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强恢复系盐恢55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恢559是用常规杂交经低世代测恢鉴定筛选育成的籼型三系强恢复系。表现杂种优势强,恢复度高,抗逆性好,制种产量高,与三系不育系已配制出系列杂交稻新组合。讨论了强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2.
籼粳交恢复系T914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广亲和籼粳交恢复系 T986 与 T28(密阳 46 系选)杂交选育而成的籼粳交恢复系 T914,具有恢复度高、杂种优势强、抗病性好、米质优、花粉量足等特点,是一个对籼型不育系恢复较广的优良恢复系。用其与协青早 A 配组育成的协优 914 于 1997 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水稻偏籼型广亲和恢复系T207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杂交 ,将广亲和基因和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重组 ,选育出偏籼型广亲和强恢复系 T2 0 70。经与籼型三系不育系配组鉴定 ,其组合表现为杂种优势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丰产性好。配制的 优 2 0 70组合已于 1 999年 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选育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就单低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转育,雄性不育系胞质基因类型对杂种恢复率的影响,以及三系种质基因在杂种中遗传效应的研究,提出了低芥品质和恢复基因是易获得的,而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优良性状、不育系的稳定性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却是应着力选育的。在恢复系繁育中,考虑到生物学混杂问题,应用细胞质为“S”类型的恢复系要比“N”类型恢复系再繁殖用于制种,杂种F1恢复率高25-51.5%。由于不育系和带有不育胞质恢复系的细胞质基因“S”,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细胞核基因“rfrf”,恢复基因“RfRf”在杂种中均存在一定的遗传效应。所以,在选育强优势组合时应注意“三系”种质基因优良性状的选育。  相似文献   

5.
转双价基因三系杂交棉——邯杂42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杂429(SGKZ6)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转双价基因三系杂交棉。2003-2005年完成河北省春播抗虫棉区试,2005年完成河北省春播抗虫棉生产试验,2004年12月获得转基因安全评价证书,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为:冀审棉2006010号。1亲本来源及选育母本SGK321A是1998年冬从SGK321抗虫系(S971)中选择优良单株自交并与本院自主育成的陆地棉胞质雄性不育系104-7A连续回交转育6代以上而成的抗虫不育系,目前该不育系已回交转育17代。父本邯R251是1993年以丰产性较好、育性好的有限果枝类型的邯R系为母本,以中棉所19…  相似文献   

6.
为选育出优良的恢复系父本,能够与春油菜区优良的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CMS)配制出强优势杂交组合,先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开发3个不育系和118个恢复系的SNP标记,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父母本花期相遇原则,从每一类选取数量不等的恢复系,共40个恢复系,分别与3个不育系采用NCⅡ设计配制120个杂交组合,分别进行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及双亲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聚类将121份甘蓝型油菜资源分为5大类,大多数相同类型的品系被聚在了同一类,3份不育系均被聚在了第Ⅴ类;43份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的变化范围为-20.78~30.42,恢复系R83、R107和R13的GCA较大,不育系GCA较大的为S3(105A),特殊配合力较大的组合有S3×R13、S1×R48、S3×R11、S2×R89;组合S3×R13的产量超标优势和超亲优势最大,分别为37.12%和42.52%。遗传距离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0。与3个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组合中,产量排名前20位的亲本恢复系大部分来自和不育系遗传距离较大的Ⅰ类,并且在春油菜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如青杂2号、青杂7号、青杂9号、青杂12号,均为被聚在Ⅰ类的恢复系与不育系S3(105A)组配的杂交种。因此认为,(S×Ⅰ类恢复系)组配模式可以获得强优势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组合。该研究不仅为后续甘蓝型油菜杂交种选育提供了亲本选择的分子依据,也将促进春油菜区的杂交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7.
滇型籼粳杂交水稻育种实践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籼、粳亚种杂交,杂种优势强。为了选育出竞争优势很强的籼粳杂交稻,首先应用籼、粳亚种的品种或材料进行杂交,以选育出籼粳交的保持系、恢复系或材料;其次用籼粳交的保持系或材料转育成不育系或材料;第三用籼、粳稻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交的恢复系或材料测交;第四用籼粳交的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稻品种或材料测交;第五用籼粳交的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交的恢复系或材料进行广泛测交,再从中选出竞争优势强的籼粳杂交组合;第六,经过试种、鉴定,选出竞争优势极强的籼粳杂交稻。  相似文献   

8.
水稻广亲和广谱恢复系T136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同质恢逐步增加恢复系粳性成份来扩大与籼型不育系遗传差异的方法,选育出偏籼型广亲和广谱强恢复系T136。经与籼型三系不育系配组鉴定,其组合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倒性强。配制的汕优136已通过省区试,在1996年生产示范中,出现了许多高产田块,最高产量达11.025t/hm2。  相似文献   

