9月1日为宜,移栽密度10.5×104株/hm2为佳。采薹对株高、一次分枝有较大影响,但对产量影响不明显,采薹长度以10cm为好。浙双72作为菜用和油用栽培,单位面积产值明显增加,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中国紫菜薹地方品种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中国特产紫菜薹的分布,主要农艺性状分类和代表性品种,将紫菜薹种质资源分为湖南品种群、四川品种群和湖北品种群,认为紫菜薹种质资源有长沙、武汉、成都三个原产中心。  相似文献   

10.
营养液培养条件下,以甘蓝型油菜硼高效品种青油10号和偏高效品种宁油7号(DH系),硼低效品种Bakow和Tapidor(DH系)为材料,研究不同硼效率基因型苗期对硼、磷缺乏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缺磷条件下,青油10号和宁油7号长势显著好于Bakow和Tapidor,并且前者磷的含量和积累量显著高于后者;青油10号和宁油7号磷效率系数分别为0.480和0.497,显著大于Bakow(0.243)和Tapidor(0.287).苗期硼高效品种表现磷高效性状;硼低效品种表现磷低效性状.硼高效和磷高效苗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缺硼对硼低效品种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显著大于缺磷对硼低效品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调查了冀西北地区油用亚麻田苗期杂草种类、群落及优势杂草,并开展了化学除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本区域油用亚麻田苗期杂草种类有16科43种,禾本科、菊科、藜科、蓼科,苋科为优势种,占杂草种类55.3%。优势杂草主要有藜、苦荞、狗尾草、野糜子、苋、野燕麦、苣荬菜、卷茎蓼、芦苇、皮碱草和野油菜11种。杂草群落类型为2~12元群落,以6~9元群落居多。试验筛选出防除阔叶杂草除草剂40%2·甲辛酰溴乳油等3种,防效在85%左右;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10.8%高效盖草能等7种,防效在90%以上。筛选的所有除草剂对胡麻安全,可以在油用亚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测定反式维生素K1的含量,建立了基于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菜薹反式维生素K1高灵敏检测技术。样品经正己烷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C30反相色谱柱,以甲醇 (含0.025%甲酸+2.5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 S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20 min内可实现顺反异构体色谱分离。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反式维生素K1在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5。该方法检出限为0.29 μg/kg,定量限为0.95 μg/kg。回收率为87.5%~117.6%,精密度(RSD)在0.72% ~9.59%之间。利用该方法对油菜薹和反式维生素K1含量高的3种蔬菜进行分析,发现油菜薹中反式维生素K1含量为340.08 μg/100g,高于小白菜(B. rapa spp. chinensis,260.93 μg/100g)、西兰花(B. oleracea var. Italic Planch, 167.65 μg/100g)和结球甘蓝(B. oleracea var. capitata,151.11 μg/100g)。本文建立的蔬菜中反式维生素K1准确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同时比较发现油菜薹是一种富含维生素K1的蔬菜。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诱导油菜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链霉素等10种抗生素对甘蓝型油菜品种陇油2号和白菜型油菜品种陇油3号的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以诱发突变。结果得到52株雄性不育株,其中从陇油2号中得到13株,从陇油3号中得到39株。现蕾期链霉素注射处理,只从陇油3号中得到3株不育株,在陇油2号中没有找到不育株。苗期喷施链霉素处理,只从陇油2号中得到4株不育株,而在陇油3号却没有发现不育株。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苗期抗旱性鉴定及综合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系统评价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苗期的抗旱性,筛选出合理的油菜抗旱指标,为区域栽培提供材料和理论依据,对10种甘蓝型油菜品种和材料采取持续干旱(控水15d)和正常浇水两种处理,针对温室控水试验结果,分析干旱胁迫对油菜生理生化、生长发育、根系形态等34个指标的影响,结合综合抗旱系数、因子分析和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抗旱性评价指标和划分抗旱类型。结果表明,CDC值(综合抗旱系数)和加权抗旱系数均与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CDC值,材料抗旱性由强到弱为:145027 > 绵油11 >万油27 > 渝油28 > 汉油8号>中双11号>德杂油5号>万油25 >GH06 > GH04/GH02。对CDC值聚类分析,可将10种参试材料抗旱性聚为3级,其中145027为Ⅰ级,绵油11、万油27、渝油28、汉油8号、中双11号 为Ⅱ级,德杂油5号、万油25、GH06、GH04/GH02为Ⅲ级。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光合参数指标、含水量指标、植株 形态和根系性状指标与油菜苗期的抗旱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油菜吸收微量元素的特点及硼锌的施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莱对硼锌的吸收以开花、成熟期最高.分别占全生育期的52.0%和40.4%,锰的吸收各期基本均衡,苗期+薹喷施较拌种显著增产.