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依据平面并联气液动连杆机构的拓扑结构特征,基于相同的序单开链分解线路,建立了与机构拓扑结构相统一的机构位置、速度、加速度分析模型,得到了维数恰等于机构耦合度的平面并联气液动连杆机构位置、速度、加速度方程。以3自由度平面并联气液动连杆机构为例,进行了位置、速度、加速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平面连杆机构多叉树表示方法与运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用多叉树表达平面连杆机构组成的方法,将杆组的位置分析程序作为树的节点运算函数,对树结构实施后序遍历运算,形成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程序的有序集合,通过对该程序集合的顺序调用实现了机构运动自动分析.避免了在机构运动分析时进行复杂的杆组识别和运动路线生成;将两棵树的节点进行交叉或将树的节点进行变异,能方便派生出新的机构,从而为机构构型设计过程中进行运动学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运动分析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新型曲柄连杆机构,建立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根据程序输出结果对新型曲柄连杆机构的活塞运动规律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发现,经过改进的新型曲柄连杆机构具有明显的活塞运动的非对称性,并简析了这种新特性有可能对内燃机工作过程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单缸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运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单缸柴油机上都设置了平衡机构。 在工作中,平衡轴断裂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柴油机的正常工作,为此,要找出原因加以预防。 1.剧烈振动 在正常情况下,平衡机构所产生的惯性力与曲柄连杆机构产生的惯性力相抵消,以保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目标的机械压力机六连杆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清玉  李建  殷文齐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4):225-229,234
提出了基于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多目标设计要求的六连杆机构轨迹综合优化设计方法。利用傅里叶级数理论,建立了六连杆机构运动轨迹的精确数学表达式,并推导出了滑块速度和加速度计算公式。根据机构工程化设计约束条件,以与给定轨迹上对应运动点的轨迹、速度、加速度差值最小和机构高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压力机六连杆机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惩罚函数和复合形相结合的优化算法进行求解,获得了与给定轨迹逼近程度较高以及机构参数合理的六连杆机构。通过实例,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技术和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研发节能增效型发动机成为热点。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发动机活塞曲柄连杆机构运动特性直接关系到发动机性能的好坏。课题组以某型汽车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的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模型,联合Working Model/UG软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分析,三维建模仿真模拟机构工作过程,得到机构运动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完成汽车发动机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研究,实时输出活塞运动轨迹、速度、力矩等分析图像。软件功能强大且操作简便,为各类发动机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交叉变轮距的底盘结构。该结构通过一系列连杆机构实现车辆的机械式转向,所以连杆机构运动的稳定性成为交叉变轮距底盘转向和改变轮距的关键。简述失效分析和失效分析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针对多杆机构杆多稳定性差的缺点,运用故障树模糊分析法分析了导致连杆机构失效的主要因素,推导出顶事件模糊发生概率的公式;对该连杆机构中铰接连杆、销轴和轴齿轮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交叉变轮距底盘结构的开发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任意分布参数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稳健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可靠性灵敏度技术和稳健设计方法相结合,讨论了具有任意分布参数的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稳健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稳健设计的数值计算方法.在基本随机参数的前四阶矩已知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程序可以实现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精度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迅速准确地得到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信息.