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针对城市景观环境的空间尺度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以人的审美特点为基础.从人视觉特性的角度综合考虑城市景观空间的尺度关系.尤其是对景观要素竖向尺度的视觉因素量化控制进行研究,初步提出在以植物围合的空间中,视距(D1)与植物高度(H1)的适宜关系.  相似文献   

2.
伍肖肖 《南方农机》2024,(7):194-198
【目的】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微气候、调控热岛效应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遵义市绿地系统优化措施,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小气候、提升遵义市城市环境质量。【方法】以遵义市中心建成区为例,基于2019年8月13日的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采用大气校正法,对热岛效应空间特征及其与城市绿地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遵义市中心建成区热岛效应较为明显,表现为热岛的区域总计占比29.77%;2)NDNI(归一化植被指数)与LST(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提高绿地覆盖率可有效缓解热岛效应。【结论】根据分析结果,为遵义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几点绿地系统优化策略:1)增加绿地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2)加强垂直绿化,增加城市三维绿化量;3)优化植被空间结构,增强绿地降温效益;4)建立“一脉多廊”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5)构建“绿色棋布,城绿交融”的绿地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3.
通过价值工程分析,提出植物景观在屋顶花园建设中的价值作用。对比屋顶植物景观在美化城市景观、促进身心健康、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减轻城市噪声污染、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温度、环保节能、改善水质、蓄水、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等方面进行价值功能分析与评价,确定屋顶植物景观在现代宜居城市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作用,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绿色生态空间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耦合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的重要桥梁,对于提高景观连接性、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研究脉络,从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概念与特征、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构建、分析与优化中的常见方法与主要特点,以及绿色空间网络研究中的相关理论,列举了绿色生态空间网络的主要应用领域,如城市、水文、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并对绿色生态网络的基本改变、研究方法、尺度研究以及和其他空间网络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为解决如何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灾害性过程,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以工程实践为例,阐述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在进行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并进一步提出了以河流作为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协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使得滨水区具有连续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6.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色植物集中的区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进步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以沈阳市6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为研究对象,包括中山公园、东陵公园、南湖公园、五里河公园、青年公园、沈阳植物园,理论结合实际,运用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学等各科原理,对其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为沈阳市公园园林植物造景的建设及改善提供相应的数据和参考资料,并期望以此结合沈阳地域文化特色和植物区的特点,成功营造出沈阳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以解决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问题,为公园园林景观建设中植物配置及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在城市河道整治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为解决如何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灾害性过程,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以工程实践为例,阐述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在进行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的实际运用.并进一步提出了以河流作为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协调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使得滨水区具有连续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8.
对植物进行三维重建通常利用立体视觉原理,由于立体匹配无法自动完成,加大了对植物构型时空变化的研究难度。根据体素颜色赋值法,设计了记录植物空间变化的体素三维重建系统,并利用其重建出植物点云数据,提出了针对植物体素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分类及提取植物构型信息的算法,基于OpenAlea利用植物构型信息,建立植物构型模型并实现可视化模拟。采用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枝条作为样本对该三维重建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自动重建枝条构型组织茎叶的点云,抽取植物构型信息的算法能快速正确得到枝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县域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等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超  王计平  支晓蓉  胡艳萍  张德成  王蕾 《农业机械学报》2018,49(10):187-194,204