喷0.1%~0.25%硼砂溶液,均显著增产,苗期和苗期+薹期+初花期喷施效果最好,硼锌配合的产量最高,但与单独施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中熟品种湘油15号为对照,2010~2011年在长沙对3个早熟油菜材料杂1613、005和G7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熟材料比中熟品种现蕾、初花和终花都早,具有苗期短、蕾薹期和角果发育期长的特点。各油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生育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早熟材料苗期越短,功能叶片中的GA3含量越高,ABA的含量越低。营养生长期,各个早熟材料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湘油15号低;生殖生长期,仅杂1613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高。早熟材料的净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期均低于对照湘油15号,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与湘油15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北方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长锥低温响应特性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以冬性不同的甘蓝型冬油菜为试验材料,通过体式显微镜解剖、石蜡切片、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生长锥形态,通过测定半致死温度(LT50)鉴定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并对STM等生长锥调控关键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冬前低温处理后,强冬性抗寒品种VHTSG10与VHTS309-4苗期的生长锥表面光滑,相对高度较低,弱冬性材料VH天油2288和VH新油23号苗期的生长锥表面有小突起组织,相对高度较高;不同品种间LT50与生长锥相对高度极显著正相关;调控苗期生长锥分化的关键基因BnSTM,其相对表达量与生长锥相对高度显著正相关,而BnCUC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生长锥相对高度极显著负相关;BnSTM基因存在1149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82个氨基酸,包含KNOX1、KNOX2、ELK和Homeobox_KN 4个保守结构域,与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L.)的亲缘关系较近,蛋白序列相似性为98.69%,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BnSTM蛋白在细胞核表达,参与茎尖分生组织的生长发育,与预测结果一致。因此,冬性越强的甘蓝型冬油菜,苗期生长锥相对高度越低,抗寒性越强,而冬性弱的品种苗期生长锥相对高度越高,抗寒性越差。  相似文献   

18.
为油菜生产的提质增效,探究含钾有机水溶肥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旺城油8号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喷施时期(苗期、花期、苗期+花期)和5个含钾有机水溶肥施用量(0、375、750、1125、1500 g/hm2)处理,调查油菜产量性状。结果发现,在苗期或初花期喷施750 g/hm2的含钾有机水溶肥,油菜的株高、根颈粗、生物量等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两个时期均喷施的处理其促进效果更优。在苗期和初花期均喷施750 g/hm2水溶肥,增加了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显著提高油菜产量,较对照增加39.07%,产油量增加44.22%。认为可通过在油菜苗期和初花期每公顷各喷施750 g的含钾有机水溶肥,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菜籽产量,增加产油量,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芽期、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室外盆栽试验对11个抗旱性不同的油用向日葵育种材料进行研究,测定与抗旱性有关的相对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和株高等14项鉴定指标。以种子萌发指数与幼苗成活率的乘积作为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参考数列X0,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各指标与苗期抗旱性的关系,从中筛选出关联度较大的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芽相对生长量、根相对生长量、苗期株高、鲜重、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8个指标,然后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抗旱性进行分析,定量地评价11个油葵育种材料芽苗期的抗旱性。本研究为油葵芽苗期抗旱性鉴定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 对油葵抗旱育种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淮北油菜一般年份的安全越冬,早已被大面积栽培结果所证实。但就冷冬年越冬,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单产以协调粮、油、多种经营之间争地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此,我们于1980、1981两年进行了油菜安全越冬农业气象试验,并对苗期气象条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将分析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