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玛纳斯河灌区农户农业灌溉水价承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玛纳斯河灌区农户种植棉花平均生产成本和收入情况、水费占成本、收入的比例情况、农户可接受的灌溉水费占单位面积投入比例、农户对现行灌溉水价的评价及对水价构成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灌区农户灌溉水价的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灌区农户水费承受能力指标及2006年该灌区农户可承受的平均终端灌溉水价为0.110 9元/m 3 .为该灌区制定农业灌溉水价改革政策、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当前灌区灌溉水价管理存在水价偏离供水成本、计价方式不合理、水费截留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灌溉发展.推行终端水价改革将末级渠系的供水成本纳入灌溉供水定价体系内,实行"一价到户"的模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搭车收费行为,公平用水环境,还对于解决末级渠系的建、管、用的问题,促进末级渠系的节水改造等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下一步我国灌溉水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介绍了新疆在近年来推行终端水价改革的实践,并在北疆灌区推行终端供水计量到田和南疆灌区推行最终结算水价计量到组的两种终端水价模式,并提出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水费计收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响应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成本定价法测算了灌区农业终端供水成本,即赣抚平原灌区国有工程水价为850.54元/hm^+2,典型灌区末级渠系水价为849.53元/hm^+2,合计1700.07元/hm^+2;分析了灌区农业用水户对测算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发现全成本水价在其经济可承受范围之内,但远高于其心理支付意愿。因此,建议灌区农业终端水价实行两部制,国有骨干工程水价按照其成本水价的60%收取,对高附加值的农作物可适当提高,其余40%由政府补贴;末级渠系工程水费全部采取由政府补贴农业生产发展的形式承担。  相似文献   

4.
引黄灌区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是提高灌区经济收入、保证灌区实现良性运行、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于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河南省人民胜利渠引黄灌区为试点,开展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综合对策和措施研究。对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水价的成本构成和水费征收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水费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补偿农业成本水价的综合对策与措施。研究成果对于合理计算农业成本水价、保证灌区正常运行、进一步提高引黄灌溉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湖北省农业用水实施两部制水价沿革与国内外农业灌溉用水水价制定方法,农业灌溉供水价格具有自然垄断价格的特性,经济学成本定价理论包括平均成本定价和边际成本定价,分析了农业供水采用这两种成本定价法的不足与采用两部制水价的优点。结合湖北省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改革情况调查,分析了湖北省灌区执行的两部制水价水平与测算值的差距,最后对湖北省两部制水价的实施与推广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东营市引黄灌区的水价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东营市引黄灌区供水价格现状出发,分析当前东营市引黄灌区水费偏低、水费计收难度大、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和水价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了加快水价改革,推进灌区产业化的进程,提出要按照《水利产业政策》的要求,使供水价格逐步到位,水费计收方式要依法计收;灌区工程和设施要配套完善;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供水价格要符合节约用水和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供水价格要保证灌区正常运营和符合灌区以水养水、自我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农业供水价格的制订与实施,对灌区节水灌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灌区现行水价过低导致农业水资源浪费的现状,讨论导致水价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推进水价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实行农田灌溉成本水费大体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对灌区的历史及现状须作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供水成本与合理水价分析提供可靠依据;第二供水成本的计算和水价分析;第三农民负担能力的分析;第四编制成本水费实施方案报请水主管部门和政府批准。现将利民灌区实行农田灌溉成本水费的做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工程实际资料,对井渠结合灌区的供水成本及水费标准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现阶段水费计收标准以及加强灌区灌溉管理、降低供水成本、提高灌溉效益的初步建议,并为灌区作物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农业用水价格管理基本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在农业供水价格管理中,为保证灌区管理单位水费收入,防止水费收取中的乱收费现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以“小步快跑”的原则,调整水价;②制定地头水价,完善水价形成机制;③开票到户,增加收费透明度;④在收费的中间环节加强管理,防止水费流失;⑤实行水价等级管理,建立灌区激励机制等。通过以上改革,陕西省水价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 ,在全面分析工程现行水价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扼要讨论了工程的理论水价计算 ,对驷马山引江工程水价征收办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塔里木河流域农业供水成本水价基础上,基于流域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投入,首先构建了流域农业节水水价;然后,利用流域农业水价和灌水量资料构建了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节水水价的节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节水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调整可大幅降低灌水量,提高水价的节水效应;而且,如果农业水价弹性系数同时被提高,较单独提高农业水价,未来塔河流域水价的节水效应更高;尤其是,未来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和粮食安全问题,是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水价改革与节水效果的关系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水价与水资源需求的关系;以实例表明提高农业水价对农业节水的影响;以黄河流域为例,计算农业需水价格弹性,结果表明,当黄河流域农业灌溉水价提高10%,农业亩均用水量将下降5.71~7.41%,将现行水价调整到成本水价,在灌溉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用水63.05亿m3,下降22.8%。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按照国家水利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宁夏引黄灌区全面推行了农业水价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结合灌区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灌区水价改革、灌区供水成本及管理处收益现状,分析水价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分灌区、分作物的阶梯水价标准及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组织管理、基础建设的具体建议,旨在为宁夏引黄灌区进一步落实水价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灌溉水价与灌区灌溉用水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灌溉水价与灌区灌溉用水量的关系,根据2000—2009年对关中地区冯家山、羊毛湾、石堡川3个灌区的实际调查资料,对不同灌区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函数,计算灌溉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研究表明,关中地区3个灌区中,石堡川灌区弹性最高,为-1.11;冯家山灌区和羊毛湾灌区弹性分别为-0.47和-0.69,即灌溉水价提高1%,灌溉用水量将下降0.47%~1.11%。对于现行水价较低的灌区,水价调高对该灌区将产生明显的节水效应;对现行水价较高的灌区,水价继续调高。  相似文献   

16.
孙建光  韩桂兰 《节水灌溉》2012,(8):57-59,62
立足当前塔河流域的成本水价,基于已有研究的流域水资源费和环境水价模型与相关资料,首先构建了流域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然后,利用已有研究资料和流域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进一步构建了流域未来作物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作物农业水价的节水效应。结果表明:基于资源环境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调整可大幅提高节水效应,只是环境水价更侧重于实现流域生态用水保障的经济补偿。再者,不同流域和作物水价需求弹性效应差别很大,可以实行有差别的农业水价调整政策。还有,流域水价弹性系数会由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受作物基本灌溉定额限制,就是采用高效节水技术也难以保证水价节水效应的实现,这成为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可行性的一个标志。但是,这也使未来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粮食安全和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问题,成为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研究的重要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皂河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水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如何实现灌区的经济自立,水价改革首当其冲,皂灌灌区用自己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水价核定、征收、使用和管理的新路子。皂河灌用用水者协会参与灌溉管理后用水协会会员水价由水利工程水价、供水公司供水水价和用水者协会供水价构成,并建立健全了收费组织,完善收费计量方式,合理分配使用消费,减少水价管理中的危害性、随意性和不合理现象,以促进灌区的经济自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