县域作为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基本单元,是造林绿化和森林景观资源经营的重要空间。以河北省易县为例,以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和土地利用资料为基础,基于GIS技术,通过景观等级类型划分、景观指数筛选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县域尺度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等级特征进行了多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景观占全域面积的58.4%,杨树、油松、柞树、山杏等林种和经济林是优势森林景观;景观分离度(SPLIT)、多样性指数(SHDI)和斑块密度(PD)等对组织层次变化响应强烈,随着组织层级细化,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斑块面积、数量等特征逐渐增强;在景观和类型水平,组织层级越高,森林景观蔓延和聚合趋势越明显,组织层次越细,各森林景观类型空间集聚、丛生化程度越明显,景观斑块边缘效应越突出。研究区森林景观与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相互耦合,从山区到平原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增强,森林景观破碎化、斑块形状复杂性及空间差异增大,因此森林景观资源健康管理应注重对景观多样性、空间分割程度、核心斑块面积和数量等关键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4-SPS/PPU型并联机构工作空间与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S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加约束从动支链的构型演变方法得到一类2T2R(两个移动和两个转动)4自由度并联机构。根据速度Jacobian矩阵分析了机构的奇异位形,建立了4-SPxyz S/PxPzUxz 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求解的约束条件,得到了机构的位置和姿态工作空间,并提出利用“点集”近似计算位置工作空间大小的方法。引入敏感度概念,利用数值法解得了位置工作空间大小和姿态工作空间范围与机构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机构尺度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渡江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对人为干扰动态 响应机制,对维护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流域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1990、2000、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移动窗口法、人为干扰指数、地学信息图谱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揭示南渡江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动态变化,进而探讨其与人为干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30年间南渡江流域呈现以林地和耕地景观为主体的交错景观格局,林地和耕地景观的总面积分别减少69.95 km2和43.56 km2,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增长62.45%。(2)南渡江流域整体景观破碎化增加,景观斑块单一化加剧且景观多样性增加,人为干扰是海口市中心城市群景观格局变化剧烈的主要原因。(3)轻微干扰区域占据最大的面积比例,中度和重度干扰次之;轻微和强烈干扰面积显著增加,中度和重度干扰面积显著下降;人为干扰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由西南(自然景观)向东北(人文景观)逐渐增强。(4)2000-2010和2010-2020年“轻微→轻度干扰”和“重度→轻微干扰”图谱面积变化最显著,分别占据转移图谱总面积的26.79%和11.99%,低干扰等级向高干扰等级区域转移明显。(5)1990-2020年所有干扰区域与最大斑块指数(LPI)呈现显著相关性。[结论]南渡江流域整体人为干扰上升,尤其以海口市最为明显,城镇化进程是人为干扰上升的主要因素,需要加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与监测。  相似文献   

12.
县域作为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基本单元,是造林绿化和森林景观资源经营的重要空间。以河北省易县为例,以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和土地利用资料为基础,基于GIS技术,通过景观等级类型划分、景观指数筛选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县域尺度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及其等级特征进行了多层次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景观占全域面积的58%以上,杨树、油松、柞树、山杏等林种和经济林是优势森林景观;景观分离度(SPLIT)、多样性指数(SHDI)和斑块密度(PD)等对组织层次变化响应强烈,随着组织层级细化,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斑块面积、数量等特征逐渐增强;在景观和类型水平,组织层级越高,森林景观蔓延和聚合趋势越明显,组织层次越细,各森林景观类型空间集聚、丛生化程度越明显,景观斑块边缘效应越突出。研究区森林景观与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相互耦合,从山区到平原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增强,森林景观破碎化、斑块形状复杂性及空间差异增大,因此森林景观资源健康管理应注重对景观多样性、空间分割程度、核心斑块面积和数量等关键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13.
植物造景,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园林设计和建筑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运用乔木,灌木、地被,结合设计中的小品、设施来进行空间的组合与营造,达到和谐的景观艺术效果。或者直接通过植物自身自然状态的组合,加上艺术性的修饰,来体现是自身美感的植物景观。植物景观的作用不但可以起到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绿化环境的作用,植物造景理念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环境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植物造景在生态河道设计中的作用与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生态化河道植物造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概述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华  甘灿 《湖南农机》2007,(11):31-32
本文借鉴国内外的设计经验,总结了在进行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时应遵循整体优化、尺度、遗留地保护、异质性与多样性、结构与功能人本化、地域化等原则,归纳了在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中还存在公众参与意识淡薄、开发模式照搬、公共空间不连续、护岸设计单一化、亲水空间设计落后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目前城市滨水区开发作一借鉴.  相似文献   

15.