9.
高粱杂交育种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高粱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不育系、恢复系及组配优良组合是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结合育种实践探讨了不育系、恢复系的育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的选育及其利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选用具有广亲和基因的粳稻品种与籼稻恢复系杂交,成功地将两个基因重组于一体,育成了籼粳中间型的广亲和恢复系,经与三系不育系配组鉴定,杂种优势强、抗性好,已进入扩大示范并展示出应用的前景。同时,也对广亲和恢复系选育提出若干问题,供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从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BT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及原种生产方法建立、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及红莲型细胞质的开发应用、粳稻恢复系资源的发掘和恢复性遗传、粳稻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研究、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及广亲和恢复系选育等6个方面回顾了作者从事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近30 a的工作,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D069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D069是用中粳广亲和系02428作母本,用籼稻恢复系与多个籼稻中间材料的复交后代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广亲和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分蘖力强,花粉量足,与Ⅱ-32A等不育系配组,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杂交组合Ⅱ优D069已分别于2001,2002年通过重庆市和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冈优D069已于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大豆RN不育胞质不育与恢复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以RN不育细胞质为基础选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在大量测交以及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9对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以及10个恢复系,进行不育系与所有保持系之间,以及不育系与所有恢复系之间所有可能的杂交.对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的F1,依据花粉败育率分为3类以表示恢复度,A类:败育率0~10%,B类:败育率11%~60%,C类:败育率61%以上.再依据这3类的分布情况和恢复谱,对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任何一个保持系均可保持所有不育系,保持不育性的遗传机制较为简单,受隐性单基因控制.不育系分为极易被恢复,易被恢复和不易被恢复3类.依据恢复谱和恢复度将恢复系分为:强恢复,恢复和弱恢复3类.极易被恢复的不育系和强恢复系是大豆杂交种选育中的珍贵育种材料.由于育性的恢复比较复杂,测交中最好同时用上述3类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做测交母本.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育新的向日葵不育系,通过研究油用向日葵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对现有技术中向日葵自交系选育过程中连续自交多代,基因重组机率太小的现状,改变保持系从杂种一代F1以后连续自交的作法,进行了在F2和F3代2次姊妹交的研究,提高了保持系基因重组的机率,加大了选育出优良不育系的机会,为强优势杂交种后备品种选育奠定坚实的亲本基础。选育出油用向日葵新葵19号不育系1193A,该不育系植株性状好、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配合力高、杂种优势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油用向日葵不育系新的选育方法,并对不育系1193A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2019,(6):12-14
春江29A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滇型晚粳稻不育系,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不育系审定。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分蘖能力较强、穗子较长、着粒密度较稀、异交结实率高。春江29A配合力强,利用春江29A与T7、CH15等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杂种优势强,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恢复系的选育及杂种组合选配提供依据,以4个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与9个恢复系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探讨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易恢性差异和恢复系的恢复力差异,并对杂种F1代的有效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4个小麦雄性不育系中,A116的易恢性最好,A306、A1129的易恢性适中,KJ32A的易恢性最差。9个恢复系中,RE9、R92、RE6、R45233是一组恢复力较强且稳定的恢复系,平均恢复度均超过70%;R538、R45231、R159、R198的平均恢复度在64%~70%之间,是一组恢复力中等的恢复系;R417的恢复力较弱。本研究还表明,不育系与恢复系间存在一定互作效应。在产量性状上,有效小穗数及穗粒数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说明在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选育上,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A116的应用价值较大,同时还应注意优势组合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杂交粳稻同质恢复系选育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杂交玉米二环系选育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杂交粳稻同质恢复系选育方法研究,以4个不育系泗稻8号A、57A、67A、69A和3个恢复系LH422、C418、R89为材料,比较了单交(不育系/恢复系)、双交(不育系1/恢复系1∥不育系2/恢复系2)、三交(不育系/恢复系1∥恢复系2)、对照(CK,恢复系1/恢复系2)4种组配方式选育恢复系的效率,分析了基础群体与育成的同质恢复系的配合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交方式选育同质恢复系的效率较高,容易育成优良恢复系;选用高产的单交组合作为同质恢复系选育的基础群体,容易育成配合力优良的同质恢复系;基础群体中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对育成的同质恢复系的产量及其测交F1产量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日本新城长友以籼稻钦苏拉包罗11为母本,以台中65为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选育包台型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了粳型三系配套,为利用粳型杂种优势提供了方法。但由于包台型三系遗传背景类同,杂种优势不明显,不能用于生产。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北方粳型三系进行了广泛测恢,结果证明,粳稻恢复资源非常贫乏。因此,选育强优势粳稻恢复系便成了粳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鉴于当前粳稻杂交育种亲缘狭窄而限制了粳稻增产潜力,所以我们从1971年开展粳型三系育种以来,就着重注意了遗传资源的丰富与利用。已知世界稻属资源丰富,且籼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粳不/籼恢三系法途径,以优良晚粳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对粳型不育系强恢的中籼型恢复系选育为突破口,育成综合性状优、易被籼稻恢复系恢复的晚粳型不育系甬粳2号A和多个强恢中籼恢复系,并以甬粳2号A为母本、中籼恢复系为父本育成了4个籼粳杂交晚稻组合通过国家和多省审定或认定,在浙江、福建、广西、江西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甬粳2号A及其籼粳杂交晚稻组合的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三系法粳不/籼恢是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两系不育材料8830S为不育基因供体,与优质恢复材料R72068杂交,育成不育株系L31020,再用L31020作父本与深08S复交,经多年系谱选育和测交筛选育成新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昌S。该不育系株叶形态好、米质优、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所配组合综合农艺性状好、杂种优势强、抗性好、米质优,2019年1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以昌S为母本配组的昌两优1号、昌两优6号、昌两优8号和昌两优丝苗先后通过广西或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