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对机械类技术基础课《机械原理》课程内容做了一些改革尝试,把机械原理课程内容整合为连杆机构设计模块、凸轮机构设计模块、齿轮机构设计模块、机构效率分析模块、机构动力学分析模块、机构受力分析模块六大模块,融入了NX运动仿真和3D打印的知识,从学生对机器的设计、比赛获奖和学习兴趣方面来看,课程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种双环多杆天线展开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分析,首先分析了展开机构构型特征,并对整体机构进行了单元分解,基于螺旋理论,绘制了单元机构的螺旋约束图;进而建立了单元机构的螺旋约束方程组,然后通过螺旋速度递推求得机构中构件的角速度和质心线速度,采用坐标转换求导法得到了速度雅可比矩阵,利用螺旋导数并基于螺旋加速度合成法则得到了构件的螺旋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质心线加速度;最后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整体机构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计算与模拟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构件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本文分析的双环多杆天线展开机构为单自由度机构,整体结构简单,仅需一个驱动便可收拢和展开,基于螺旋理论和拉格朗日法相结合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此类空间可展开机构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结构特点,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乘坐式插秧机、步行式插秧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同时,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插秧机插杆末端轨迹曲线的利弊。仿真得出了模型的末端轨迹以及插杆末端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为后续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构件元的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自动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封闭环矢量运动分析法,提出了3个构件元概念:构件矢量元、雅可比元和雅可比速度元.由于构件元只与构件本身形态有关,可以非常方便地结合到构件的绘图程序中,通过引入有效因子,也可以很方便地组合成整个机构的雅可比矩阵和雅可比速度矩阵,从而得到了一种运动分析自动建模新方法.讨论了复杂平面机构封闭环的通用分析方法和利用构件元自动建模与运动分析的步骤.编程实验及实际程序测试表明,本方法具有极强的模块性,对复杂机构计算机自动求解的编程非常适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现有部分机械臂收拢率低、末端姿态不可调节等问题,基于四面体单元提出一种折展机械臂机构。首先,阐述了一种单自由度四面体单元机构,该机构具有高刚度和较好的折展性,基于螺旋理论分析了四面体单元的自由度;其次,将多个四面体单元通过特定组合构造一种多自由度折展机械臂机构,以2个四面体单元组成的机构为例,基于几何方法求解各节点的位置、姿态和速度,并得出多个单元组合机构的运动规律;通过ADAMS仿真分析对运动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应用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最后,进行了折展实验。研究表明,基于四面体单元的折展机械臂具有多自由度、姿态可调及大收拢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温室中常用的电动开窗机构、手动开窗机构、气动开窗机构的工作原理、优缺点、使用性能和注意事项做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传统的电动齿轮齿条开窗机构存在响应慢、使用寿命短等缺点;气动开窗机构响应快,能够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条件下正常使用。将气动技术应用到温室开窗系统中具有潜在的优越性。气动开窗初步研究存在不足,在温室内实现气动开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泵组电动机轴承形式及特点的技术分析对比和技术方案研究,认为大型泵组电动机推力轴承宜采用弹性盘和平衡块支承形式的推力轴承,结合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实例,根据泵组负荷、结构布置、反向运转要求等特点进一步对弹性盘和平衡块支承形式的推力轴承的应用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经过泵组真机试验及运行实践,实现了整体安装、开机不顶转子、停机不制动刹车、轴承检修不解体电机,实践结果证明了轴承选型正确,大型泵组电动机推力轴承技术得以成功地应用。  相似文献   

16.
4-TPT与其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并联机构具体可行的变拓扑结构途径.以4-TPT并联机构为例,以其串联分支为基础,依据螺旋理论研究了其中一种变拓扑实现形式,得到了数量众多的对称型与非对称型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通过对该类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特性进行的分析、研究和对比,表明变拓扑结构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与灵巧度性能指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基本运动链(BKC)为单元的并联机构组成原理及其拓扑结构设计方法。首先,提出基于BKC的并联机构组成原理表达式;其次,基于BKC的组成原理及其耦合度k的计算公式,设计给出理论上满足k=0~3且基本回路v=1~5的53种BKC基本类型及其解析表达式;其中,最常用的6种BKC基本类型能解析表示出40种BKC拓扑结构,而这些BKC拓扑结构成为常用并联机构的基本组成单元;最后,提出一种直接以BKC为设计单元,同时满足方位特征集(POC)设计目标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设计的一般性实用方法,并以实例说明。该方法无需综合支链及其在动、静平台之间的拓扑布置,仅含3个步骤,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与已有的主要型综合理论方法相比,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方红履带推土机工作装置的运动学分析,指出现行结构参数的运动学性能上的不合理:推土铲升降速度低、工作档车速高和运动机构内部冲击大,影响了作业效率。并提出了改进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