Delta并联机构工作空间解析及尺度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Delta并联机构工作空间解析及尺度综合的方法.利用曲面包络理论得到Delta并联机构单开链子空间边界曲面的解析表达式.求得机构可达工作空间,进而导出工作空间包容的最大内切球体及其位置与尺度参数的关系.最后将上述球体作为设计空间,以雅可比矩阵条件数在设计空间的全域平均值作为机构操作性能衡量指标进行尺度综合,得到使机构操作性能最优的尺度参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近年兴起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进行探究,由于这方面的不完善,致使功能分区处理模糊、植物造景欠缺,不能让使用者很好地明确该区域的功能性,也缺失了对景观美的感知。本文围绕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不明确以及植物造景的缺陷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人类、社会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下一步的规划改造,研究的方法以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和查阅文献的方式进行。从而使得该实例区域中的功能分区得以明确,植物景观变得丰富,主题得到明确,人流得到均衡,并提出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不仅要因地制宜,更要有相当的"适合度"使功能分区的功能性和植物景观协调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行田块尺度的冬小麦单产估测,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基于Sentinel-1、Sentinel-2和Sentinel-3卫星数据反演叶面积指数(LAI),并利用增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融合模型(EDCSTFN)和增强的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ESTARFM)对Sentinel-1、Sentinel-2和Sentinel-3 LAI进行时空融合,进而重建尺度12d的空间分辨率20m LAI并用于冬小麦单产估测。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1后向散射系数和相干性能够准确地反演关中平原冬小麦种植区的20m空间分辨率LAI,决定系数(R2)在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可达0.70以上;相比于基于Sentinel-2和Sentinel-3的ESTARFM模型和EDCSTFN模型(EDCSTFN_S3),基于Sentinel-1和Sentinel-2的EDCSTFN模型(EDCSTFN_S1)可以明显提高距离参考影像获取日期较远的日期的LAI时空融合精度,ESTARFM、EDCSTFN_S3和EDCSTFN_S1 3个模型在5月下旬的融合结果对应的R2分别为0.53、0.71和0.76;基于时空融合LAI的冬小麦估产结果与冬小麦单产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52,P<0.01),估产结果的均方根误差为358.25kg/hm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为19%,平均相对误差为7.34%,并显示了丰富的田块尺度冬小麦单产分布细节特征,展现了进行田块尺度冬小麦精确估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巨柏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的濒危特有树种。本文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分布于西藏朗县的巨柏不同龄级个体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巨柏种群不同龄级个体密度差异较大,中间龄级(II、III和IV龄级)个体密度较大,幼龄(I龄级)和老龄(V和VI龄级)个体密度较小,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在小于25m的一系列空间尺度内,巨柏种群除II龄级在8.7~16.8m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V龄级在8~11m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外,其余各龄级在其余所有尺度下均呈随机分布。巨柏种群相邻龄级间的空间关系多数呈正关联,但关联并不显著,随着龄级差距的不断增大,正关联逐渐过渡到负关联。研究结果可为巨柏这一珍稀濒危树种的保护及濒危机制的探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湿地公园已占据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地位。植物在湿地公园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对锦绣湖城市湿地公园的调研发现植物布局分区不明确,植物种类和色彩配置单一,不能满足当地人对季节性植物景观的需求。基于对植物的调查研究后,设计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锦绣湖湿地公园的植物运用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设计,力求选择因地制宜的植物进行植物造景配置,充分发挥植物在湿地公园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实用与美结合的要求,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  相似文献   

20.
巢湖流域景观生态质量时空分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观质量和生态质量构建了包含8个指标的景观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及GeoDa平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均方差决策法的混合模型确定权重,从等级划分和指数差研究了2005-2010年巢湖流域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景观生态质量在村庄尺度的时空演变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空间分异与聚集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规划建议。结果表明:2005-2010年巢湖流域景观生态质量整体以稳定不变型为主,但其局部退化程度较改善程度在村庄数量占比和面积比方面分别提高了28.61%和29.90%;整体呈现研究区西部改善而北、东和南部退化的空间格局。从景观生态质量指数差方面,2010年的景观生态质量较2005年退化的面积占研究区的78.65%,在研究区北部、东北部、东部及南部密集分布和西部零星分布。2005年景观生态质量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2005-2010年景观生态质量变化随时间推移而空间集聚性减弱。根据两期的高高区、低低区及低高或高低区的特征分区,并在生态用地保护、产业布局优化、土地用途与低效工业用地管制、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生态规划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生态景观规划、生态管护及景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